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wiki平台创建课程协作式学习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 录前言3摘要4abstract5第一章 绪论7第一节选题的意义7第二节研究综述8第三节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9第四节特色与创新之处10第五节篇章结构10第二章 web2.0的简介12第一节web2.0的概念12第二节web2.0的特性13第三节web2.0的技术14第四节web2.0在教育中的展望22第三章 wiki简介26第一节 认识wiki26第二节 wiki的特性28第三节 wiki的技术29第四节 wiki的应用实例30第四章 利用mediawiki创建一个wiki平台34第一节 利用mediawiki创建一个关于协作式写作的wiki平台34第二节如何在wiki中促使成员交流40第三节如何利用wiki的优势设计课程43第四节比较与评价wiki在教育中实施的优点与难点43第五章 总结49前言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项工作往往只有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圆满地完成,协作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社会中需要团队精神。假如个人不善于协作,没有团队精神,结果个体只能被团队抛弃。在我国,学生目前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相对都比较缺乏。而现代社会呼唤责任和协作,没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人则很难立足。“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个人和小组最大化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协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代表,它注重学生在集体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促进个体的发展。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进行的活动。人类个体的学习活动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得以进行,21世纪的人类文明更倡导和强调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桑新民,2005。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协作的交流方式来说,目前的在线协作学习主要以e-mail, bbs等传统的网络应用方式来实现生生、师生间的交流,而基于web2.0概念的wiki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形式,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将它整合到在线协作学习系统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当前的教学改革,促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转变。“协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教学模式。日前己经被广大教师、学生所理解、接受,成为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摸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对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协作学习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协作学习。e-mail、bbs、im、blog等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的应用于协作学习。wiki作为一种新技术,日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它正逐渐地影响和改变着企业和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方式。而wiki在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人基于wiki在知识管理和协作学习方面的特性,以wiki技术构建协作学习平台。通过研究,本人认为,基于wiki平台的协作学习可以将协作的范围尽可能扩大,对于构建并丰富学生的知识库非常有效。wiki具备直按发布、任意修改、版本追溯的特点,能够方便地在协作学习中建构出成型的知识,所以对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策划或思想形成等更为有效。通过wiki将协作小组建构出来的知识和方案直接与具体的行动和研究项目结合起来,这对提高协作小组和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绩效都是作常有益的。通过研究也发现,如果以wiki为主,辅以其他技术共同构建协作学习平台能够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本研究基于个案,从提供学习资源、搭建学习平台,设计学习活动、实施新的学习评价等角度入手,形成基于wiki平台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推广wiki应用于协作学习能有所帮助。关键词:协作学习;wiki;协作学习平台;教学设计abstract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osts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greatly and urg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as the teaching mode promoted by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dely at present,becoming a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mode in class teaching and internet environment as well.it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creativity,thought of being unique and thought of criticism,spirit of discovery and cooperation capacity with study partners. the new typ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replaced traditional cooperative learning gradually. technologies such as e-mail,bbs,im and blog have been applied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maturely. wiki,as a new technology,is applied widely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urrently,which is gradually influencing and changing the inter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 and cooperative working style of enterprise. 