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的康复课件_第1页
老年病的康复课件_第2页
老年病的康复课件_第3页
老年病的康复课件_第4页
老年病的康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老年病的康复 内容: 老年的年龄界限 老年病的特点 常见老年病的康复 2 老年的年龄界限 WHO标准: 6074岁 年轻老年人 75岁以上 老年人 90岁以上 长寿老年人 我国标准: 60岁以上 老年人 联合国规定人口老龄化标准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占10%以上, 我国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11.0%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3 老年医学定义 老年医学(Geriatrics)是研究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医 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心理学和预防医学,是老年学和 医学的分支。是研究老年人健康促进、疾病诊疗、慢病 康复、长期照料和临终关怀的学科。 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 )是医学的分支,是关于体 内器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老年学(Gerontology):研究老年人健康、社会、经 济、行为和环境所有相关方面的科学。 (WHO Chronicle 1974;28:487-494) 4 4 4 老年人的生理的变化 循环系统:心输出量下降、储备能力下降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感觉系统 5 老年人的心理的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心理功能的变化 情绪性格变化 心理发展具有潜能的变化 心理问题是诱发身心疾病的潜在因素 6 老年病特点 与衰老有关、病理表现多样性、多病因特征、 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表现, 隐伏性发作 伴有智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抑郁症、营养不良、慢性 肝肾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慢性疼痛、大小便失禁和褥疮 等综合症 多种药物的应用导致病情复杂化和增大新并发症风险 病情变化迅速且易发生并发症 9 9 9 老年病的康复 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CVD、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康复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 老年心脏病的康复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康复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康复 -疼痛、尿失禁、跌倒 10 帕金森病的康复 由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是 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 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未明,故称原发性PD。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关: 12 1、年龄老化 PD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十分 少见,提示年龄老化与发病有关。 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黑质DA能神经元、酪氨 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活力 、纹状体DA递质逐年减少或降低。 老年人患病仅是少数,说明生理性DA能神经 元退变不足以引起发病,只有黑质DA能神经 元减少50以上,纹状体DA递质减少80以 上,临床上才会出现PD的运动症状。 年龄老化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 13 2、环境因素 环境中接触吡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 ,2,3,6四氢吡啶(MPTP)分子结构类 似的工业或农业毒素可能是PD的病因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吸毒者误吸MPTP及给猴 子注射MPTP后出现酷似人类原发性PD的某些 病理变化、行为症状、生化改变和药物治疗反 应。 MPTP可在脑内引起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14 3、遗传因素 PD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 有报道约10PD患者有家族史,成不完 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5 目前普遍认为,PD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 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但只有 在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 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凋亡、免 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DA能神经元大 量变性并导致发病。 16 病理及生化病理 1、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含色素的神经元 变性、缺失,尤以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 元为主。 初发时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丢失常在 50以上,症状明显时神经元丢失则更 严重。 17 DA和乙酰胆碱(Ach)作为纹状体中两 种重要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相互拮抗, 两者维持平衡对基底节环路活动起重要 的调节作用。 PD患者由于纹状体DA含量显著降低, 造成Ach系统功能相对亢进,因此产生 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等运动症状。 18 近来发现,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 质系统DA缺乏可能是智能减退、行为情 感异常、言语混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 的生化基础。 DA递质减少的程度与患者症状的严重度 一致。 19 临床表现 PD患者多在60岁以后发病,偶有20岁 左右发病。 起病隐袭,缓慢进展,逐渐加剧。 主要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 运动迟缓等。 初发症状以震颤最多见,其次为步行障 碍、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20 症状多从一侧上肢 开始,逐渐波及同 侧下肢、对侧上肢 及下肢,常呈“N” 字型进展。 少数病例自一侧下 肢开始 ,两侧下 肢同时开始者极少 。 21 1、震颤(tremor) 常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 指)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 肢体。 下颌、口唇、舌、及头部通常最后受累 。 特征表现:静止性震颤、“搓丸样”(pill- rolling)动作,节律为46Hz,安静或 休息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 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22 令患者一侧肢体运动如握拳和松拳,可 引起另一侧肢体出现震颤,有助于早期 发现轻微震颤。 