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书愤教案 导语: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 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 、 渭南文集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 ,但为朝 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 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 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 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 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 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 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 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 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 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 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 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 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 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 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 书愤的基 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 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 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你还能列举 陆游其它的此类诗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 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 25 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 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 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 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赏析: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 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 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 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 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 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 “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 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 “以取封侯” ,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 。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 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 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 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 “关河” 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 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 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 “胡未灭”说明敌寇 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 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 “谁料”二字感叹自 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 “心在天 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 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 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 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 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 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 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 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 60 年的创作历程,而且 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 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 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1,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 2,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 分析 比较 课是安排 一课时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 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 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 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 建及江南西路平 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本诗写于 1186 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 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 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 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 (教读,齐读,背诵) (一) 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 (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 56 字,二,四,六,八句 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 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 an 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 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塞上长城” 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 “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 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 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 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 作者 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 。结句揭示 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 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 之情溢于言表。 (3) 问: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 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 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 9300 多首,自言”六十年间 万首诗“。其中最突出 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 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 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 “铁马横戈” 、 “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 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 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 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1,背诵书愤 2,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读后感 背诵蜀相 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 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 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 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 、 “靖(平定)国难” ,但在政治斗 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 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 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 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 复失地。 (示儿) 陆游的诗今存 9300 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 诗人之一。 “60 年来万首诗”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 语,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 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 死无战场” ,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 情便喷薄而出。 看题目,何意? 书:写 愤:悲愤、抑郁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 (题目) 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 情再读课文。此时你的心中有了作者的形象了吗? 4、跟读。现在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诗中的哪些地方能 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 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 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 “世事艰” ,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 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楼船夜雪” “铁 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斗?胜利的战斗。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 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现在收复中原的时机却 不在了。 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 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时诗人才 36 岁。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 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 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 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 年),陆游正在南郑 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 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 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 鲜明对比。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 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你) 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 陆游引用此典的用意是什么?陆游以此自许。 可以看出他可见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 决心。 这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然而,如今呢?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 字。 “空自许” , “鬓先斑”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悲愤之情 跃然纸上。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 原” ,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 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 以此自勉的精神。 为什么以此自勉?什么意思?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 复中原之志。 所以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终归名满天 宇, “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 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 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 扫平了文字障碍,我们就通过比较的方法【投】进一 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 从以下【板】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 胸怀大志 不得重用 (创作时间、生活境遇) 3、主要意象:诸葛亮: 杜甫忠心、功绩 (慨叹) 陆游矢志不渝(羡慕) (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 同?) 4、个人情感: 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 陆游已是 61 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 6 年,只挂着一个空 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器官移植免疫抑制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出租转让店面合同样本
- 2025-2030各类插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苏教版2025年三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考试必考题
- 2025-2030医用消毒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区域冷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化妆铅笔和钢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加热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冶金化工制服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内部折叠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食品过敏原控制培训资料
- 《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2025年小学生三年级语文家长会标准课件
-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2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1
- 《豆浆机设计方案》课件
- (高清版)DB21∕T 2481-2015 水利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农村水利工程
- 消防技术标准的解读与应用实例
- LED显示屏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承诺
- 【课件】澳大利亚基本情况介绍
- 毒品危害与防范(四川警察学院)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身边的数据》名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