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_第1页
医学课件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_第2页
医学课件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_第3页
医学课件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_第4页
医学课件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病 1 1 【震灾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 震灾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 (1)造成人的失能和死亡 (2)破坏生存环境 (3)污染饮用水源 (4)造成食品污染 (5)媒介生物孳生 (6)相关疾病流行 (7)人群心理伤害 2 2 二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估计受灾范围和灾民人数 药品、器械及物资准备 提供医疗救助 饮水卫生 食品安全 环境卫生 病媒生物控制 传染病防治 信息收集处理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3 3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估计受灾范围和灾民人数 4 4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药品、器械及物资的准备 5 5 (一)疫苗的准备 基础免疫所需疫苗 卡介苗 脊灰 乙肝 百白破 麻疹 疾病流行所需的疫苗 乙肝 甲肝 伤寒 流脑 乙脑 流感 6 6 (二)化学预防药品的准备 疾病 指症和所需药品 霍 乱 氟喹诺酮类,用于家庭接触者 痢 疾 氟派酸, 流 感 金刚烷胺,用于流行地区人群 流 脑 磺胺药品,用于密切接触者 鼠 疫 四环素,用于疫点人群 细菌性结膜炎 红霉素软膏,用于密切接触者 7 7 (三) 饮用水消毒所需的氯制剂 70次氯酸钙 25漂白粉 5的次氯酸钠 优氯净 漂白粉精片 8 8 (四)媒介生物控制所需要的物资 灭蚊蝇 药品 氯氢菊酯 溴氢菊酯 有机磷农药 设备 手压喷雾器 车载热力喷雾器 车载冷雾喷雾器 车载气溶胶喷雾器 灭鼠 药品 单剂速效急性灭鼠药 器械 捕鼠笼 9 9 (五)环境污染控制所需要的物资 环境消毒 漂白粉 优氯净 尸体处理 次氯酸钙、氢氧化钙 漂白粉 塑料袋 尸体袋 1010 (六) 医护人员的防护设施 医疗卫生救护人员的生物学隔离设施,包括长 外衣、 隔离服、 手套 、口罩、 面具 眼镜、 床旁隔离设施。 能保证生物安全的采样箱、采样瓶 1111 (七)车辆和通讯设备 n医疗救护车 n尸体运输车 n食品运输车 n饮水运输车 n疫区消毒杀虫车 n疫苗运输车 n通讯工具 1212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提供医疗救助 1313 现场医疗救助 1 派遣医疗队和防疫队 2 就地设置医疗点(帐篷医院) 3 改建当地的医疗机构 4 改建医疗救护车辆 5 培训现场救护人员 1414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水源污染与饮水卫生 1515 (一)污染来源 1 地下水位改变 井水受浅层水或地面水渗透的影响,造成污染 2 生物污染 厕所倒塌、垃圾漂溢、尸体腐败等污染水源 3 化学污染 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外泄 4 泥沙污染 地面的大量泥沙冲人水中,水体浑浊,有悬浮 物。 1616 (二)落实临时性供水措施 1 消防车水龙带输水 污染严重,水龙带中的水大肠菌群数高达1000个L , 卫生标准为3个L) 2 水车送水 一台4.5吨的水车、日供水46次,按56L/人日计 , 可供应30005000人饮用 送水前要进行水车的卫生处理与消毒、运送中水车要 加 盖、密闭,水车的水管不要拖在地上,还要防止龙头 污染 3 设立临时分散取水点 用自备的取水工具到分散各地的临时水源直接取水, 实施 漂白粉实时消毒 1717 (三)选择饮用水源 基本卫生要求 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要求 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防止水质污染造成的急慢性中毒 1818 (三)选择饮用水源 必须遵循的原则 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 便于保护 经济合理 1919 水量充足 n需供水数量 20升人天 n供水点数量 200人供水点 n供水点地点 不超过离居住地100米 2020 水质良好 流行病学上安全 无地方病威胁 无化学毒害 无放射性危害 2121 便于保护 水源上游1000m,下游100m、两侧50米为防护带范 围 防护带范围内的受淹危险品、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应 突击搬运到安全地带,及时清理 运走防护带内的粪便、垃圾,打涝取水点附近水面的漂 浮物。 加强水监测:水源水每37天一次全分析, 末梢水每天测余氯34次。 