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路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龙川路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龙川路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龙川路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龙川路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 合肥高铁片区龙川路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图 合肥高铁片区龙川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 顶管施工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1.2编制原则严格遵守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 成果。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施工,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并力争提前。遵守环境保护法并切实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来组织实施。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上场的机械装备、人员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所属工程名称:合肥高铁片区龙川路道路工程工程地点:合肥市包河区建设单位: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监理单位: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2顶管工程概况对于雨、污水管道埋深大于5m,采用机械顶管法施工,管道采用钢筋砼级管,原设计管径不足d800应采用d800管径管道进行顶管。顶管施工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管节长200cm。顶管施工统计具体见下表2.2-1。表2.2-1 顶管施工统计表项目位置里程直径长度(m)材质污水北侧k4+274-k4+380d800106钢筋砼级管k4+635-k4+685d80050雨水北侧k4+200-k4+380d2000180k4+635-k4+685d200050泵房k4+585k4+585d100022k5+580yb2、yb3d1000952.3工程目标本工程顶管段施工目标如下:(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标准为优良;(2) 安全管理目标:无死亡事故,无重大职业健康事故,无重大环境影响事故; (3)工期目标:顶管施工工期安排见表2.3-1。 表2.3-1 顶管施工工期安排项目长度(m)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备注雨、污水3862013-6-52013-7-4k4+585泵房222013-8-212013-8-26k5+580泵房952013-7-122013-7-17(4) 文明施工目标:保证文明施工工地,保证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滋扰。第三章 施工前期准备本顶管工程距离较长,地质条件较差,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顶管机械设备、管材进场准备及施工人员组织针对地质特点和工程管材选定与之相适应的顶管掘进设备、顶管施工工艺,对顶管配套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及调试,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待用状态;提前做好管材供应计划,将相应的管材技术参数以书面形式向管材生产厂交底;安排具有丰富顶管施工经验的班组进驻现场施工,施工前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有关劳动安全及施工技术教育,加强工人的劳动安全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对顶管沿线地质情况进行核查为确保顶管成功,需对顶管沿线的地质情况核查,进行补勘,加密钻孔密度,通过补勘资料与原地勘报告相比较,出具更详细、准确的地基情况说明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和方案编制。 编制专项方案、组织专项技术交底施工前,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集中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与相关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顶管专项方案用以指导施工,方案报送专家评审;并组织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参加人员设计顶管施工的所有工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第四章 顶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4.1泥水平衡顶管工艺4.1.1泥水平衡顶管工艺基本原理泥水平衡顶管工艺基本原理是将已调成一定浓度和比重的泥水,通过送泥水系统送至顶管机头前挖掘面处,泥水在挖掘面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泥膜,可阻止泥水向挖掘面里面渗透,同时调节泥水压力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达到稳定挖掘面的目的;顶管机头前进的同时刀盘切削土体,被切削下来的残土与泥水充分拌和后,由排泥系统输送至地面泥水分离设备进行处理,分离出的残土被运走,泥水再送入送水系统循环使用。