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目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公司公司 2011 年年 6 月月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 页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 第二章第二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8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目选选址址12 第四章第四章 总总体方案体方案17 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19 第六章第六章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25 第七章第七章 消防消防43 第八章第八章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47 第九章第九章 节节能能49 第十章第十章 安全与安全与卫卫生防疫生防疫5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抗震抗震设设防防55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投投资资估算及估算及资资金筹措金筹措56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财务财务分析分析62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进进度度65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结论结论66 附附图图: : 1、某市教育招生考、某市教育招生考试试院新址院新址总总平面平面图图 2、服、服务务楼和楼和综综合楼首合楼首层层平面平面图图 3、行政、行政办办公楼、招生考公楼、招生考试试楼首楼首层层平面平面图图 4、后勤餐、后勤餐饮饮楼首楼首层层平面平面图图 5、会、会议议与交流中心首与交流中心首层层平面平面图图 6、服、服务务楼和楼和综综合楼效果合楼效果图图 7、行政、行政办办公楼、招生考公楼、招生考试试楼效果楼效果图图 8、后勤餐、后勤餐饮饮楼效果楼效果图图 9、会、会议议与交流中心效果与交流中心效果图图 附件:附件: 1、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试试院建院建设设的会的会议纪议纪要要 2、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建目建议书议书的批复的批复 3、某市、某市规规划局行政划局行政许许可事可事项选项选址意址意见书见书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 页页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一、一、项项目背景目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 展已经提高到战略性地位。国家未来 15 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中 明确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 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相适应。 ” 中共某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通过的中共某市委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天津社会经济发展正处 于整体上水平的关键时期,更要把教育放在战略重点的位置。提高我市 的综合实力,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教育是基础。到 2010 年某市教 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与中央直辖市、现代化港口城市以及中 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相匹配的高水平教育强市,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某 市高等教育事业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在国家和天津教育事业战略性发展背景下,某市教育招生考试工 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录取手段改革,高自考拓展开考领域,开设和发 展社会考试等多项工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某市经济发展、教育水 平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某市教育招生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随着我市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超强增幅、招考手段和技术的变革、职工 队伍的迅速壮大和各种设施的快速增加,目前招生考试工作的硬件环 境已不适应高招工作的发展,场地狭小已成为制约招生考试事业发展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 页页 的“瓶颈”。为适应某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亟需扩大考试院建设 规模。为此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了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 根据某市学校布局领导小组 2005 年第三次会议纪要精神,2006 年 1 月市发改委批复了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建议书。