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心 肺肺 复复 苏苏 近近 况况 心肺复苏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 心肺复苏涉及到临床各个科室。4040多年多年 来,心肺复苏的实施内容和细节得到了不断来,心肺复苏的实施内容和细节得到了不断 完善,使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结完善,使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结 合合2005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重点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重点 介绍近几年来的最新观念。介绍近几年来的最新观念。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 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3 3秒秒后就感到头后就感到头 昏,昏,2020秒即可发生昏厥,有时会出现抽搐,秒即可发生昏厥,有时会出现抽搐,5 5 分钟左右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分钟左右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 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据报道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据报道4 4分分 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10%可以救活,可以救活,1010分钟分钟 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率可能更低。因此除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率可能更低。因此除 了强调提高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水平外,还了强调提高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水平外,还 必须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和各部门的必须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和各部门的 一、一、心肺复苏要突出一个心肺复苏要突出一个“ “快快“ “字字 快速接近、快速心肺复 苏、快速除颤和快速高 级生命支持 协作能力。协作能力。 1991 1991年美国就提出年美国就提出“4 4R R”序列序列 ,也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只有四者紧密,也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只有四者紧密 结合,才能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结合,才能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 二、二、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 过去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是 过去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是 去摸脉搏、听心音,而现在是看去摸脉搏、听心音,而现在是看 反应、看呼吸。因为这种人多表反应、看呼吸。因为这种人多表 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 面色苍白,继而紫绀,部分患者面色苍白,继而紫绀,部分患者 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 呼吸或有短暂抽搐。病人此时颈呼吸或有短暂抽搐。病人此时颈 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在判断的同时应畅通呼吸道,可一手置 在判断的同时应畅通呼吸道,可一手置 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 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 下颏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以畅通气道。下颏尖、耳垂与平地垂直,以畅通气道。 三、三、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每次要吹入一定量的气体,要强调效果, 每次要吹入一定量的气体,要强调效果, 同时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接压,除新生儿以外,同时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接压,除新生儿以外, 对所有心脏停搏者给予对所有心脏停搏者给予100100次次/ /分钟的有力按压分钟的有力按压 ,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到正常位置,保,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到正常位置,保 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而且尽量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而且尽量 减少按压中断。减少按压中断。 如果进行单人急救时,除新生儿外,对所有如果进行单人急救时,除新生儿外,对所有 年龄段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例为年龄段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例为30: 230: 2,并,并 且所有吹气(人工呼吸)且所有吹气(人工呼吸)1 1秒以上,施救者应秒以上,施救者应 该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气过大该避免给予多次吹气或吹入气过大,口对口口对口 呼吸只是临时性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呼吸只是临时性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 管,纠正低氧血症。管,纠正低氧血症。 