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五上《思乡曲》课件_1_第1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思乡曲》课件_1_第2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思乡曲》课件_1_第3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思乡曲》课件_1_第4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思乡曲》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乡曲 (小提琴独奏曲) 复习:歌剧白毛女诞生背景 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 的大型新歌剧。是1945年延安鲁迅艺 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根据1940年流传 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 事加工改编而成的。 新课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段 欣赏完片段后请思考以下问题: 1、知道片段名字叫什么? 思乡曲 2、片段中运用了哪些乐器? 小提琴、钢琴 引言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 充实一个人的灵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 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这样 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乐曲理解 在萤火烧过的地方,又奏起了思乡曲。 曲子里,没有黄昏的苦烈,没有子夜的吟 叹,只有灰烬中盎然破土而出的绿意,再 有啊,再有的就是,生命回归的,呼唤。 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 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这时回忆起 少时在故乡的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只 有把这些,寄托于这一首思乡曲 思乡曲创作背景 思乡曲作于72年前的1937年。 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 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 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 广州,从一首绥(sui)远民歌中引发灵感, 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 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 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 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 不朽的经典。 思乡曲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 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但是在文革期 间,被停播,改为 。此举使得马思聪在文革受批斗期间内的 唯一对“中央“的希望破灭。 思乡曲简介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 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 )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 但思乡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题音乐 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 音乐赏析(一) 第一乐段(116小节)为主题呈述,直接采用了内蒙民 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每个乐句都呈上下翻动的 波浪性线条而进行,旋律显得柔和、忧伤,以一种感 叹的语调倾诉,加上商调式柔和而略带暗淡的色彩, 在朦胧、温和可亲的D弦上缓缓地轻声奏出,把思念 、忧伤的情绪表现得细致人微。 第二乐段(1725小节)转到同宫系统的宫调式,旋 律中明显糅合有羽、商调式因素,并结束到属音上, 从节奏、调式上与主题形成对比,迷惘落寞中的内心 波动,在低回缠绵的音调中得到呈现。 第三乐段(2643小节)调性回到D商调式,旋律幅度 加大,激动和感慨的感情相互交织,在节奏、音区、 音色等方面与主题形成对比,并进一步深化音乐内容 。以上三个段落情绪逐层高涨,音乐 质较接近,它 们构成了乐曲的第一部分,着重体现了主题的内在情 调。 音乐赏析(二)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转为E宫调,速度略微加 快,音乐形象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这部分也分三个 段落(4958小节、5962小节、6370小节)。第一乐 段的旋律呈大的波浪型,气息宽广,情绪明朗。紧接 的第二乐段歌唱性的曲调由第一乐段旋律紧缩而成。 第三乐段充满柔情,音乐着重体现出开朗活跃和亲切 的情绪,仿佛作者正沉浸对家乡美好情景的甜蜜回忆 或是对未来的向往之中,然而这一切很快消逝。一个 连接句把音乐带回乐曲的第三部分。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缩减的再现段。一切又都回到了 现实世界。回忆般的主题旋律在独奏小提琴明亮、辽 远的高音区,更显现出了深切、浪漫的幻想已经不再 。音乐主题比初次呈示提高了一个八度,更显得缠绵 悱恻,荡气回肠。乐曲短小的结尾充满茫茫愁绪,最 后结束在一个不协和弦上,曲终意未尽,无穷尽的相 思理不清、斩不断,久久萦绕在心头。 马思聪 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 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 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 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 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 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 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 马思聪生平简介 1912年5月7日,马思聪作为马家 的第五个儿子,出生在广东海丰 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 小名艾。马思聪的父亲马育杭同 广东的风云人物陈炯明是总角之交,后来当上 了广东省的财政厅长,这才得以维持9个儿女 的一大家的生活。马思聪的父母都不懂音乐, 但广东的戏剧之乡所独有的地方戏剧音乐深深 地影响着童年的马思聪。1923年,11岁的马思 聪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随大哥来到法国,开 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 、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 。 1929年初,马思聪因家境突变回国。在香港 、广州、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 后1930年再次赴法,向毕能蓬学作曲。 1931年,广东省政府官费资助,马思聪再次 赴法留学,第二年归国,任中国第一所现代 “私立音乐学院”院长,主要在广州、香港、 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从事演出;同时,又 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 系任教。1932年马思聪与他的 女弟子王慕理结婚。1950年后 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 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由于文革原因,1967年1月 经香港出逃,赴美国定居, 从事作曲、教学工作。1987 年5月20日于美国费城逝世。2007年12月14日 ,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中国广州 ,同日马思聪全集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 发式。周总理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我平生有 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 岁离乡背井去美国,我很难过。” 马思聪作品 小提琴独奏 钢琴伴奏 牧歌 思乡曲 摇蓝曲跳龙灯 等 小提琴协奏曲 双小提琴协奏曲 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芭蕾舞剧 晚霞 龙宫奇缘 歌剧 热碧亚 钢琴 降D小调钢琴奏鸣曲钢琴五重奏 等 管弦乐 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 山林之歌 等 合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郭沫若词 马思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