4.1.2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特点适用的土质范围比较广,如在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较大的条件下也可适用;可有效的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在顶管周围的土体扰动比较小,因此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很小;与其他类型顶管相比,泥水顶管施工时的总推力比较小,尤其是在粘土、砂土层表现得更为突出,适宜较长距离顶管;工作坑内的作业环境比较好,作业也比较安全。由于它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吊土、搬运土方等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可在大气常压下作业,也不存在采用气压顶管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危及作业人员健康等问题。泥水输送弃土的作业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施工进度快,能有效的保证工期。4.1.3泥水平衡顶进系统泥水平衡顶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份组成: npd泥水平衡顶管机; 机内控制柜; 洞口止水圈; 环形护口铁; 马蹄形顶铁; 主顶油缸; 主顶油泵; 激光经纬仪; 后背板; 基坑导轨。4.1.4泥水平衡进排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份构成: 泥水分离设备(沉淀箱及分离器等); 进水泵; 排泥管; 进水管; 基坑旁通; 流量计; 排泥泵; 进排泥泵控制柜; 进排泥软管; 流量调节器。泥水平衡进排泥系统图施工放样、复核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止水洞口、后背及基坑导轨安装搭建平台、吊架顶进设备安装基坑内进排水系统安装顶管机井上组装、试转下井就位安装开洞、顶进吊放首节管与机头连接初始顶进正常顶进机头进入接收井吊机头、拆设备检查井施工施工测量泥水池、控制间通水、联动运行管道顶进前检查1.设备全部试运转;2.设备在轨道坡度高程;3.洞口密封情况;4.制定开封堵措施。泥水控制测量与纠偏量测与监控确定施工参数安装中继间4.1.5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流程图4.2顶管设备的组成4.2.1主体设备主控制集装箱顶管的控制主要在集装箱内进行,内置主动力设备,及操作电脑平台,动力设备主要提供主推进系统、机头掘进系统、膨润土系统及纠偏导向等系统等的动力。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对比电机驱动,具有运行平稳,过载保护等优点。对机头、顶进、纠偏及注浆的操作全部在集装箱内的控制台前进行。采用先进的激光导向定位系统(els),能随时显示机头的位置、控制倾斜度并持续提供机头之导向和定位,采用的全自动导向系统,可以在电脑中预设容差值,由系统自动导向纠偏。并能将顶进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记录进行打印。主推进机头采用标准刀盘并加配锄形刀具,能轻松穿越软、硬及含砂、砾石等土层。全断面密封装置,对于在地下水位下的施工无需采用降水措施。刀盘无极调速,易于纠偏。主液压千斤顶底部装有可以调整水平的推垫,三级等推力油缸。全强化一体成型的顶进架,总推力1000吨。膨润土注入系统膨润土注入采用电脑控制,以降低管壁的摩阻力,减小推进顶力。注入量和注入压力在电脑上显示,便于监控。进排泥系统采用离心式泥水泵,转速无限可调,通过进水流量、压力及出泥泵的流量、压力的调节来控制泥水仓的压力来平衡前方土体的压力。可以在电脑前进行操作。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全断面封闭开挖,泥水平衡前方土体,路面沉降小;电脑全预设容差全自动纠偏,偏差控制在5mm以内;液压驱动,运行平稳,过载保护;机头适应复杂各种地质,为全土质型;装备gts系统,随时提供机头的定位;顶进速度快。4.2.2 顶管配套设施、设备 基坑导轨基坑导轨是由两根平行的钢结构焊接在轨枕上制成的,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使推进管在工作坑中有一个稳定的导向,并使推进管沿该导向进入土中;二是让环形、弧形顶铁工作时能有一个可靠的托架。本工程基坑导轨选用i30b工字钢,为了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和强度,在导轨上加筋板。两导轨平行、等高,与混凝土基础中预埋钢板焊接。 钢后背为增大后背强度和抗力,在工作井后背方向加设一块3.0m3.0m的钢后背,钢后背采用厚20mm和厚30mm的钢板焊接加工而成,钢后背必须保证垂直,钢后背厚300mm。 主顶油镐、油泵及油镐架为确保管道受力均匀并提供足够的主推力,主顶配备4台二级等推力液压油镐,行程3500mm,单缸推力为200t,总推力为4200=800t。最大主顶动力系统采用2台cy14-1b型(额定容量25l、额定压力31.5mpa)的柱塞式高压油泵并联控制,其中一台使用变频调速机。当不使用中继间时,开一台油泵顶进速度可在62mm/min至124mm/min调整;当使用中继间时,主顶系统只起跟进作用,两台泵同时开跟进速度为186mm/min。油镐架采用20槽钢焊接制作,顶镐的布置应满足合力点的方向与管道轴线方向一致。 顶铁及护口铁为满足顶管出泥需要,顶铁选用一1.2m长块马蹄形顶铁,同时为确保管体安全,使管体端面传力均匀,采用1块圆形钢护口铁(厚30cm)。 进、排泥管进水管与排泥管均采用1144mm无缝钢管制作,每节长度4m,接头处采用活动卡环连接,卡环内设置止水胶圈;为满足长距离顶管施工,考虑给每套顶管设备准备总长1000m的进排泥钢管;部分施工点位于道路上,距离水源及排泥位置太远,需沿途安装引水管和排水管,管材可采用150mmpvc管,6m长一节,管与管之间用螺栓、法兰连接,过交叉路口段采用1506mm钢管铺设,并设置缓坡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套顶管设备配备引水管和排水管长度各1500m,共3000m,隔200m左右设置一台6寸接力渣浆泵。 泥水箱为保证顶管进水和排泥流量,现场设置进水蓄水池、排泥沉淀池,蓄水池与沉淀池采用钢制箱体结构,便于现场搬运和安装,两池之间采用dn200钢管连通,使沉淀后的泥浆能够循环利用。 工作井吊装设备顶管工作井吊装采用25t汽车吊车或自制门式吊装行车(载重5t),自制门式吊装行车结构及布置另见专项方案。 止水洞口顶管过程中,无论是出洞还是进洞,管道和洞口之间都必须有一定的间隙。为保证顶管机进出洞时泥浆和地下水不从顶管机外壳周围涌出,需在顶进方向安装洞口止水装置。洞口止水装置安装在工作井与接收井沿管线方向的侧壁预留洞上,该预留洞的直径应比顶管机外径稍大(约10cm),其由预埋螺栓、钢压环及橡胶圈组成。