在 此基础上,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委托公司编制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迁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二、项项目目单单位及位及项项目概况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 2、项目单位及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单位地址:某市河西区宾水道 47 号 法定代表人:乔丽娟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是 1992 年 4 月 17 日经某市人民政府津政函 (1992)36 号批准,由原某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某市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委员会办公室,某市成人和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合并成立 的。随着招考事业的发展和调整,成人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高中招生考试 先后于 1996 年和 2000 年并入考试院。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位于某市 河西区宾水道 47 号,占地 9.6 亩,建筑面积 8000 余平方米。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主要职能包括:具体管理和实施硕士学位研 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招生、普通高校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和招生、成人高 校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和招生、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中等学校入 学考试招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水平考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3 页页 试、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等海外和社会考试。 目前,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全年举办的考试达 62 次,招生 5 次, 时间已覆盖全年各月。每年参加考试院组织的各类国家级考试的考生 总数已达 116 万人,考试科次已达 258 万次,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高级中等学校选拔新生 28 万余人。每年参加高自考考试合格并获得本 专科毕业证书的毕业生达 20000 人,颁发各类资格和水平考试合格证 书 35 万余张。此外,考试院还承担着教育部和某市的招生考试类科研 课题。这不仅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才支持 和智力保障,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建设地址 本项目选址于某市第三高教区,师范大学规划用地的西北侧。 4、项目性质:迁址新建 5、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规划总建设用地 6.775 公顷,拟 建服务楼和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及招生考试楼、会议与交流中心,以及 后勤餐饮楼、咨询室、警卫室等建筑组团和单体建筑,并配套建设有地 下停车场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 32000 平方米。本项目建设投资 11322 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市发改委预算内资金 1000 万元,某市教育招生 考试院自筹 8322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2000 万元,贷款偿还期为 3.5 年。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 服务楼和综合楼 服务楼和综合楼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3 层,建筑面积 8340 平方 米,为南侧服务楼、北侧综合楼两栋单体建筑、通过首层连为一体的建 筑综合体,中部的连接体为仓库。南侧服务楼主要设置业务厅、普通考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4 页页 场、培训考场、机房,以及配电间、换热站;北侧综合楼设有业务接待室、 制证机房、印刷车间、网站办公区、会议室、信息采集、试卷保管、保安 及监控室等。 2 行政办公及招生考试楼 行政办公及招生考试楼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3 层,建筑面积 8700 平方米。由北侧的行政楼、中间的招生考试楼 a 座和南侧的招生 考试楼 b 座三栋单体建筑组成。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 4400 平方米,其 内部设置各职能办公室、会客室、不同规模的会议室等;招生考试楼 a、b 座建筑面积 4300 平方米,其内部设有应用服务器室、计算机房、 网管室、设备维修间、保密室、资料室等。 3 后勤餐饮楼 后勤餐饮楼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2 层,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 为一个单体建筑,可容纳约 500 人同时就餐,并设有其他附属设施。 4 会议与交流中心 会议与交流中心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3 层,建筑面积 6995 平方 米,为一个建筑组团,会议中心可承接 500 人规模会议,客房区有客房 72 套,可容纳 144 人住宿。 5 地下停车场 地下一层停车场 4000 平方米,可停泊约 70 辆机动车。 