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 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一、行政法的原则、渊源1.行政法与行政程序法具体基本原则内容(p2-3、p23)(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也叫做实质合法性原则,包括目的、相关、平等、比例、社会道德)、应急性原则。(2)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公开、公正、参与、效率原则。2.行政法的渊源外部表现形式及效力冲突解决方式(p4-5)(1)具体关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定机关、具体文件名称、效力等级。(2)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家长裁决制):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或国务院(政府),注意部门规章vs地方性法规(两家孩子打架)二、行政法律关系1.行政法律关系具体内容(p5-6)(1)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客体: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3)内容:权利和义务。行政相对人权利:参与、受益、请求权。2.行政主体概念、职权、内容(p6-12)(1)行政主体:权(立法、司法、党务不是)、名(内部机构、派出机构超授权;受托方)、责(独立责任组织)。可以作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申请人。(2)行政职权:公益、优益、支配、不可自由处分性。(3)关注行政解释权(2014新增)、行政执法权等内容。3.行政机关内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区别(1)关注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直属特设机构内容性质(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vs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区别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性质不是行政主体授权行政主体权行政机关的委托(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名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可以自己的名义的行使责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4.派出机关vs派出机构区别(1)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管委会(2)派出机构:审计署的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财政所等5.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不能成为被告;可以申诉、提出控告。三、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特征、分类、效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p13-18)(1)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自由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2)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关注:抽象(具体)行政行为,羁束(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职权(依申请),授益(损益)行政行为。(3)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公定力、执行力(不等于强制执行,不等于立即执行)。(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体;权限;内容;程序。2.抽象行政行为(p19)(1)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对象的普遍性;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准立法性;不可诉性。(2)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不包括人大制定的法律。3.具体行政行为类型(p20-22)(1)行政确认:要式、羁束行政行为; 依申请或依职权;不一定是损益或授益。(2)行政监督:行政主体监督行政相对人,依职权、单方行为。(3)行政裁决vs行政调解:行政裁决有强制力(可诉);行政调解没有强制力(不可诉)。4.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的程序(2014年新增)(p22)(1)行政给付vs行政奖励:行政给付不具有精神上和职务上的权益,对象是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行政奖励更多在说精神鼓励,对象是有特殊贡献的人。(2)行政奖励是一种授益行政行为。行政奖励的主体限于行政机关(主体);企业、学校内部及社会团体等根据有关奖励制度实施的奖励行为不属于行政奖励。(3)行政奖励的条件由法律事先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向法定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定条件自行确定被奖励人。(4)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不予奖励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5.行政事实概念和种类(2014年新增)(p27-29)(1)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非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仅产生事实上的效果的行为。(2)种类:执行性行政事实行为(如:工商机关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进行的没收物品的行为,拍卖/变卖结果通知书;通知性行政事实行为(如意见、劝告、气象报告);协商性行政事实行为。6.行政指导(2014年新增)(p29-30)(1)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应有法律依据。(3)行政主体应在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指导。(4)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时应遵守有关程序法的规定。(5)行政主体也不得对行政相对人实行区别对待。(6)救济:可以要求国家赔偿,不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四、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制度1.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p23)(1)公开原则主要体现在法律公开、资料公开、行政过程公开、行政决定公开等方面。(2)公正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要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3)参与原则:听证程序是参与原则的重要体现。(4)效率原则:时效制度、简易程序、紧急处理程序是效率原则的重要体现。2.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p23-26)(1)基本制度包括:信息公开制度;回避制度;行政调查制度;告知制度;催告制度;听证制度;行政案卷制度(即案卷排他性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教示制度;时效制度。