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知识梳理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主要内容(1)全会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3)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3.历史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3)它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时期的标志。二、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措施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了空前的大丰收。安徽、四川等省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的文件。(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自主权。3.影响: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开始:对外开放首先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2.经济特区的设立(1)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2)概况:1980年,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3.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4.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5.浦东的开放: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6.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知识导学1.注意把握历史性“转折”的具体表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对外开放。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2.注意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和实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其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的集体经济管理方式,但土地公有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3.理解经济特区的概念: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疑难突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剖析:理解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受该政治法律制度的保证。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体系、经济利益格局、经济管理方式。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运作和改革将完善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制度。(1)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以计划体制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尽快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管理上统得过死、过多,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有的经济体制在“一五”计划期间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如原有的经济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强调和追求“一大二公”等。(3)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生产,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4)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主要环节: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间接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分配体制: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6)突破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17021-4:2013 RU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4: Competence requirements for au
- 【正版授权】 ISO 10924-3:2025 EN Road vehicles - Circuit breakers - Part 3: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s with tabs (Blade type),Form CB11
- 【正版授权】 IEC 62037-8:2025 RLV EN 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 Part 8: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generated by objects exposed to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 酱油调料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校共青团学年工作方案
- 教师节感恩活动主题方案2025年
- 2025年关于庆祝国庆的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幼儿园大班工作方案表
- 思念中的家人想要一个大大的拥抱
- DB14T 1925-2019 流通领域供应链标准体系
- GB∕T 23293-2021 氮化物结合耐火制品及其配套耐火泥浆
- 东北财经大学《服务礼仪X》综合作业答卷
- 四川大学-刘龙飞-毕业答辩PPT模板
- 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案(共87页结构图多附现场照片)
- 自学考试——军人心理咨询与治疗
- 5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服务收费的通知湘价服2009186号
- 致橡树朗诵ppt(1) 2
- 交通安全设施摆放图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12
- 上海名师应彩云_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