4.2.3设备安装起重设备安装初期设备安装,在龙门吊尚未安装时,所有设备、构件吊运均采用汽车吊,包括龙门吊安装。在龙门吊安装完成后,井内所有吊运工作均由龙门吊来完成,包括顶进设备的装拆、顶进管道的吊放和顶铁的装拆、材料的垂直运输。后背安装后背较坑底深0.5m,采用长2.5m、断面15cm15cm方木码放,高度为4m,并尽量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埋设立铁3根,间距1.0m。立铁前码放横铁,横铁要求码放平整,顶镐后座与横铁结合处严密,以便均匀地将顶力传到后背上。导轨安装导轨使用高度为140mm的钢轨,安装道轨用木枕,经计算d=800mm(外径厚度80mm)钢筋砼管导轨宽度为635mm(见计算式),导轨高程用顶管坑内的水准点测设。钢制道轨与木枕用道钉固定,两侧用方木与槽壁撑紧固定。导轨宽度计算及安装图(图4.2-1)如下:导轨宽度计算式: 图4.2-1 导轨安装图千斤顶、油泵安装顶进设备为500t油压千斤顶,行程l=700mm。根据顶力计算,安装2台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对称布置。油泵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与千斤顶匹配,同时配备了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先进行试运转,再进行管道顶进;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进行;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顶管机安装和调试顶管机安装前做一次安装调试,清洗油管,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油管,保持电路系统干燥,机头运转调试各部分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无泄漏。顶管机的尺寸和结构应完全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在吊装前做详细地检查。顶管机采用钢丝绳外套橡皮吊放,吊装时应平稳、缓慢、避免任何冲击和碰撞。顶管掘进机安放在导轨上后,测量前后端中心的方向偏差和相对高差,并作好记录,顶管机的接触面必须相互吻合。按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将顶管掘进机和电路、油路、水路、气压、泥浆管路和控制系统等进行统一连接,各部件安装正确、连接牢固、不得渗漏,安装后对各分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以达到正常运转。顶管掘进机下坑后,刀盘离开封门1m左右,放置平稳后重测导轨标高,高程误差不应超5mm,然后开始凿砖封门,砖封门尽量凿除干净,不要遗留块状物,使掘进机刀盘贴住前方土体。泥水系统的安装泥浆沉淀尽量靠近工作井边,减少排泥管路过长而产生的管路摩阻力,沉淀池的配置可沉淀块状物,防止块状物直接进入排泥泵引起排泥泵堵塞和损坏。注浆系统使用螺杆泵以减少脉动现象,浆液保证搅拌均匀,系统应配置减压系统。在注浆泵出口处1m外以及掘进机机头注浆处各安装一只隔膜式压力表,便于准确观测注浆力。4.3测量控制4.3.1测量放线与纠偏4.3.1.1测量放线根据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桩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4.3.1.2顶管测量与纠偏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中心测量、高程测量与纠偏均采用激光导向定位系统(els)进行。每班工作要做好顶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与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其错口的高差。4.3.2顶管测量记录在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顶进施工记录则是反映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的依据,因此,应认真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顶进中每班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记录中应包括顶进长度、土质情况、顶力数值、每次的测量记录、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及其它注意事项。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整个施工段的顶进分阶段的进行自检,不可等到全段顶完再全面检验。日常的顶进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只反映了当班的情况,但顶进的管道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则应掌握,所以每顶进20m时即全面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在继续顶进中得到解决。顶管记录由质量检查人员每日收集一次,并将顶进质量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4.3.3地面沉降监测4.3.3.1测点布设地面沉降测点布设根据监测内容和目的在道路两侧设置基准点和监测点。基准点的设置水准基准点(又称监控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本工程要求精度较高,拟布设深埋砼结构水准基准点4个,其为埋设的永久性标志,形成监控网。基准点设置在距所观测施工部位50m处。4.3.3.2基准点的保护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认埋好后,埋设人员及时填写埋设记录,并准确测量,作为开挖时监测的参考;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实地验收,并在埋设记录上签字确认;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露出地坪的做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作好双方的配合工作;详细了解施工动态,预先作好预埋件的保护。