三、可行性研究三、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编编制制单单位位 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咨甲* *公司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5 页页 资格证书编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咨甲* 四、可行性研究四、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某市学校布局领导小组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建设的会议 纪要(05-8) 2、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 目建议书的批复(津发改社会200646 号) 3、某市规划局行政许可事项选址意见书(编号:2006 建地申字 0003) 4、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土地置换协议书 五、可行性研究五、可行性研究报报告主要内容告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选址 总体方案 建筑工程 公用工程 消防 环境保护 节能 安全与卫生防疫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财务分析 项目实施进度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6 页页 六、主要技六、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 一技术指标 1规划用地公顷6.775 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2000 2.1服务楼和综合楼平方米8340 2.2行政办公及招生考试楼平方米8700 2.3后勤餐饮楼平方米3000 2.4会议与交流中心平方米6995 2.5地下车库平方米4000 2.6其他附属设施平方米965 3建筑密度%20.66 4容积率0.41 5绿地率(含水面)%40 6公用工程 6.1最高日用水量立方米/日303.1 6.2采暖热负荷千瓦1672 6.3空调冷负荷千瓦2058 6.4用电负荷千伏安1793 6.5年燃气用量万立方米/年12.5 二经济指标 1总投资万元11322 1.1申请市发改委预算内资金万元1000 1.2单位自筹万元8322 1.3申请银行贷款万元2000 2借款偿还期年3.5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7 页页 第二章第二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是当前教育事业蓬勃 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政策基石。 招生考试领域的不断扩大,考试及录取工作程序的科学化管理,相关仪 器设备的增加,职工队伍的迅速壮大,使得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目前的 建筑设施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且无原址扩建的可能,急需易地扩大建设 规模。 一、一、项项目的建目的建设设是适是适应应某市高等教育事某市高等教育事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扩扩大高等学校招大高等学校招 生生规规模的需要模的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仍将继续扩大,预计到 2010 年,我国同龄 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左右。作为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组和改制,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近年全国中、高等教育学校及招生情况近年全国中、高等教育学校及招生情况 2001200220032004 高等学校(所) 1911200321102236 研究生招生人数(万人) 16.5220.2626.8932.63 普通高教招生(万人) 268.28320.50382.17447.34 成人高教招生(万人)195.93222.32221.16 高自考考试(万人次)1339.431267.71156.2 高中学校(万所)3.433.283.183.14 高中教育招生(万人)987.991180.741267.881387.71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历年统计公报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8 页页 近年全国各近年全国各类类考考试报试报名及名及录录取情况取情况 2002200320042005 报名近 2 万近 2 万近 3 万近 4 万研究生考试 (含硕士、博士)录取 近 1 万近 1 万近 1 万近 1 万 报名8 万余8 万余10 万余13 万余普通高考 (含春考、高职 升本) 录取4.1 万余4.7 万余7 万余7 万余 报名6 万余6 万余8 万余3 万余成人高考 录取近 3 万3 万余4.1 万余3 万余 自学考试90 万科次70 万科次60 万科次69 万科次 报名11 万余12 万左右13 万左右13 万左右中等学校招生 (含三校生)录取11 万余12 万余13 万余13 万余 英语四六级考试/31 万人次 社会考试16 万人次18 万人次23 万人次近 30 万人次 注:数据来源于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扩招政策给天津的高校招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2005 年某市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人数 61657 人,是 1992 年招生人数的 5 倍,预计今后数 年某市高等教育招生总量还将继续增长。 高校的持续扩招给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经各 方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几年来的招生工作,但招生考试院的硬件 设施已不能满足高招工作的发展,场地狭小已成为制约招生考试事业 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扩大建设现有的考试机构,才能完成某市加 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任务。 