(2)具体关注催告制度、告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教示制度制度内容告知制度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之前,就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享有的权利以及其他事项,有义务告知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并加以指导说明理由制度对行政相对人作出“不利影响”决定时,需要说明理由教示制度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正式作出某种不利决定”时,应当将有关“法律救济权利事项”明确告知,教引行政相对人如何获得法律救济行政调查制度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若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证时,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案卷排他性制度即行政案卷制度,行政决定只能以行政案卷体现的事实作为根据,如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唯一依据)(2010年单选题)【注】行政处罚中,听证笔录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p27)事项要求依职权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公开政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依申请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1)按照当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2)不能按要求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其他适当形式提供(3)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1)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2)不能当场答复的,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答复(3)经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当场15+15个工作日)公开政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经权利人同意或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可以公开)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一、行政许可与相关许可的区别 原则、设定1.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行政登记区别(p31-32)(1)行政许可:依申请;外部;事前;自由裁量;授益;要式行为。(2)行政确认:可依职权、可依申请,羁束行政行为,不可自由裁量,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前。(3)行政登记:建立一种秩序,是法律控制的辅助手段,没有裁量权。2.税务行政许可种类(p38)(1)目前保留许可项目(4项):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印花税票代售许可。(2)取消项目(5项):对发票领购资格的审批;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的审批;使用计算机开具发票问题;纳税人拆本使用发票;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按禁止行为进行管理。【2014新增】(1)取消税控收款机生产企业资质认定审批项目。(2)取消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方式的核准。(3)取消税务总局对印制本单位名称发票的审批项目。3.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p33-34)(1)法定;(2)公开、公平、公正;(3)便民和效率;(4)救济;(5)信赖保护;(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7)监督。4.行政许可设定权限划分(p38-39)(1)具体行政行为设定权划分归纳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执行法律行政法规n-限制人身自由(还可以决定的方式设定临时许可)n-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地方性法规n-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查封+扣押地方规章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上限省级人大常委会定)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许可部门规章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上限国务院定)(2)上位法有设定的,下位法不可以设定,但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上位法没有设定的下位法可以设定。(3)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资格资质,不得设定企业等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前置性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企业个人到本地区经营,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市场。二、行政许可实施1.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及便民原则体现(p39-40)(1)具体行政行为实施主体归纳表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受委托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授权其他组织行政许可法律、法规授权其他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授权行政强制执行有权限法律、行政法规授权(2)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 “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3)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 “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2.行政许可实施的申请与受理程序(p41)1.对申请人的要求(1)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但是依法应当亲自到场的除外(便民措施)。(2)可以通过信函和电子方式提交申请书(便民)。(3)应当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对行政机关的要求(1)应当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如需要)。(2)应当将有关材料、示范文本在办公场所公示。(3)应当推行电子政务(有条件地逐步推行)。3.行政机关对申请的处理(1)不需要取得许可即时告知不受理;(2)不属本机关职权即时书面决定不受理,告知正确机关;(3)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允许当场更正;(4)材料不符合:当场或五日内一次告知补正内容,逾期视为受理;(5)各项符合;应当书面决定受理。提示:行政机关受理或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3.行政许可听证程序、延续及费用制度(p42-43)(1)具体行政行为听证程序归纳表情形启动期限费用行政许可(1)主动举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涉及公共利益;(2)申请举行:涉及申请人与他人间重大利益关系依申请依职权申请:被告知的5日内;组织:收到申请20日内;告知:举行听证的7日前均免费行政处罚(1)责令停产停业;(2)吊销许可证和执照;(3)较大数额罚款依申请申请:3日内;组织:无要求;告知:7日前均免费税务行政处罚(1)罚款:公民2000或组织10000;(2)吊销税务行政许可依申请申请:3日内;组织:15日内;告知:7日前行政复议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申请、依职权(2)延续: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申请,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机关在有效期届满前决定,逾期的视为准予延续(默示批准)。(3)有数量限制的许可,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4)收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三、行政许可监督1.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注销与吊销有什么不同?