4.3.3.3采用仪器设备序号/名称/精度/作用精密水准仪/0.01mm /路面测量沉降铟钢尺/路面测量/沉降注:铟钢尺,其原理就是一根用铟钢带尺刻划,并按一定条件固定在尺框内,主要用于精密水准测量。该尺主要精密在:用铟钢带作刻划读数的基质,热膨胀系数较小,材料很贵;另一个是刻划精度较高(并不要求刻划等分很细),一般水准尺是做不到的;再一个就是固定铟钢带有讲究,基本上是正好自由状态,用手触动可以感觉到。 综合以上要素,铟钢尺刻划很严密,精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正常工作范围内,极限条件另论),所以,精密水准测量首选该类尺子。4.3.3.4工作计划安排本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观测随现场施工进度进行。自顶管施工开始至顶管施工完毕后,沉降稳定为止,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每天进行监测,顶管施工完后,减少观测频率,当连续两周沉降速度小于0.2mm/d时,则判断为沉降已经稳定,可以结束观测。具体安排随工程进度,初估约18个工作日。4.3.3.5质量保证措施相关规定监控量测小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成立专门监测组承担施工监测,量测人员保持固定,保证资料的连续性;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专用,专人保养,专人校检的方法;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严格的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测试细则及相应的规范要求;量测资料均应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道程序后方可上报;量测资料储存、计算、管理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作业规范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水准尺;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每次观测之前将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烈日下观测使用观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常规水准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在线路上预先测量距离,水准仪与水准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分别在水准尺和水准仪摆设处作相应标志。4.3.3.6信息反馈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测得所有观测数据,均实行信息化管理,由富有经验的专职人员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绘制不同的变形或形变曲线,预测沉降发展趋向,定期以简报的形式汇报,分为周报、月报等。根据工况,监测人员做到随叫随到。4.3.3.7安全保证措施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戴安全帽,佩带标识,服从指挥;未经工地批准,不得擅自拉引电源线;监测人员登高时,使用坚固可靠的工作梯,不得登踏斜木板或木箱;监测人员在有车辆通行的路面工作,穿好安全背心,必要时要设置车辆绕行或缓行标志。4.4顶管进、出洞口土体加固措施顶管机进出洞口是关键工序,由于顶管机重量大,在软弱地层中顶进,为防止顶管机在出洞时产生“叩头”现象,需对洞口外土体进行固化处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止水效果,防止洞口开启时泥沙涌入井坑内,造成危险,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洞口周围土体。旋喷桩平面布置:在洞口位置布置三排密扣旋喷桩,单桩有效桩径500mm,桩与桩搭接150mm,中心间距350mm,梅花桩布置,加固宽度比预留洞口每边多出1.0m的范围,之后沿管道方向布置五排独立桩,起到承托机头的作用,每排布置三棵桩,管道中心线布置一棵,两边对称各布置一棵,桩与桩之间纵横间距为800mm。旋喷桩加固范围:加固深度从地面至管外底以下4米,采用通长实桩结构。旋喷施工:旋喷压力控制在20mpa左右,桩径500mm,水泥用量250kg/m,桩体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垂直允许偏差1.5%。4.5工作井井区布置顶管工作井在完成进出洞口加固后布置。施工平面重点考虑的因素:发电机组;下管;触变泥浆设备;泥水分离设备;现场办公室;交通;生产用水;施工道路;场地排水。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少占地,满足顶管需要,便于管理,减小噪声影响和场地环境的破坏。工作井上的设备如下: 在工作井轴线与顶进方向垂直处,根据不同的管径设置不同吨位的龙门吊。 设配电间,无木四防工棚搭制。 设触变泥浆搅拌、储存、输送设备。泥浆拌和每天只需2小时,封闭设置。 设泥水分离设备和泥水沉淀池,之间连接管采用6寸钢,沉淀池用钢板制作。 设置现场临时材料库,主要用于存放施工电缆、五金材料及设备配件等。4.6管道顶进 初始顶进顶进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初始顶进。初始顶进在顶管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要穿过工作井洞口,在这过程中保证洞口结构不被破坏,同时泥水不进入顶坑;二要保证高程、中心偏差最小,为正常顶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初始顶进长度、机头和第一节管约15m。 初始顶进速度控制顶进用工作井顶进设备进行速度控制,分为两个部分,机头入洞阶段速度控制在35mm/min,此阶段重点是找正管子中心、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所以速度不要太快。 初始顶进泥水控制顶进时泥水流量控制在1.41.5m3/min,泥水容重=1.2。泥水作用润滑刀、切削杂物泥水带出,此时泥水分两部分流出,一部分由机头外流入集水井,集水井设4吋泥浆泵排入泥水分离装置;另一部分由机头出泥管排入泥水分离装置。 顶管机正常顶进 顶进主要参数泥浆在整个顶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泥浆的压力、浓度影响挖掘面的稳定性。