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_第1页
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_第2页
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_第3页
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空气中因缺乏养料,且受日光的照射,不适宜细菌的生长繁殖,故空气中没有固定的细菌群系。但由于人群和动物的活动以及土壤中细菌随尘土飞扬,因此空气中可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城市人口密集,交通发达,不可避免的使空气受到污染。本次课外活动,我们仅对市内几个不同场所进行了监测,目的是了解空气的卫生情况,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样品来源:采集样品的场所包括:医院门诊、汽车站候车室、百货商场、舞厅、电影院、公园、广场共7处。二、琼脂平板制作:1、培养皿灭菌把内径9cm的培养皿洗净晾干,放入干燥箱内160保持2小时。2、培养基制备在三角烧瓶中,按100ml蒸馏水加4.4g营养琼脂培制,溶解后高压灭菌7kg15分钟。3、制琼脂平板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操作倾入灭菌培养皿内,内径9cm的培养皿约用培养基1315ml,待凝固后即成。倾注时切勿将皿盖全部启开,以免空气中尘埃及细菌落入。三、采样及培养:利用自然沉降法采样。每一调查场所用5块平板,中央放一块,四角各放一块(离地面约1m左右),打开皿盖让空气中的细菌自然沉降在琼脂平板上。采样时间为15分钟。采样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而后取5块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与此同时,我们还测定了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数。结果与分析各场所空气中细菌分布情况见下表:可以看出,商场细菌数最多,汽车站次之,医院门诊和公园最少。空气中细菌数的多少,与人口密集程度、人员流动有关。商场和汽车站人群密度大,流动性大,扬起的粉尘多,人的呼吸道、皮肤及毛发上细菌的扩散,都是空气中细菌增多的因素。尤其被调查的H商场,当时只有两个400毫米的排风扇开动,空气流通差,室内闷热,含菌量特别高。医院人流量虽较大,但每天都清扫消毒,细菌数就少。公园面积较大,人流量相对较少,林木花草对大气中的粉尘污染能起阻滞、过滤作用。生物课本上介绍,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地面大70倍,森林吸附粉尘能力比裸地大75倍。公园中还有些植物能分泌大量的抗生素,如圆柏、法国梧桐等都有较强的杀菌力,所以菌数较少。广场虽然也是开放性场所,但由于缺乏树木花草的作用,因而与公园相比菌数较多。开放性场所和室内比较,一般室内空气中细菌数较多。为了进一步了解细菌数与人数的变化关系,在上述场所中,我们选择H商场作了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数的动态观察。从图1的曲线可以看出,商场内空气中细菌数的变化与顾客人数的变化相符,人数越多空气细菌污染越严重。此外,对教室进行通风实验。学生上课前测一次细菌数,不开门窗上两节课测一次,打开门窗让空气自然对流(室外有23级风),两节课后再测。从图2可见,在拥挤的教室内加强通风对降低室内细菌污染有明显作用。结论和建议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多少与人的活动,人口密集程度有直接关系。空气中含尘含菌过高将会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现提出如下建议:1、在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安装通风设施,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地降低细菌污染。还要定期清扫、喷洒消毒药剂。2、在建筑设计时,应把通风良好做为一个指标。尤其是公共场所、居室等。3、空气中浮尘微粒是细菌存活和滞留的条件,浮尘愈多含菌量也相应提高。建议城市商场在安装空调送风时,最好设置净化装置,提高送风质量,改善商场内空气污浊状况。4、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厂区、工作区、生活区院落等种花种树种草。在选择行道树时,不仅要遮光好,还应种植净化空气、吸滞尘埃、杀灭细菌能力强的树种。5、公园对改善空气环境,调节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我们了解到公园内建筑面积逐渐扩大,绿化面积减少,这对城市空气环境的调节是不利的。6、在城市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