12001200mlml 四、四、胸部按压要确定正确位置胸部按压要确定正确位置 进行胸部按压时,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 进行胸部按压时,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 地上,或在有弹性的床上垫一硬板,按压位置地上,或在有弹性的床上垫一硬板,按压位置 在胸骨中下在胸骨中下1/31/3交界处,以一手的掌根部放在交界处,以一手的掌根部放在 按压区,再将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按压区,再将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 ,并保持平行,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并保持平行,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 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 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 不主张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时间相不主张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时间相 等,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等,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按压深度:标准体重的成人患者应为。按压深度:标准体重的成人患者应为4 45 5cm cm 。 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 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立即尝试心脏复律,方法是:握拳,用。首先,立即尝试心脏复律,方法是:握拳,用 小鱼际肌从小鱼际肌从20202525cm cm 高度向胸骨中下高度向胸骨中下1/31/3交界处交界处 捶击捶击1 12 2次,但不主张反复捶击。同时尽量创造次,但不主张反复捶击。同时尽量创造 条件进行直流电除颤,对室速和室颤应用条件进行直流电除颤,对室速和室颤应用200200J J能能 量,若无效则改用量,若无效则改用300300J J或或360360J J能量再次除颤,急能量再次除颤,急 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和脉搏,而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和脉搏,而 是应该重新进行心肺复苏,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是应该重新进行心肺复苏,先行胸外按压,心跳 检查应在实施检查应在实施5 5个周期心肺复苏个周期心肺复苏 约约2 2分钟分钟 后进行后进行 ,不能的话再行第二次除颤,以此类推。,不能的话再行第二次除颤,以此类推。 五、五、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应尽早进行心脏复律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应尽早进行心脏复律 六、六、心肺复苏应用药物的途径方法心肺复苏应用药物的途径方法 药物治疗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 药物治疗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 确使用药物,使用正确的用药方式,可增加心确使用药物,使用正确的用药方式,可增加心 肺复苏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时要及时开放肘前肺复苏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时要及时开放肘前 静脉或颈外静脉,而不要浪费时间反复穿刺末静脉或颈外静脉,而不要浪费时间反复穿刺末 梢浅静脉。心内注射有引起冠状动脉撕裂、心梢浅静脉。心内注射有引起冠状动脉撕裂、心 包填塞和气胸的危险,因此,心内注射只限于包填塞和气胸的危险,因此,心内注射只限于 开胸、心脏挤压或没有其他给药途径时,不能开胸、心脏挤压或没有其他给药途径时,不能 常规使用。常规使用。 ( (一一)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用于心搏骤停的救治已近 用于心搏骤停的救治已近 百年,为心搏骤停救治的首选药物。近期临百年,为心搏骤停救治的首选药物。近期临 床研究对其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有新认识,床研究对其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有新认识, 目前该药应用主要适应征:因室颤引起的心目前该药应用主要适应征:因室颤引起的心 脏骤停,以及无脉性心动过速、心搏停止、脏骤停,以及无脉性心动过速、心搏停止、 无脉性电活动。长期以来肾上腺素无脉性电活动。长期以来肾上腺素1 1mg mg 静脉静脉 注射作为标准剂量应用,后来出现了大剂量注射作为标准剂量应用,后来出现了大剂量 应用肾上腺素的方法,所谓应用肾上腺素的方法,所谓“ “阶梯式阶梯式“ “。但近。但近 期有人研究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的量效关系期有人研究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的量效关系 曲线,动物实验显示肾上腺素最佳效应剂量曲线,动物实验显示肾上腺素最佳效应剂量 0.0450.0450.20.2mg/kgmg/kg。然而临床应用则因患者的然而临床应用则因患者的 年龄、原发疾病、心脏骤停的时间和人工呼年龄、原发疾病、心脏骤停的时间和人工呼 吸的效果等因素影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吸的效果等因素影响,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一组。一组24002400余例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不同剂量余例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不同剂量 肾上腺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显示,大肾上腺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显示,大 剂量肾上腺素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与剂量肾上腺素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与 标准剂量相比,存活率、出院率则无显著提标准剂量相比,存活率、出院率则无显著提 高。