2222 经济合理 尽量减少取水、净化及输配水等设施的投资, 选择技术与经济均合理的水源 先选用深层地下水,如有困难,依次选择泉水 、浅层地下水和地面水 2323 (三)选择饮用水源 不同饮用水源的卫生要求 地面水 设在无人为污染的河段上游;设取水码头或跳板;设 岸边 砂滤井或用砂滤缸沉淀和消毒;在池塘多的地区可采 用分 塘用水 井水 水井应尽可能设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地势高处; 周围 2030m内无厕所、粪坑,垃圾堆、畜圈、渗水坑及 尸体 掩埋等;要有井台、井栏和井盖;井底与井壁要确保 水井 的卫生防护;设公用取水桶;进行井水消毒 泉水 集水室应加盖,设排水沟 2424 各种饮用水源消毒所需漂白粉量 水 源 需氯量 需加漂白粉量(g) * (mg/L) 1立方米水 1桶水(50 市斤) 雨水 1.0 4 0.10 深井水(污染水) 1.0 4 0.10 浅井水(污染较轻)1.01.5 46 0.10 0.15 泉水(相当污染) 1.52.0 68 0.15 0.20 河水(水质浑浊) 2.02.5 810 0.20 0.25 池塘水(环境好) 2.02.5 810 0.20 0.25 池塘水(环境差) 2.53.0 1012 0.25 0.30 窖水(污染较轻) 2.02.5 810 0.20 0.25 窖水(污染较重) 2.53.0 1012 0.25 0.30 2525 常用氯制剂饮用水消毒用量 消毒剂 浓度 作用时间 漂白粉 10克/吨.水 30分钟 漂白粉清 3克/吨.水 30分钟 优氯净 4克/吨.水 30分钟 氯胺 10克/吨.水 30分钟 2626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食品污染与食品卫生 2727 (一)污染来源 1 食用环节 居住环境条件恶化造成食品污染 缺乏清洁水,食品、餐具、容器没有条件充分 洗净 灾害初期食品短缺,食用死家禽家畜、鱼类、 甲贝 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尸体 2 供应环节援助食品质量难以保证 3 运输环节食品运输专用车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 4 储存环节救灾食品堆放在帐篷内,易霉变变质 5 流通环节监管失控,销售超期、变质和伪劣食 品 2828 (二)食物供应 食物 热值(千卡) 供给量(千克人 月) 谷物 350(1.46)100克 10.5 豆类 335(1.40)100克 1.8 油 860(3.59)100克 1.2 糖 400(1.67)100克 1.2 推荐热卡数 人天 2100千卡 每月每人食物供给量(千克) 14.7千克 2929 (三)救援食品卫生 1、含水份较多的熟食品 运到灾区大批救灾食品,其中一部分是含水量较大的 熟食品,例如馒头、糕点、还有些是带馅的熟面制品。 包装形式多为袋装、箱装,均为散装,运输方式为汽车 、飞机,由于目前正值雨季,气温较高,这些食品由分 散加工到分层收集,运输、分配、分发时间较长。又没 有冷藏条件,微生物污染机会、环节多、繁殖很快,使 食品很快腐败变质,发霉。 3030 (三)救援食品卫生 2、干燥食品与罐头食品 干燥食品或水分活性低的食品、罐头均属定型包装食 品,其卫生质量最有保证,食用方便。但在食用过程中 也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原因是包装损坏,罐头泄漏, 被细菌污染并大量繁殖,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这说 明,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对罐头食品应防止碰撞。挤压 造成变形或泄漏。 3131 (三)救援食品卫生 3、瓜果类 在饮水缺乏、天气炎热情况下,救援的水果和瓜类食 品, 有效地补充了灾区人民的饮水和维生素等营养供给, 但筐 装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因灾区缺乏或没有清洁水而 造成吃前洗净消毒的困难。 3232 (四)救援食品的卫生监督 (1)为满足运输、保管和分发的特殊需要,救援食品的 包 装要牢固,防水、防污染性能要可靠。 (2)救援食品须经产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检验合格,生 产 单位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具有检验合格证明 (3)救援食品的运输工具和装运容器应经起运地食品卫 生 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合格,签发合格证件后才能装运 。 并根据食品的品种,特点,提出运输条件,时间等 特 殊要求。 3333 (五)不适宜作为灾区救援的食品 (1)鲜肉类、鱼类及其熟肉、熟鱼、贝类食品 , 冷冻鲜肉、鱼类食品 (2)水活性值较高的非定型包装密封食品,如 馒 头、烙饼、熟蒸包子、软面包等 (3)超过保质期,保存期的食品;卫生质量和 包装 条件等配方、原料、生产卫生条件可疑的 食 品;一切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434 (六)灾区挖出的不能食用的食品 n食品的标签和标志脱落或损坏,现场感官检查无法确定 为食品的 n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不清或没有,无法确定是否 超过保存期和保存期的食品 n根据标志、包装、感官等检验不能确定为合法厂家生产 的食品,不能确定是否为伪劣食品 n经感官检验,其卫生质量存在轻微缺陷,不能判定为合 格或不合格时 n发现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被恶性杂质,具有显 著异味的物质、污物污染的食品 n散装食品被雨雪淋湿或水浸过的 3535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灾区的环境卫生 