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课件_第1页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课件_第2页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课件_第3页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课件_第4页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ppt6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搏器治疗心脏疾病护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欧尽南 小小起搏器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美国总统切尼术后 内容提要 人工心脏起搏的概念(了解) 起搏的分类(了解) 起搏器治疗的机理与适应证(熟悉) 起搏器工作方式的命名(了解) 起搏器的植入与术前后护理(掌握) 随访与健康教育(掌握) 人工心脏起搏的概念 起搏技术:是电子工程技术与临床医学结合 的产物 人工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病变 心脏应激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改善心脏 功能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起搏导 线和程控器三部分组成 人工起搏系统人工起搏系统 脉冲发生器 由数字集成块所构成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 ) 有永久性起搏器 和临时性起搏器 两大类 永久性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 临时性起搏器临时性起搏器 起搏导线 具有无毒性、抗腐蚀性 特性,又称为起搏电极 是脉冲发生器与心脏的桥梁,有传输和感知功能 有主动式和被动式、单极和双极等分类方法 被动式起搏导线 主动式起搏导线 程控器 存于医疗机构 用于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并在需要的时 候调整起搏器的参数设置。 人工心脏起搏的分类1 临时起搏 永久起搏永久起搏 临时起搏 适应证: 外科手术术中起搏保护。 一过性严重心动过缓,如心肌 炎、急性下壁心 肌梗死合并严 重心动过缓。 临时起搏器 永久植入式心脏起搏 植入式植入式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 起搏的分类2 单腔起搏(心房、心室) 双腔起搏(如单房单室 ) 多腔起搏(单房双室、双心房单心室等双心房单心室等 ) 起搏分类4 心内膜起搏心内膜起搏 心外膜起搏心外膜起搏 心肌起搏心肌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的机理 起搏导线的远端送入心腔接触心内膜 近端与脉冲发生器相连 脉冲发生器按照设定的方式发放冲动 ,使心肌兴奋 人工心脏起搏的机理 CHF AF HOCM LQTS Syncope SSS SSS SSS AVB AVB 永久心脏起搏术的适应证永久心脏起搏术的适应证 治疗AVB/SSS 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预防心脏性猝死(植入ICD)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123456789 Time (minutes)Time (minutes) 每分钟减少 成功机会7 - 10% % Success *Non- linear 早期除颤成功救治的关键 除颤时间每延误1分钟,救治成功率减少10% 什么是 ICD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颤器的简称 一种植入上胸部的小型自 动除颤器,能随时处于待 命状态 当监测到致命的室性心律 失常后,即刻发放治疗, 使心律恢复正常 ICD是如何工作的? 心脏突发室 性心动过速 或室颤 ICD快速识别 并发放治疗 心脏恢复 正常节律 通过 电极导线 通过 电极导线 整个过程一般仅需10秒左右 心室颤动 ICD发放电 击治疗 心脏恢复 正常节律 永久起搏器植入过程 植入手术过程: 麻醉 2. 穿刺及切开血管 3. 电极定位 4. 造囊袋, 包埋 起搏导线的静脉入路 切开法切开法 穿刺法穿刺法 头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示意图(单腔、双腔) 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常规检查(血、尿、便、ECG、胸片、 超声心动图等) 术前停药及抗生素的使用 备皮(范围) 健康指导 禁食4-6h 心理疏导(正确诱导,减轻焦虑) 新进展:术前访视的推行 手术后护理 手 术 后 护 理(1) 心电监测 v持续心电监测48-72小时 v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v首先要熟悉起搏模式 v观察心电图波形 正常的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 间歇性起搏输出故障 起搏器误感知 手 术 后 护 理(2) 切口护理 v局部沙袋压迫6hr v次日伤口换药,7-8后日拆线 v抗菌素短期运用 