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表(定稿).doc_第1页
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表(定稿).doc_第2页
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表(定稿).doc_第3页
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表(定稿).doc_第4页
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环评表(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建建 设设 项项 目目 环环 境境 影影 响响 报报 告告 表表 建设项目名称 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田湾分公司煤矿整合技改项目田湾分公司煤矿整合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ii 填报说明填报说明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证书的单 位编制。 一、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二、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 三、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四、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学校、医院、保护 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 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 六、环境质量现状-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指地方 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 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 七、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 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 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八、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九、本报告表应附送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及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地 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总平面布置 图、排水管网总图和监测布点图等有关资料,并装订整齐。 十、本表填报 4 份,报环境保护局审查,填写时字迹应工整清楚。 十一、此表经审批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地址或周围环境等有重 大改变的,应修改此表内容,重新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十二、编制单位应对本表中的数据、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结论负责。 十三、经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和要求,是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十四、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表最后页摘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iii 目目 录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表一.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表二.26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表三.29 评价使用标准评价使用标准 表四表四.32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表五表五.35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表六表六.47 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表七表七.54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竣工验收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竣工验收 表八表八.56 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 表九表九.60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 表十表十.61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表一 项目名称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煤矿整合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煤矿 法人代表冯大政联系人冯大政 通讯地址云阳县江口镇帆水乡 联系电政编码 建设地址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帆水乡田湾分公司煤矿 建设地点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帆水乡 立项审批部门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文号渝府发2007128 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b0610 煤炭开采业 占地面积井田面积 1.306km2 房屋建筑 面积 885m2 投资(万元)479.94环保投资(万元)37.5 环保投 资占 总投资 比例 7.8% 评价经费 (万元) 2 万元预期投产日期 煤49.5 吨 年能耗情况 电178 万度油/天然气/万标米 3 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 生产用水4.48804.488 生活用水0.77650.77650 用水情况(万 吨) 合计5.26450.77654.488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以下简称田湾分公司)是云 阳县帆水乡田湾煤厂与梯子路煤矿整合而成的矿井。