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wiki in teaching is still in infanc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ki on the respec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i construct the platform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of wiki.through research,i hol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based on wiki platform could enlarge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as wide as possible,which is very useful for constituting and enriching knowledge databases of students. wiki could establish systematic knowledge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venient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released directly,being modified at discretion and track back, so it is effective for originality,planning or formation of thoughts in the style of “brainstorm“. it is very helpful to use wiki to enhance the study ability and study efficiency of cooperation group and individuals by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plans established by cooperation group and specific conduct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t is found in the research that studying platform constructed mainly by wiki and supplemented by other technologies could 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and close the gap,improving the study effect.based on individual cases,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set up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he platform of wiki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viding study resources,constructing study platform,designing study activities and implementing new study evaluation. hopefully i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exte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wiki in the field of cooperative learning.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wiki;the platform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design of instruction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一. 社会的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协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生活中补课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相互协作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协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一个负责、多边、多元、互赖的社会,他们不仅应该从学校学会如何竞争,更应当掌握如何与他人协同工作。从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来说,良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是他们考察的一个重要目标。二. 教学活动离不开协作学习反观我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缺乏协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也比较普遍的存在着。目前的学校教育过多的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这与我们尚未完成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有关。这种教育的基本观念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上。学生视其他人的成功为自己的失败。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别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态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协作意识与社会技能的信息时代不甚合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三. 