泥浆浓度流量影响到切削下土体能否正常送到地面。泥浆配比要在优选货源的前提下优化配比,并能根据土质变化及时变化。泥水初定参数:泥水比重 1.15t/m3泥水仓压力 245kpa泥水流量 q10.65m3/min排泥流量 q21.07m3/min机头顶进速度设定100mm/min,如要加大顶进速度,在保证泥水仓泥压的条件下,要先加大泥浆流量,再计算顶进速度,否则排泥管会堵塞。流量计设定1.07m3/min。 顶进操作程序a 无中继间时顶进启动刀盘系统;启动输泥管和排泥管道泵,泥路循环,自控系统调正管路压力,使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并稳定;机头顶进:当没加中继间时,工作井顶进千斤顶设定顶进速度100mm/min,如加中继间,中继间设定顶进速度100mm/min。同时,流量计测量流量,调整工作井变频泵,使排泥管流量保持在1.07 m3/min。压力计测量压力,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度,保持泥水仓压力。b中继间顶进操作程序顶进时先起动中继间,顶进到1000mm后,将中继间停止工作,起动主顶站千斤顶,靠主顶站的推力使管道前进并使中继间千斤顶回位,顶进1000mm后停顶,重复以上程序,直到管顶进完。顶进同时,打开电动阀z3,关闭电动阀z1、z2,保持泥水仓压力。同时泥水冲洗排泥管,刀盘不停旋转,因没顶进也就不切削土。c下管时的操作程序打开基坑傍通阀门,保持泥水仓压力,同时打开冲洗阀门冲洗排泥管路;全部中继间停止顶进,停止油泵;机头刀盘停转;待排泥管路冲洗干净后,停止输泥泵、排泥泵;关闭触变泥浆、输泥管、油管、排泥管阀门。拆除工作井管接口各种管线、电缆,管内应急灯工作。下管对口。 顶进测量控制初始顶进后500mm,顶进测量开始,测量仪器使用日本topcon gts-222型全站仪,每顶进300mm做一次中心、高程记录,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以便采取措施。每次下管后对工作井中心线校测,同时人工测量机头后第一管口、第二管口中心、高程,与计算机中记录数据对照,同时绘制机头、第一节管、第二节管中心、高程测绘曲线,作为纠偏方案的依据。 管道纠偏本工程使用的顶管机带自动纠偏功能,纠偏原理是:全站仪发出不可见光,到机头中心光靶,光靶把偏移反应到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纠偏千斤顶工作。全站仪测量高程、中心误差百万分之二,顶管机纠偏误差2cm之间。就顶管机本身而言,高程、中心控制在30mm是没问题的,但我们以往的经验是,机头走机头线路,管子走管子线路,即机头与前进方向倾斜前进,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当机头纠偏时,机头前进产生的侧向压力n的分力要克服土体对管子的约束力,如土体是原状土,约束力会很大,土体被触变泥浆置换,触变泥浆是胶体,约束力很小,管子比较容易纠偏。若发现管道有错口或变形现象,立即加设厚16mm宽50cm的钢制内胀圈,以防止错口和变形加大,内胀圈为可调结构,其与管子接触面设置柔性垫层,保护管材不受磨损。 触变泥浆减阻当机头全部进入后封闭,开始由机头向管外壁注触变泥浆,使管外壁形成泥浆套,起到减阻、润滑作用。 泥浆配制泥浆配制主要材料为膨润土,在货源上优选颗粒细、胶质价高的膨润土,在制作过程中,搅拌充分均匀,为了使膨润土充分分散,泥浆拌和后停滞时间在12h以上。膨润土运到现场后分批测得膨润土的胶质价,然后按表4.6-1配制泥浆(重量比)。表4.6-1 触变泥浆配表膨润土胶质价膨润土(kg)水(kg)碱naco3(kg)60701005242370801005241.52809010061423901001006141.52 注浆孔设置顶管机尾部设置一节注浆特殊管,管内设置三道注浆孔,每道断面上布置5个注浆孔,孔相互交错,确保浆液能均匀分布,形成完整有效的触变泥浆套。同时机头紧后3节混凝土管节均设有触变泥浆注入孔,再往后每隔1节(即每5m)设置一道注浆孔,每道设置3个注浆孔,沿管道断面1200均布,注浆孔采用预埋钢管制作,有效孔径为50mm,钢管壁厚3.5mm,内设丝扣,便于安装注浆管,孔内安装单向阀,防止外部泥砂进入注浆管,注浆孔端部设有丝堵,注浆孔未开启时,用丝堵封孔,顶管完成后采用石棉水泥封孔。 注浆设备及管路注浆设备采用1-1b浓浆泵,注浆管路分为总管和支管,总管采用50吋钢管,以减小浆在管中的阻力,短距离可用胶管做总管,支管用1吋胶管,在每根支管与总管连接处应设置一个球阀。 注浆方法注浆原则: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注浆应由专人负责,一人在地面,一人在管道内。注浆以顶管工具管后45节为主,注入浆液形成浆套。顶前45节管时球阀始终开着,只有在前几节管注足时,才向后面的管补浆,顶进距离超过100m后,注浆不允许停。 注浆控制注意观察浆池内浆面是否下降,若下降,则表示浆在往管内输送,另外观察注浆泵上的压力表和注浆管前端的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注浆管前端的正常压力应控制在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出洞后可调试。 砂水分离和泥浆再生储浆罐设25m3可供30min的泥量。在顶进过程中,泥浆系统是一直不停的,砂水分离工作也必须一直不停,并有专人负责。排除砂直接装车外运,沉淀池两座轮流使用,沉淀池上清液水排放,中层泥由配浆技术员测定比重,用泵把中层泥浆抽到搅拌机内搅配比重新制泥水,下层泥用挖掘机挖出,运到晒干场,晒干后外运。4.7泥浆置换由于本工程管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层,地基承载力低,为保证管道稳定,在管道顶进就位后,立即进行管道基础注浆加固,以防止管道下沉。利用管道内的注浆孔向管外注浆加固,置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触变润滑浆,最大限度的填充管道周围的土层空隙。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比为水泥:水玻璃1:1,水灰比0.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之间,注浆量考虑3倍渗透系数。4.8顶管完后洞口止水加固由于工作井与接收井预留洞口比管道外径尺寸要大,顶管施工完后需封堵洞口与管外壁的间隙,同时对洞口区域管道进行加固。管壁与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优质油麻封堵,并浇筑30cm厚的砼挡水墙,在洞口区域地层进行分层注浆止水加固。 注浆布置注浆孔沿管道断面布置3个孔,沿管道轴线方向加固6m范围,注浆孔孔径50mm,孔距800mm,靠洞口侧加密,孔距为500mm,加固深度至管道外底以下2m。 