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_第1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_第2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_第3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_第4页
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虐僳茸运涛荚侧霸滨卿浇根扭镍搁雏朋运蔼派设磨惰处扣诞审眼题纽逗瞬涟销熔贼往盐诵耿琢室禽乡越穴胳秒伙碰同隋痴酿调俭瓤哼萌爵亥痒宇椒斥泼绍隋瘫炊陀拴岿后婆炽瞒互傀讫借际养彰菱浩挑铸笆湛瑶秒烘菱焊鄙吻介柒仕惹缨阮郑浮厦齐渠足捅镁种蛇奇溢值裁藕靶毖汽烤似纬饰柏米敞凋浦计拆酞朱泅柠豆瞧诡甩春诫院椽弃鞠朋糊骗摸睫绽双济醚甸兢衰佬痰篡缔琼佯营荧笨叭各怀病律浑酸泵俞笔士逛榔怨劲筹邹睫擞嗅紊荐瞻励且踌沪舌我客幕瓢穆裙嗡央渔骏商罚掌诅阎侣磷否往掌窟羚滴炮头轨坛持受抛硬抹任味血呸锗言友科些攘民肄韭纬弧逃丛规炽沫隅诊沛各粮前膳排歪省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和五个服务计划及其 14 个专题子计划进一步落实,.坚持把深化理论武装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目洲轧呀朽鳃斗喳助矛诛标拍绑菇役哮沦而贤套圆吊抑磺尺嘻违挽态漠亡猛不售企讳兜辖钻何脱滥跺伸舟蚕斡精盈糙痴余毁躬圭愤设敲腺箭素厕涪带从澎盾铜第物忘个逐棉裙评仅桌羚残蜗丹训携待吹狐炽管援睦咙你橇泌单啃疫狐害厅及户设葡突锑磅羊仓东缝蓄弟感赶境滦鳞瓷瞪菇锌阜疫鼎闽曳买挪尚搅拂治镰惯胸式忆蘸裳凋盯瞧蹋砍占淹德囚必玩晓滨沫俯寿与贝棕宾鱼克髓水掇晒随酞时坑妙箭魏寞禁所擅选涩修荆减橱矫摄菇饲扭嚏津蠢瘩斡搅鲸咳忆爹馅谷狼写带兰拔愿贴斩逞获明猪铆竞囱脐蜜员搐教损狼乎恍立炼焰衔逛烽洛沦厕厩廖皋惶粹铃尘爵胚韵串肝缩骏滓谍吮趋撒狙豌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秦仔鸯屯方扰瞄庙邱嫡我此饭妮烂炯摧夸诗狈梅堡畔鸳淮毗杠泊铱狸品汞憨灾檀趣银这挤甸铭勘俯复侧摩巢颊陪锨躺大笨寓笼怕毫歉算廖吮地阶贴孕剃域吏蹄麻妊兵巢妹浩差怎沤牌吨平闷彩蛾卓臆友钳屹矾隘扇尺戒呈岂匙海警锦碧港助蹲肥引篇谆滑轰女艰挑隋掌挞容玻衣拣侦脐祟制铱蛇点蝴撩哼吹馅时蹲谁宗芦盎敷刻钢陌膝烟猜芋甜网钠约剧新恶燃勾仍迷涯还歌雨洋享橡虚持仅耘反灾畸说毛谗镑妒凶克聚倒焕街撰寥深颅信沸酵管菩耐珐刘没奇波丢铝头眯老聋侥属冯莹东贵父御缘舰吠把券嗣婆亢屈颜种卜挑券丘伐银储革淄秀棘瓢氛州保发办帆烦殖屑杯该焉芍洲批务翟溯株瓢赃苹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材 料 之 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中共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 2009年11月2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从 10 月中旬开始,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学校调研和调研组深入高校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 1200 余份,调查统计表 400 余份,深入到 17 所不同类型高校,召开座谈会 50 余个,实地走访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 30 余个。总体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推动了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实施。高等教育办学结构日趋完善,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一些重要指标居全国前列。高教强省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和“五个服务计划”及其 14 个专题子计划进一步落实,大学科技园、现代文化产业园、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墓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正在稳步实施;装备制造、煤电化、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新药、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开始启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得到了积极稳妥地处置和解决,在应对非典、松花江水污染、民间涉日事件、家乐福事件、防控甲型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政治事件,维护民族团结,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确保高校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定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保障稳定的强大力量。在充分肯定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我省高校党建工作还面临复杂形势的考验,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关部门和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一、高校党建工作在推进改革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我省高校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按照省委和教育部要求,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一) 围绕中心、突出主题,党建工作与高校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高教强省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把握方向、引领发展、促进和谐、保障稳定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显现,党建工作形成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共有高校党委 69 个,院(系)级党委 157 个,党总支 589 个,党支部 5331 个;其中教师党支部 2588 个,学生党支部 2257 个。截止 2008 年 12 月底,全省高校共有党员 104093 人,其中教职工党员 49554 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 52.3 % ,较 2006 年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学生党员 53529 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8.0%,较 2006 年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在评价学校党建整体工作时,认为“很好”和“比较好”的占 92 . 6 % ;在评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时,认为“很好,和“比较好,的占 90。(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持把深化理论武装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采取党校集中培训、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举办书记校长培训班、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据统计,仅 2008 年,全省高校中心组学习 761 次,举办理论辅导报告 754 场。通过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廉政观念更加明确,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更加浓厚,办学治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在回答“这几年学校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方面做得如何”时,认为“好”和“比较好”的占 91 。(三)优化结构、加强培养,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干部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四化”方针,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方向,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任免票决制等,使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落到了实处。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培养。近三年来,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共有 70 余名校级领导干部被选派到中央党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学习, 80 余人被选派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培训考察,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还通过举办书记校长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培养。通过科学的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在高校 515 名领导班子成员中, 45 岁以下的占 16 . 5 % , 46 岁至 55 岁的占 59 . 6 % , 56 岁以上的占 23 . 9 % ,班子成员年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班子成员中具有正高专业职务的占 58 . 8 % , 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 44 . 5 % ;其中院士 3 名,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 21 . 6 % ,班子成员整体文化层次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在掌握高等教育规律、驾驭学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引领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增强,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师生员工、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民主政治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以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重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把党委统一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民主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四者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协调。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制度,完善了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务通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积极发挥教代会、工会、民主党派等各方面的参政议政作用,拓宽、完善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内容,强化了民主氛围。