3636 (一)污染来源 建筑物倒塌,供电供水中断,道路阻塞,生态环境破 坏 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 普遍破坏,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苍蝇大量孳生 人员死亡严重,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尸体只能临时 就地 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尸体迅速腐败, 产生 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人又缺 乏隔离条件37 37 (二)居住卫生 居住的空间 1、个人需要 4平方米人 (简易住房或帐篷) 2、 共同需要 30平方米人 ( 个人住房、公共卫生间、 服务场 所、 活动场所、食品仓库、道路 ) 3838 居住地点的选择 1. 靠近公路 2. 接近水源 排水良好 远离有水和媒介相关疾病的地区,如伤寒、副伤寒、疟 疾等 5、避免在多岩石和不透水土壤处设安置点; 6 不能在斜坡、狭窄山谷和沟壑处设安置点; 7. 不能靠近工业区或被地震破坏了的既往工业区 3939 居住地点的消毒方法 消毒剂 消毒方式 用量 5 漂白粉 喷洒 100ml / m2 2 漂白粉精 喷洒 100ml / m2 5 优氯净 喷洒 100ml / m2 5 氯胺 喷洒 100ml / m2 0.5过氧乙酸 喷洒 100ml / m2 2 来苏 擦拭或喷洒 4040 (三)厕所卫生 n在灾民聚集点搭建临时公共厕所, n厕坑应不渗漏,用塑料、陶瓷缸作为粪池。小便处可用 塑料桶作为尿液收集容器。 n厕坑远离饮用水源30米 n专人管理,日产日清 4141 粪便、排泄物的处理及消毒 粪便及排泄物,特别是病人的粪便和排泄物,应做好 消毒后才能运送。可选用下列一种消毒方式: 消毒剂 用量 作用时间 20漂白粉澄清液 按消毒液:粪便1:2 2小时 6漂白粉精溶液 按消毒液:粪便1:2 2小时 5氯胺溶液 按消毒液:粪便1:2 2小时 或用漂白粉干粉, 按干粉:粪便1:5 2小时 4242 (四)垃圾处理 高温堆肥法 在肥堆底部位置铺设带有孔眼的塑料通气管道,然后 将 垃圾堆或8m长、4m宽和3m高的肥堆,覆盖塑料薄 膜。 堆肥温度可达5570 填坑覆土法 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而土源多的地方,就地挖垃 圾 坑,将垃圾倒入坑中,倒满后,取土覆盖。这种方法 只可 作为少量垃圾的应急处理。 4343 (五) 尸体处理喷、包、捆、运、埋 n喷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 除 臭消毒 n包裹:用包装物包尸体头部,后用覆盖物包整个尸体, 或 装人塑料袋扎口:或用专用尸袋。 n捆紧:将包裹后的尸体,最好捆三道(头、腰、腿部) , 便于移运和以免尸臭散发。 n运出:要用符合卫生要求专用车辆,运尸车厢垫一层砂 土 或塑料布 n埋葬:深埋地下1.52m,上面加土壤和石灰 4444 (五)尸体处理个人防护 n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穿工作服,戴橡皮手套, 穿高筒防护靴 n防止手部外伤,以免细菌性毒素污染引起中毒 n为防止厌氧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对作 业人员应进行预防接种,注射免疫血清 n用过的工具、车辆应严格消毒 4545 (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n组织专人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 、人畜粪便 n杀灭鼠、蝇、蚊等病媒生物 n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 4646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病媒生物控制 4747 (一)媒介生物孳生 1 蝇类孳生:人和动物的尸体腐败,垃圾的堆积, 提供了蝇类易于滋生的条件 2 蚊类孳生:贮水建筑与输水管道的破坏,生活污 水的滞留,成为蚊类大量滋生的环境 3 鼠类增殖:房屋破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 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 4848 (二)开展媒介生物侵害情况调查 生物学调查: 与人的关系密切,能刺吸人血,或舐吸人的食物 ; 数量多,密度高,是当地的优势种或常见种类; 寿命较长,能保持病原体发育和增殖所需的时间. 流行病学调查: 媒介的地理分布及季节消长与某种病媒疾病流行地 区以 及流行季节相一致 4949 (三)杀灭蚊蝇 n当存在数种媒介昆虫时,杀虫剂浓度应选取这几种昆虫 杀灭浓度中最高的浓度,使几种病媒昆虫一并杀灭。 n当病媒生物防治范围很大、或者引起的疾病已在当地暴 发流行、或当地媒介生物已染上细菌、病毒,采用地面 杀虫的方法已难迅速控制疾病蔓延时,必须采用飞机喷 洒杀虫剂,大面积迅速杀灭疫区媒介昆虫。 n杀灭的病媒昆虫与垃圾集中焚烧处理。 5050 (四)灭鼠 n使用急性灭鼠剂 (防止人畜中毒,备好解毒剂) n用鼠笼、鼠夹、粘鼠胶等多种方法灭鼠 n对捕获或毒杀的鼠类一律焚烧处置 n急性快速灭鼠后,再用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巩固灭鼠效果 n突击灭鼠后期进行一次杀虫: 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洒杀虫 重点部位可作滞留喷洒杀虫 室内可采用烟雾杀虫。 