协作学习显著的优势协作学习通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依靠关系和学习个体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使学习者在成就努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心理调节等方面有着积极明显的变化david w.johnson, 2003。首先,协作学习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往往淹没了学生个体,而在协作学习中,明确的个人责任鼓励每个人去参与;其次协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通过积极的与他人的协作,使学生更热爱学校、同学,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学会自尊自爱,善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点,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四. wiki协作学习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近两年,基于web2.0概念的wiki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形式,已经迅速渗透到新闻评论、娱乐、旅游、文化等领域,而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与传统的e-mail、留言簿、bbs等web1.0形式相比,wiki有着更良好的互动性, wiki目前的应用也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被很多学者和专家看好。然而,如何更好的在教育中应用仍然没有定论。目前有关wiki主要用于百科全书等形式的知识库的构建,在教育中的应用更是仅在起步阶段,没有充分挖掘出wiki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wiki的特点,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应用模型,已成为教育技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节 研究综述wiki作为web2.0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和应用形式之一,在教育传播以及企业管理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wiki的认识和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wiki始于1995年。其创始人沃德坎宁安为了方便社区群落方式的内部交流,开发了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工具,在建立这个系统过程中,创建了wiki技术参考文献彭兰.什么是维客.中国记者.2004(12):69。从1996-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使wiki概念不断得到丰富。从1995年第一个维客网站/cgi/wiki的诞生,现在维客技术支持的页面超过百万。维客技术已经被较好的用在百科全书、手册/faq编写、专题知识库方面。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维客技术的利用、研发基本上与博客同步。但在中国,相对博客而言,它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名词,见诸报端的报道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维客技术仅仅是2002年10月才开始被引入,现在提供维客技术支持的中文网站只有寥寥几个。 从整体上说国内的维客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维客”正在飞速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wiki是一种新技术,历史还不长,无论wiki概念自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还都在热烈的讨论中;什么样的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数字版权和安全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wiki要求它的参与者具有较高素质和良好的品格,而目前我国的上网群体参差不齐,总体素质还不高。wiki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还没有广泛开展起来,wiki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还不多,基于wiki的教育教学模式还有待去研究。在教育技术发展史上,人们总是不断地寻觅可以支持教育教学的技术和工具,而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引入并与相应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结合,都将引起教育技术的新变革。wiki作为一种新技术、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网络文化,还很稚嫩,还处于襁褓中,但它的应用潜力是大可挖掘的;或许wikl只是一种暂时的技术和工具,但它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却是深远的。作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应该可以敏锐地看到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启示就是本着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的精神,让更多的人自由自愿地参与资源的创建、积累和管理。此外,为弥补网络教学情感教育的不足和“人文关怀”的缺失,要积极应用交互性和社会性强的网络交流方式丰富网络教学的形式,让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感受到网络的社会化和人性化,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第三节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一. 研究方法:1. 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深入理论分析,并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2. 基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主题模块;3. 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针对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吃透教学内容,在实际中创建wiki平台,完成课程协作式学习的设计与实现;4. 利用各种途径完成wiki在实际中应用,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难点;二. 