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寄生虫病(3)课件_第1页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3)课件_第2页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3)课件_第3页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3)课件_第4页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 蠕虫病 由单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由复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由绦虫引起的疾病 由线虫引起的疾病 由棘头虫引起的疾病 由环节动物引起的疾病 1 单殖吸虫的外部形态 Monogenea 3000多种,绝大多数寄生于鱼类 绝大多数为体外寄生 大小:多数0.15-20mm 形状:指状、叶片状、圆盘状 前固着器 包括口吸盘和头器 后固着器(后吸器) 结构较复杂,分类依据 指环虫 2 单殖吸虫内部构造 体壁(通常无棘,有时有乳状突起) 皮层、基膜、肌层 和柔软组织 消化系统 口、咽、食道、肠 生殖 雌雄同体 3 单殖吸虫生活史 卵幼虫成虫 幼虫有4-5簇纤毛 不需要中间寄主 大部分卵生,少 数胎生 对宿主有严格的 特异性 4 指环虫病 Dactylogyriasis Dactylogyrus spp. 300多种 广泛寄生于鲤科鱼类 鳃 、皮肤和鳍 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 20-25 5 6 流行情况 单殖吸虫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 危害鲢、鳙及草鱼的苗种 流行季节春末、夏初 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 大量寄生时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小鞘指环虫还引起东北地区水库中体重 4g-2.5kg的鲢死亡 9 诊断及防治药物 指环虫病标准:每片鳃上50个虫体或 低倍镜下每个视野5-10个虫体 敌百虫、高锰酸钾 氯化钠,氯化钠与碳酸氢钠合剂 过氧化氢( 30%过氧化氢水溶液) 甲醛( 40%福尔马林水溶液) 硫双二氯酚、甲苯咪唑、阿苯达唑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10 晶体敌百虫用法与用量 鱼种消毒 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 5mg/L浸浴15-30分钟 全池遍洒 晶体敌百虫0.3-0.7mg/L 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0.1-0.3mg/L 对敌百虫敏感的水产动物:鳜鱼、白鲳 、加州鲈、胡子鲶、大口鲶、斑点叉尾 鮰、鳗鲡、青虾、罗氏沼虾 11 伪指环虫病 Pseudodactylogyriasis 鳗伪指环虫 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 短钩伪指环虫 Pseudodactylogyrus bini 寄生于鳗鲡鳃上 主要特点与指环虫相似 大量寄生时引起鳗鲡死亡 12 三代虫病 Gyrodactyliasis Gyrodactylus spp. 