二、二、项项目的建目的建设设是提高某市招生考是提高某市招生考试试院管理水平、促院管理水平、促进进招考工作可招考工作可 持持续发续发展的需要展的需要 随着某市教育招生考试事业的发展,天津教育考试院需不断提高 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招考技术,促进招考工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9 页页 作的可持续发展。 1999 年在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某市在 全国率先实现了网上录取,获得了教育部授予的“网上录取先锋”称号, 随后成人高校网上录取工作和研究生网上招生工作也陆续展开。目前 某市已经实现研究生入学考试、高考、成人高考、中考、英语四六级、高 自考等各类考试的网上阅卷及网上招生录取工作。此外,考试院还需大 力发展向社会提供快速、准确、权威的招生考试信息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通过建立网络化的咨询服务体系,方便考生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在第 一时间得到准确、权威的信息。随着各级考试参考人数的不断扩大,招 考工作量及信息咨询量也迅速增加,目前考试院的设施、设备已难以满 足如此繁重的工作量的需要。 计算机化考试是当今世界考试方式改革的方向。目前,在国际、国 内影响较大的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对留学人员进行外语考 核的 toefl、gre、gmat,已在我国北京、西安等省市陆续开设,而 某市由于计算机化考试的硬件条件不够,未能列入首批开设城市中。在 某市领导和教育考试院争取下,教育部考虑到最具影响的海外考试应 与天津直辖市地位相匹配的要求,同意将天津列入,但必须由外方对市 计算机化考试进行审核。初审认为现有场地空间狭小,没有考生休息室 和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等,认为尚不能达到理论上的一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均可实施考试的要求。这对某市考场的现代化建 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建设现代化的命题中心是衡量一个考试机构办考水平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04 年,在硬件等条件有欠缺的情况下,天津 教育考试院被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成为国家命题中心。自该年起,考试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0 页页 院开始自行进行高考单独命题,同时还承担中考命题工作。目前,天津 教育考试院的命题部门每年已承担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 800 余种。 教育部要求的高考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等改革,都从观念、 质量、方法方面对传统的命题提出了挑战,高等教育考试的命题题库建 设要求迫在眉睫。此外,天津教育考试院还需向社会承担一定的资格、 水平、选拔考试的命题任务。因此天津教育考试院须尽快建立与我市经 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命题研究培训中心。 以上招生考试手段和技术的变革,需要配置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 设备及其存储和传输设备,这些都急需建设新场地以满足要求。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1 页页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目选选址址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迁址新建项目,选址于某市第三高教区内,师 范大学规划用地的西北侧,西邻工业大学,占地面积约 6.775 公顷。项 目建设用地通过现址与天津师范大学进行置换的方式解决。 某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新址位置图 一、一、场场址址现现状状 本项目选址于师范大学规划用地的西北侧,西侧紧邻工业大学,西 北侧为规划的教师村,项目建设用地呈较为规则的缺角矩形,东西长 约 330 米,南北宽约 230 米,面积约 6.775 公顷。 本项目场址现状为平整后的建设用地,基本无民房等地上物。建设 场址北侧及西侧临街,南侧有规划保留的大面积的水面,并且延伸至建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2 页页 设用地的西南侧。 场址现状情况较为理想,具备基本的建设条件。 二、建筑二、建筑环环境及社会境及社会环环境境 某市第三高教区地处某市西青区所辖范围内,紧靠外环线,与华苑 住宅区隔外环线相望,周边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理工学院、城建学 院及农学院等高校环绕,西北为某市著名的古镇杨柳青镇, 有着良好 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优越的学习研究环境。 本项目建设场址地势平坦开阔、河流纵横,丰产河、陈台子河、自 来水河等河流流经此处,周边有大面积的水系环绕,加之该地区处于某 市区的上风口,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高,自然环境良好。 项目选址北邻宾水道延长线,东侧及南侧与天津师范大学相邻,西 侧与天津工业大学相望,西南侧为拟建设的教师村,周边有待建的某市 大学生体育场、某市教育交流中心及天津工业大学体育中心等设施,建 筑环境、社会环境良好。 三、政策法三、政策法规规 本项目建设用地通过置换方式获得,土地权属明确,建设用地为平 整后的建设用地,无地上物,因此无任何产权纠纷,项目实施条件具备。 同时依照该地区城市发展规划,该地块规划为教育、科研用地,可用于 建设与教育教学相关联的机构,以及相应的行政办公设施,其选址符合 相关政策法规。