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_第1页
玻璃钢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_第2页
玻璃钢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_第3页
玻璃钢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健力股份有限公司 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酸雾净化塔的使用说明 酸雾净化塔结构简介、工艺流程酸雾净化塔结构简介、工艺流程 1、酸雾中和塔:8003500,塔体体内装有一定高度 50mm 塑料 鲍而环或多面空心球为填料层。使碱液与酸雾气接触面大,接触时间长,吸收 效率高,无害气体最终由塔顶风帽排出,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排放要求。 2、碱液箱:箱体上配有爬梯、排污管等。 3、风机:选用材质为聚酯聚丙烯制成的 GBF4-72-12A 型风机作为排风 机 A 式传动。 4、碱液泵:选用氟塑料衬里或塑料衬里离心泵为碱泵,具有良好的防腐 蚀性能和运转性能,易于检修。碱液泵出口没有防腐压力表和取样阀。风机进 气管道为聚丙烯圆管道。 安装注意事项 1、对于聚丙烯酸雾净化塔基础的安装面,应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净化塔 底脚须知螺栓或沓接固定在基础的予埋钢板上。 2 、聚丙烯风机安装时,应严防杂物掉入风机内。净化塔安装完成后,在 试车之前必须清除塔内污物。因一般聚丙烯易燃,安装及维修过程中,严禁使 用明火。 3、贮液箱内 NaOH 溶液浓度应保持在 8-16% 范围内,当 NaOH 浓 度低于 2% 时,必须加注 NaOH 溶液或更换新的 NaOH 溶液。贮液箱中废 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换。 4、如聚丙烯风机安装在室内,风机的电机应采取防雨措施。 对于聚丙烯 净化塔金属支架至少每年进行防腐处理二次。 1 酸雾净化塔净化顺序过程原理酸雾净化塔净化顺序过程原理 (1)吸风罩进风管道风机(或进风段)进风段第一段滤料层 (第一级中和反应段)第二级滤料层(第二级中和反应段)旋流板出 风帽盖排风管(或吸入段风机) (2)酸雾净化塔工作原理:酸雾净化塔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中和液来净 化酸雾废气。气体由离心通风机压入或吸入进风段,再向上流动,至第一滤料 层,与第一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反应。吸收后的废气继续向上流动至第二 滤料层,与第二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再次发生中和反应,然后通过旋流 板,由风帽和排风管或风机排入大气中。 酸雾净化塔的特点如下酸雾净化塔的特点如下: 它具有效力高、耐腐蚀性强,高强度、低噪声、耗电省、体积小,拆装维 修方便,轻巧耐用,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 BJS-X 型酸雾净化塔是由北京清华大学对普通酸雾净化塔产品基础上进行 重新设计的一种新型聚丙烯环保设备,采用一级鼓泡,两级喷淋,四级吸收, 同时对填料层及塔体进行了技术参数上的优化,净化效率可达 98%,净化后的 酸雾废气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是当前国内外最理想的高浓度、较高温度酸 碱净化设备。 目前国内对于腐蚀性气体(如酸、碱性废气)的治理,采用最多的就是液 体吸收法治理。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该废气,关键在于酸雾净化塔的选择。酸 雾净化塔具有净化效率高、操作管理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酸、碱性废气净化工 艺与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能有 效去除氯化氢气体(HCl)、氟化氢气体(HF)、氨气(NH3)、硫酸雾 (H2SO4)、铬酸(CrO3)、氰氢酸气体(HCN)、碱蒸气(NaOH)、硫 化氢气体(H2S)、福尔马林(HCHO)等水溶性气体。酸雾废气由风管引入 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 反应,酸雾废气经过酸雾净化塔净化后,再经除雾板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入大 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 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达到浙江省地方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聚丙烯酸雾净化塔(酸气净化塔)主要处理化工厂的各种有害气体主要有:酸 雾、氯化氢气体以及氟化氢气体,鉻酸雾、氢氰酸气体、硫化氢、氢气碱蒸汽 等水溶性气体,采用氢氧化钠为吸收中和液,溶液浓度为 8%-16%。聚丙烯 酸雾(酸气)净化塔具有效率高、耐腐蚀性强、高强度、低噪音、耗电少、体 积少,拆装维护方便、轻巧耐用、美观大方等特点。 酸雾净化塔安装及使用说明酸雾净化塔安装及使用说明 1、了解酸雾净化塔详细外形尺寸和安装基础尺寸。 2、吸收塔周围的地坪,应作防酸处理,如铺适当厚度的玻璃钢地坪。 3、塔的平台,用金属制作,分上下二层,为防止腐蚀,在其外表面刷两 道环氧树脂漆。 4、在吸收塔、喷淋管道及脱水层等聚丙烯制品。在施工安装中仍严禁在 塔周围使用明火 5、在安装过程中,对塔体和其他所有部件均应轻吊轻放,仔细安装,以 免损坏。 6、在试车之前必须清除塔内污垢杂物,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7、在使用中,循环水泵应正常运转,保证含酸气体处于净化之中。 8、酸雾吸收塔系统及聚丙烯管道维修时,严禁动用明火。 9、酸槽内的酸液液面低于吸风口 200mm,以免大量酸液进入风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