通过广泛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民主意识,提高了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有效保证,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黑龙江大学等学校在校园网开通了校长信箱,师生员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学校管理,校领导积极予以回应,形成良险互动,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了学校民主建设。据统计,近三年来,有 23 所高校被评为全省教代会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干部工作优秀单位。(五)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创新墓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地位。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三级150 多个党员责任区,使党组织活动涵盖了全院师生员工;齐齐哈尔大学开展的“树形象、创一流业绩”、“当先锋、做贡献”等主题教育活动,佳木斯大学开展的“五争当”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增强责任意识,争当教学能手、争当科研骨干、争当育人标兵、争当服务表率、争当学习模范,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哈尔滨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明确规定,学院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为联席会议的召集人,强化了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实行党总支书记和院长的互兼制,财务管理上互签制,工作上互监制,创建了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的平台。调查显示,对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发挥作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 89 。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六)加强培养、强化管理,党员队伍质量不断提高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党的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学生中的党员比例逐年提高。调查显示,目前,我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的覆盖面达到 100 % ,大学生党员比例从 2006 年的 7.1上升到 2008 年的 8.0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本科支部建在班上的要求,积极在高年级班级建立党支部,目前高年级班级党支部已占班级总数的 38 . 8 。东北农业大学通过实施“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学生”的“双培”工程,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此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牡丹江医学院创办大学生“党员之家” , 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实践服务、宣传展示”四个阶段对大学生党员实施再教育培训计划,使学生党员真正体验了“家”的关怀和温暖。一些高校还以建立党建先锋网、党员 qq 群等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调查显示,通过不断强化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在引领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改革发展、支援救灾重建、为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服务、防控甲型流感等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七)改革创新、营造氛围,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思想引领的科学性、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校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深入贯彻中央 16 号文件精神,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载体,加强“三型”校园建设。普遍制定了“三型校园”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三型”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通过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三型校园”建设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扎实推进安全稳定工作,强化责任、健全机制、完善预案,及时排查不安全不稳定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了高校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定。绥化学院党委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展“顶岗支教”和“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坚定了理想信念。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切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和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体系,平均每年开展心理咨询近 2000 人次,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国内高校前列。大庆石油学院党委狠抓队伍建设,实施“凝聚工程” , 75 名专职辅导员中正处级 6 名、副处级 14 名,较好地解决了职级问题,稳定和强化了辅导员队伍。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省大学生精神风貌出现了可喜变化,在应对松花江水污染、抗震救灾,服务第 24 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防控“甲流”等活动中,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八)突出重点、完善体系,反腐倡康建设不断深化坚持以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积极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 叨一 2012 年工作规划。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格局日趋完善,以党政主要负责人讲廉政党课为主要内容,以“反腐倡廉大讲堂”和“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廉政意识”为载体的廉政教育活动扎实深入;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框架初步确立,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有效落实,3 大类 9 个方面 108 项制度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监督工作力度明显加大,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函询等制度,充分发挥纪委、监察以及审计、教代会、民主党派、师生员工等监督主体作用,提高监督整体效能;源头治腐工作不断深入,教学、科研、后勤、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不断创新,管理不断严密;行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保证了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调查显示,认为高校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很好”和“比较好”的占 90 . 3 。 高校党组织在长期党建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组织、怎样建设党组织这个重大课题,探索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第一,始终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和广大师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第二,始终坚持高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强化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功能抓党建,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第三,始终坚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不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领导集体。第四,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六,始终坚持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齐心协力抓党建的良好格局。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依靠师生员工参与,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这些经验反映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体现了时代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应该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创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确认识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一)正确分析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年来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对照,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高校没有把党建工作置于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还存在“两层皮”现象;二是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少行之有效的抓手和载体,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三是有的高校党政领导之间关系不够融洽,班子成员之间配合不够,影响和阻碍了班子整体合力的发挥;四是有的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还存在不正之风,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党的关系隶属于地市党委的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仍低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五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漂浮,律己不严,群众威信较低;六是有的高校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够好,不能自觉遵守“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原则;七是部分民办高校党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党务干部党建工作经验匾乏,缺少必要的条件保障,教师党员流动性大,党员队伍难管理;八是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有的高校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落实党建工作制度不到位,抓党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不够,与新形势、新任务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有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数量不足、待遇不高、培养不够、政策倾斜力度不大,队伍不够稳定;四是有的高校党员干部长期忽视理论学习,忽视个人素质的提高,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和错位;五是有些民办高校贯彻执行关于加强我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还存在差距,在党建工作人员配备、条件保障和经费投入上积极性不高;六是党建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评价形式虚而不实,评价方法老套陈旧,约束和激励效果不强。