技术路线:基于wiki技术,使用mediawiki创建一个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观其成效,比较评价。第四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特色与创新之处:(1) 完全基于web2.0的技术来实施(2) 充分利用wiki的优势来创建课程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这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是种更便捷,有效的学习模式。第五节 篇章结构前言摘要关键词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意义1.2 研究综述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 特色与创新之处1.5 篇章结构第2章:web2.0的简介2.1 web2.0的概念2.2 web2.0的特性2.3 web2.0的技术2.4 web2.0在教育中的展望第3章:wiki简介3.1 认识wiki3.2 wiki的特性3.3 wiki的技术3.4 wiki的应用实例第4章 利用webcl创建一个sns平台4.1 利用mediawiki创建一个关于协作式写作的wiki平台4.2 如何在wiki中促使成员交流4.3 如何利用wiki的优势设计课程4.4 比较与评价wiki在教育中实施的优点与难点第5章:总结第二章 web2.0的简介第一节 web2.0的概念web20至今还未有个统一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义web20。1. tim oreiy的定义。web2o概念的提出者tim oreiy认为,web 2o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tim oreilly.什么是web2.0.互联网周刊.2005年第40期。2. 列举式定义web2.0是包括博客(blog)、维基(wiki)、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社会性书签(social bookmark)、tag(大众分类或folksonomy)、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ajax等一系列技术及其应用。3. 特征式定义wikipidia关于web2o定义:网站不能是封闭的,它必须可以很方便地被其它系统获取或写入数据;用户应该在网站上拥有他们自己的数据;完全地基于web,大多数成功的web20网站可以几乎完全通过浏览器来使用。4. 互联网实验室的观点web2.0不单纯是技术或者解决方案,而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这个理念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并且会越来越清晰。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52006年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5. 个人观点胡延平认为“webl0是由上至下的,而web20是由下至上的。”方兴东提出:“web2.0以个人为主体,以自组织为中心,通过这两大核心特点,互联网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张智勇认为web2o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着“自由、平等、开放、公正”。 张志勇.web2.0的精髓.互联网的真本.2007年1月25日可以说,不同的人对web2o有着不同诠释:风险投资人看到新的投资目标;大型公司看到了可以快速扩展的收购对象;it草根看到了新的创业机会;网络精英与网络精神维护者看到了久违的internet精神平等、开放、协作共享、张扬个性、对于创造的高度尊重;网民们看到的是更好的网络体验,可享受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技术与观念”,更加丰富、优质、可获得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上的社区、互动、资源的自我组织等等。因此我们认为,web2.0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一系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应用的门槛逐步降低、技术与需求得以方便地结合、从而产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应用普及,深刻影响着经济、文化、思想理念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第二节 web2.0的特性web20是以web1.0为基础和条件发展起来的,在形式与特征等诸多方面都与web1.0有着很多的不同,如表l所示。表1 web20与web1.0的比较web1.0web2.0发展时间1993年-2003年2003年以后应用基础操作系统游览器或桌面软件信息传播的目的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共同需求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的个性需求内容单元网页篇或记录信息交互方式网站对用户群体、内容的p2p互动传播信息组织方式他组织自组织、协同组织内容创建主体网页编写者,it经营任何人体系结构client/server(c/s)web/server(w/s)网络增值基点信息加工服务深化创业基础成本与门槛提高成本低,融资额度与规模加大通过以上web2o的概念与比较可以发现,web20是对web1.0的集成与发展,是一系列新思维在网络中的应用,形成了新的服务理念与模式。为此,可将web2o的特征归纳如下:(1) 参与性去中心化,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用户作为开发者,通过用户的“自服务”而服务于“长尾”;(2) 松散耦合性高互操作性组建按需联络,统一消息传递机制 张志勇.web2.0的精髓:互联网的本真:eb/ol./post/210.html,2007-01-25.;(3) 协同性自组织协同创作,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4) 集成性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汇集、聚合;(5) 整合性概念整合,技术整合,服务整合;(6) 平台独立性不同应用平台具有通用的界面,服务和通信等开放应用程序接口 keven.web2.0技术资源eb/ol.http:/sztsg/web2.0/keven.ppt,2006-11-20;(7) 网络外部性分享和参与的架构驱动的网络效应;(8) 轻量型应用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分享经济的模式;(9) 持续更新性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的服务,不仅仅是少数重要用户,而是渗透到全体用户。第三节 web2.0的技术一. ajax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它将html、javascript、http通信和xml结合在一起。允许web页面在无需刷新整个页面的情形下和服务器主机进行通信。