注浆工艺定位、钻孔注护壁泥浆放置注浆阀管配置浆液、插入注浆芯管分层劈裂注浆检测注浆效果 注浆材料浆液配比水泥:水玻璃:氯化钙:聚丙烯酰氨=1:1:0.1:0.05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模数2.53.3,水玻璃波美度3642 be。 注浆设备液压钻机 ste1 泥浆泵 出口直径50mm液压注浆机 hyb60/501灰浆搅拌机 拌筒容量200l 注浆压力控制注浆水灰比0.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保证地面不出现沉降,洞口处不流水或流砂为止。施工时操作人员随时记录注浆压力、喷浆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第五章 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组织5.1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顶管作业设置2个顶管作业施工班组,每个班组配备设备情况详见表5.1-1所示。表5.1-1顶管作业现场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汽车式吊车1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2泥浆泵33备用发电机14顶管机15焊机26配电柜25.2劳动人投入计划表顶管作业由各自施工范围内的道路施工队负责,顶管作业共设置2个施工班组,每班组人员配备:管理人员1名、资料员1人、顶管特种工5人、电工2人、焊工2人、普通工人4人。第六章 顶管施工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6.1管道轴线偏差过大偏差结果管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原因分析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造成管道轴线偏差。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造成管道轴线偏差。预防措施顶管施工前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通过仪器,指导纠偏。纠偏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安装精度。顶进过程中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顶进纠偏工作。治理方法重新调整千斤顶行程、顶力、顶速,或重新调整千斤顶的安装精度。对顶管后背进行加固,防止位移进行发展,并确保后背平整。纠偏前认真分析顶进曲线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6.2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渗漏渗漏现象管道接口渗水、漏水。原因分析管节和密封材料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管节被损坏。管道轴线偏差过大,造成接口错位,间隙不均匀填充材料不密实。接口或止水装置选型不当。接口密封胶圈安装操作失误。预防措施严格执行管节和接口密封材料的验收制度。严格控制管道轴线,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在管节的运输、装卸、码放、安装过程中,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保护措施得当。认真进行接口和止水装置的选型和操作:接管前要将橡胶圈和垫衬板用硅胶牢粘在管材上,确保接管时橡胶圈稳定,不反转,不被挤出管外。 治理方法可采用环氧水泥砂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管节连接好以后,先用水淋湿管口,用1:2环氧水泥砂浆填塞,用铁锹插实,抹成带形,完成后用湿麻袋养护;在管内用1:2水泥砂浆勾缝。6.3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裂缝现象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原因分析管节质量不合格。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使管节损坏。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各管节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不合格及时退货。顶进时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偏差,控制顶力在管节允许的承压范围以内。管节运输过程中采取管垫等保护措施,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治理方法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处理后能保证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6.4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由于本顶管工程顶管距离长,因此本工程在顶管施工时,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如土质突然变化、塌方现象、遇到障碍物、机械故障等,必须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处理。顶管上部土体出现坍塌、现况管道出现渗漏:在顶进过程中控制每次顶进的长度,不得超过30cm,并在管道前上部加设帽沿,长度30cm,以防止土体塌塌。在顶进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管线,立即停止顶进施工,不得蛮干。及时请示上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事故。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应急响应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紧急上报。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及时切断电源、供水,立即组织抢险队按预定分工到场抢险,实施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项目经理部立即通知有关管线(网)主管部门到场抢修;通知医疗单位到场救护人员或组织伤员输送救治。