(p4445)撤销(1)可以撤销:机关(滥用、超越、违反程序等许可)(2)应当撤销: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手段取得)(3)不予撤销:撤销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撤回本就没错,但是依据情况、事实、法律变化(许可信赖保护原则)吊销行政处罚行为,实施许可的活动过程中违法注销特定资格已不存在,程序性行为2.违反行政许可法的法律责任(p45-46)(1)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2)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一、行政处罚原则、种类、适用、时效1.行政处罚的几个基本原则(p48-49)(1)法定;(2)公开、公正、过罚相当;(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4)保障相对人权益;(5)监督制约、职能分离;(6)一事不二罚(款)。2.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处罚种类(1)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人身自由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行为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警告(训诫罚)。(p50)(2)税务行政处罚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p60)3.行政处罚的适用(p53)(1)不予处罚:无责任能力者(小于14周岁、精神病人发病时)不处罚;情节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处罚;过时效者不处罚。(2)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主动消除或减轻者、胁从者、配合立功者。行政处罚法未规定从重处罚的情形。4.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p53)(1)行政处罚法:2年;税收征管法: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6个月。(2)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二、行政处罚程序1.行政处罚简易程序(p54)(1)适用:数额较小的罚款(公民50元以下,对法人或组织1000元以下)或警告。(2)内容:表明身份;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制作、交付行政处罚决定书,备案。2.一般程序(p54-55)(1)一般程序包括(7步):立案、调查、处理决定、制作处罚决定书、告知和说明理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送达处罚决定书。(2)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宣告后当场送交当事人;当事人不在现场的,除另有规定外,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法送达当事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依法应当在“2日内”送达。3.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与行政许可法区别(p56)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一般由当事人申请举行;告知后3日内提出;听证笔录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举行、行政相对人申请举行;告知后5日内提出;作出行政许可必须以听证笔录为依据。4.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p58-59)(1)行政机关由专案组2名以上核实,本机关正职、主持负责人3日审批;审批了24小时移送给公安机关。(2)公安机关对不属于管辖的24小时转送;属于管辖的3日审查。(3)行政执法机关逾期不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的,由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或实行垂直管理的上级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移送。(4)构成犯罪的:对故意不移交,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谋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p291)三、税务行政处罚1.税务行政违法行为及其处罚规定(p60-62)(1)纳税人的税务违法行为可分为:纳税人违反日常税收管理的违法行为、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违法行为、妨害发票管理的违法行为三类。(2)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向社会公告。2.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中止、终止(p62-63)(1)适用范围:公民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0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2)听证中止:证据有疑问无法听证辨明,可能影响税务行政处罚的准确公正。(3)应当终止: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4)可以终止: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放弃申辩和质证权利,声明退出听证会,不经听证主持人许可擅自退出听证会的;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严重违反听证秩序致使听证无法进行。第四章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一、行政强制种类和基本原则1.行政强制种类(p64)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种类归纳表区别具体种类行政强制措施(4+n)(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交通管制,强制进入场所,通信管制等。行政强制执行(5+n)(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2)划拨存款、汇款;(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5)代履行;(6)其他方式指强制履行兵役义务、强制戒毒、强制收购、强制教育等。行政处罚(6+n)(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税务行政处罚(4)(1)罚款;(2)没收违法所得;(3)停止办理出口退税;(4)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2.行政强制基本原则(p65-67)(1)合法性;(2)适当原则(合理、符合比例);(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4)禁止谋私利;(5)保障程序和救济权利原则。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1.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一般规定(p68)(1)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情况,行政机关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2)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强制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权利,听取陈述申辩;(3)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2.查封、扣押具体内容(p69)标的(1)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2)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决定书当场交付;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期限(1)(30+30)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保管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费用(1)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2)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解除(1)没有违法行为;(2)查封、扣押的与违法行为无关;(3)已经作出处理决定;(4)期限已经届满3.