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doc_第1页
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doc_第2页
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doc_第3页
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doc_第4页
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过十年,“阅”有滋味一个农村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及点滴思索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儿童阅读日,阅读日又要到了。蓦然回首,自己已经带着学生“阅读”了近十年,用梅子涵老师的话来说是:自己已经做了十年“点灯的人”把一本又一本有趣也耐人寻思的书,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一路“读”来,虽非一帆风顺,但磕磕碰碰之中却也“悦读阅美,阅有滋味”。悉数十年的阅读历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放羊式”阅读期。我1998年参加工作,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他们多看课外书。当时那样做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人”,也不知道阅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如此密切的联系,那时只是简单地想:多看书不是坏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爱上阅读。但那时,对于一个山村的学生来说,课外书无非就是几本“作文选”,再要他拿出其他的课外读物就难如登天,更不用说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且当时学校图书馆也是有名无实,仅有的一些书籍不是太旧(内容),就是太破。鉴于以上情况和自己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我决定在班级中开展捐款买书活动,“让学生捐出一本书的钱,得到看四十余本书的回报”,成立一个班级图书馆。于是通过家长会上的解释和动员,终于和学生们一起从县城买来了第一批图书班级图书馆建起来了,孩子们也有书看了。但那时看书完全是放任孩子们自己阅读,平时我很少加以引导,只是定期组织他们交换借阅。虽然当时买的书也还算经典,如鲁滨逊漂流记、小学生自然百科、世界童话名著等等,但因为自己没看过,不知道这些书的有趣与精彩,所以很少向学生推荐,很少在课内和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因此,学生看过书后有多少收获,对他们现在和今后的学习有多少影响等等,我都知之甚少。虽然像这样自由的、不加引导的阅读,有些任其“自生自灭”的味道,但那时也是出于无奈:一则自己作为一个新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经验;再则那时对于课外阅读并不像现在这样重视,身边没有可以询问的老师,网络交流也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因此,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慢慢成长。二、“我讲你听”阅读期。2001年9月,我教五年级语文。那个时候在教育教学领域关于“阅读”的一些研究或推广活动仍然很少耳闻,不像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阅读,亲近母语,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等等。因而自己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仍然是“跟着感觉走”。虽然仍不知道给学生们推荐哪些书,但让他们读一些经典名著总不会错。因此,一开学我就让孩子们购买三国演义来读。(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在暑期里认认真真把它读了两遍,颇有印象,跟学生聊起时也不愁无话可说。)书买到之后,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就多了一项看一回三国演义。但没过多少日子,就有学生向我反映:三国演义有些看不懂。这也难怪,毕竟学生还只在读五年级,毕竟三国演义不是白话文。于是,为了让学生们顺利地阅读下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他们阅读,我决定自己在学校里抽出时间给学生们讲三国演义,一天一回,学生自己回家先看一回,然后由我简要地讲一下这回在说些什么内容。开始时,学生们对于回家看三国演义还有些敷衍了事,但在我每天声情并茂的“解说”下,慢慢地被那熟悉而又新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回家后开始认真地去看去读了。当时,为了让学生们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我还发动学生们把他们平时在玩的一些“三国人物卡”贴在走廊的窗户上。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阅读慢慢地转为“悦读”。这个过程中,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我讲你听”,就在如此偶然的情况下产生了。这跟今天亲近母语的“大声读”实验很类似,同时也有些单田芳评书的味道。而我自己也走上了“评书”之路,讲“三国”、说“水浒”、评“西游”学生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经典,爱上了名著。记得那时班上有一位女生,一天我发现她的书的封面掉下来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竟哭了起来。原来是她的爸爸叫她吃晚饭时,她还拿着书在认真地看着,因此她爸爸便夺下书把它给扔了是啊,孩子如此爱书,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正是营造了这样的读书氛围,像杨红缨、张之路等儿童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开始慢慢地走进学生们的读书生活。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当时开展的阅读活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自己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仍知之甚少”,“看完书后,如何开展相关的延伸活动,把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少鼓励学生质疑,同时也缺乏应有的讨论与交流”但当时看到学生们因为受自己的影响而喜欢看书、爱上阅读时,内心仍倍感欣慰。三、“班级读书会”阅读期。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儿童阅读也越来越被重视。正式对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也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儿童阅读推广运动随之大量兴起。2005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人教论坛的“萤火虫教师读书会”,正式成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者,同时也接触了一种新的推广儿童阅读的方法班级读书会(一种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是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或相关主题的书),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王林)。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儿童文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始接触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乌丢丢的奇遇、特别女生萨哈拉、淘气包埃米尔不知不觉之中,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儿童文学。每次逛书店,总不忘到“少儿读物区”去看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因为我把一本又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进了课堂,并尝试着开展班级读书会,给他们读草房子、读爱的教育、读不老泉一边读,一边不忘与学生们交流成长的烦恼,讨论爱的意义,探寻生命的真谛在读中,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在读中,孩子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读中,孩子们的阅读也有“引导阅读”转向“自主阅读”。在自己班开展班级读书课的同时,我也把“触角”伸向了低年级。