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协助现场抢修,协同疏导交通,保护现场,提供人力、物资支援,恢复现场。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会同责任部门查找原因,24小时以内写出紧急事故处理报告,并备案,针对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实施。项目经理部按其职责分工,对责任部门采取处置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实施效果。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险队。第七章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7.1 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行车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和施工劳务队(厂)负责人为组员。设安全质量科负责项目安全监察和日常工作。施工现场配置2名兼职安全员,负责所有员工的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形成全员参加的安全体系。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7.2-1。项目部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褚人猛副组长:劳南兴副组长:刘福全组员:宋德印、焦红、黄锋、金锋、廖现锋、赵延国、王庆国图7.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7.3 安全保证体系7.3.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工队与项目副经理为首的项目部领导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明确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经理与相关部门、施工劳务队的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项目副经理与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的人员签订包保责任状,项目总工程师与主管工程师签订技术安全包保责任状。对工程安全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内部考核制度;确保安全保证措施得到层层落实。7.3.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按照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安全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负责施工必须负责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严格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认真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和各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组的安全要求进行管理、实施。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同时,相应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7.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7.4.1临时用电危险源控制措施施工现场用电安装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即tns供电系统且按规定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用不同颜色分开,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严格实行三级供电逐级漏电保护,漏电开关定期进行检测,开关定值必须与负荷相匹配。 各种电力设备严格实行一机一闸制。为确保人身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少于三处重复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重复接地不得大于10。维修时遵循停电、验电、挂地线等技术措施,电源侧开关悬挂安全警示牌并设专人看护。7.4.2用电防护措施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准使用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严格执行jgj46-2005标准。施工现场变压器、固定电闸箱均应设硬质围挡,悬挂“高压危险”、“非工莫入”等警示标志,保证门、锁齐全有效。施工中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标准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施工电器做到三级供电两极漏电保护的要求,并对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做好接零保护。用电人员经培训了解电器知识,其他人员严禁动用电气设备。电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由专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切断电源。施工现场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在特别潮湿和易燃易爆场所,使用12伏安全电压。施工现场必须昼夜有电工负责检查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作业中遇现况电缆必须保护起来,并及时向项目部汇报,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线路。顶坑内的照明电压不得不得高于24伏潮湿时应使用12伏。