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_第1页
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_第2页
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_第3页
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_第4页
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雨霖铃教案( 精选多篇) 比较鉴赏,感受意象 雨霖铃教学案例与教学 后记 设计思想: 随着教改向纵深发展,学校的课 堂教学及教研活动正进行着重大变革。 为切实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我校语文科 组提出了基础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兴 趣的激发和知识的整理” 。围绕这一课 题,我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对课题进行 研讨,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 学业务水平,以更好地理解有效的语文 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 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粤教版必修三第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单元宋词四首中的第一首词,它是 宋代婉约派柳永的代表作。本词无论在 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以“离情 ”为线索,上片写一个秋天 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 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 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全词通过虚 实相济、融情入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 人复杂的内心情感。选择雨霖铃这 首词进行探究是为了让学生对婉约派风 格有一个大致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 赏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 生,语文基础较差,而诗词鉴赏历来是 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此之前的 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 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 一定的领悟能力,已经基本能理解诗句 的意思,对古诗中常出现的意象也有大 致了解。但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 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很难达到一个较高 的层次,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必要的知识 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 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 赏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替换 法”,将柳词中的一些经典意象换下,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感受柳词的意象 美,从而更深地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 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 结合的写法; 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 思想感情; 通过比较鉴赏,点评词中美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 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 阅读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 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替换 法 比较鉴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古今流行歌曲“幕后英雄” 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唱流行歌 曲,据我所知,在座的很多同学是周杰 伦的粉丝,喜欢周杰伦的歌迷多半也会 爱屋及乌的喜欢上方文山的歌词,很多 人都评价他是“ 周杰伦成功背后的男人 ”, 这个雅号虽然听起来比较别扭,但确实 能证明方文山对于周杰伦成功的价值。 流行歌曲不止流行于现当代,在宋朝也 相当流行,不同的是演唱者是当时的歌 伎,而柳永就是当时的“ 幕后英雄 ”。一 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女一旦得到柳永的 词,传唱开后立刻会身价飙升,大红大 紫。柳永的词,流传很广,当时形成了 凡“有井水饮处,便能歌柳词” 的局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柳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柳丝 ”,今天我 们就通过欣赏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妙 好词来一探究竟。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作品的 内容和思想感情 大家通过预习知道,这是一首离 别词。生离比死别更让人伤心,所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下面,我 们一起欣赏配乐朗读,初步感悟词人的 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 1、听“ 配乐朗读” ,让学生沉浸 在离愁别绪的伤感氛围里。 2、学生通过听朗读,概括作品 的思想感情基调,教师板书:感情:无 奈、伤痛、眷恋 三、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 1、教师设问: 有同学曾经问我:通过电视等媒 体信息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歌伎是 很没有地位的,是受歧视、受迫害的社 会底层市民。那么作为封建文人学士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柳永,一个上层的文化人,与歌伎混在 一起甚至谈起恋爱来,岂不是自降 身份?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大家怎么 看这个问题呢? 说明:针对该生的问题引起学生 兴趣,点击网页介绍有关柳永的经历。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柳永的背景及与歌伎 情深意切的关系,懂得借助背景, “知人 论世”,鉴赏诗歌。 2、点击 “柳永” ,教师同时简要 点拨: 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 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 出入歌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 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 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 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 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 才华的地方。正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 曾相识。 ”他的很多佳作,便是取 材于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这首词就是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 京去各地漂泊时和他心爱的歌伎难舍难 分的痛苦心情。 四、再听 “配乐朗读” ,学生跟 着朗读一遍,加深对作品的整体认识。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简要评价,并指导 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五、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 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 法。 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 点是“情景交融 ”,俗话说 “相见时难别 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 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 感。大家自由读上片,说说作者选择哪 些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 波、云气 2、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 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 人物形象:无绪、泪眼、凝噎 3、分析意象和人物形象描写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作用 提示:在分析杜甫的登高的 首联时我们概括过意象的作用,主要就 是渲染氛围和烘托人物情感,那么这些 意象渲染了什么氛围,烘托了何种情感 呢?明确:渲染凄清氛围,烘托人物不 忍分离的伤感。 4、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 解:上片写景非常成功,但同学们可能 一时说不出好在何处,下面我就出示改 编后的雨霖铃 ,同学们与原作对比, 分析哪篇更好? 知了知了,夕阳西斜,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将发。执 手相看泪眼,有千言万语。念去去、千 里相隔,乌云沉沉楚天暗。 寒蝉凄切:“ 蝉” 是 “寒”的,特指 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 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 感,更兼雨后带凉意。 对长亭晚:古代交通不如现在方 便,一个电话,就可以听到对方声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相隔千里,飞机几个小时就可来到心爱 人身边。