共40多种 鲢三代虫:寄生于 鲢、鳙皮肤、鳍、 鳃、口腔 鲩三代虫:寄生于 草鱼的皮肤和鳃 秀丽三代虫:寄生 于鲤、鲫、金鱼鳃 和皮肤 13 SEM of Gyrodactylus 14 流行情况 全球性养殖鱼类疾病,主要危害苗种 最适繁殖温度为20左右 京山高关水库网箱饲养的杂交鲤每年4-5 月流行此疾病,造成5-100g鱼种的大量 死亡 我国南北沿海都发现有此病,尤其是咸 淡水池塘和室内越冬池,鱼苗鱼种 15 双身虫幼虫 16 片盘虫病 Lamellodiscusiasis 具鳞盘,40余种 全部海水寄生 真鲷鳃大量寄生时引起 死亡 青岛、广东流行 遍洒晶体敌百虫0.3mg/L 治疗 17 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 日本养殖的鰤鱼体表 皮肤, 危害较大 福建外海网箱养殖的 大黄鱼, 密度大时发 病, 大量死亡 11-12月至翌年1-3月 2-5mg/L抗菌素淡水 浸洗5-15min 500ml/m浸洗5min 250ml/m浸洗10min 18 双阴道虫病 Bivaginaosis 19 异沟虫病 Heterobothriumiasis 20 复殖吸虫概述 Digenea 全部营寄生生活,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 绝大多数雌雄同体 生活史复杂,第一中间寄主为腹足类、 瓣鳃类、鱼类、多毛类、甲壳类等 直接引起鱼类发病,如双穴吸虫 以鱼为中间寄主,危害人类健康,如华 枝睾吸虫 21 复殖吸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小的虫体0.5mm,最大的可达10cm以上 一般扁平,叶片状或卵形 口吸盘,端位或亚端位;腹吸盘,中部 口、咽、食道、肠(分两枝) 22 复 殖 吸 虫 的 生 活 史 23 Oosphere & Miracidium 一般在宿主体外孵化 0.025-0.4mm 前端具锥状突起和头 腺、顶腺,以此钻入 螺体内 24 Sporocyst & Redia 胞蚴球状或囊状, 体表有微绒毛 有的吸虫有子胞蚴 胞蚴解体后释放出 雷蚴 有的吸虫有子雷蚴 有的种类不经过雷蚴 阶段 25 Cercaria & Metacercaria 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 短期活动,脱去尾部,发 育成为囊蚴 以鱼为第二中间宿主的种 类,其尾蚴主动侵入鱼体 26 Sanguinicola spp. 50多种 成虫寄生于海、淡水鱼血液 龙江血居吸虫 寄生于鲢、鳙的血液中 鲂血居吸虫 寄生于团头鲂循环系统 无口、腹吸盘,无咽 血居吸虫病 Sanguincolosis 27 血居吸虫尾蚴与成虫照片 叉尾有鳍型 28 血居吸虫生活史 29 流行情况 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 如鲂血居吸虫尾蚴对团头鲂敏感,而对 鲢、鳙及草鱼没有感染力 钻入鲤鱼苗的虫体第三天就死亡;对饲 养4-6天后的鲤鱼苗无感染力 几天之内可造成大批苗种死亡 世界各地都有其流行造成大批死鱼的报道 30 症状及病理变化 大量尾蚴对鱼苗的危害为急性型。病鱼 跳跃或急打转,全身红肿、鳃肿胀、鳃 盖张开,粘液分泌增多,鱼不久即死亡 。 成虫和虫卵对鱼苗、鱼种的危害为慢性 型。鱼苗和鱼种严重贫血、腹腔积水、 肛门肿大突出、竖鳞、眼球突出。鱼逐 渐衰竭而死。 31 诊断方法 由于寄生部位特殊,常常漏诊或误诊 肉眼观察心脏、动脉球内有无成虫 鳃、肾等组压成薄片,看是否有虫卵 了解水体中是否有中间害主大量存在 32 防治方法 彻底清塘,杀灭中间寄主 养殖过程中,诱捕螺类 轮养法 提高溶氧或稀疏分养能减轻病情 流行季节,遍洒晶体敌百虫可杀死尾蚴 每天每万尾鱼,12-20g晶体敌百虫拌 1.5kg糠,连用5天 33 侧殖吸虫病 Asymphylodorasis 日本侧殖吸虫 Asymphylodora japonica 东方侧殖吸虫 Oricentotrema spp. 