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3 页页 四、四、场场址条件址条件 1、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某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 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本项目建设场址原状以取土后遗留下的坑塘为主,现为平整后的 待开发用地,因此建设场址大部分为近 23 年的新填土,场地内埋深 5.00m 以上地层在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大,表层以新填土、坑底淤积的淤 泥质土和耕土为主。由于本项目拟建建筑均为 3 层以下低矮建筑物,根 据拟建建筑物的性质,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初步作出以下结论: 1 无坑或坑浅地段(埋深小于 2.00m):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浅 基础,以粉质粘土为浅基础持力层。 2 在坑深(埋深大于 2.00m)地段:无采用浅基础和复合地基的可 能性,应采用桩基础,以粉质粘土或砂性大粉质粘土、粉土为 桩端持力层,可采用静压预制桩、沉管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 3 在临水地段:无采用浅基础和复合地基的可能性,应采用桩基 础,可采用静压预制桩、沉管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 本项目选址地区冻土深度为 0.60 米,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 基本烈度为 7 度(0.15g),场地土为 iii 类场地。 根据上述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条件分析,在该项目选址处可以建 设此规模的建筑群。 2、 配套设施条件 本项目选址地处某市第三高教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市政配套设施 较为齐全。位于建设场址西侧的宾水道、西侧的规划路,均分别敷设有 供水管线、雨排及污水管线,以及通讯、燃气管线。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4 页页 1 给水 本项目给水水源引自凌庄子水厂及华苑居住区两路水源,拟由现 状市政管网引入两路供水管线,管径 dn200,其供水设施可满足本项 目供水需求。 2 排水 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向市政污水管网,并最终排 向咸阳路污水处理厂。 雨水经收水井收集后排入附近河流中。 3 电力 该区域供电电源引自华苑产业园区 220kv 变电站和吴庄 500kv 变电站。本项目需双电源供电,拟自建 10kv 变电站一座,可满足本项 目用电需求。 4 通讯 本项目通信市话引自凌庄北电话局和华苑居住区电话局提供的中 继线。可为该项目提供市话及网络通讯业务支持。 5 燃气 本项目所处地区为天然气供气范围,气源引自华苑居住区煤气高 中压调压站市政中压管线,本项目需自建调压站或调压箱,即可满足燃 气需求。 6 供热及制冷 本项目采取中央空调系统,自行解决夏季空调制冷需求;冬季采暖 供热热源由杨柳青热电厂供给。 3、 交通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中心城区西南侧外环线外,西北部紧邻华苑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5 页页 高科技园区。该区域距离外环线约 500 米,至中环线直线距离 3.4 公里, 至内环线最近距离约 6.9 公里,与市中心商业区最近距离 8.3 公里,与 体育中心最近距离 3 公里,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第一高教区直 线距离 4.5 公里。 由于该区与城区距离近,与城市主要交通设施和重点地区的交通 可达性较高,加之其北侧紧邻宾水道延长线,西侧为高教区规划路,其 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于某市第三高教区北侧,天津师范大学规划 用地的西北侧,其选址依托第二高教区,毗邻第一高教区,使招考机构 与大学紧密相连,便于资源共享,其选址区域优势明显;加之其建设场 址环境优美,建筑环境及社会环境良好,土地权属明确,符合相关的政 策法规,故选址于此是较为理想的。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6 页页 第四章第四章 总总体体方案方案 本项目选址于某市第三高教区北侧,建设用地呈较为规则的缺角 矩形,东西长约 330 米,南北宽约 230 米,面积约 6.775 公顷。规划在 此范围内建设包括服务楼、综合楼、行政办公楼、招生考试楼、会议与 交流中心及后勤餐饮楼在内的一组建筑,以及配套建设的地下车库等 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约 32000 平方米。 由于其选址地处第三高教区内,因此在建筑控高方面应符合该区 域的规划要求,建议其层数不宜超过 4 层,建筑高度应控制在 15 米以 下。 该项目依照使用功能,总体划分为招考服务、行政办公、会议与交 流中心三个功能分区。综合分析这三大功能区域的使用特性,会议交流 中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封闭性,在规划上要求相对独立设置,并设置 有功能完善的专属的工作、生活等附属设施,以及相对独立的内部出入 口;招考服务中心具有较强的开放特性,面向社会广大考生,为之提供 包括咨询、报名、考试及查询等服务,这一区域在规划上要求靠近主要 出入口设置,交通便捷,同时应避免与内部人流形成相互间的干扰;行 政办公及招生考试办公则位于二者之间,其功能是服务于命题和招考 服务两大中心,为方便对其实施管理,因此应将其作为过渡空间,建设 场址应选择在会议与交流中心和招考服务中心之间。 基于上述规划原则,本项目总体规划将会议与交流中心布置在建 设场址东侧,用地呈半岛形状,处于相对封闭的建筑环境之中,自北向 南依次布置有会议中心、会议与交流中心及其专属的生活附属设施;行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7 页页 政办公及招生考试办公则位于场址中部,自北向南依次排布,并在南端 设置有后勤及餐饮设施;招考服务中心规划位于场址西侧,为整个建筑 群中较为开放的空间,由于其主要承接招考咨询、报名、考试及成绩查 询等面向社会的工作职能,因此将这一部分与该中心的招考、命题设施 分开,相对独立设置。 