一个班一个班地给他们讲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讲不一样的卡梅拉、讲小熊毛毛的美好生活并且在讲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趣事:一次,我和小朋友们读了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之后,我们又一起做了手绘书有关系,在网上被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老师看到后,还得到了她的表扬。还有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路上拦住我说:“朱老师,你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恐龙课”?原来这个孩子还牢牢地记着一年级时,我给他们上的那次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班级读书会就是在这么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在孩子们听故事时的欢声笑语中,我真正明白了“悦读阅美”这个词的含意。虽然我的班级读书会没有窦桂梅老师的我爸爸那样智慧大气,也没有周益民老师的乌丢丢的奇遇逆风的蝶那样灵动细腻,但我依然会以我自己的方式“读”下去,将班级读书会进行到底。因为“行动,就一定有改变。”而这“改变”,的确在学生的身上慢慢体现出来:在“少做题,多读书”县(市)初中语文阅读竞赛中,镇中6名获奖选手,有4位曾是我教过的学生;在人教论坛组织的“读国际大奖小说,做快乐萤火虫人”阅读比赛中,我班学生的读后感也获奖了这点滴收获,既是对我推广儿童阅读的肯定,也是对我继续引导学生阅读的激励。“读”过十年,“阅”有滋味。这就是我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十年历程。反观自己十年的阅读之旅,在与学生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看到了在农村小学推广儿童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遇到的一些阻力:一、“放羊式”阅读仍作为农村小学推广儿童阅读的主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儿童阅读的确被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所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本身就对儿童文学比较生疏,接触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对较少。因而在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时,只能“放羊式”地让学生去读书、看书,而这样做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如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一书中所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这句话中的“引领者”最易做也最能做的应该就是我们教师。所以笔者以为,要想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多接触儿童文学,多阅读优秀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地把学生带入书中奇妙的世界,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阅读不让这种“高耗(耗时间)低效(效果差)”的阅读方式成为我们农村小学推广儿童阅读的主流。二、儿童阅读与学科质量轻重倒置,推广运动步履维艰。虽然“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之外,例如情感的发育,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文化的自觉认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徐冬梅语)但在我们农村,学生家长关注的仍是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课外阅读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能让它有突破性的进展。因为阅读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全面的、终身的发展,它的效果也只能在一两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中显现出来。因而家长们对阅读的认可度并不高,认为课外阅读只是学生学习之余的“消遣”是学生在完成所有作业之后才可以干的事情,没有把阅读当成是“学习”一种相对轻松、自由、全面的“学习”,没有把它放到学生学习的重要位置。而在学校方面,虽然老师们已经认识到了儿童阅读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也知道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但一方面,由于学生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学生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任课教师在家长眼中的地位及口碑;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时,重点之一就是教师所任班级的学科质量,而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无及能力的高低根本不在考核范围之内。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对推广儿童阅读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道“紧箍咒”。再加上儿童阅读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收效甚慢”,从而使得许多老师在学科质量与儿童阅读面前,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先抓“学科质量”,再搞“儿童阅读”(搞了,也多是“放羊式”地让学生阅读)。如此,使儿童阅读推广运动在农村小学愈加步履维艰。三、农村儿童阅读难以遵循“阅读规律”,学生爱上阅读不容易。儿童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特点,不同的阅读特点又有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因而在正常情况下,学生接触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从图画书开始,慢慢地向文字书过渡,文字也由少到多,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等也慢慢地由浅入深。因而在推广儿童阅读、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给你一个班,让你连续带六年(至少三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阅”有所得,充分地享受阅读、爱上阅读,从而真正培养出 “终身的阅读者”。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广儿童阅读并非如此理想。其一,由于推广儿童阅读运动在农村小学还刚刚起步,大多数小学教师对儿童文学、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的特点等都还比较陌生,因而在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大门时(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往往不是从图画书入门,让学生接触的第一本书可能就是三字经、论语等这些在大人眼中是“经典”的好书,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从而使儿童对于阅读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阅读缺乏主动性,认为书是给大人读的这也是眼下儿童对阅读不“感冒”的原因之一。其二,由于任课教师对于带班没有决定权,往往一个班级的学生你刚刚开始引导他们阅读,第二年这个班可能就不让你带了。由于在农村小学,毕竟还缺乏大量的“点灯的人”,因而这个班的阅读活动往往就此终止。从而让那些阅读推广人在叹惜的同时也深感阅读推广“孤掌难鸣”。像笔者从2005年起,连续三年带的都是六年级,一年换一届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悦读”体验)。虽然每一届学生,我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引导他们阅读。但他们进入初中后,还能不能在紧张的学习中继续坚持阅读,自己心里仍然没底毕竟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儿童阅读在农村小学推广的过程中造成了随意性强,连续性差,科学性缺乏的阅读现状,从而让农村小学的学生爱上阅读、坚持阅读有了一定的难度。后记:眼下儿童阅读推广运动方兴未艾,“通向阅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