因此高。因此1 1mgmg静脉注射仍为首次剂量,每间歇静脉注射仍为首次剂量,每间歇 3-53-5分钟再重复一次,儿童用量宜为分钟再重复一次,儿童用量宜为 0.020.02mg/kg mg/kg 。 给药静脉应选择近心的中心静脉给药静脉应选择近心的中心静脉 ,如选择外,如选择外 周静脉给药,应周静脉给药,应“弹丸式弹丸式”推注药液,并立即推注药液,并立即 静脉推注静脉推注2020mlml液体和抬高注射侧肢体,以便药液体和抬高注射侧肢体,以便药 物进入中心循环。物进入中心循环。 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为静脉通路尚未建立时首选给药途径,剂量,为静脉通路尚未建立时首选给药途径,剂量 为外周静脉用量的为外周静脉用量的2 22.52.5倍,通常首剂倍,通常首剂2 2 2.52.5mgmg,以生理盐水以生理盐水1010mlml稀释后由气管插管口稀释后由气管插管口 迅速喷入,给药时应停止胸部按压,并小量快迅速喷入,给药时应停止胸部按压,并小量快 速通气数次。速通气数次。 ( (二二)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 又称加压素、抗利尿素, 又称加压素、抗利尿素, 是神经垂体激素,近年来用于心肺复苏,引起是神经垂体激素,近年来用于心肺复苏,引起 临床广泛注意。血管加压素通过与血管加压素临床广泛注意。血管加压素通过与血管加压素 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该药有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该药有V1V1受体和受体和V2V2受体受体 两种。两种。V1V1受体一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一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细胞、 肝细胞和血小板,血管加压素与肝细胞和血小板,血管加压素与V1V1受体结合主受体结合主 要引起血管收缩,其中以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要引起血管收缩,其中以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 收缩最为显著。收缩最为显著。V2V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远曲小管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内皮细胞,血管加压素与和集合管内皮细胞,血管加压素与V2V2受体结合受体结合 则增加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则增加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 分回吸收增加,从而引起抗利尿作用。综上所分回吸收增加,从而引起抗利尿作用。综上所 述,该药在心肺复苏中通过加强内源性儿茶酚述,该药在心肺复苏中通过加强内源性儿茶酚 胺的血管收缩作用而增加外周血管张力,使皮胺的血管收缩作用而增加外周血管张力,使皮 肤、骨髂肌、胃肠道、脂肪组织的血管收缩,肤、骨髂肌、胃肠道、脂肪组织的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而使脑、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血流量减少,而使脑、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但不降低肾血流量。血管加压素还能提高电除但不降低肾血流量。血管加压素还能提高电除 颤成功率、颤成功率、2424小时存活率和减少住院时间。小时存活率和减少住院时间。 血管加压素可经口腔和鼻腔黏膜吸收,可 血管加压素可经口腔和鼻腔黏膜吸收,可 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心肺复苏时,其血浆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心肺复苏时,其血浆 半衰期约半衰期约5-105-10分钟,作用持续半小时左右。该分钟,作用持续半小时左右。该 药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首剂血管加压素药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首剂血管加压素 4040u u或或0.80.8u u/kg /kg 静脉注射,如未恢复自主循环,静脉注射,如未恢复自主循环, 5 5分钟可重复一次。气管内给药剂量为静脉用量分钟可重复一次。气管内给药剂量为静脉用量 的的2 2倍。但应当强调,非心搏骤停者禁用高浓度倍。但应当强调,非心搏骤停者禁用高浓度 血管加压素快速静脉推注,以防心搏停止、心血管加压素快速静脉推注,以防心搏停止、心 肌梗死、高血压危象与严重不良反应。肌梗死、高血压危象与严重不良反应。 ( (三三)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 在心肺复苏期间静脉注射利 在心肺复苏期间静脉注射利 多卡因有利于保持心电的稳定性、剂量多卡因有利于保持心电的稳定性、剂量1 1mg/kgmg/kg ,如果复苏不成功或继续存在心电不稳定,两如果复苏不成功或继续存在心电不稳定,两 分钟后可重复此剂量,随后持续静滴。经过心分钟后可重复此剂量,随后持续静滴。经过心 肺复苏使心脏恢复节律后,随之应着重维持稳肺复苏使心脏恢复节律后,随之应着重维持稳 定的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状态,而利多卡因有助定的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状态,而利多卡因有助 于维持心电稳定。于维持心电稳定。 ( (四四) )乙胺碘呋酮乙胺碘呋酮 一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一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照研究,选择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乙胺碘呋照研究,选择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乙胺碘呋 酮,其结果较安慰剂有效。因此,目前认为心酮,其结果较安慰剂有效。因此,目前认为心 搏骤停伴心室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都搏骤停伴心室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都 是应用乙胺碘呋酮的适应征。是应用乙胺碘呋酮的适应征。 ( (五五)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作为心肺复苏的 碳酸氢钠作为心肺复苏的 首选药物,近来则公认过早应用不仅无益,首选药物,近来则公认过早应用不仅无益, 反而有害。因为,心肺复苏时,临床补碱原反而有害。