依照各功能分区的使用特性,该项目总体规划拟设置两个出入口, 其中主要出入口开向西侧的规划路,前部设有集散广场及外部停车场 等设施,作为公众出入口使用;内部出入口开向北侧的宾水道,临近行 政办公及会议与交流中心,其间设计有内部广场、停车场等设施,交通 流线互不干扰,使得会议与交流中心与行政办公及招考服务中心严格 划分开,达到封闭管理的目的。 主要主要经济经济技技术术指指标标 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 1用地面积公顷6.775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2000 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280002 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4000 3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14000 4建筑密度%20.66 5容积率0.41 6绿地率%40 7停车位个195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8 页页 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本项目选址于某市第三高教区,天津师范大学规划用地西北侧,建 设用地约 6.775 公顷,在此范围内拟建设包括招考服务、行政办公、考 试命题在内的三个功能区,具体建设项目有服务楼和综合楼、行政办公 楼及招生考试楼、会议与交流中心,以及后勤餐饮楼、咨询室、警卫室 等建筑组团和单体建筑,并配套建设有地下停车场等设施,总建筑面积 约 32000 平方米。 一、服一、服务务楼和楼和综综合楼合楼 1、概述 拟建的服务楼和综合楼由南、北两栋单体建筑,通过首层连为一体 的建筑综合体。其中南侧建筑为服务楼,北侧建筑为综合楼,中部的连 接体为仓库,上部为室外平台。主体建筑层数 3 层,框架结构,建筑高 度 13.2 米,面积约为 8340 平方米。 2、平面设计 该建筑首层面积约 3170 平方米,主入口位于建筑西侧,南侧的服 务楼范围内部设计有入口门厅、大厅、咨询处、业务厅、办公室,以及配 电间、换热站、开水间和卫生间等;北侧的综合楼范围内部设计有入口 门厅、保安和值班室、业务接待室、制证机房、印刷车间和印品库,以及 男女更衣室、开水间和卫生间等。 该建筑二层面积约 2585 平方米,在南侧的服务楼范围内部设计有 普通考场、培训考场、机房、开水间和卫生间等;北侧的综合楼范围内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19 页页 部设计有网站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机房、水暖电维修间、配电间和 交换机室,以及备用房间、开水间和卫生间等。 该建筑三层面积约 2585 平方米,在南侧的服务楼范围内部设计有 普通考场、培训考场、机房、开水间和卫生间等;北侧的综合楼范围内 部设计有信息采集、试卷保管、保安及监控室,以及备用房间、开水间 和卫生间等。 3、剖面设计 服务楼和综合楼建筑层数为 3 层,层高 4.2 米,室内外高差 0.45 米, 建筑总高度 13.8 米。 二、行政二、行政办办公楼、招生考公楼、招生考试试楼楼 1、概述 拟建的行政办公楼、招生考试楼由北侧的行政楼、中间的招生考试 楼 a 座和南侧的招生考试楼 b 座三栋单体建筑组成,其间行政楼和招 生考试楼 a、b 座通过连廊连为一个整体。行政办公楼面积为 4400 平 方米;招生考试楼 a、b 座面积约为 4300 平方米。 该组团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3 层,建筑高度 13.2 米,总面积约 为 8700 平方米。 2、平面设计 行政楼位于该建筑组团北侧,建筑首层面积约 1505 平方米,主入 口开向南侧的半围合状庭园,建筑内部设计有入口大厅、接待室、党委 办公室、财务处及报账大厅、档案室等,同时附设有保安室、值班室、开 水间、更衣室和卫生间等;行政楼建筑 2 层面积约 1480 平方米,内部设 计有中招办公室、会客室、会议接待室、会议室,以及 5 套带有休息室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0 页页 的办公室,同时附设有设备间、开水间、更衣室和卫生间等;建筑 3 层 面积约 1415 平方米,内部设计有高招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客室、会 议接待室,以及 2 套带有休息室的办公室,同时附设有设备间、开水间、 更衣室和卫生间等。 招生考试楼 a 座位于该建筑组团中部,面积约 2100 平方米。建筑 首层面积约 900 平方米,主入口开向其东侧的半围合状庭园,建筑内部 设计有入口大厅、办公室、应用服务器室、计算机房、网管室、设备维修 间、电池室,以及备用房间、更衣室和卫生间等;建筑 2 层面积约 800 平方米,内部设计有办公室、会议接待、保密室、资料室、储物及更衣室 和卫生间等;建筑 3 层面积约 400 平方米,内部设计有办公室、会议接 待、资料室等。 招生考试楼 b 座位于该建筑组团南侧,面积约 2200 平方米。建筑 首层面积约 830 平方米,主入口与北楼相对应,开向其北侧的半围合状 庭园,建筑内部设计有入口大厅、办公室、会议接待、储物室、更衣室和 卫生间等;2 层面积约 800 平方米,3 层面积约 570 平方米,其内部功能 相近,均设计有办公室、会议接待、储物室、更衣室和卫生间等。 行政楼、考试楼和招生楼三个单体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新颖,多个 3 层共享的内庭园,以及休闲厅的设计充满人性化,为员工营造出良好的 工作氛围和交往空间。 3、 剖面设计 行政办公楼、考试楼和招生楼建筑层 3 层,层高 3.9 米,室内外高 差 0.6 米,建筑总高度 13.2 米。 三、后勤餐三、后勤餐饮饮楼楼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1 页页 1、概述 拟建的后勤餐饮楼位于行政办公楼南侧,为一个单体建筑,使用功 能以餐饮为主,设计可容纳约 500 人同时就餐,并附设部分职工健身、 娱乐设施。该建筑层数 2 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 11.10 米,面积约为 3000 平方米。 2、平面设计 该建筑首层面积约 1850 平方米,主入口位于建筑西侧,内部设计 有入口门厅、餐厅、厨房操作间、乒乓球室、台球室,以及职工休息室、 卫生间、盥洗室等;2 层面积约 1150 平方米,内部设计有大餐厅、雅间、 卡拉 ok 室、放映室、健身房及卫生间等。 3、剖面设计 后勤餐饮楼建筑层 2 层,首层层高 5.4 米,二层层高 4.2 米,室内 外高差 0.6 米,建筑总高度 11.1 米。 