5151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传染病防治 5252 (一)传染病防治的目标大灾之后无大疫 自然灾害后,随着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的平衡的 建 立,灾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 在一 个时期,这种灾害的“后效应”是灾害条件下的传染 病控 制与其它的抗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自然灾 害的 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应”将成为 工作 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灾害条件下传染 病控 制的主要工作。 5353 (二)流行因素 疫源地的影响 出血热 血吸虫 鼠疫 传播途径的影响水源,食品,病媒昆虫 人群迁移的影响易感性升高 居住环境的影响 个体免疫力降低 5454 (三)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n建立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其它传染病实 行周报。 n开展应急监测,重灾区要建立疫情监测点,CDC派专业 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 的监测,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n相邻地区要建立疫情控制联防,及时沟通情况,协调防 病工作。 n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及中毒事故的发布由卫生部统一负 责,定期公布。 5555 “日报告”和“零报告” 甲类传染病 食物中毒 其他需要进行日报的征候 发烧 发烧伴咳嗽 发烧伴出疹 腹泻 大便带血 呕吐伴腹泻 黄疸 4 死亡 5656 应急监测目的 n发现疾病的暴发 n监控应急干预措施的效果 n识别卫生应急的重点,确定卫生应急的优先问题 n为卫生应急干预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 息 5757 (四)需进行应急监测的疾病原则 n有暴发倾向的疾病 n与灾害类型有关的疾病 n与集中安置人群有关的疾病 n与生活卫生设施破坏相关的疾病 n当地平时流行的疾病或自然疫源地疾病 5858 (四)需进行应急监测的疾病病种 n腹泻: 水样便/血便 n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 nAFP n新生儿破伤风 n伤寒 n麻疹 n脑膜炎 5959 (四)需进行应急监测的疾病病种 n疟疾 n急性黄疸症候群 n急性出血热 n不明原因发热 n聚集性不明原因疾病 n伤害/伤口感染 n死亡:母婴死亡 6060 WHO推荐的预警阈值(1) 下列疾病出现一例疑似病例即意味着可能发生 暴发,必须立即开展调查 n 霍乱 n 麻疹 n 斑疹伤寒 n 鼠疫 n 黄热病 n 病毒性出血热 6161 WHO推荐的预警阈值(2) 下列疾病病例数超过给定阈值即须开展调查 n 疟疾 n 痢疾 n 流脑 n 伤寒 n 甲肝 阈值的确定视有无本底值、本底值的高低、是否是本 地平时流行疾病、对儿童免疫情况是否掌握、应急处理 资源和能力、政治和社会压力等而定 6262 (五)人群免疫接种 疫苗 接种对对象 基础础免疫人群免疫 脊灰2、3、4月龄龄4岁岁以下儿童 麻疹8月龄龄6月龄龄至12岁岁儿童 卡介苗新生儿 乙肝新生儿 百白破3、4、5月龄龄 甲肝 儿童/易感人群 乙脑脑 儿童/易感人群 流脑脑 儿童/易感人群 伤伤寒 易感人群 痢疾 易感人群 流感 易感人群 6363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6464 公共卫生问题的信息来源 n医疗单位 n疫情监测 n预警系统的常规或紧急报告 n兽医站 n实验室 n新闻媒介快速传播的传闻 n乡村官员或当地行政长官发现 6565 信息 信息的初始来源 预警系统 医疗单位 疫情监测 报告传闻 救灾现场指挥办公室 信息一致 信息不一致 快速现场调查 解除警报 现场访视 采集标本 确认诊断 采取行动 6666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2 信息的核实 需要一位具有临床知识和流行病学经验的医师 进行快速的现场访间,落实以下问题: n可能涉及到的所有可能的疾病 n收集实验标本 n确证暂时的临床诊断 6767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3 争取媒体配合 n及时准确 及时准确地向媒体提供灾情,以统一媒体报道的 内容 n面对事实 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n正面引导 争取媒体配合,实施心理干预 n争取援助 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援助 6868 【震灾后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 加强健康教育 6969 加强健康教育 n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宣 传教育和动员工作。 n结合灾区的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