两矿均属私营企业,原二矿井 设计生产规模均为 10kt/a,按渝府发2007128 号文和渝府发20092 号文资源整合后 的田湾分公司其生产规模为 40kt/a。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 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受田湾分公司煤矿委托,我 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即派人员深入现场勘查、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区域现状,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详尽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 和环境现状监测的基础上,根据云阳县环境保护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要求通知书要求,编制完成了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 整合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现按规定程序上报,敬请审查。 本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云阳县环保局、云阳县环境监测站及 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真诚 谢意! 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2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6.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9.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修订) ,2008.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6.2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修正) ,1996.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1996.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996.5; (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11.29。 2.2 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 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 (2)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年 12 月 20 日) ; (3)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6158 号文; (4)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 (2005)109 号; (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国家发改委令第 40 号; 3 (6)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环发200l4 号;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2008 年 10 月;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的通知,2002 年 1 月 30 日; (9) 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函 19985 号文;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82 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改运行20062195 号; (1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渝 办发2007112 号; (1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煤矿整合的通知 ,渝府发2007128 号; (13) 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整合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2008-2) ; (14)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渝办发 2008237 号; (15)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整合工作的通知 ,渝府20092 号; (16) 土地复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9 年 1 月 1 日令; (17)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2007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 (18)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 , 渝府发2008135; (19)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重庆市部分地表水域适用功能类别的通知 , 渝环发200715 号; (20)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 整方案的通知 ,渝环发200739 号; (21) 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渝府令第 126 号; (22) 重庆市实施办法 ,1997 年 11 月 28 日; (23)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12010 年) ; 2.3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93)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 