成虫寄生于鱼类肠道。 尾蚴的形态与成虫相似,属无尾型。 尾蚴在螺体内发育成囊蚴,鲤、青鱼等 摄食含囊蚴的螺后感染。 尾蚴从螺体内移行至触角,被鱼苗吞食 后直接发育成为成虫。 34 流行情况 寄主广泛。青鱼、草鱼、鲢、鳙、鲤、鲫 、鲂等都有日本侧殖吸虫寄生 。 主要危害鱼苗。黄陂有因侧殖吸虫感染导 致大量鱼苗死亡的病例。 寄生于鱤肾一种侧殖吸虫,危害不大。 全国各地有发现,长江中下游分布较广。 35 双穴吸虫病 Diplostomulumiasis 双穴吸虫 Diplostomulum spp. 又名复口吸虫 双穴吸虫病又名白内瘴病、复口吸虫病 我国危害大的种类有:湖北双穴吸虫、 倪氏双穴吸虫、山西双穴吸虫 36 双穴吸虫生活史 卵毛蚴胞蚴(萝卜螺)尾蚴囊蚴( 定居于鱼的眼球)成虫(欧鸟) 尾蚴移行到达眼球,经一个月左右发育 成囊蚴;虹鳟体内需2-3个月 湖北尾蚴钻入后进入附近血管心脏 视血管眼球(循环系统途径) 倪氏尾蚴和山西尾蚴钻入鱼体后穿过肌 层脊髓视神经眼球(神经系统途径) 37 双穴吸虫尾蚴的结构 38 双穴吸虫囊蚴的结构 0.4-0.5 mm 39 流行情况 是一种世界性鱼病,危害多种淡水鱼。 5-8月是尾蚴感染鱼体的高峰期,可造成大 批苗种死亡。 “白内瘴”症,全年都可观察到 。 全国都有发生。主要流行于华中地区。 是我国鲢、鳙、团头鲂苗种的危害较为严 重的疾病,湖区发病率高,死亡率达60% 以上。 40 主要症状 急性感染 运动失控:鱼由急剧不安转为游动缓慢 ,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后鱼即死亡。 头部充血和弯体,几天后鱼死亡。 慢性感染 囊蚴在眼球内积累(数十个至一百多个 )水晶体混浊。病鱼体色较深,瘦弱 。严重时水晶体脱落,瞎眼。一般不引 起死亡 。 41 预防方法 彻底清塘或通过诱捕杀灭中间宿主螺; 药物清塘以杀灭虫卵; 驱逐水鸟,减少虫卵,降低感染率; 流行季节用0.5mg/L晶体敌百虫遍洒,以 杀灭尾蚴; 流行季节从湖沟引入养殖池塘的水要过 滤消毒。 42 异 形 吸 虫 病 43 绦虫概述 第一中间宿主为剑水蚤、颤蚓等 Cestoda 44 外部形态 扁平带状,长度范围1mm-12m 分节 头节是生活和生长的重要部分。 颈节是最狭小的部分,其后端可横裂 而分生出许多体节节片。 有些绦虫只有头节和一节体节。 45 头节的形态 46 内部构造 外皮层:合胞体层,并形成微绒毛,扩 大吸收面积;孔道可直接输入营养。 雌雄同体 每个体节具有一套生殖器官(犬复殖孔 绦虫每个节片具两套生殖器官) 47 鲤蠢病 Caryophyllaeusiasis Caryophyllaeus spp. 短颈鲤蠢、小鲤蠢、 微小鲤蠢;宽头鲤蠢 成虫寄生于鱼的肠道 虫体扁平,一节体节 生活史:卵钩球蚴 原尾蚴(颤蚓) 成虫 48 主要发生在东欧(前苏联的欧洲部分, 现在的俄罗斯) 在我国东北、湖北、江西等地发现,主 要寄生于鲫、二龄以上鲤肠 流行季节4-8月 严重感染时肠道可被堵塞,引起肠道发 炎,贫血,甚至死亡 流行情况 49 许氏绦虫病 Khawiasis 许氏绦虫属 khawia spp. 鲤许氏绦虫 中华许氏绦虫 日本许氏绦虫 罗斯许氏绦虫 细颈许氏绦虫等 成虫寄生于鱼的肠道; 头节前端明显扩大,绉褶成鸡冠状; 体节不分节,具有一套生殖系统。 50 51 头槽绦虫病 Bothriocephalusiosis 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成虫寄生于 鱼肠道 头节具有顶盘 和两个吸沟 颈节短 体节分节 九江头槽绦虫 52 卵钩球蚴原尾 蚴裂头蚴成虫 钩球蚴在水中2d内 遇不到剑水蚤则自 行死亡 Life cycle of B. gowkongensis 53 主要危害8cm以下的草鱼种 进入越冬的草鱼种,死亡率可达90% 黑、瘦,独游,不摄食 肠腔堵塞,肠壁发炎甚至出血 原是两广的地方性鱼病;现已传到 贵州、湖北、福建、河南、东北等 地区。