四、会四、会议议与交流中心与交流中心 1、概述 拟建的会议与交流中心规划为一个建筑组团,由会议中心、入闱人 员客房及生活附属设施构成,其中会议中心可承接 500 人规模会议,客 房区设计有不同标准客房 72 套,可容纳 144 名入闱人员住宿。该建筑 层数 13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约 13.2 米,面积约 6995 平方米。 2、 平面设计 该建筑首层面积约 4400 平方米,主入口位于建筑中部,开向东侧 半开放式的广场,其内部设计有主入口门厅、服务台,以及警卫室等,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2 页页 同时也将建筑首层分为会议中心和客房两个区域。其中会议中心区位 于建筑北侧,设计有可容纳 200 人的报告厅一座,100 人会议室 1 间, 50 人会议室 4 间,同时附设有贵宾接待室、值班室、卫生间等;客房区 位于建筑南侧,有三组建筑自北向南依次排布,其间通过连廊和附属房 间串接在一起。平面设计有标准客房 29 间,高级套房 2 间,同时附设 有会议室 2 间,以及休息室、开水房及盥洗室等附属设施。 该建筑 2 层面积约 1700 平方米,平面功能以客房为主,设计有标 准客房 25 间,同时附设有会议室 2 间,以及警卫室、休息室、开水房及 盥洗室等附属设施。 建筑第 3 层面积约 895 平方米,平面功能仍以客房为主,设计有标 准客房 16 间,同时附设有警卫室、休息室、开水房及盥洗室等附属设 施。 3、剖面设计 拟建的会议与交流中心建筑层数为 13 层,层高 3.9 米,室内外高 差 0.6 米,建筑总高度 13.2 米。 五、其他相关五、其他相关设设施施 拟建的其他相关设施包括有咨询室、警卫室,以及变电站、换热站 等室外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965 平方米。其中拟建的咨询室位于场址西 南侧,建筑层数 1 层,面积约 515 平方米;变电站、换热站位于场址西 南侧,拟建的咨询室东侧,建筑层数 1 层,面积约 370 平方米;警卫室 位于场址北侧,主要负责考试中心内部出口警卫值班,建筑层数 1 层, 面积约 80 平方米;此外,该项目还拟建设有围墙、大门、道路、广场、驳 岸、绿化及建筑小品等室外工程,并规划建设包括 1 片网球场地和 5 片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3 页页 羽毛球场地的室外运动场地。 六、地下六、地下车库车库 本项目除建设有上述多个组团项目之外,构想位于场址北侧,内部 出入口西侧建有地下一层的汽车库,面积约 4000 平方米,设计可停泊 约 70 辆机动车,并兼具人防功能。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4 页页 第六章第六章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 一、一、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 年版) 某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 年版)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4-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版)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gb/t50311- 200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 年版)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5 页页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二、道路交通二、道路交通 本项目建设场址北临宾水道延长线,西为规划路,依照各功能分区 的使用特性,该项目总体规划拟设置两个出入口,其中主要出入口位于 西侧,规划作为公众出入口使用,而开向规划路,则可以避开交通流量 较大的宾水道延长线,缓解本项目所产生的交通流量对城市主干道路 的冲击,同时在其内部设有集散广场及外部停车场等设施;内部出入口 开向北侧的宾水道,临近行政办公及会议与交流中心,其间亦设计有内 部广场、停车场等设施。会议与交流中心内部交通呈环状布置,交通流 线互不干扰,同时会议与交流中心与行政办公及招考服务中心严格划 分开,达到封闭管理的目的。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及使用性质,规划配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泊 位。其停车场分为外部停车场地及内部停车场两部分设置。其中外部停 车场位于场址西侧,设计机动车泊位 40 个,非机动车泊位 600 个,占 地面积约 2300 平方米;内部停车场采取地上停车场结合地下停车库方 式解决,其中地上停车场位于场址北侧,设计机动车泊位 85 个,非机 动车泊位 600 个,占地面积约 2700 平方米,同时设计有 4000 平方米的 地下停车库,设计机动车泊位 70 个。 而依照某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j10484-2004),根据 建设规模及使用性质计算,该项目应规划配建机动车泊位 336 个,非机 动车泊位 1120 个,方可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建议增建 141 个机动车室 外停车泊位,并合理规划非机动车泊位。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6 页页 三、三、给给排水排水 1、水源 由考试院附近宾水道和规划路上市政给水管道分别引入两条独立 的输水管线,其管径均为 dn150,供水压力0.25mpa。 2、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 考试院内行政、办公人数 500 人,用水定额 40 l/人 d,kn=1.5,t=8 小时;会议中心可承接 500 人,用水定额 8l /人次, kn=1.5,t=4 小时; 食堂可同时容纳 500 人同时就餐,3 餐/d, 用水定额 25 升/次,kn=1.5,t=10 小时;客房区可容纳 148 名人住宿,用水定额 150 l/人d,kn=2.5,t=24 小时。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58.7m3/d,最 高时生活用水量为 9.5m3/h。 2)绿化用水量 绿化面积约为 37650 m2,用水定额 1.5l/ m2 次,1 次/d,每次 2 小 时完成。