4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2.4-1995)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8)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煤矿、选煤厂) , (能源基1992第 1229 号) (9) 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 (hj446-2008) 2.4 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建设项目有关资料 (1) 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开发利用方案 ; (2) 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3)煤样检测报告; (4)业主提供的有关矿山开采的其它相关资料。 3、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 资源整合后的田湾分公司位于云阳县(新城)北东 15方向,直距约 50km,属 云阳县江口镇帆水乡管辖。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4、整合前矿井情况、整合前矿井情况 4.1 原云阳县帆水乡梯子路煤矿原云阳县帆水乡梯子路煤矿 原梯子路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0 万吨/年,属个人独资私营企业,法人代 表:冯大政。该矿于 2008 年 2 月由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办理采矿登记,颁发 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 5000000830259,有效期十个月(2008 年 2 月2008 年 12 月) 。 该矿开采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的 k5-1(正脉)煤层,开采标高+720+640 m, 矿区面积 0.475km2。 梯子路煤矿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布置有+623m 主平硐及+623mk5-1煤层运 输巷,目前+623m 水平以上的 k5-1煤层已大部分采完,仅余+623+700m 少部分资 源未开采;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的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手镐落煤、走向长壁 采煤法开采,木支柱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处理采用缓慢下沉法+局部充填法,工 作面运煤采用自溜的方式,采用前进式开采。 整合前该矿有 2 处井筒,分别为主井和风井,主井坐标: x=3467994m,y=36573897m,z=+623.56m;风井坐标 x=3468208.737,y=36574024.733,z=+650.24m。该主井继续作为整合矿井的主井, 继续承担全矿的进风、运输、排水、行人之用;原风井封闭。 目前该矿主井工业广场内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比较齐全,本次整合对其进行整 改后继续利用,作为整合矿井主井工业广场。 原梯子路煤矿劳动定员 87 人,矿井年工作日 330 天,采取“三、八”制作业。 5 原梯子路煤矿环境现状插图 1,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及生产设备情况见表 1-1、1- 2。 表表 1-1 原梯子路煤矿现有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原梯子路煤矿现有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面积(m2)备注 1办公楼300保留、继续利用 2职工宿舍100保留、继续利用 3设备库房30保留、继续利用 4澡堂60保留、继续利用 5职工食堂40保留、继续利用 6机修房30保留、继续利用 7坑木加工房50保留、继续利用 8堆煤场200保留、继续利用 9矿灯充电房30保留、继续利用 10 主井工 业场地 固定堆矸场500保留、继续利用 11 风井工 业场地 风机房40不再利用 表表 1-2 原梯子路煤矿现有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原梯子路煤矿现有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名 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 1电煤钻mz-1.2台1继续利用 2凿岩机yt-24台2继续利用 6 3矿车mfu0.75 6型台14继续利用 4矿灯锂电矿灯盏90继续利用 6通风机fbcz-4-n013b台1继续利用 7坑木加工电锯台1继续利用 8机修设备/若干继续利用 9供电系统s9-250/10/0.4 型台1继续利用 10锅炉dzl 型台1继续利用 4.2 原云阳县帆水乡田湾煤矿原云阳县帆水乡田湾煤矿 原田湾煤矿于 1995 年,1996 年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0 万吨/年,整合前为 私营企业。2006 年 6 月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延续登记办理采矿许可证, 证号为 5102000040154。该矿开采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的 k5-3 煤层, 开采标高+620m500m,矿区面积 0.42km2。 田湾煤厂采用地下开采,平硐-暗斜井开拓,布置有+661m 主平硐、暗斜井 (+661+483m)及+483m k5-3 煤层运输巷,目前+483m 水平以上的 k5-3 煤层已大 部分采完,仅余+620+483m 少部分资源未开采;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的通风方式, 采煤工作面采用手镐落煤、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木支柱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处理采用缓慢下沉法+局部充填法,工作面运煤采用自溜的方式,采用前进式开采。 整合后,封闭原田湾煤厂的主平硐和风井,将可利用设备搬运到梯子路工业场 地,逐步绿化恢复主井广场生态环境。 原田湾煤厂劳动定员 85 人,矿井工作日 330d/a,采取“三、八”制作业。 原田湾煤厂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及生产设备情况见表 1-3、1-4。 