冻结具体内容(p70)主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期限(30+30)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程序制作冻结通知书通知协助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立即协助冻结行政机关3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三、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1.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一般规定(p71)强制执行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催告+逾期+无正当理由强制执行)中止执行(1)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2)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3)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终结执行(1)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2)执行标的灭失的;(3)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4)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执行和解分阶段履行;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不包括”罚款的本金、税款本金、行政收费本金2.金钱给付义务执行具体内容(p71)一般条件金钱给付义务,当事人不履行,行政机关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不得超出原数额直接强制超过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执行;无权机关申请法院划拨存款、汇款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金融机构3.代履行具体内容(p72)条件(1)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2)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履行程序(1)代履行3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2)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3)费用 “由当事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符合的要求(p7273)申请申请材料:申请;行政决定书、决定的事实和依据;当事人意见和催告情况;标的的情况管辖(1)一般情况: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2)执行对象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法院接到申请,在5日内受理审查法院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作出执行裁定因情况紧急,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立即执行,经法院院长批准,法院自作出执行裁定之日起5日内执行救济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行政机关可在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费用行政机关不缴纳申请费。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第五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一、行政复议基本原则、受案范围1.行政复议基本原则(p75-77)(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公开原则;(4)及时原则;(5)便民原则;(6)禁止不利变更原则。2.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p93)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14、33条规定,只有征税行为属于复议前置,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均是选择型。3.复议机关附带审查内容和程序(p78)(1)受案范围可以包括“一并”审查的抽象行政行为,但是税收规章和其他规章除外。(2)行政复议机关的处理:有权处理30日;无权处理7日转送,60日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二、复议参加人1.申请人(p78)(1)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民)。(2)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2.被申请人(p79)(1)行政主体(官)。(2)扣缴义务人的扣缴税款行为: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为被告或被申请人。3.第三人(p80)(1)未申请复议的利害关系人(民)。(2)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与申请人基本相同的权利,如委托1至2名代理人。(3)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三、复议管辖、申请、受理决定1.税务行政复议管辖(p93)具体行政行为实施单位复议机关备注(1)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省税务局(2)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所属税务局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3)两个以上税务机关共同作出共同上一级税务机关(4)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作出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5)被撤销的税务机关在撤销以前所作出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6)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本级复议)(7)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一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2.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审理(p95-96)(1)申请复议的期限:知道行为之日起60日内;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除外(如专利法中规定3个月)。(2)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在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以后或担保得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3)错列被申请人: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否则不予受理,或驳回复议申请。(4)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3. 税务行政复议和解、调解内容(p99)税务案件中的和解和调解: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税务行为(如行政处罚、核定税额、确定应税所得率等);行政赔偿;行政奖励。4.行政复议确定的类型(p91)维持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履行决定针对不作为。变更决定(1)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2)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撤销决定(1)证据不足;(2)依据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5)行为明显不当。确认违法限期履行已无意义;不具有可撤销的内容;撤销会给公共利益带来重大损害。