v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出血等 手 术 后 护 理(3) 活动指导 传统:卧床7天 新进展: 鼓励早期床上活动,但应注意控制术侧上肢及 肩关节的上抬外展 30度 主动型电极者24h后可下床活动 卧床3-5天,24小时后床上活动 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不宜过猛,如有咳嗽应给予 止咳药止咳 手 术 后 护 理(4) 饮食护理 高蛋白 高维生素 高纤维素 易消化饮食 少食易致肠胀气的食物 手 术 后 护 理(5) 基础护理 原则:正确指导,协助完成,共同参 与 预防压疮 预防静脉栓塞 预防肺部并发症 并发症的护理 与静脉入路有关的并发症 气胸,血气胸,血胸 动静脉瘘 神经损伤 气栓,血栓形成及栓塞 出血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1) 血栓形成 形成机制:导线植入部位 导线致血管内皮损伤 临床表现:形成缓慢,常有侧枝循环形成,症状 隐 匿 症状明显者可有疼痛、水肿等 与植入有关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室速、室扑、室颤、心脏停搏) 药物过敏反应 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2) 心脏穿孔 /心包填塞 原因:导线头端施加于心壁的压力过大 起搏导线的质地较硬 心肌梗死后肌壁较薄 表现:起搏失灵、胸痛、胸闷 处理:撤回导线入心腔内 ,若发生心脏穿 孔 致心包填塞的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和 引流 与囊袋有关的并发症 血肿 感染(局部甚至全身) 破溃,坏死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3) 囊袋血肿 原因:凝血功能障碍/使用抗凝剂期间 压迫不到位 手术损伤小血管 预防:术前停用抗凝药 术中采用钝性分离 术后正确压迫 处理:止血、抽出血液、延长压迫时间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4) 感染 最常发生在脉冲发生器放置的囊袋部位,是一种严 重 的并发症 预防:积极处理囊袋内积血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处理:取出整个起搏系统 全身积极抗生素治疗 痊愈后再改道至对侧埋藏 起搏器囊袋感染起搏器囊袋感染 与起搏器有关的并发症 起搏器综合征 神经/肌肉刺激 感知问题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5) 起搏综合征 伴发房室由同步收缩转为非同步收缩时的 乏力或晕厥 与连续丧失房室同步收缩或固定的房室非 同步收缩(持续性室房逆传)相关的心排血 量不足 患者能感觉到逐个心跳间心脏收缩顺序的 改变,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等 处理:调整起搏方式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6) 腹肌抽搐 原因:靠近膈神经的导线刺激 防治:调整导线的位置 与起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 脱位(完全脱位,微脱位) 阈值升高 绝缘层破损,起搏导线断裂 脉冲发生器故障 连接故障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7) 电极脱位 术后一周内高发 ,少有三月内发生的病例 原因:手术者原因及心内膜因素 过早活动,但近来大量事实证明,移位与早期 下 床活动无关 表现:起搏器不工作,心律缓慢者导线脱位后心率 可突然减慢 ,检测不到起搏信号 预防:正确的健康指导 主动固定电极的使用 处理:重新放置 电电 极极 移移 位位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8) 腰背痛、便秘等不适 原因:特殊卧位 预防:及时的健康指导 起搏器术后的随访 随访内容 病人对起搏的反应,有无并发症 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心脏起搏及感知是否良好 有无起搏导线移位情况 程控仪进行起搏器的参数调整 病人心功能改善情况 随访时间 出院后3月内每2周1次 3月后1年内每月1次 导线固定牢固后,本地患者每3个月1 次 ,外地患者每年1次 临近更换期前1年每1月1次 更换起搏器的指征 实际起搏频率较初设频率低10% 脉宽延长10-15%,脉冲幅度降低15% 超过厂家承诺的保险期者 一般起搏器的使用年限? 年,不久的将来年 健康教育(1) 嘱患者随身携带并妥善保存起搏器担保卡 牢记起搏器的型号和工作方式 让患者学会自测脉搏 ,当出现脉率降低达 设定频率10%时应及时就医 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起搏器越贵越好吗 健康教育(2)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可以做家务、散步、慢跑 六周内术侧上肢禁做剧烈活动如游泳、举重 可正常乘坐交通工具,但避免靠近发动机 健康教育(3) 可否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家用电器 磁共振 直线加速器 钴治疗仪 体外电复律 电手术器械 红外线磁疗 高压氧 手机(离15cm)高压电线 超声微波理疗 电除颤对起搏器的影响 健康教育(4) 遇到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