使用ajax,可以在与服务器交换信息时将更多的工作提交给浏览器执行。gmail和google maps的普及证明了ajax适合大型应用项目,其灵活性也能适应大规模的站点。ajax主要是由javascript,xmlhttp,xml,html和css,dom,xslt这几种技术组成的。下面主要是对组成ajax的这几种关键技术予以介绍。1. javascript相关(1) javascriptjavascript是一种跨平台基于对象的用于客户服务器应用的脚本语言。javascript可以创建直接运行于internet上的应用。使用javascript可以创建动态html页面,用于处理用户输入及使用特殊的对象、文件和关系数据库维护稳固的数据。从内部的协作信息管理和内联网发布到大型超市的电子交易和商务,都可应用此便利。通过javascript的liveconnect功能,程序可以访问java和corba发布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和客户端javascript共享相同的核心语言。核心语言完全符合ecma-262这是欧洲标准体制订的脚本语言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加强。核心语言包含一组核心对象,如array和date对象。它还定义了其他语言特性,如表达式、语句和操作符。尽管服务器端和客户端javascript使用相同的核心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使用这些核心功能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的。(2) xmlhttpxmlhttp是一套可以在javascript、vbscript、jscript等脚本语言中通过http协议传送或从接收xml及其他数据的一套api。xmlhttp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更新网页的部分内容而不需要刷新整个页面。msdn上的解释:xmlhttp提供客户端同http服务器通讯的协议。客户端可以通过xmlhttp对象(msxml2xml-http.3.o)向http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使用微软xml文档对象模型microsoftxml document object model(dom)处理回应。现在的绝对多数浏览器都增加了对xmlhttp的支持,ie中使用activex0bject方式创建xmlhttp对象,其他浏览器如:firefox、0pera等通过windowxmlhttprequest来创建xmlhttp对象。表1 xmlhttp对象属性(*表示此属性是w3c文档对象模型的扩展)onreadystatechange指定当readystate属性改变时的事件处理句柄(只写)readystate返回当前请求的状态(只读)responsebody返回应信息正文以unsigned byte数组形式返回(只读)responsestream以ado stream对象的形式返回响应信息(只读)responsetext将响应信息作为字符串返回(只读)responsexml将响应信息格式化为xml document对象并返回(只读)status返回当前请求的http状态码(只读)statustext返回当前请求的响应行状态(只读)表2 xmlhttp对象方法abort取消当前请求getallresponseheaders获取响应的所有http头getresponseheader从响应信息中获取指定的http头open创建一个新的http请求,并指定此请求的方法、url以及验证信息(用户名/密码)send发送请求到http服务器并接收回应setrequestheader单独指定请求的某个http头2. dom相关技术dom是以层次结构组织的节点或信息片断的集合。这个层次结构允许开发人员在树中寻找特定信息。分析该结构通常需要加载整个文档和构造层次结构然后才能做任何工作。由于它是基于信息层次的,因而dom被认为是基于树或基于对象的。对于特别大的文档,解析和加载整个文档可能很慢且很耗资源,因此使用其他手段来处理这样的数据会更好。这些基于事件的模型,比如simple api for xml(sax),适用于处理数据流即随着数据的流动而依次处理数据。基于事件的api消除了在内存中构造树的需要但是却不允许开发人员实际更改原始文档中的数据。dom还提供了一个api,允许开发人员添加、编辑、移动或删除树中任意位置的节点,从而创建一个引用程序。解析器是一个软件应用程序,设计用于分析文档(这里是指xml文件),以及做一些特定于该信息的事情。在诸如sax这样基于事件的api中,解析器将向某种监听器发送事件。在诸如dom这样基于树的api中,解析器将在内存中构造一颗数据树。dom api包含了一些接口,用于表示可从xml文档中找到的所有不同类型的信息。它还包含使用这些对象所必需的方法和属性。包括对xml 10和html的支持。每个html元素被表示为一个接口。它包括用于添加、编辑、移动和读取节点中包含的信息的方法等等。dom level 2添加了名称空间支持。level 2扩展了level 1,允许开发人员检测和使用可能适用于某个节点的名称空间信息。level 2还增加了几个新的模块,以支持级联样式表、事件和增强的树操作。dom level 3包括对创建document对象f以前的版本将这个任务留给实现,使得创建通用应用程序很困难)的更好支持、增强的名称空间支持以及用来处理文档加载和保存、验证以及xpath的新模块;xpath是在xsl转换(xsl transformation)以及其他xml技术中用来选择节点的手段。dom的模块化意味着作为开发人员您必须知道自己希望使用的特性是否受正在使用的dom实现所支持。4 aiax的应用许多新的web应用已经使用了ajax,这些技术已经演变为新的web模型。“web20”涵盖了ajax,富客户端的internet应用等概念。这类应用主要包括:google maps:goo甜e提供的在线地图服务;gmail:google提供的邮件服务;zimba:协同工作的软件;rolly:个性化搜索引擎工具。二. xml1. xml的简要介绍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由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描述语言,其本质为一种定义语言,主要用来在网站上储存与传输信息。任何行业均可遵循这些规则来定义各种标识,对信息中的元素进行描述,然后通过分析程序进行处理,使信息实现“自我描述”。对于大型的复杂文档,xml更是一种理想语言,它不仅允许指定文档中的词汇,而且允许指定元素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的发展,xml在网络开发中的地位已逐渐赶超html,成为一种网络未来发展的主流语言。2. 标记语言的几种版本(1) sgml 1969年,ibm公司开发了一种文档描述语言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用于解决不同系统中文档格式不同的问题,并在1986年成为了一个国际标准iso8879,这就是sgml。sgml是很多大型组织的文档标准,它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结构化的、可扩展的语言,这些特点使它在很多公司受到欢迎,被用来创建、处理和发布大量的文本信息。(2) html1989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sgml的超文本版本,称为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继承了sgml的许多重要优点,如结构化、独立性和可描述性。