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 杜 甫 知识 与能 力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 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杜甫 的诗歌创作风格 过程 与方 法 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 ,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 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把握重点词语 ,分析景物 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 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 态 度 价 值 观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 国家、 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 好情操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 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时节江边小村的物 态人事及由此产生的感受。首联点明时间、地 点、环境,着一“抱”字,尽展才思;拈出一 “幽”字,作为全篇纲领。 中间两联展开描 写,通过梁上的飞燕、水中的白鸥、画棋局的 老妻、敲钓钩的幼子四幅画面,组成一幅清幽 恬静的水乡生活图。尾联表面虽是喜幸之词, 内里却包含了后顾之忧和悲苦之情。 自然风光、日常生活景色,诗人信手拈来,皆 成妙笔,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及现实主 义的创作风格。 三、名句填空 (1)吴楚东南坼,_。 (2)亲朋无一字,_。 (3)戎马关山北,_。 (4)_,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云间连 下榻,_。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自我校对】 一、ch bn t s rn t xun 二、(1)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2)象征天地 、阴阳等 (3)借指战争 (4)眼泪和鼻涕 三、(1)乾坤日夜浮 (2)老病有孤舟 (3)凭轩 涕泗流 (4)雁引愁心去 (5)天上接行杯 一、作家档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 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因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 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 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 之称。 杜甫的诗歌被公认为 “诗史”,他本人被誉 为“诗圣”。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 人。杜甫一生时刻不忘济世报国,然而他报 国无门,满腹忧国忧民之情只能寄予诗歌。 杜甫的诗歌现存1 400多首,思想深刻,内容 丰富,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背景回放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 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 后,沿江由江陵、公安(今属湖北)一路漂泊, 暮冬流寓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 阳楼,凭轩远 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 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 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 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 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一、重点突破 1找出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景物的特点。 【参考思路】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诗人以吴楚这两片广大地域乃至整个天地乾 坤来做洞庭湖的陪衬,突出了湖面的浩瀚空 阔。“坼”和“浮”是诗人苦心锤炼 的“句 眼”,两个字使整个洞庭湖景象显现 出无与 伦比的磅礴气势。 2眺望浩瀚的洞庭湖,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什 么? 【参考思路】 自悲身世。诗人在战乱中流 落西南,与亲友失去联系,晚年贫病交困, 栖身孤舟,四处漂泊,境况极为凄苦。“无 一字”和“有孤舟”表现了作者的孤苦无助, 凄凉愁苦。 3和自身的境况相比,诗人更关心什么? 【参考思路】 诗人更关心的是尚处在战乱 中的“关山北”,想到战乱,诗人靠着楼窗 不仅涕泪纵横。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 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涕泗流”。 到这里诗人的情感已由自悲身世上升到为国 事而忧心,诗境深远。 4这首诗的首联有什么特点? 【参考思路】 首联以对比的方式展开,平 淡的语句中蕴蓄着世事变幻带来的无尽沧桑 之感。昔闻此水的时候,未想到真的要来登 临,却不料乱离漂泊,一程一程流落到这里 ,竟然有机会登上岳阳楼。这一联诗 在抚今 思昔、感慨万端中点明时地、引出下面的景象 描写和情感抒发。 5这首诗意境雄浑阔 大,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思路】 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 代,孟 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而蜚声诗坛 ,但杜甫后来居上,此诗 颔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 出一筹。金玉诗话 云:“洞庭天下壮观, 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 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 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 ,吞几云梦也。”“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 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 ,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 而杜诗则扩 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 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 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 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 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 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 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 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 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 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 :“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 子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 日、月、星辰,则 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 二、疑难辨析 1从颔联 到颈联 ,诗的意境由宽阔 突然转 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思路】 从颔联 到颈联 ,诗的意境由 宽阔转 入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到 尾联,意境又转为宽阔 ,前后相互衬托,使 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杜甫为什么“亲朋无 一字”,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显然表达 的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 泊的感情。 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的痛苦上,他总是以 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 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兵荒马乱的动荡 情况 ,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 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 巧妙地照应了“今上岳阳楼”一句,以此结 束全诗恰到好处。