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治疗原则_第1页
胰腺癌的治疗原则_第2页
胰腺癌的治疗原则_第3页
胰腺癌的治疗原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胰腺癌的治疗原则胰腺癌的治疗原则 病变局限、经检查可以手术者,争取剖腹探查,行根治术,必要时活检病理证实后行 新辅助同期放/化疗后手术。经探查不能切除者,可行姑息手术(胆管减压引流或胃-空肠 吻合术等) ,或放置支架缓解梗阻、减轻黄疸、配合术后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病变虽局限、但已不可能行探查术,即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病变者,活检病理证实后, 一般状况好的患者可行全身化疗同期放/化疗;一般状况差的患者单用化疗或最佳支持治 疗。 全身广泛转移的患者,以化疗或最佳支持治疗为主。 根治性手术的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或单用化疗。术后 2 年内每 36 个月随访一次,以后每年一次。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CA19-9 和 CT 检查等。 手术后只有局部复发的患者,先前未行同期放/化疗者可予同期放/化疗。手术后局部 复发伴全身转移的患者首选全身化疗。如出现不能控制的疼痛且先前未行同期放/化疗者可 予同期放/化疗控制疼痛。 治疗策略 (一)胰腺癌的辅助放/化疗 氟尿嘧啶(5-FU)方案 Rp 氟尿嘧啶 500mg/,iv,放疗的第 13 天和第 2931 天。 (二)胰腺癌辅助化疗 1.氟尿嘧啶方案 Rp 氟尿嘧啶 500mg/,iv,第 15 天 每 4 周重复 1 次。 2.吉西他滨方案 Rp 吉西他滨 1000mg/,ivgtt(30min) ,第 1、8、15 天 每 4 周重复 1 次。 或以固定速率静脉滴注(FDR)用法:1000mg/,ivgtt,10mg/(.min) ,第 1、8、15 天 每 4 周重复 1 次。 各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各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对于 I 期、II 期胰腺癌,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可以解除胆 道梗阻及消化道梗阻。胰腺癌手术切除时,80%左右已有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发生率为 50%70%,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 85%, (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助于减少复发、提高疗 效。部分或全胰腺切除患者术后应注意补充消化酶及适量营养支持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 晚期胰腺癌应接受 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已有远处转移或复发的胰腺癌,则以 同步放化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最佳支持治疗为主。可考虑姑息性手术或微创治疗解 除胆道或消化道梗阻。腹腔神经阻滞等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展期胰腺癌的剧烈疼痛, 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I 期胰腺癌】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以采用胰十二直肠切除术、 胰体尾切除术或全胰切除术,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辅助治疗可考虑接受 5-氟尿 嘧啶为基础的放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有待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II 期胰腺癌】手术治疗同 I 期。不能手术切除者,按照 III 期胰腺癌治疗。 【III 期胰腺癌】III 期胰腺癌多不能手术切除,同步化、放疗有利于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疼 痛;对于体力状态较好者也可以行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化疗;推荐接受临床试验治疗。对 于存在黄疸或消化道梗阻者,予胆管引流、支架置入或消化道短路、造瘘等治疗改善生活 质量。 【IV 期及转移性胰腺癌】IV 期及转移性胰腺癌以化疗为主,首选的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 单药化疗(常规给药法或固定速率给药法)或联合分子靶向药物 Erlotinib 治疗。二线化疗 应优先考虑临床试验治疗,不能接受者可以考虑奥沙利铂联合 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方案 化疗。对于存在黄疸或消化道梗阻者,予胆管引流、支架置入或消化道短路、造瘘等治疗, 对于腹痛明显者予腹腔神经阻滞等镇痛治疗。 人参皂苷人参皂苷 RH2 对胰腺癌的作用效果:对胰腺癌的作用效果: 抗肿瘤机理: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调控-杀伤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 1.介导 DNA 的合成; 2.介导 cyclin 和 CDK; 3.影响 p53 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 癌细胞逆转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低分化 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肿瘤细胞形态、功能、基因表达向正常细胞接近。 生物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清除突变或畸变的肿瘤细胞 提高 IL-2 活性,提高 T 细胞核巨噬细胞的功能,稳定免疫系统。 放、化疗损害修复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1.对抗放、化疗对外周血细胞造成的伤害,保护造血功能; 2.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功能; 3.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机会; 4.保护脏器,减少脏器功能损害。 典型病例:典型病例:张先生,58 岁,家住上海市虹口区。于 2009 年 12 月 23 日查出胰腺癌,前期 胃胀比较严重。以往有过胃出血,胰腺炎病史。张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入院 时,背部辐射似的疼。进行了双期增强扫描和 MPR 检查。放射学表现:胰体胰尾部肿大, 见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影,约 79mm*38mm 大小,密度较低,CT 值约 28HU,边缘强化, 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 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增大。肝脏形态、大 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 6mm,边缘轻度强化。双肾 未见异常。未见腹水。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可能大,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 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内多 发低密度影,转移不能除外。 在做完检查后,医生还发现张先生血管与脏器粘连,不宜手术。后来张先生做过两次介入 治疗、做过 刀,用过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腺肽,但效果并不理想。服用今幸胶囊后,在 作介入时,并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烧、感染等不良反应。2010 年 3 月份张先生再去上海 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检查。放射学表现:胰腺体尾部见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 清,约 36mm*25mm,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动脉期 CT 值约 33HU,门静脉期 CT 值约 40HU,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 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轻度增大。肝 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 6mm,未见明显 强化。双肾及肾上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未见腹水。腹膜后间隙未见积液。放射 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较 2009-12-22CT 片明显缩小,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 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这次做介入, 医生就说这个效果很好,肿瘤这个小多了,以前肝上还有转移,胰腺转肝。现在肝上面一 点都没有。 免疫方面,白细胞等,都很稳定。张先生的妻子一直都有帮他做记录。到中医院做了一次 介入以后是 4.87,第二次到中医院,是 6.35。再后来第三次 5.8,第四次是 5.57。白细胞一 直都在 4-10 的正常范围内,血小板也好,150 上下浮动,都在 100-400 的范围内。癌症生 物标记指标也都下来了。胰腺癌最重要的指标 CA19-9 最初是 103,后来是 35.61,现在是 20.43。都在 039 的正常范围内。 现在张先生的精神状况很好,胃胀的感觉好多了。过去走不动路,第一次上医院走都走不 动了。睡不着,吃不下,茶水都喝不下去。现在饮食胃口都正常。刚检查出是癌症时,疼 痛很严重,整夜坐着,没法入睡。但服用今幸胶囊后,没再痛过。也没有呕吐,发烧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