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填空题_第1页
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填空题_第2页
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填空题_第3页
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填空题_第4页
行政执法人员考试填空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 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 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2.行政执法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的(合 法委托),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 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3.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 者(错案追究制度),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4.依法行政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责权统一、政 令畅通)。 5.行政机关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 的行政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 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 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权利。 6.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 明(理由)。 7、纲要于(2004 年 3 月 22 日)公布施行。 8、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基本方略,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 法。 9、1999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 政的决定)。 10、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 确提出_(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1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 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12、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 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 13、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论证。 14、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 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15、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 错和错案追究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16、各级政府每年年初应当对上一年度依法行政工作 情况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政府各 部门应当每半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25、国务院于 2008 年 5 月 12 日发布了关于 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26、听证举行(10)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 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27、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在深入调查 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政府及其(部门负 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杜绝擅权专断,滥用权力。 28、对依法应当做出决策而不做出决策,玩忽职守、贻 误工作的行为,要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 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29、对应当听证而未听证的、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 查不合法的、未经集体讨论做出决策的,要依照行政机关公 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 的(公务员)给予处分。 30、市县政府部门发布规范性文件后,应当自发布之日 起(15)日内报本级政府备案。 31、市县政府发布规范性文件后,应当自发布之日起 (十五)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32、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 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对被聘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 (合同工、临时工),要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33、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行政 复议能力。 34、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 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 形式向社会公布。 35、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行 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对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要进行相关 法律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的才能授予其行政执法资格、上 岗行政执法。 36、市县政府不履行对依法行政的领导责任,导致本行 政区域一年内发生多起严重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影 响的,要严肃追究该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7、有关行政机关对其它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 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行政许 可法。 38、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 围、(条件)和(程序)。 39、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 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 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 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40、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办事 效率),提供(邮质服务)。 41、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 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 害)的,有权(申请赔偿)。 42、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 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43、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 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 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造成财产损失 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要求赔偿)。 4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 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 督检查。 45、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 决定、地方性法规、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 可,除此以外的,任何其它规范性文件一律都不得设定行政 许可。 46、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 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47、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 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 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它组织的(设 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48、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 (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 49、规章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起草单位应当采用(听证 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 50、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 议于 2003 年 8 月 27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将于(200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51、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 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 定。需要延长时间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十日,并应当告知申请人。 52、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 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 加贴、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53、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 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 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 (受理)。 54、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 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19、行政机关在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时需要对实质内 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5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 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 大行政许可事项,应当举行听证。 56、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 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行政许可决 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57、行政机关对于申请人申请延续行政许可的申请逾 期未作决定的,视为 (准予延续)。 58、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 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 59、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 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60、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 定授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61、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 人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但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 得包含与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62、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 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 政许可申请(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但是,法 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63、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单个行政机关 作出行政许可的,一般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 十)日内作出许可决定。 64、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 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许 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 定的除外。 65、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 (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 和(注明日期) 的书面凭证。 66、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 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 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67、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 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6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 费用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69、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履行法定告知义务,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0、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 (公众)有权查阅。 71、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应当于举 行听证的(七)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地点 等,听证应当制作笔录,最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 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72、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 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该地域内)有效。 73、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监督不力,造成严 重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 处分。 7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 基础和标准收费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 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 分)。 7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听证的事项 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 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76、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 行政机关应当(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 行政许可决定。 77、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 和(实 施) ,适用本法。 78、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79、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 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80、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 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81、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国务院对于尚未制定法律 的,可用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 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82、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 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一条所列 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 止实施该行政许可。 83、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 行政机关应当 (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信息。 84、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 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外,应当(公开) 。 85、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政府信息公开 具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 86、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公开 政府信息要做到 (即时准确)。 87、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行政机关依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