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_第1页
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_第2页
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_第3页
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_第4页
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传染病医院管理制度 2 文件名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TZYY-06-001页码3-1 一、抓好传染病人的早期诊断和隔离收治,及时检查诊断出有传染性 的病人或疑有传染病的患者。 1.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二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2.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 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采取相应的 防治措施。 3.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 4.艾滋病的监测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5.医院要严格分诊检诊 制度,要根据当地情况和发病季节,专设肠道传染病诊室、呼吸道传染病诊 病、病毒性肝炎诊室和寄生虫病诊室等以及隔离观察室,并开设相应的病 房,病房的设计要有适合传染病诊治的特有要求,并要在病房设立一定数 量的严密隔离病间。 6.传染病房要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探视制度和病人住院制度)。 二、抓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疫情报告是传染医院的重要业务技术管理要求之一,及时准确的疫情 报告可为卫生主管部门掌握传染病发病流行情况和制定防治规划措施提供 重要的依据。 1.传染病种类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 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化菌病、炭疽、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3 文件名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TZYY-06-001页码3-2 (3)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 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 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医务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毒携带 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 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3.关于疫情报告的时间要求 (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 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城镇于 6 小时内,农村于 12 小时 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 告卡。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时,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 病人时,城镇于 12 小时内,农村于 24 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 出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人时,应当 在 24 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医院在 岗医务人员尤其是传染科医师一旦发现规定疫情报告的传染病时,就应依 法恪尽疫情报告人的责任,对此原则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决不能马虎敷衍。 三、抓好消毒隔离管理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 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 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 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4 文件名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TZYY-06-001页码3-3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 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 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 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建立传染科病房和门诊必要的严密隔离的条件,包括严密的隔离室 建筑设计和条件,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有单独的厕所、洗手间,备有隔离衣架、 消毒洗手盆、污物桶,较好的通风,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防蝇、防蚊装置等。 有条件时可配备病人专用电话或电视机等设备。 6.必须严格遵守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和病人都应遵守,不可有任何例外或变通; (2)医务人员进传染病房时要穿工作衣裤、戴口罩、帽子,用消毒液洗 刷和冲洗手; (3)教育和监督病人遵守制度,隔离病人不得离房随意外出; (4)工作人员要做好各项服务; (5)严格家属和亲友探视制度,并做好病人带入带出物品的消毒管理工 作; (6)医院同时要做好传染病人生活垃圾和医疗用废物的消毒,做好污水、 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四、抓好传染病的社区预防管理工作 抓好社区传染病的预防保健是传染病医院应尽职责,在传染病暴发流 行的情况下更应义不容辞地做好这项工作,传染病医院要帮助医院预防保 健科做好基层防治工作,发挥专家咨询指导作用。 5 文件名传染病院消毒隔离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TZYY-06-002页码1-1 一、传染病医院的选址应远离闹区,宜选择市郊或城郊结合部。 二、医院的布局应符合卫生学标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在院内部要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三、医疗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门急诊和住院部也要相对隔离,医务人 员和病人的出入要实行双通道。 四、病人应按病种分室收治,病人应严格隔离,不得互串病室和在院内 随意走动,接触物品相对固定。 五、医院必须设污水、污物处理装置,污水、污物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 可排放。 六、消毒管理做到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随时消毒主要针对就 床、被服、便具以及诊疗、住院场所的地面、空间等消毒。终末消毒主要是 针对病人出院后,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6 文件名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编码TZYY-06-003页码1-1 一、针对传染病谱的变化以及传染病的季节性波动,不断调整服务功 能。如针对性病发病率的增高,开设和加强性病专科,尤其是艾滋病等的治 疗。 二、加强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