表表 1-3 原田湾煤厂现有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原田湾煤厂现有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面积(m2)备注 1办公楼100继续利用 2职工宿舍100继续利用 3职工食堂30不再利用 4 主井工业 场地 职工澡堂40继续利用 7 5机修车间10不再利用 6材料库20不再利用 7坑木加工车间20不再利用 8井口房20不再利用 9堆煤场200不再利用 10固定矸石场500不再利用 11 风井工业 场地 风机房20不再利用 表表 1-4 原田湾煤厂现有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原田湾煤厂现有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名 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 1电煤钻mz-1.2台1继续利用 2凿岩机yt-24台2继续利用 3矿车mfu0.75 6型台14继续利用 4矿灯锂电矿灯盏90继续利用 6通风机fbcz-4-n013b台1继续利用 7坑木加工电锯台1继续利用 8机修设备/若干继续利用 9供电系统s9-250/10/0.4 型台1继续利用 10锅炉dzl 型台1备用 5、资源概况、资源概况 5.1 井田范围井田范围 整合前原梯子路煤矿开采 k5-1煤层,开采标高+720+640 m,矿界范围由 11 个 拐点坐标圈闭,其拐点坐标详见表 1-5。 8 表表 1-5 梯子路煤厂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梯子路煤厂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xy备注 1346823036574230 2346823036574300 3346828036574300 4346829536576300 5346831036576300 6346827536577455 7346829036577455 8346839036576660 9346848036576660 10346848036574640 11346832036574230 开采标高:+720m+640m 矿区面积:0.475 km2 开采煤层:k5-1 原田湾煤矿开采 k5-3煤层,开采标高+620+500m,矿区由 4 个拐点圈定,拐 点坐标如下表 1-6。 表表 1-6 田湾煤厂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田湾煤厂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1x:3468350y:36573920 2x:3467130y:36573920 3x: 3467960y:36575740 4x: 3468210y :36575740 开采标高:+620-+500m 矿区面积:0.42 km2 开采开采煤层:k5-3 根据其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审查意见,根据云阳县煤矿整合的总体规划及 渝国土房管发2008359 号文件要求,田湾分公司拟扩矿区范围由 10 个拐点圈定 (见表 1-7) ,矿区东西走向长约 1.6km,南北倾向宽约 0.61.2km,矿区面积 1.306km2,矿井开采 k5-1、k5-3、康脉,油脉煤层,开采标高+500+1000m,其中 k5- 1、油脉开采标高: +1000+625m;k5-3开采+620+500m。 表表 1-7 整合后田湾分公司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整合后田湾分公司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坐 标 拐点编号 xy 备 注 9 1346948136574352 2346948136576300 3346829536576300 4346829036575740 5346796036575740 6346813036573920 7346791836573920 8346791836573836 9346837236573835 10346837336574352 开采标高 :+1000+500m 矿区面积:1.306km2 开采煤层:k5-1、k5-3、康脉 和油脉 5.1.1 相邻矿关系相邻矿关系 根据云阳县国土局出具的矿权设置说明,帆水梯子路煤厂、帆水乡田湾煤矿与 麻柳坝煤矿相邻,其中田湾煤厂与麻柳坝在平面上部分重叠,但开采层位、标高及 煤层不同(帆水乡麻柳坝开采正脉(k5-1)煤层开采标高+600+400m;帆水乡田湾 煤矿开采 k5-3煤层开采标高+620+500m) ,现整合以后本矿与麻柳坝煤矿将同采 k5-1(正脉) ,现双方矿权已达成协议,其矿权清楚,无矿权纠纷。 (见附图见附图 2 相邻矿相邻矿 井关系图井关系图) 地质地形及环境敏感点见附图地质地形及环境敏感点见附图 3。 5.2 资源储量资源储量 根据重庆市云阳县帆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湾分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审查意见书(渝地矿协储核审字2008116 号) ,实截止 2008 年 9 月底划定矿区范围 估算煤层资源储量(122b+333)845kt,其中原矿区范围保有储量(122b)50kt,划定矿 区范围扩界扩层新增(122b+333)795kt。其中 k5-1煤层合计资源储量(122b) 70kt,k5-3煤层合计资源储量(122b)34kt,康脉新增(333)370kt,油脉新增 (333)371kt。矿井可采储量为 541 kt,按规划生产规模 4.0 万吨/年,可服务年限为 9.0a。 5.3 煤层特征煤层特征 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厚度 458.53m,岩性为灰黄灰色 薄至厚层状粉粗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与深灰色砂质泥岩、页岩、泥岩和煤线组成。 本煤厂开采的 k5-1 、k5-3、油脉煤层赋存于此组第五段中,康脉煤层赋存于此组第 三段中。 第五段(t3xj5)厚 63.50m,根据岩性和含煤特征分为三个亚段。三亚段 (t3xj5-3)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夹页岩和煤线,二亚段(t3xj5-2)为灰色中至厚层状 细至中粒砂岩夹粉砂岩或砂质泥岩,一亚段(t3xj5-1)为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 砂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粘土岩及煤层,含菱铁矿结核。现将其中可采三煤层简 10 述如下: k5-1煤层,位于(t3xj5-1)中下部,煤厚 0.280.37,平均 0.35m,含矸石一层, 厚 0.020.40m;矿区大部可采,为较稳定煤层。