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缺陷,如它只能使用固定的有限的标记,只侧重于对内容显示。(3) xml 1996年,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john bosak领导w3c sgml工作组,创建了一种sgml的精简子集,使其在web中既利用sgml的长处,又保留html的简单性。从而xml应运而生。1998年2月,w3c正式推荐xml 1.0为国际标准。3. xml的设计目标、优点和功能(1) xml的设计目标在w3c网站(/tr/rec-xml)上公布的官方xml推荐标准的设计目标为:在因特网上直接可用;多种应用程序的可利用性;尽量与sgml兼容;处理xml的程序编写容易;xml的文档要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严密但并不复杂的规则;xml中的选择性功能应该控制在最小值,以减轻应用程序的处理负荷;xml的设计应该简洁;xml文件应该容易建立。(2) xml的技术优势a) 扩展性好xml可以定义其他语言,同时xml的标记用户可以自定义,所以从理论上讲其类型和数量可以是无限的。b) 交互性好xml可以在客户机上进行数据操作,不需与服务器交互,极大地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c) 语义性强xml可以自行设计标记,便于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检索,实现机器间的信息交换。文档包含一个语法描述,应用程序无须应用外部的语义词汇就可快速检查文档结构的正确性。d) 结构性强xml的文件结构可以嵌套任意复杂的句子。(3) xml的功能因为xml是可扩展的,所以它能够完成html难以解决,甚至不能完成的任务。a) 设计与特定领域有关的标记语言xml允许各种不同的专业(如音乐、化学、数学等)开发与自己的特定领域有关的标记语言,方便该领域交换数据和信息,而不必担心接收端的人是否有特定的软件来处理数据。b) 自描述数据xml是面向内容的标记语言,在xml中的语义标识一方面限定了元素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说明了元素的含义。xml文档通常包含一个文档类型声明或xml模式。xml文档中的数据可以被任何能够对xml数据进行解析的应用所提取、分析和处理,并以所需格式显示。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从而使数据可以被重用。c) 可互操作xml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使用,而且可以用多种工具进行解释。因为文档的结构是相容的,所以就可以以较低的费用建立解释它们的语法分析器。xml支持用于字符编码的许多主要标准,允许它在全世界许多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中使用。d) 结构化和集成的数据xml对于大型和复杂的文档是理想的,因为数据是结构化的。这不仅使用户可以指定一个定义了文档中元素的词汇表,而且还可以指定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要将客户的地址放在web页面上,就需要有每个客户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如果向数据库中输入数据,可确保没有漏下的字段。当没有数据输人时还可提供一个缺省值。xml可以根据多种来源集成数据并将其作为一个文档来显示;数据可以进行重新排列;数据的各个部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显示或隐藏。这在处理大型的信息仓库,比如关系型数据库时极为有用。4. xml的相关技术规范xml不仅仅包括xml标记语言,还包括了许多相关的规范,如文档模式技术、文档样式技术、文档查询技术、文档解析技术、文档链接技术以及文档定位技术等;还有很多高层的应用协议,如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和biztalk等。(1) 文档模式技术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和xml schema是xml文档的模式,用来对xml文档的逻辑结构进行定义。xml文档的模式规定了xml文档中的元素、属性、元素间以及元素和属性之间的关系。dtd来自sgml,而xml schema是专门为定义xml文档的模式而设计的,采用的是xml的语法。(2) 文档样式技术xml是内容(数据)和显示格式分离的语言,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和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就是定义xml文档的显示样式的。css是随着html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控制xml文档的显示,但不会改变源文档的结构。而xsl是专门为xml设计的,不仅用来显示xml文档,而且可以把一个xml文档转化为另一个xml文档。(3) 文档查询技术w3c推荐的xml文档的查询语言是xquery1.0。xquery起源于一种叫quilt的xml查询语言,借鉴了xpath1.0,xql,xmlql,sql和oql等语言的优点。(4) 文档解析技术文档解析是指对xml文档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访问和分析。文档解析技术包括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 0bject model)和sax(simple api for xml)。dom是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接口,是基于xml文档在内存中的树状结构。它的一个主要不足是需要将整个xml文档装入内存,对内存容量要求很高。而sax使用事件驱动的xml解析,并不要求将整个xml文档装入内存。(5) 文档链接技术xml的链接功能比html更强大,它使用xlink。xm linking language 1.0是w3c主导的定义xml链接的语法。一个xlink的描述信息,显式指定资源或部分资源之间的关系。在xlink中,并不涉及标示不同类型数据位置的方法,xlink需要依靠不同的机制来标识链接的资源(例如统一资源标识符)。w3c推出的xml pointer language(xpointer)机制用于构造xml文档的内部结构。它可以链接到一个具体的对象上去,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网页、网页的一部分、网页中的一个元素甚至是网页中某行的某几个字。(6) 文档定位技术xml path language(xpath)1.0是一种用于xsl transformation(xslt)1.0和xpointer中对xml文档各部分进行定位的语言。它给xslt和xpointer提供一种定位语法,用来定位xml文件的各个部分。(7) 其他xml技术a) mathmlmathml(mathematical markup language)2.0是一种用来描述数学符号、结构和内容的xml应用。mathml的目标是在web上实现能像html处理文本一样,处理数学问题。b) smilsmil(synchroniz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2o是一种基于xml的表述多媒体演示的语言。smil允许将一组独立的多媒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多媒体演示。