23 2、肌强直(rigidity) 特征表现: (1)铅管样强直,屈肌和伸肌同时受累,被 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的阻力,类似弯曲 软铅管的感觉。 (2)齿轮样强直(cogwheel phenomenon) ,部分患者因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到在均匀 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是 由于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叠加所致。 24 折刀样强直,锥体束受累时肌强直因部 位不同只累及部分肌群(屈肌或伸肌) ,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在开始时较明 显,随后迅速减弱,呈所谓折刀现象, 25 一些试验有助于发现轻微的肌强直: (1)令患者运动对侧肢体,可使被检肢 体肌强直更明显。 (2)当患者处于仰卧位,快速将其头下 的枕头撤离时,头部常不迅速落下,而 是缓慢落下(head droping test)。 26 (3)路标现象:患者双肘置于桌上,使 前臂与桌面呈垂直位置,并让其两臂及 腕部肌肉尽量放松,正常人此时腕关节 与前臂约成90度弯曲,而患者则腕关节 或多或少仍保持伸直位置,俨若铁路上 竖立的路标。 27 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 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 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 ,前臂内收,下肢之髋及膝关节均略为 弯曲。 老年患者肌强直可引起关节疼痛,是由 于肌张力增高使关节的血供受阻所致。 28 3、运动迟缓( bradykinesia) 随意运动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 缓,并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而 表现一系列特征性运动症状,如起床、 翻身、步行、方向变换等运动迟缓。 面具脸(masked face):面部表情肌 活动减少,常常双目凝视,瞬目减少。 写字过小征(micrographia),书写时 字越写越小。 29 4、姿势步态异常 慌张步态(festination):晚期患者自 坐位、卧位起立困难,迈步后即以极小 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 步或转弯,此与姿势平衡障碍导致的重 心不稳有关,在下坡时更为突出。 站立时呈屈曲体姿,步态障碍甚为突出 。 30 5、其他症状 (myerson征):反复轻敲眉弓上缘可诱发眨 眼不止。 脂颜(oily face):自主神经症状 ,皮质腺 分泌亢进所致。 口、咽、腭肌运动障碍,讲话缓慢,语音低沉 单调,流涎,严重时可有吞咽困难。 多汗,顽固性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 31 诊断及鉴别诊断 1、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程,通 常诊断并不困难。 PD的生前临床诊断与死后病理诊 断符合率约为85 。 32 治 疗 1、药物治疗 PD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早期无需特殊治疗,应鼓励患者多做主 动运动。 若疾病影响生活和工作,则需采用药物 治疗。 33 4、康复治疗 促进所有关节的充分活动,预防挛 缩 增强姿势的稳定性, 帮助病人对慢性残疾进行心理调整 和生活模式的修正 34 运动疗法的原则: (1)抑制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学会正常的运动模式 (2)充分利用视听反馈 (3)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 (4)避免劳累 (5)避免抗阻运动:其易引起肌紧张,而这在帕金森病患 者不但消失慢,而且会引起不愉快的感觉。 运动疗法的方法:垫上体重转移训练 在垫上用臀“行走” 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 关节运动范围的训练 面肌活动 步行训练、ADL训练 松弛训练:头颈及上肢的旋转运动、胸部与骨盆的旋转 运动 维持治疗 35 预 后 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根 治方法,发病数年内尚能工作,但也有 发展致残者。 疾病晚期,由于严重肌强直、全身僵硬 终至卧床不起。 本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肺炎、骨折等各 种并发症。 36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 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37 骨质疏松的分类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占90%。它又分为: I 型:绝经后骨松症,发生妇女绝经后5-10年;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于70岁以上老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2.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 、消化道疾病和服用某些药物等所引起的。 38 骨质疏松发病率 现状: 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中国内地总 患病率为12.4%,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50%以上 ,其中骨折发生率接近1/3。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教授 2006年宣布的调查结果 未来: 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约9000万人。到 2050年将激增至2亿多人,占人口的13.2%。 * 数据来源于公众健康网 39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 骨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继发性: 1.症状视骨质疏松的程度和原发疾病的性质而不同 2.主要体征和原发性的类似 3.原发病的多种临床表现 40 许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 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 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 疏松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 41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 缓解疼痛 延缓骨量丢失 预防骨折 42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康复 慢性疼痛:与临床慢性病理过程有关, 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疼痛;有些是经 数月或数年的间隔时间复发或临床症状 与自主神经功能表现相关的疼痛表现。 评定:VASVRSNRS疼痛问卷、综 合评定 治疗:缓解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 43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康复 尿失禁、尿潴留 康评:尿失禁、尿潴留性质和程度 治疗: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训练 -提肛、 腹压 44 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康复 跌倒:后果: 骨折、挫伤、内部器官损伤、失能。 美国意外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