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马与船, 离别再相见,不知要何年何月,说不定 就是永别,因此古人送别总是十里八里, 长亭短亭,一程又一程,叮咛又叮咛, 一送就是大半天。 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典型 的送别环境。 王实甫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 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林醉?总是离人泪。 ” 留恋处兰舟催发:离别时大家都 无精打采,毫无心思饮酒,却一杯接一 杯往下灌。 一方面情侣恋恋不舍,另一方面 舟船不得不出发,一个“ 催 ”字把矛盾凸 现,把情人迟迟不忍分离的心情栩栩写 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典 型的细节。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不 言中,与苏轼“ 相顾无言,唯有 泪千行”异曲同工。 “流泪眼望流泪眼, 断肠人送断肠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念句陡然一转,意境全新。从实境 转写幻境。从此挥手一别,举目关河: 浩淼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 期。它给读者的感受,不仅是自然景色 之暗淡,更充满着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 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以辽阔之景衬内心愁绪之 奔泻而出。 5、融注感情,再读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 ”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 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 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 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 得凄凉、落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 催发。 ”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 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 无绪 ”是已经达到 了“黯然魂销 ”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 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 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 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 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 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 的。这句要读得“ 哽咽” 欲哭,欲言又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 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 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六、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 歌意象。 1、教师引入:下阕字字珠矶, 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千古流传,值得我 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阕词人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 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 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 学,讨论 3 分钟,谈谈看法。 2、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 充。教师边板书: 下片:典型意象:酒、柳、风、 月 3、教师点击网页有关诗歌意象 部分,并点评学生发言,深化学生认识。 关于酒: 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 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就痛 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 实也罢, “醉翁之意 ”已不在酒了。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 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 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感慨。 短歌行 )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苏轼也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 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 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关于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 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 引起词人的愁思。 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 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 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 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 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关于柳:有“ 留” 意,长亭折柳就 是指送别。 总结: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 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 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 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 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 挑动读者的心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4、学生自主朗读作品,鼓励毛 遂自荐,作示范朗读。 七、师生共同归纳本诗的写作技 巧: 教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 鉴赏诗歌,如果准确把握了意象的特点 和情景交融的写法,就不难理解作者的 感情了。如果我们再细细分析,作者在 上下阕的写景角度上有点不同,那就是 上片实写,下片虚写。而其中的转 折句是“念去去 ”句。因此,我们可以归 纳本词的主要的写作技巧是: 板书: 写作技巧:写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八、课内外迁移:初步掌握婉约 派的风格特点:哀怨缠绵 我们之前学了豪放派,现在又接 触了婉约派,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 容两者,应该怎样形容呢? 1、学生马上思考,自由发言。 2、教师准备以下范例,必要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作引导: 例:如果说豪放派是一位东北大 汉的话,那么,婉约派就是江南少女; 如果说豪放派是长江黄河,那么婉约派 就是小桥流水。 如果说豪放派是高山大海,那么 婉约派就是山涧小溪。 九、作业: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雨霖铃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 波、云气 上片:话别之时 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伤痛情感 人物形象:无绪、泪眼、凝噎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下片:别后之境 典型意象:酒、 杨柳、晓风、残月 教学后记: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情景交融, 虚实相济的写法,让学生体味“伤离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的情感。但学生受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 所限,对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只停留 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 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寻找一 些元素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导入部分我借最近走红的周杰 伦、方文山、 “粉丝” 等,引入现代元素 “柳丝”等,学生对柳永的兴趣大增。受 好奇心的驱使,学生都急于了解柳永作 为封建文人为什么会和当时处于下等地 位的歌女们交好,通过我的 “知人论世” ,介绍柳永,学生一下子就牢牢记住了 柳永,而且对柳永的印象比之前任何一 位作家都深。 备课时我研究了很多前辈的教学 设计,大家都是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解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和词人的离 情。但根据以往的教学,我发现仅仅依 靠老师空泛的讲解或是学生想像,他们 很难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美。故这次 我设计替换法,将原词中的一些词语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换,这样学生一下子辨别“孰优孰劣” 。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都能对柳词的好说 出个一二三,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之前仅 靠老师空泛地讲解。 