因为,心肺复苏时,临床补碱原 则是则是“ “宁酸勿碱宁酸勿碱“ “,即补碱应适度,不宜过碱,即补碱应适度,不宜过碱 ,而过早过多补碱会造成:,而过早过多补碱会造成: 1 1、引起反常性细胞内酸中毒,碳酸氢钠引起反常性细胞内酸中毒,碳酸氢钠 离解离解HCOHCO 3 3 为水溶性,不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为水溶性,不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 屏障,而产生的屏障,而产生的COCO 2 2 则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则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 自由弥散通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结果大量自由弥散通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结果大量 COCO 2 2 进入细胞内而致细胞内酸中毒,抑制细进入细胞内而致细胞内酸中毒,抑制细 胞功能。胞功能。 2 2、氧离曲线左移,碳酸氢钠可增加血氧离曲线左移,碳酸氢钠可增加血 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致氧合血红蛋白曲线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致氧合血红蛋白曲线 左移,抑制氧的释放和组织对氧的摄取,从左移,抑制氧的释放和组织对氧的摄取,从 而加重组织缺氧。而加重组织缺氧。 3 3、抑制心肌,缺血心肌的作抑制心肌,缺血心肌的作2 2h h与组织与组织 COCO 2 2 压力密切相关,碳酸氢钠迅速产生压力密切相关,碳酸氢钠迅速产生COCO 2 2 具具 有直接的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收缩有直接的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收缩 性和复苏成功率,动脉血性和复苏成功率,动脉血PHPH升高则加重心肌升高则加重心肌 的抑制作用。的抑制作用。 5 5、增加血增加血Na+ Na+ 浓度,过量碳酸氢钠离浓度,过量碳酸氢钠离 解出解出Na+Na+可引起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可引起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 ,并引起高粘滞血症,从而易导致微循环,并引起高粘滞血症,从而易导致微循环 障碍、血栓形成和细胞坏死。障碍、血栓形成和细胞坏死。 ( (六六) )不主张常规应用钙剂不主张常规应用钙剂 4 4、抑制儿茶酚胺活性和复苏时应用儿抑制儿茶酚胺活性和复苏时应用儿 茶酚胺类药物的效应,从而影响复苏成功茶酚胺类药物的效应,从而影响复苏成功 率。率。 七、七、小结小结 ( (一一) )如果在室颤发生的最初如果在室颤发生的最初5 5分钟分钟内进内进 行除颤,并在除颤前后进行心肺复苏,将使行除颤,并在除颤前后进行心肺复苏,将使 其成功率成倍提高。其成功率成倍提高。 ( (二二) )心肺复苏可将电击后出现的无脉电心肺复苏可将电击后出现的无脉电 活动转复为有灌注的节律。活动转复为有灌注的节律。 ( (四四) )打开气道并检查呼打开气道并检查呼 吸,如果没有呼吸就进行二吸,如果没有呼吸就进行二 次通气。次通气。 ( (三三) )对室颤和无脉室速引起的心跳停搏对室颤和无脉室速引起的心跳停搏 ,首先是电话求助,并获及自动体外除颤器,首先是电话求助,并获及自动体外除颤器 ,然后开始心肺复苏,然后开始心肺复苏( (图图) )。 ( (八八) )当人工气道建立后,如果当人工气道建立后,如果2 2人进行心肺人进行心肺 复苏,按压频率为复苏,按压频率为100100次次/ /分,且不需被通气打分,且不需被通气打 断,通气频率为断,通气频率为8-108-10次次/ /分。分。 ( (五五) )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 30: 230: 2。 ( (六六) )每次通气都应在每次通气都应在1 1秒钟内完成,并可秒钟内完成,并可 引起可以看到的胸廓起伏。引起可以看到的胸廓起伏。 ( (七七) )对于有心跳,仅需要提供呼吸支持的对于有心跳,仅需要提供呼吸支持的 患者,成人需要患者,成人需要10-1210-12次次/ /分通气。分通气。 ( (九九) )强调心肺复苏培训的重要性,成功强调心肺复苏培训的重要性,成功 进行心肺复苏必须从意外发生的即刻就进行进行心肺复苏必须从意外发生的即刻就进行 ,这依赖于公众对心肺复苏和体外除颤器的,这依赖于公众对心肺复苏和体外除颤器的 了解,并尽快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目了解,并尽快尽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目 前现状是少于前现状是少于1/31/3的心跳骤停者获得旁观者的心跳骤停者获得旁观者 的心肺复苏帮助,许多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的心肺复苏帮助,许多医务人员,心肺复苏 也不标准。也不标准。 ( (十二十二) )急诊医疗小组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急诊医疗小组对于提高心肺复苏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十十) )有效心肺复苏的特点是按压有力迅有效心肺复苏的特点是按压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土壤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宫颈肿瘤的病理学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档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汽车购车贷款合同范本
- 郑州商学院《高分子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超声基础原理知识
- 楼盘房屋销售方案范本
- 2025标准中介房屋租赁合同(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后脚踏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跳汰机操作手册
- YS/T 310-2008热镀用锌合金锭
- GB/T 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GB/T 27867-2011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 2023年漳州龙海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课件
- 地基基础规范8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