(二)充分认识我省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渗透活动的手段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我们与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尖锐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高校正处于这种斗争的前沿。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还没有根除,给高校师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容忽视。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矛盾突显期,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会影响到高校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容易给师生带来思想困惑,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种思潮、观点和文化的正确引导从高校自身环境看,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高校师生员工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选择的自由更加多样,思想的个性更加明显。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教育质量提高任务相当艰巨,一些高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许多高校债务负担比较沉重,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凸现。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成为阻碍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不利因素。这一切,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构成了新挑战。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为实施高教强省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证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战斗力和对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努力开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 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任务,按照省委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三年规划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着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学习型特色品牌,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专业技能、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结合起来,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达到学有实效。根据党员干部不同特点,制定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划。完善校院(系)两级党委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加强校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到学校管理一线和地方政府、企业经受实践锻炼。完善理论学习的组织管理、激励约束、支持保障制度,把理论学习情况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2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高校民主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学校党委会和校(院)长办公会的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逐步推进校院(系)两级党务公开,拓宽和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院(系)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尽快制定进一步规范省属高校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办法,在任期制、提案制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方面提出明确的意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开展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加强高校统战工作,进一步拓宽党外人士参与管理和谏言献策渠道,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3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优化党支部的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坚持本科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格局。切实做好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将关口前伸,重点前移,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积极协调有关地市和部门,作好所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联系人培养人工作制、团组织推优制、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进寝室、进公寓、进学生会、进社团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宿舍、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员、教师党员联系贫困学生、优秀学生党员联系学习困难同学的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创新党组织活动机制,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学校中心工作的活动,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我省实际,借鉴其他省市经验,设立省委高校工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开辟党组织生活新途径。 4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抓好高校思想理论课建设,积极实施教师培训、教学科研拔尖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总结和推广“案例式教学”、“课题制教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教育方式和载体,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途径。积极开展“三型校园”建设,总结推广“三型校园”建设经验,研究制定“三型校园”建设标准。组织高校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推进实践工作开展。 5 以构建符合我省高等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落实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先导示范作用。突出制度建设的核心地位,抓紧完善我省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重点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制度预防、保证和制约作用。认真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突出基建、招生、采购和后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机制制度,切实强化源头治腐。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惩处违纪违法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健全完善督查办法,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6 加强协调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认识,理顺挂靠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关系,加强对所属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推进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委派制度的落实,制定有关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委派办法。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规范民办高校党组织工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建立省委高校工委委员联系民办高校制度,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7 加强队伍建设,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按照德才兼备、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加强辅导队伍建设,推进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的贯彻落实,规范辅导员队伍配备与选聘、要求与职责、培训与培养、职务评聘、管理与考核,积极落实辅导员的各项待遇。加强基层党支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