c) vmlvml(vector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定义矢量信息编码格式的矢量标记语言,它是xml在矢量信息方面的应用。vml所定义的编码格式连同其他标记一起描述了信息如何显示和编辑。d) cdfcdf(channel definition format)允许web发布者从任意的web服务器经常更新信息或频道,以便这些信息能从web服务器自动传送到pc上的兼容接受程序或其他信息装置上。用户仅需选择一下频道,信息就会定时传递到客户端。e) xml片段交互xml fragment interchange标准支持由若干实体组成的逻辑文档。xml片断交互使得客户端可以不用涉及整篇文档,就能在一篇较大的文档中获得某文档片段的上下文信息。f) xhtmlxhtml20 markup language是符合xml标准的html文档的又一个家族。xhtml文档被设计成可以和xml处理器协同工作。xhtml文档是结构良好的xml,可以使用标准xml处理器对它们进行查看、编辑或验证。5. 应用xml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数据交换,充当不同数据源之间交换数据的媒介。在这类应用中,xml解决了数据统一接口的问题。但是,与其他数据传递标准不同的是,xml并没有定义数据文件中数据出现的具体规范,而是在数据中附加了标记来表达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含义。这使xml成为程序能自动理解的规范。第二,客户端文件处理。可将大量运算负荷分布在客户端,减轻服务器压力。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制作不同的应用程序来处理数据,而服务器只需发出同一个xml文档,xml将处理数据的主动权交给客户,服务器所要做的是尽可能将数据完备准确地封装成xml文档,xml文档的自我解释性使客户端在收到数据的同时也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含义,从而使广泛、通用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第三,同一内容,多种呈现。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数据封装成不同的格式。第四,信息过滤和再利用。代理程序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编辑、增删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第五,作为行业信息标准化的工具。在实际的xml应用中,往往不会单独应用一种模式,而是同时应用几种模式来组成灵活、完整的xml解决方案。随着xml的不断发展,新的xml应用模式也会随之出现。6. 结论xml其实源自“数据归其主,用户尽其欢”的哲学,具体地说,就是数据制作者并不考虑日后这些数据具体会有哪些用途,只是尽量全面地考虑今后有可能会被用到的信息,并将其完整、规范地制作成xml文件。综上所述,xml是一种灵活的、动态的、可扩展的,并得到广泛支持的数据表示语言。将信息按照文档模式来存放和管理是xml的一大特点,这种模式非常接近人们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一方面xml提供了丰富的、自描述、统一的信息表示;另一方面这种信息表示能够被人们和计算机理解。信息一旦采用xml表示,就可以方便地被其他系统共享和利用。xml完美之处在于它能表示任何类型的信息,就像tcp/ip能够实现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网络间的信息通讯,xml使得全世界的信息变得开放和通用。可以这么说,xml是信息的tcpip协议。第四节 web2.0在教育中的展望1. web2.0教育应用的可行性web2.0 journal总编、著名it顾问dion hinchcliffe列出了2005年web2.0带动的主要软件及网站;200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与idgvc合作发布了“中国互联网web2.0 100”,列出了2006年中国互联网web2.0百强企业。可见,目前web20的理念与技术已相对成熟,也涌现了大量web2.0网站,这就为web2.0教育应用提供了客观条件。正如大多数技术刚开始并不是为教育服务,但最终也被教育采纳应用一样,只要主观认识跟上,那么web2.0教育应用是完全可行的。2. web2.0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当前利用web1.0的理念与技术开发的许多教育产品,尤其是远程教育各试点高校开发的网络课程,其内容是固定的、静止的,交流是单向的、强制的,这离学生主体、个性化学习、协同学习等教育理念相去甚远。而web2.0却不存在这些问题。比较web2.0的理念和当前的教育理念,利用web2.0的理念与技术开展教育活动,非常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它能克服web1.0的缺陷,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尤其在倡导终身学习、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第3代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web20的教育应用尤其显得有意义。因此有必要把web20理念与技术引入到教育应用中来。3. web2.0教育应用方法web20的教育应用有2种方法,一种是应用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2T 544-2014 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 人生大事的观后感
- 中学新学期开学的致辞(17篇)
- 中学校长开学会议讲话稿(6篇)
- 中学高级述职报告
- 教师课件制作教学课件
- 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及原则
-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编制说明
- 歌曲春晓课件教学课件
- 榜样事迹课件教学课件
- 浙教版(2023)五下信息科技第1课《身边的系统》教学设计
-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与指导的研究》课题报告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MOOC 行政管理学-西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全册分单元教材解读(共5个单元)
- 2024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邗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公需科目2024年度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保基金监管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年)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音乐教学数字化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