顶板以深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为主, 偶见灰色粉细粒砂岩,上距 k5-3煤层 20m;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k5-3煤层,位于(t3xj5-1) ,煤厚0.250.35m,平均为0.30m,结构造简单,不含 夹矸,矿区大部可采,为较稳定煤层。顶板为灰色的泥质砂岩,上距油脉煤层15m, 伪顶为灰色黏土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 油脉煤层,位于(t3xj5-3) ,煤厚 0.270.31m,平均为 0.31m,结构造简单。顶 板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最常见 0.010.1m 的粘土岩,炭质泥岩、泥岩、砂 质泥岩伪顶;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第三段(t3xj3) ,厚度 17.77 米。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 夹菱铁质泥岩和煤线,具水平层理和缓波状层理。并含有一层本公司可采的康脉煤 层。 康脉煤层,位于(t3xj3) ,煤厚 0.300.38m,平均为 0.35m,结构造简单。顶 板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最常见的粘土岩,炭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伪顶; 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地质综合柱状图见附图地质综合柱状图见附图 4。 5.4 煤质特征煤质特征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得知,可开采煤层的主要煤质指标见表 1-8。 表表 1-8 煤质指标表煤质指标表 煤 层 名 称 水份 (%) 灰 分 (%) 挥发分 (%) 全硫 (%) 发热量 (mj/kg) 牌 号 k5-11.319.4315.820.4428.20贫瘦煤 k5-30.614.0913.100.5431.09贫瘦煤 油脉2.91278.780.4927贫瘦煤 康脉2.55318.450.3831贫瘦煤 按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3-2004) ,煤层为中灰、特低硫、高热值贫煤。 6、开采条件、开采条件 6.1 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 11 (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中山区,地形北低南高,山脊最高处标高+1200.8m,沟谷最低标高+570m 左右,地形坡度大,横向切割较深,坡度陡,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大气降水大部形 成地表迳流,仅少部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有限。 矿区内珍珠冲(j1zh)组中上部砂岩,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 、四段(t3xj4) 和二段(t3xj2)共计四层砂岩为主要含水层;珍珠冲下部的砂质泥岩、须家河组第 五段、第三段和第一段的泥岩、页岩及砂质泥岩共计四层为隔水层。含、隔水层以 互层形式出现。综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的顶板均为砂岩裂隙充水含水 层。 (2)顶、底板条件 k5-1煤层:顶板以深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为主,偶见灰色粉细粒砂岩;底板为 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k5-3煤层:顶板为灰色的泥质砂岩,伪顶为灰色黏土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 岩;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油脉煤层:顶板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最常见0.010.1m的粘土岩,炭 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伪顶;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康脉煤层:顶板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最常见的粘土岩,炭质泥岩、泥 岩、砂质泥岩伪顶;底板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 (3)瓦斯 根据渝经煤安2007157 号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云阳县煤矿 2007 年度矿井瓦 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资源整合前梯子路煤矿和田湾煤厂矿井瓦斯等级均为低瓦 斯矿井,资源整合后的田湾分公司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可能性大,故田湾分 公司矿井瓦斯等级暂定为低瓦斯矿井,资源整合完成后田湾分公司矿井应重新进行 瓦斯等级鉴定,并按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煤尘爆炸 矿井 2005 年采样经重庆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测试鉴定,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 (5)煤层自燃发火倾向 矿井 2005 年采样经重庆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测试鉴定,矿井煤层煤自燃发火倾 向为级,“不易自燃”。 6.2 开采外部条件开采外部条件 (1)交通运输 矿区有 4km 矿山公路接云(阳)开(县)公路,55km 到云阳县接长江航运,距 万州区 42km。沿长江航道,顺江而下可至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逆水而上 12 可达万州、涪陵、长寿、重庆等地,矿区交通较方便。 (2)供电 矿井实行单回路电源供电,一回 10kv 电源来自云阳县供电局帆水乡供电所 10kv 变电站,线路长约 2.5km,另一回为自备 100kw、150kw 柴油发电机机组。 (3)供水 矿山供水采用矿区山间溪流和矿井抽排出井水,经过滤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可 满足全矿生产生活用水。 (4)通信 矿井对外通讯采用固定电话已经直接进入电讯局网与外界联系。井下设磁石式 kth-16 型防爆电话机用于井上下联系。 7、整合技改工程概况、整合技改工程概况 7.1 项目组成项目组成 田湾分公司整合项目主要项目组成详见表 1-9。 