因此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 湖抒发的是伤时忧 世的感情。 2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 坼、浮”二字。 【参考思路】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 佛洞庭湖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 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 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 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 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 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 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对于登岳阳楼中颔联 的景物描写,喻 守真在其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这样 评论 :“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 ,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颔联 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湖四周均为楚 地,那(哪)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 ,倘用来咏大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 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与事理未当。”你 怎样看待他的评价?说说 你的理解。 【参考思路】 这种评价未免太“现实 主义 ”了,若都要与事理相当,那么文学作品就不 能有夸张,就不能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等极富渲染力的诗句了。事实上,凡是能表 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气氛、增强感 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 者丰富的联 想与想象的,就应该 是好的夸张。同时,从 阅读时间 上说,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和时间 的 考验的,能流传到今天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 ,就证明它是名句,说明它的夸张是用心推 敲过的。 二、意旨探微 此诗为诗 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而 作。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景, 气势磅礴。后四句转入抒情:亲朋音讯阻绝 ,老病孤舟为伴,突出了自己坎坷的遭遇,身 世的凄凉,又由己推及国家,由家事延伸至国 事,深化了诗歌主题,诗人的忧国之心跃然 纸上。 登临兴感 慷慨悲歌 本诗篇幅短小而气魄雄大,把湖山之胜与诗 人心中家国多难的悲哀结合起来,营造了沉 雄悲壮的高超的艺术 境界。 1情景相生相衬,浑然一体 此诗情因景生,景以衬情,浑然一体,组成有 机的抒情感怀意境。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 悲,抒发了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 思。哀情和阔景有机结合,以景物的阔大和孤 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 2绘景意境开阔,风格雄浑 全诗描绘的景物是壮阔无比的。题目是“登 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 水”。诗人摒弃对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 大处着笔,吐纳天地,时间 上抚今追昔,空 间上包吴楚、越关山。江山的壮阔,与诗人 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3身世家国之忧,融为一体 诗人倚定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 声泪俱下。这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 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由身家及于时事 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 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 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使得全篇境界更高, 格调更高了。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岳阳楼 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 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 去的万里 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 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 胜地之一。它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 有1 70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相传为 三国时期 东吴大将鲁肃 的“阅军 楼”,中唐李白赋诗 后,始称“岳阳楼”。它的出名,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岳阳楼主楼一楼上的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 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 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 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 ,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 会得来? 赞美秋天 火红的夏日悄然逝去,大自然的脚步已迈进 了令人向往的金秋。一年四季中,秋显得是那 么的清爽,那么的惬意。她没有春的绚丽 , 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寒冷,给人的 只是那份满天落叶的浪漫和几分收获的喜悦 。 有人爱春天,那是因为她花如海,柳如烟; 有人爱夏天,那是因为她生机勃勃,绿如墨 染;有人爱冬天,那是因为她冰封雪漫,气 象万千。而我对秋天独有钟情,衷心赞美。 秋天是美的画意,情的诉说 ,漂亮极了。蔚 蓝色的天幕,在阳光照射下,那紫边镶 金的 彩云夹着如雪的棉朵,在空中飘荡 。似峰峦 叠嶂的群山,如草原上滚动 的羊群,似牧场 里追逐的奔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时光把仲夏深黛的绿色 原野,由一个淡妆素抹的妙龄少女,变成一 个雍容华贵 的少妇。在金风的吹拂下,舞姿 妩媚,撩人欲醉;粉黛飘香,散发诱 人的芬 芳;色彩斑斓,惹人眼花缭乱。 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冬春以白、 绿为 主,虽清新淡雅却不乏单调 ;夏季虽是 五彩缤纷 ,但毕竟只是花的海洋。唯独秋季 ,果实成熟,火一般的高粱穗,把大地染得 鲜红 ;黄澄澄的稻谷,使田野洒满金色;雪 白的棉花瓣,汇成白色的海洋;那赤色的枫 叶,犹如血染的风采秋天的色彩丰富, 让人向往,令人陶醉。这就是秋天的魅力, 一个胸怀博大、充满感情的季节。她没有冬 天的冷酷,却有冬天的坦荡;她没有夏天的火 爆,却有夏天的热烈。 生活的光环不也同样丰富多彩吗?人生的长 河又何尝不是一条斑斓闪烁 的彩带?在人生 的原野上,燃烧着炽热 的追求,流淌着沸腾 的热血,焕发 着青春的朝气,把无数神奇的 梦幻,变成辉煌的画卷。秋天恰如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前班保育员个人工作方案演讲稿
- 2025年营销部年度工作方案
- 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培训与发展
- 保险公司2025年度工作方案
- 病历书写规范模板
- 疼痛病人的护理
- 金融市场全产品分类介绍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棒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肯恩大学《化工类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宁夏平罗县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2025年中国短圆柱滚子轴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教师的情绪管理课件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 英语-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 《手工制作》课件-幼儿园挂饰
- 【初中地理】西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鼓励员工发现安全隐患的奖励制度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春新版教材)
- 人武专干考试题型及答案
- MOOC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