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外形内构ppt课件_第1页
脊髓外形内构ppt课件_第2页
脊髓外形内构ppt课件_第3页
脊髓外形内构ppt课件_第4页
脊髓外形内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 髓 1. 位置: 2. 外形: 颈膨大 C4-T1 腰骶膨大 L2-S3 脊髓圆锥及 终丝、马尾 脊髓表面的 纵行沟裂 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下颈髓C5-8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下胸髓T9-12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腰 髓 L1-5 平对第10-12胸椎 骶、尾髓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S1-5、 CO 临床意义 腰穿部位: L3-4或L4-5 脊脊 髓髓 内内 构构 (一)配布: 1. 灰质gray substance: 位于中央管周围,呈“H”形 前角(柱) 后角(柱) 中间带 侧角(柱) T1L3 灰质前联合、后联合 2. 白质 white substance: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下行和交叉纤维组成。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联合 3. 网构 仅见于颈段。 为后角基部外侧的灰、白质交织区。 4. 中央管 40岁以后多已闭锁。 上通第四脑室,下以盲端终于脊髓圆锥 。 (二)灰质: 1. 前角: (1)神经元组成 运动神经元: 运动动神经经元(大) 运动动神经经元(小)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Rensaws 细胞 (2)分群 在脊髓膨大处,可分为: 内侧群: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 (3)纤维联系 传入:后根纤维、脊髓内中间神经元、中枢下行纤维 。 传出:神经经元前根脊神经经梭外肌 神经经元前根脊神经经梭内肌 (4)功能 随意运动;维持肌张力。 (5)受损表现 随意运动障碍; 肌张力消失; 反射消失; 肌萎缩。 (6)Renshaw-细胞 散在于前角细胞之间,接受神经经元的纤维侧纤维侧 支 ,后发纤维发纤维 返馈馈至神经经元,与神经经元形成负负反馈环馈环 路 。 2. 中间带: (1)位置、分群 中间外侧核、内侧核、 胸核 在T1L3节段形成 侧角、即中间外侧核, 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所在部位。 在 S2S4节段有骶副交感核,位置相当于侧角处,为副交 感节前神经元所在部位。 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内脏感觉纤维 (2)纤维联系 中间外侧核前角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骶副交感核前角前根脊神经盆内脏神经盆丛 (3)功能: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所在部位。 (4)胸核(背核) 位置:中间带内侧、大型细胞组成、仅见于C8-L2 纤维联系:后根纤维胸核同侧侧索脊髓小脑后束 功能:与本体感觉传导有关。 3. 后角 : (1)缘 层 位置 : 纤维联系:后根外侧部纤维缘层固有束上、下1-2节段 功能:脊髓节段间联系及浅感觉传导。 脊髓丘脑束 (2)胶状质 位置:缘层前方,小型神经元组成,呈胶质状。 纤维联系:后根无髓纤维胶状质背外侧束胶状质 功能:对痛觉传导、分析、加工起重要作用。 (3)后角固有核 位置: 纤维联系: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 外侧索脊髓丘脑束 功能:与痛、温、触、压觉传导有关。 (三)Rexed板层学说 1952年匈牙利生理学家Rexed在研究猫为 脊髓灰质的构筑时,根据神经细胞的形态、大小 和数目的不同,认为脊髓灰质是分层排列的结构 ,他将猫的脊髓灰质由背侧到腹侧分为10个板层 ,随后研究发现脊神经后根和脊髓下行纤维束也 都按一定层次终止于脊髓,并与其划分的板层一 致。于是按板层来描述脊髓灰质已广为研究者所 采用。 板层层对应对应 核团团或部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 后角固有核 后角颈、网状核 后角基底部 中间带:含背核(胸核)、中间内、外侧核 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前角内侧核和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现将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列表如下 : (四)白质: 组成:前索、外侧索、后索 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 短纤维束: 固有束 背外侧束 1. 上行纤维束 (1)薄束、楔束 位置:后索内 T4以下后根内侧部纤维后索 薄束(内)薄束核 T4及T4以上后根内侧部纤维后束 楔束(外)楔束核 纤维排列: 内外、SLTC 功能: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表现 (2)脊髓小脑后束 位置:外侧索边缘后方 起止:胸核同侧外侧索脊髓小脑 后束小脑下脚小脑 (3)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侧索边缘前方 起止:腰骶膨大层交叉至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上脚小脑 功能:此二束传递下肢、躯干下部 本体感觉至小脑 至同侧 (4)脊髓丘脑束(含侧束、前束) 位置:侧束:外侧索前半;前束:前索内 起止: 后角固有核交叉 对侧外侧索、前索 脊髓丘脑束上行 背侧丘脑 功能: 传导痛、温及粗触、 压觉。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含侧束、前束) 位置: 起止: 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脊髓束 延髓下段 纤维排列: 内外:CLTS 锥体交叉至 对侧(大部分 ) 皮质脊髓侧 束 同侧 前角 不交叉 皮质脊髓 前束 双侧前角 功能: 损伤表现: (2)红核脊髓束 位置: 起止: 红核交叉外侧索 红核脊髓束层 功能: 兴奋屈肌、调节肢体 远端肌肉运动。 (3)前庭脊髓束 位置: 起止:前庭神经外侧核同侧前索外侧部层、部分层 功能: 兴奋伸肌、 调节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