表表 1-9 田湾分公司煤矿整合项目主要项目组成一览表田湾分公司煤矿整合项目主要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 类型 项目组成工程内容 主平硐利用原梯子路煤矿主平硐,进行改扩 主井工业场地 原梯子路煤矿主井工业场地内地面设施保留继续利用,完善场 地内污水处理设施、挡矸坝、排水沟、防尘、噪声防治等措施。 回风平硐新设计开拓南回风平硐和北回风平硐,封闭原风井 通风系统 主平硐进风,南回风平硐、北回风平硐回风。采用边界式通风, 机械抽出通风系统 提升、运输系统 采区运输巷人力推车,主平硐和主运输大巷采用蓄电机车运输, 主、暗斜井绞车提升 主体 工程 排水系统 +623m以上的矿井水自流到+623m运输巷水沟中排出地面,不 需要排水设备和排水管路,也无需水仓;+623m以下的矿井水 13 自流到+575m水仓经水泵、水管抽至+623m运输巷水沟,通过 主平硐排出地面。 变电站利用现有 机修车间、坑木加工车间 利用现有,进行维护,完善隔音、降噪措施 材料库利用场地内现有和其他设施改造而成 堆煤场 利用现有原梯子路煤矿现有场地并改扩,完善防尘、煤泥水处 理措施,布置绿化、隔声设施 辅助 工程 矸石场 利用原梯子路煤矿现有场地并改扩,修建挡矸坝、泄洪沟等措 施,布置绿化、隔声设施 行政、生活福利、 居住建筑 利用场地内现有设施 供电系统利用现有供电系统 供水系统 生活用水利用现有供水系统;场地内新建生产用水处理系统, 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生产用水 排水系统 工业场地内新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矿井 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排放 交通运输利用现有矿区公路,对路面进行维护 公用配 套工程 供暖利用主井工业场地内现有锅炉供暖 主井场地内修建生活污水处理池一座,采用预处理+厌氧生化 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25m3/d。 环保 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主井工业场地内修建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池一座,容积为100 14 m3,设计规模650m3/d 噪声防治工程 主要为机修设备、坑木加工电锯、通风机等隔声、吸声等防治 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堆煤场、矸石场、装载点等洒水防尘设施,锅炉烟气防治工程 等 7.2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1)开拓方式 选择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根据矿区的地形地貌,矿井煤层的赋存条件,矿井 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矿井划定的开采标高以及矿井已有巷道、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 k5-1煤层和 k5-3煤层仅余少量边角余煤,这部分资源可利用矿井原有的生产系 统来进行开采,主要对油脉煤层和康脉煤层进行开采设计,选定利用资源整合前梯 子路煤矿矿井现有的主平硐及矿井已有巷道作为矿井扩界后的主要进风系统。在 +623mk5-1煤层运输巷中分别向顶板和底板作+623m 运输石门分别揭穿油脉煤层和康 脉煤层,之后分别在油脉煤层和康脉煤层布置开拓系统。 (2)开采水平及采区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根据矿井开拓布置、开采深度和矿井开采范围等实 际情况,将矿井油脉煤层划分为四个水平,即+800m 水平、+700m 水平、+623m 水 平和+575m 水平;康脉煤层划分为三个水平,即+745m 水平、+623m 水平和+575m 水平。油脉煤层+800m 水平为首采水平。 矿井油脉煤层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一个水平为一个采区;康脉煤层划分为四个 采区,+745m 水平划分一采区,+623m 水平划分二采区,+575m 水平划分一采区。 油脉煤层一水平(即+800m 水平)一采区即为首采区。 根据矿井生产规模和早日投产的需要,充分发挥现有井巷工程及设施设备的作 用,煤层开采顺序:先油脉煤层,后康脉煤层。煤层倾斜上开采顺序为下行式。首 采工作面是 11101、11102 工作面。 采面编号,从左自右的第一位代表开采煤层(“1” 代表油脉煤层, “2” 代表康脉 煤层) ,第二位代表开采水平,第三位代表采区编号,第四、五位代表采面编号。 矿井地质剖面图详见附图矿井地质剖面图详见附图 5。开拓方式平、剖面图见附图。开拓方式平、剖面图见附图 6。 (3)主要井巷布置 根据本矿开采的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及稳定性,矿井除了主平硐、+623m 运输石 门布置在岩层中外,其余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矿井主要巷道岩巷采用喷浆支护, 15 煤巷采用砌碹支护,区段煤巷采用金属支架支护。 1、主平硐 主平硐利用资源整合前梯子路矿井原主平硐,其井口的坐标为 x=3467994,y=36573897,z=+623.56m;坡度 3。该主平硐担负矿井采区开采的 进风、行人、运输、排水以及安全通道等任务。 2、南回风平硐 新设计回风平硐,其井口的坐标为 x=3468859,y=36576055,z=+921m,担负 矿井油脉煤层各采区开采的回风、行人及安全通道等任务。 3、北回风平硐 新设计回风平硐,其井口的坐标为 x=3469052,y=36575797,z=+920m,担负 矿井康脉煤层各采区开采的回风、行人及安全通道等任务。 4、前期主要开拓巷道 +623m 运输石门 +623m 运输石门在+623m 主平硐与+623mk5-1运输巷交汇处往里 825m 处,穿层 布置并揭穿油脉煤层,3坡度。巷道采用裸体支护,半圆拱断面。该运输石门担负 矿井油脉煤层开采一、二和三水平扣采区期间的进风、行人、运输、排水等任务。 +623m 油脉煤层运输巷 +623m 油脉煤层运输巷沿油脉煤层走向方向布置,主要担负矿井开采油脉煤层 开采一、二和三水平扣采区期间的进风、行人、运输、排水等任务。 (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矿井所采煤层位于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和三段,煤层厚度 0.250.31m,倾角 2633,属较稳定煤层。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开采;采 区回采率 85%;工作面回采率 97。 采煤工作面煤炭通过放炮落煤后,经过人工攉煤,再采用铁皮溜槽自溜到区段 运输巷,然后通过人工将煤炭装入矿车中,人力运输到暗斜井(二级提升下山)下 车场,经绞车提升至主平硐,通过主平硐运出地面。 