东欧一些国家也有它的报道 流行情况 54 防治方法 药物清塘可杀灭虫卵和剑水蚤 90%晶体敌百虫药面:每天每万尾50g药 拌于500g面粉中,连用3-6天 中草药:南瓜子;使君子,葫芦金;贯 众:土荆介:苏梗:苦楝树皮(16:5:3:5) 等 55 舌型绦虫病 Ligulaosis 舌状绦虫 Ligula spp. 双线绦虫Digramma spp. 卵钩球蚴原尾蚴(细镖水蚤) 裂头蚴(鱼体腔)成虫(欧鸟) 鱼体腔内裂头蚴俗称面条虫,其感染 率随寄主年龄增长而增加; 感染鲢、鳙、鲤、鲫、鳊等各种淡水 鱼,严重时引起养殖鱼类死亡。 56 裂头绦虫病 Diphyllobothriumiasis 卵钩球蚴原尾蚴(剑水蚤)裂头蚴 (狗鱼、鲈、江雪等鱼类的肌肉组织) 成虫(人、猫、狗) 一条大鱼可多达1000多个虫体; 鱼肉内裂头蚴冰藏40多天仍保持感染性; 流行于欧洲国家和我国黑龙江及台湾。 57 棘头虫概述 Acanthocephalan worm 500多种,成虫全部寄生于脊椎动物(鱼 类至哺乳类)消化道。 虫体圆筒形或纺锤形,由吻、颈、躯干 三部分组成。 58 棘头虫内部构造 雌雄异体,无消化系统。 卵棘头蚴前棘头体 棘头体成虫 中间寄主为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昆虫 59 由棘头虫引起的疾病 乌苏里似棘头吻虫(寄生于鲫、鲢肠道)。北 自乌苏里江,南至湖北、江西均有此虫分布; 导致苗种急性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95%)。 细小长棘吻虫(寄生于鲫);鲤长棘吻虫(寄 生于鲤、草鱼);崇明长棘吻虫(寄生于鲤, 中间寄主为模糊裸腹蚤)。1985年上海崇明县 养殖场,全场2000多亩水面,夏花鲤感染率在 70%以上,死亡率高达60%。两龄鲤也出现死 亡(每尾鱼150 多个虫)。 60 症状和病理变化 夏花鲤寄被3-5只虫,肠壁被胀得很薄,肠堵塞, 肠内完全没有食物。 两龄鲤大量寄生时,消瘦,吃食减少或不吃食。 肉芽肿和结节,内脏全部粘连,无法剥离。肠内 多黄色粘液,无食物。吻部钻穿肠壁而固定到内 脏组织,甚至钻入体壁,引起体壁溃烂和穿孔。 病鱼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则增 加;肝、肾受到损伤。 61 线虫概述 假体腔动物(囊胚腔 ;无体腔膜) 假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 已知的线虫有1-1.3万种,大多自由生活 ,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及土壤中 少数营寄生生活,可引起人、畜禽、鱼 类的严重疾病或危害家作物 水产动物的寄生线虫若100种 62 Nematoda 长圆柱状(固又名圆虫) 两端尖细,尾部特别细; 角质层覆盖整个体表, 光滑、坚韧富有弹性; 幼虫至成虫要蜕2-4次皮。 没有变态 绝大部分线虫雌雄异体 外部形态 63 口 食道 肛 门 中肠直肠 只有纵肌 消化系统 卵生 卵胎生 或胎生 内部构造 64 毛细线虫病 Capillariaosis 虫体细小如线 ,无色 食道由26-36个单行排列的食道 细胞组成 幼虫不钻出卵壳 含幼虫的卵被鱼吞食后寄生于 肠道再发育成为成虫 头部可钻入肠壁粘膜层 卵盖 65 流行情况 感染青鱼、草鱼、鲢、鳙、鲮及黄鳝 ; 危害夏花草鱼种 ,与九江头槽绦虫并发, 导致草鱼种大批死亡 ; 夏花草鱼感染5-8条成虫即消瘦、体黑,感 染30-50条虫时,鱼体极度消瘦,离群分散 于池边,不久死亡; 7-10cm草鱼种感染20-30条虫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