赔偿决定(1)依申请赔偿决定;(2)依职权赔偿决定。驳回决定无职责或已尽职责;不符合受理条件。第二篇民商法律制度第一章民法基本理论概述一、民事主体、权利、责任、事实1.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区别(p101)(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2)行政法:行政主体对相对方行使职权“非对等”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种类、内容(p102)(1)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法人成立(营业执照签发)、终于法人消灭(注销)”。由法人机关代表法人行使民事行为能力。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人格和身份;智慧产品。3.民事权利分类、保护(p103)(1)分类主要关注:标准分类具体内容客体所体现的利益性质人身权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配偶、亲权、亲属权。财产权 包括:物权、准物权、债权和继承权。可以同主体发生分离。知识产权如作品、专利发明、商标等。社员权包括表决权、盈利分配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民事权利的作用支配权 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请求权 如债权,成立在先的请求权并无优先效力。形成权 单方意思表示,包括承认权、同意权、选择权、撤销权、解除权、抵消权、终止权。抗辩权 拒绝对相对人履行义务。权利可否与其主体分离专属权不得让与和继承。如人身权、结婚、离婚、收养权等。非专属权可以让与和继承的权利。如财产权。(2)民事权利的保护:自力救济;公力救济(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3.民事责任的类型、承担方式(p106)(1)依复数责任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划分:按份责任;连带责任。(2)出资人承担责任的财产范围划分:有限责任;无限责任。(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4.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p107)自然事实(与意志无关)事件(现象发生):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的发生等状态(现象持续):自然人下落不明、时间的经过等行为(与意志有关)表意行为(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催告、通知、告知是准法律行为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二、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p109)(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p109)(1)单方、双方、多方单方行为:如遗嘱行为、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双方行为:如赠与合同行为。多方行为:如3人以上的合伙行为。(2)财产与身份财产行为:如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身份行为:如收养行为、结婚等。(3)有偿与无偿有偿行为:指双方需为对价的行为,如买卖行为。无偿行为:指没有对价的行为,如赠与行为。(4)诺成性和实践性诺成性行为:如买卖合同。实践性行为:如借用合同,定金合同。3.无效民事行为种类(p11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民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4.代理种类、无权代理(1)代理种类(p111)委托、法定与指定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而产生的代理。法定代理:依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指定代理:因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的指定所产生的代理。一般与特别一般代理:代理权范围及于代理事项的全部。特别代理:代理权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或一定事项的某些方面的代理。单独与共同单独代理:代理权属于一人的代理。共同代理:代理权属于两人以上的代理。本代理与再代理本代理:基于被代理人选任代理人或依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再代理(又称复代理、转代理):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其所享有的代理权转托他人而产生的代理。直接与间接直接代理: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的代理。间接代理: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效果移转于被代理人的代理,如信托行为。(2)无权代理(p113)狭义无权代理(效力待定的合同)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追认权:追认有效;不追认、默示不生效;催告权: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撤销权: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利。表见代理虽无代理权但客观上有使相对人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空白合同书),相对人须为善意对第三人,可按表见代理主张合同有效,也可按狭义无权代理主张撤销权;对被代理人:可以行使追认权;不可以主张无权代理的撤销权。三、时效1.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区别(p114)区别诉讼时效除斥期间适用对象债权请求权形成权性质丧失胜诉权,非实体权利丧失实体权利期间性质可变期间,适用中断、中止、延长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延长适用法官不能主动适用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2、诉讼时效的种类(p114)(1)普通诉讼时效,2年。(2)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p115)中止暂时停止计算,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提示:法定事由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中断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提示:法定事由有(1)权利人提起诉讼;(2)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4.诉讼时效特征及司法解释(p114)(1)诉讼时效的特征:丧失“胜诉权”;不丧失“起诉权,实体权”;由法律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在一审期间),法院不主动查。(2)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案件: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3)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二章物权法律制度一、物(物权)分类、基本原则1.物的分类(p115)(1)动产与不动产:前者“交付”为要件,后者“登记”为要件。(2)主物与从物:同属一人;独立存在;主要和从属关系。(3)原物与孳息物: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4)货币与证券:货币所有权让与是事实行为,不需要有行为能力。丧失货币的占有,不存在基于物上请求权的返还请求权,存在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2.物权法原则(p119)(1)一物一权;(2)物权法定原则(种类、内容法定);(3)公示、公信原则。3.物权分类、效力(p120)(1)自物权如:所有权。他物权如:用益物权、担保物权。(2)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3)准物权如:矿业法所规定的探矿权、采矿权,渔业法所规定的捕捞权、养殖权等。(4)物权效力:支配力;优先力;妨害排除力(物上请求权);追及效力。二、所有权1、所有权的特征、类型(p122)(1)所有权的特征:自权性;完全性;归一性或整体性;恒久性或永久性;弹力性。 (2)所有权的类型: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专属于国家所有: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非专属于国家所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野生动植物资源;文物;基础设施;农村和城郊的土地等。2.所有权的取得(p123)(1)原始取得:先占、生产、收取孳息、添附、无主物和罚没物的法定归属、动产的善意取得、没收等(2)继受取得:如买卖、赠与、继承等(3)动产所有权特殊情况埋藏物、隐藏物、无人认领的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无人继承遗产: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则归集体组织所有。先占: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相应取得所有权。结合抛弃物考核,注意遗失物不能构成先占。添附:附合、混合、加工。3.所有权的消灭(1)因法律行为而消灭:抛弃和出让(赠与、出卖)。(2)因事实而消灭:作为所有人的自然人死亡或法人终止;标的物灭失;判决、强制执行、罚款、没收、纳税等;动产因添附于他人消灭。4.善意取得(p124)条件(1)善意:受让人受让财产时主观上为善意;(2)有偿: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受让;(3)公示:转让财产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后果受让人依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限制不适用于赃物、遗失物、埋藏物、隐蔽物、漂流物。5.共有分类效力(p124)(1)按份共有:有分割请求权、优先购买权、份额上设定担保物权。(2)共同共有:如家庭共有、夫妻共有。平等和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存续期间,无分割请求权、无优先购买权;只有全体共有人意思一致才能处分共有物。(3)共有人(无论按份还是共同)对外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6.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特征(p125)(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的“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对建筑物进行共同管理的成员权”三者构成的特别所有权。(2)特征:复合性;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主导性;一体性;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客体是兼有独立用途部分和必要共同设施的建筑物。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1.用益物权特征、类型(p127)(1)特征:限定物权;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限定物权;以对物之占有为前提;独立物权。(2)类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2.地役权:为自己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不动产的一种用益物权。提供便利的不动产称“供役地”,享受便利的不动产称“需役地”。(1)地役权是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上”的物权; (2)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让与。(3)地役权具有“不可分性”;(4)地役权是为需役地的便利根据“合同约定”而设定的,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5)地役权的享有不以对土地的占有为要件。3.担保物权的特征及分类(p128)(1)特征: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2)抵押权和质权是意定担保物权;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3)抵押权属于优先性的担保物权;质权和留置权是占有性的担保物权。第三章债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债概述1.债的分类(p131)依债的发生原因所作的分类:合同、缔约上的过失、单独行为、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2.债的保全种类(p132-134)(1)代位权特征债权合法;债务人怠于行使(不以诉讼方式或仲裁)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2)效力:提起代位权诉讼,债权人为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行使代位权不得超出债务人的权利范围。诉讼费由次债务人负担,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3)撤销权情形:放弃到期、未到期债权、债权担保;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无偿转让财产;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第三人知道。(4)效力:期限: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行使撤销权的。诉讼列置:债权人为原告,债务人为被告,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诉讼上的第三人。范围:费用由债务人承担,第三人有错,适当分担。债权人无优先受偿权,债权人按债权比例分别受偿。3.债的移转内容(p135)(1)债权让与:须存在有效债权;被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2)债务承担:第三人必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形成合意;债务的承担必须得到债权人的同意。(3)债的概括承受:必须得到债权人的同意。4.债的消灭: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p136)(1)法定抵销:债务内容属于同一种类,品质相同;都已届满履行期。(2)提存的风险、孳息、提存费用归提存受领人。 第二节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的订立内容(p138)(1)要约承诺生效:采取“到达”主义。(2)要约可以撤回: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3)要约可以撤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4)要约的失效: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2.合同中抗辩权的种类(p141)(1)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适当履行时,享有不履行的权利。(2)先履行抗辩权: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3)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3.合同解除的类型(p142)单方解除约定解除事前约定(条件、期限具备单方解除)法定解除(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寄卖交易流程说明合同3篇
- 2024年度砌体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度健身馆特许经营合同2篇
- 2024年医院净化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4年度金华市二手房交易合同3篇
- 2024年度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施工合同2篇
- 2024年度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货物运输合作合同
- 2024年度装修工程诉讼合同5篇
- 2024年度宠物用品店经营权独家转让合同范本2篇
- GB/T 19076-2022烧结金属材料规范
- 工具移交表模板
- 变更索赔成功案例-某工程窝工变更索赔报告
- GB 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模具定期保养点检表
- 山西省太原市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工程部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PPT116)
- 全面设备保养TPM培训教材课件
- 茶叶企业营销课件
- 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