根据现有条件、顶板岩性、煤层的厚度、工作面的采高特点,回采工作面配置 hzja-665 型金属支柱支护;采煤工作面排距和柱距为 0.9m0.9m, “六四”控顶,最 大控顶距为 4.5m,最小控顶距为 2.7m。 根据矿井开采的煤层顶板以深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本次设计采空区处理采用 全部垮落法进行处理。 7.3 通风、排水及运输系统通风、排水及运输系统 (1)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矿井通风系统为分区边界式通风,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 16 式。 整合后矿井采用+623.56m 标高主平硐进风,从+921m 标高南回风平硐(担负油 脉煤层各采区开采的回风) 、+920m 标高北回风平硐(担负康脉煤层各采区开采的回 风)回风。 首采工作面通风线路:11101(11102)回采工作面所需新鲜风流由+623m 主平硐 +623mk5-1运输巷+623m 运输石门+623m 油脉运输巷131 采区轨道上山 +700m 油脉运输巷121 采区轨道上山+800m 油脉运输巷111 采区轨道上山 +850m 油脉区段运输巷11101(11102)回采工作面+900m 油脉区段回风巷 回风上山(+900+921m)+921m 南回风平硐地面。 (2)排水系统 由于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的开拓方式,+623m 以上的涌水通过各自区段的运输 回风平巷自流到+623m 运输巷水沟中,然后再经过+623m 运输巷水沟,通过主平硐 排出地面,不需要排水设备和排水管路,也无需水仓。 +623m 以下的涌水通过各自区段的运输回风平巷自流到+575m 水仓经水泵、水 管抽至+623m 运输巷水沟,通过主平硐排出地面。 (3)运输系统 该矿井为平硐-暗斜井开拓。采煤工作面采用宽 420mm 的溜槽自溜运输;各区段 运输巷的运输量不大,采用人力矿车运输;暗斜井和各采区轨道上山采用绞车提升; +623m 水平运输大巷采用机车矿车运输;经机车运出地面装入煤坪,再用汽车运输 到各用煤及销售地点。 7.4 项目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项目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整合前,原梯子路煤矿和原田湾煤厂主井及风井工业场地现有地面设施比较完 善,本次整合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场地。 (1) 主井工业广场总体布置 主井工业广场利用原梯子路煤矿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约 0.5hm2,目前地面 现有生产、生活设施比较完善。根据设计要求,主井工业广场大致划分三个功能分 区: 生产区:位于主井口南面,主要布置有堆煤场、矸石场以及装载点。 辅助生产区:位于主井口东南侧,主要布置有压风机房、机修车间、材料库、 坑木加工车间等。 行政生活福利区:位于布置主井口北面,距离主井口约 100m,主要布置有办 公楼、职工宿舍、食堂、澡堂、厕所等。 该主井工业广场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仅对其进行维护后即可利用,减少了工程 建设带来的工程占地、植被破坏等影响。主井工业场地功能区划合理,各区之间联 17 系方便。整合后主井工业广场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 7。主要地面生产生活设施见表 1- 10。 表表 1-10 主井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主井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设施一览表 序 号 位置主要设施基本情况依托关系 1煤坪占地面积 2500m2原有扩建 2 生产区 固定矸石场占地面积 1900m2原有扩建 3办公楼 2f建筑面积 300 m2利用原有 4职工宿舍建筑面积 200 m2利用原有 5澡堂及锅炉房建筑面积 60 m2利用原有 6 行政生 活福利 区 食堂建筑面积 40 m2利用原有 7压风机房建筑面积 60 m2原有扩建 8高位水池建筑面积 200 m2利用原有 9 机修房建筑面积 50 m2原有扩建 10变电所建筑面积 50 m2利用原有 11 充电房建筑面积 30 m2利用原有 12 坑木加工房建筑面积 50 m2利用原有 13 矿灯房建筑面积 20 m2利用原有 14 炸药库建筑面积 25 m2利用原有 15 矿井水处理站建筑面积 150 m2 新建 16 辅助生 产区 生活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 200m2新建 (2) 风井工业场地 整合技改后,因为原 k5-1,k5-3煤层基本采空,需要新开采油脉、康脉煤层。故 18 封闭原有两煤矿风井,采用新建的南回风平硐、北回风平硐作为矿井回风井。对原 风井场地进行植被绿化。 7.5 工业场地选址及其环境可行性分析工业场地选址及其环境可行性分析 (1)主井工业广场 主井工业广场位于江口镇马乐村 1 组,占地面积约 5000m2,占地主要为荒山、 荒坡。主井工业场地有 4km 矿山公路接云(阳)开(县)公路,交通方便。生活用 水来自山泉及裂隙水,饮用水源有保障;工业用水取自井下水,水量丰富,生产用 水也有保障。主井工业场地距离云阳县供电局帆水乡供电所仅 2.5km,电源有保障。 主井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边界,该区域地表条件较好,无溶洞、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 条件,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小,而且位于边界处减少了工程占地压煤。主井工业场地 周边主要为荒山、灌木林地和林地,周边居民点较少,矿井开采活动对居民造成的 影响较小。工业广场所在地为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 点、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因素,也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造成的 影响较小。 主井工业广场利用原梯子路煤矿主井工业广场,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完善,减少 工程建设新增占地和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而且节省了投资和建设时间。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田湾分公司主井工业场地选址是可行的。 (2)风井工业场地 整合后,因为原 k5-1,k5-3煤层基本采空,需要新开采油脉、康脉煤层。由于开 拓巷道的改变,需要将两个老窖改造为两个新的回风平硐,对环境影响较小。 (3)矸石场 田湾分公司矸石场选用原梯子路煤矿现有矸石场,考虑到长期堆放,需要扩建 才能满足容积要求。