则最高日绿化用水量为 56.5 m3/d, 最高时绿化用水量为 28.2m3/h。 3)浇洒道路用水量 停车及广场、道路面积为 17145 m2,用水定额 1.0l/ m2 次,2 次 /d,每次 1 小时完成。则最高日浇洒用水量为 34.3 m3/d, 最高时浇洒用 水量为 17.1 m3/h。 4)空调冷却循环水补水量 除咨询室、警卫室和地下车库以外,其它建筑物均设有中央空调, 冷却循环水量约为 700m3/h,循环水补水量按循环水量 1.5%计算,空调 机工作时间按 12 小时考虑。则最高日空调冷却循环水补水量为 126m3/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7 页页 d,最高时空调冷却循环水补水量为 10.5m3/h。 综上所述数据,考虑 10%未预见水量,则最高日用水量 303.1 m3/ d,最高时用水量 71.9 m3/h。 3、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考试院内各建筑物的生活给水系统与室外消火栓用水共用同一系 统,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给,配水干管布置成下行上给式,并呈环状 布置,其水压可满足该建筑物内最不利处配水点所需流出水头的要求。 4、空调冷却循环补水系统 工艺流程: 补水(自来水) 同时考虑除污、水质稳定等措施,并保证系统安全。 5、污水系统 考试院内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 90%考虑。则生活污废水最高日排 水量为 58.1m3/d,最高时排水量为 9.4m3/h。 建筑物内的生活污水采用重力流排至室外;地下一层的汽车库的 废水由潜污泵提升后排出;厨房及餐厅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 他普通废水及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的粪便污水汇合,排至附近的市政 污水管道,最终进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 6、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建筑物周围道路雨水经雨水收水口收 冷却塔循环水池循环水泵制冷机冷却塔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8 页页 集后,通过设置的院内雨水管道,最终排至附近河流中。 四、采暖、空四、采暖、空调调 1、编制范围 本项目采暖、通风、空调及其配套工程设计与设想。 2、编制说明 (1)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9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1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9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9 采暖期室外计算平均温度 -1.2 2)室内设计参数 表 6-1 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新鲜空气量 房间名称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m3/n.p 备注 大厅18 办公室20 教室16-18 客房18-20 客房卫生间23-25 8-10 次换 气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29 页页 房间名称 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新鲜空气量 备注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m3/n.p 会议室18-20 餐厅18-20 厕所166 次换气 报告厅25-2720 设备用房5-151-6 次换气 (2)方案说明 本项目除配套建设的咨询室、警卫室、地下车库值班室等附属设施 仅冬季设集中采暖,夏季可考虑预留分体空调电源外,其它建筑均按全 年舒适性空调设计。 空调系统应按楼栋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划分。本项目各建筑内分别 自设一个空调系统,系统型式可根据房间大小及使用功能的不同确定。 对于大堂、报告厅等大空间房间可采用低风速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结 合建筑物特点,空气处理机可采用组合式或吊顶式。全空气空调系统应 考虑过渡季全新风运行的可能性。对于办公、客房等小空间房间可采用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宜按楼层及功能分区分别设置。新风应 采用热回新风换气机以利节能。会议交流中心由于其使用功能的特殊 要求,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新风机组宜按楼层及功能分区分别设置。 新风应采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以利节能。所有空调房间应设机械排 风,所有卫生间、厕所等均应设机械排风,使污染空气有组织排出室外。 (3)空调系统自控 对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室温控制,除设手动三速开关外,在水 系统中设温控电动二通阀,室内回风口处设温控调节器(由用户手动调 教育招生考教育招生考试试院迁址新建院迁址新建项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第 30 页页 节,设定室内温度)来控制阀门开、关,调节供水量,以达到自动控制室 温并节能。 对于全空气空调系统,室温控制采用水系统两通阀(或三通阀),由 回风温度(即室温)控制其开关(或水量),以保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其 温度由运行工作人员调节。 制冷(热)站控制应与空调系统室温控制方法相协调一致。机组运 行,开停程序,运行工况及事故报警等应设监视,监测及自动记录。并 应能与楼宇自动控制联接。纳入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4)冷、热源 本项目冬季采暖供热热源由杨柳青热电厂供给,自建集中换热站。 选用二台单台换热能力为 900kw 的水-水板式换热器,冬季制取 60/50热水,夏季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