检查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每班启动顶进设备前,应检查电气、液压系统和管路,确认连接正确、无楼电、无漏油方可进行顶进作业。严禁带电、带压进行设备检查作业。7.4.3安全用电防雨措施雨季施工,电器设备有防雨设施,(苫盖或支搭方雨棚),以防雨淋。电闸箱安装在平坦或地势较高的场所,已防水淹发生危险。雨后对电器设备进行绝缘摇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现场严禁使用一类手持电动工具。雨后对电闸箱及漏电开关进行检测 ,保证机构灵敏可靠,不合格严禁使用。潮湿场所使用照明灯具,必须使用12安全电压;工具必须使用三类手持电动工具。7.4.4安全用电防火措施施工用电线路,严格按照负荷的大小,经计算选择导线,防止过负荷,致使导线过热引起火灾。专业人员认真选择合格的电器设备,按规范要求安装,定期进行检查巡视,防止过载或短路引起火灾。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防火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7.4.5深槽施工及地下保护设施危险源控制措施顶管工作坑支撑宜形成封闭框架,矩形工作坑四角设八字撑。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主要预防土方坍塌事故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并接受入场教育。对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中确保不发生任何责任事故。要有详细的安全交底单,一式三份,施工员、安全员、施工队三方签字有效。深槽施工做好土方施工的确认、检查和验收后方可施工,作业前应了解地下管线和其它构造物情况,依据项目部质量环境体系文件规定的“地下管线保护预案”,做好现况管线各项保护工作。作业人员作业时,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带班人员的指挥,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根据作业要求,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工作坑上的平台空口必须安装护栏,护栏不得低于1.0m;出入口护栏不得低于1.2m。上、下人的地方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牢固方便的爬梯及安全指示灯。工作坑周围夜间设彩灯标识,设置钢制围档封闭施工现场,保证市容整洁。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施工机械。夜间设置警示标志灯,以防人员坠落。施工时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如有异常情况要撤离险区,待排除险情后在进行工作,以保证施工安全。顶进作业时挖土人员在管内作业,每次挖土量:砂质土20cm,加设帽沿后不得超过30cm,严禁超挖。顶进长度超过60m时管内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作业人员作业时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沙、渗水、塌方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向上级报告。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工作坑拆除必须按照技术安全交底的要求进行,要随填土随拆,回填不到位时不得将支撑全部拆除进行作业。7.4.6物体打击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起重设备安装完毕后在正式作业前必须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设备有无问题,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检查起中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顶管坑上施工人员禁止随意向坑下仍硬质物体,以防坑下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打击。 7.4.7施工机械危险源控制措施根据施工机械危险源和中高度风险清单及职业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组织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保证专机专人,持证上岗,在工程开工前将人员证件上报项目部,进行统一管理,并报监理进行审核。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行驶过程中严禁一切施工机械载人。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作业,设专门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规划施工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专职的监护人员。机械回旋半径与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证齐全、灵敏、可靠。下管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司机人员和槽下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蛮干。第八章 基坑施工应急预案8.1顶管施工事故防范及处理8.1.1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施工,结构物必须经过专门的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部位的施工,每一道工序开工前都要对工班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讲座,每一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周边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基坑开挖边线靠近建筑物的部位进行钢板桩加固、钢管支撑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