该固定矸石场为斜坡堆矸场,占地面积 1900m2,该区域内无大 的地表溪流,地质条件较好,受环境影响较小。矸石场与堆煤场相邻,距离矿井行 政福利生活区较远,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田湾分公司采矿活动中产生的矸石除部 分回填采空区,大部堆放在矸石山。在对本矸石场修建挡矸墙、泄洪沟、两侧排水 沟、防尘,植树等措施,减少矸石堆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采取了上述措施 后,营运期内矸石堆放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从环境影响保护的角度考虑,田湾分公司矸石场选址是可行的。 7.6 地面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设施主要为运输轨道、堆煤场、矸石场等,目前主井工业广场内地面 生产系统比较完善,能够满足整合矿井生产需求,继续利用。 本次整合技改工程完善堆煤场、矸石场内的洒水防尘设施,堆煤场修建雨蓬和 煤泥水处理设施,矸石场修建挡矸墙、泄洪沟、排水沟等措施。 19 7.7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 整合技改后田湾分公司主要设备见表 1-11。 表表 1-11 矿井主要设备一览表矿井主要设备一览表 数量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 现有新增 备注 1通风机fbcz-4-n013b 型台20继续利用,1 用 1 备 2提升绞车jtb1.0/0.8 型台02新增 mgc1.1-6 型辆22 3矿车 mfu0.75 6型辆2812 4矿灯锂电矿灯盏10025 80d-506 型台03新增,1 用 1 检 1 备 5水泵 80d-304 型台03新增,1 用 1 检 1 备 6压风机l2-10/8 型台01新增 7坑木加工电锯台10现有继续利用 8机修设备台50现有继续利用 9充电设备台20现有继续利用 10锅炉dzl 型台201 用 1 备 11柴油发电机台20现有继续利用 s9-250/10/0.4 型台10现有继续利用 ks9-125/10/0.69 型台10现有继续利用12变压器 ks9-50/10/0.69 型台01新增 13防爆电话机磁石式 kth-16 型台40新增 14安全监控系统kj90 型套10原有 7.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整合后,田湾分公司劳动定员为 120 人。矿井工作日 330d/a,采取“三、八”制作 业。 7.9 整合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整合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整合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2。 表表 1-12 整合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整合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 备 注 1 矿井设计能力 20 (1)年产量 kt/a40 (2)日产量 t/d121 2 储量 (1)地质储量 kt845 (2)可采储量 kt541 3 设计服务年限 a9.0 4 矿井设计工作制度 (1)年生产天数 d330 (2)日工作班数班 3 5 煤层情况 (1)可采煤层数层 6 (2)可采煤层厚度 m 0.250.31 (3)煤层倾角 25 (4)煤的容重 t/m31.45 6 煤的主要用途动力及民用 7 井田范围 (1)走向长度 m1600 (2)倾斜宽度 m900 (3)井田面积 km21.306 8 开拓方式平硐+暗斜井 9 水平个数个 4 21 10 井筒类型及长度 井筒类型平硐 风井数目个 2 11 投产及达产采区个数个 4 12 回采工作面个数个 2 13 回采工作面年进度 m505 14 采煤方法走向长壁 15 顶板管理方法全部垮落法 16 工作面运输方式溜槽自溜 17 运输 ()主平硐运输方式人力 (2)矿车类型mfu0.75 6型 20提升 1#提升暗斜井型号jtb1.0/0.8 2#提升暗斜井型号jtb1.0/0.8 21 通风 (1)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 (2)通风方式边界式 (3)主要通风机型号型号台 fbcz-4-n013b 2 台 22 排水方式机械排水 23 职工在籍总人数人 120 22 24 全员效率吨/工 1.0 25 投资总额万元 479.94 26 吨煤投资元/吨 83.32 27 建设工期月 6 28 回收期年 1.4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情况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情况 田湾分公司属于整合项目,现有工业场地、地面辅助设施齐全,本次整合技改 主要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防尘、噪声的污染防治措施,原材料消耗主要为水泥、 河沙、页岩砖、条石等。营运期,矿井生产过程中利用的原辅材料主要为水、电、 坑木、钢材、炸药等,具体见表 1-13。 表表 1-13 营运期主要原辅材料利用情况营运期主要原辅材料利用情况 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位数量 1 木材 m3/a 250 2 钢材 t/a 60 3 水万 t/a 5.26 4 电 104kwh/a178 5 煤 t/a63.4 6 炸药 t/a40 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规划符合性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规划符合性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1 与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与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符合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规定了煤炭行业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鼓励 120 万 t/a 及以上的高 23 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限制开采规模小、开采工艺较落后、 未经国家或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项目,淘汰未 按批准的矿区规划确定的井田范围和井型而建设的、工艺落后的、生产规模和煤质 不符合要求的煤矿项目。 田湾分公司属于已建老矿井,证照齐全,是合法的开采矿井。经重庆市人民政 府批准为资源整合矿井,整合技改后矿井生产规模为 40k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