雨霖铃 1、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 容和思想感情; 3、掌握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 写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 情。 2、鉴赏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的手法。 1、鉴赏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 合的手法。 2、对“ 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 ”的赏析。 1 课时 一、导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 淹这样吟诵;”“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 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如此感受; “剪不 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是这般认识。 离别是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来品读 专业词人柳永面对离别又是何等的感伤。 二、题解 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词牌名。 三、作者 柳永,原名三变,北宋第一个专 业词人。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歌 唱的新乐府,因而其词风行一时,有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之说。他为 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 行役之情。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范背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学生自由读 五、重点词句 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 长亭:人们分别相送的地方。 都门:都城的城门。 兰舟: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 的美称。 凝噎:因悲伤而喉咙梗塞的说不 出话来。 暮霭:黄昏时的云雾。 楚天:南方的天空。 经年:年复一年。 冷落清秋节:冷清萧瑟的秋季。 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 思之情。 六、再读课文 学生齐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七、场景再现 1、当你读到“ 留恋处,兰舟催发 ” 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2、下面的这个场景在诗中你能 找出与之吻合的诗句吗? 明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此句写出了爱人离别时难分难 舍的情景。 3、诗中还有“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 的画面呢? 4、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这又 能契合诗中的哪句呢?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 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明确:酒是愁绪的象征,柳谐音 “留”,残月表离愁别恨,整句话是词人 想象今宵旅途中酒醒梦回,晓风吹拂, 残月高挂而人已不在的悲凉情景。 八、思考研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1、从时间角度看, 这首词的层 次如何划分? 2、分别划出词中的景语和情语。 3、分别说出实写和虚写的内容。 4、找出能够点明本词主题的一 句。 明确:分离别前、离别时和离别 后三层。 景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 情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上片:实写离别的眼前景、心中 情。 下片:虚写离别之后的情景。 主旨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具体分析词作内容: 1、离别前一阵骤雨刚过,周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 词人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 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是在酿 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 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了情感的 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 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离别时词人又通过对”帐饮无 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的描述来表达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 况。此时“无奈、眷恋、伤痛” 的情感涌 上心头。 3、离别之后,词人又想象旅途 中的烟波暮霭,在伤感的清秋,晓风吹 拂,残月高挂而人已不再。此处移情入 景,水色天光也披上了阴影。从此,良 辰好景中纵有千种风情也是枉然。因为 是词人的想象,所以是 虚写。 九、课外拓展 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雨雪霏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 君。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十、作业 1、按照下列句式,再续写出两 个句子。 如果说豪放派是一位东北大汉的 话,那么,婉约派就是江南女子;如果 说豪放派是长江黄河,那么婉约派就是 小桥流水。 2、背诵这首词。 写作技巧: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 交融 2) 虚实结合 雨霖铃微型教案 设计思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通过本篇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理解融情于景,虚实 相济的艺术手法。 2、通过意象和情感,体味婉约 词风。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创设情景, 为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搭建平 台,用场景课件和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 的兴趣,已有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 客体和主体的情感共鸣。将体会到了情 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用到自己 的写作中去,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 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一、导入新课 放长亭外,古道边这首学生 熟悉的歌曲,营造出一种哀婉缠绵的送 别氛围,然后和学生一起背诵关于送别 的名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君。 ”“孤帆远影碧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古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给我们描 述了一幅幅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送别 图,今天,让我们走近柳永,去感受他 那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 二、教授新课 1、师配乐朗诵雨霖铃为学 生正音,读准句读。 2、初读全词,整体感知大意。 3、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 朗读全词,播放背景长亭外,古道边 的曲子。使学生沉浸在送别的氛围中。 4、过关键词语,让学生品味凄 清的意境。如:寒蝉、长亭、骤雨、杨 柳、晓风、残月等词语。通过关键句子: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把握诗人 对伊人的无限眷恋,和离别的缠绵悱恻 的情怀。 5、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当时 的场面,完成作品的再创造。 6、生朗读自己的思维成果,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后老师展示课件:“ 长亭送别 ”。 7、学生表演:用语言和动作再 现当时情形。感言辨体。 8、mtv离别的车站问:同样 是送别题材,和雨霖铃在思想内容、 语言特色,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9、讨论表演,指出表演中的精 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入情得意,运思 及物。 10、播放雨霖铃这支曲子, 用音乐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学生 兴趣,为快速记忆提供良好的氛围。 11、生有感情的朗诵并速背全词, 体会全词的意境。 三、拓展迁移 欣赏西厢记长亭送别体会 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 四、课堂小结: 爱情,历来是人类的高尚而美好 的情感之一,在分离的时候 ,尤其显 得凄美感人。要把这种感情用文字表达 出来,风格各异,这要和人的性格和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历有关,作为婉约派的柳永,就借助了 景物的描写,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 语”,愿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鉴赏和写 作中好好地将这种表现方法加以利用。 五、布置作业 当你遇到高兴的事,怀着满腹的 喜悦辛酸走在回家的路上,用一段文字 来表现你此时的感受,恰当运用景物描 写,字数不少于 400 字。 雨霖铃读后感:归去,情难 断 归去 情难断 汶上一中高一 5 班 梁新雨 雨夜,难眠,不曾想,奈何几更 思念。秋悲,泪断,更那堪,谁人诉我 风残。 自古离别多泣,今宵茫茫难忘, 此去经年,勿忘心安。情长,不晓曾为 伊空等几年。世世萧条,多无缘。烟花 易冷,情难断。 滴滴打落声声残,不思量。蝴蝶 尽飞眼底,曾尽数轮回,哪得几面缠绵。 自难忘,只与空惆怅。那堪无情,唯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8 残思相伴。你无言,亦无残念,漂泊离 去,曾想,我心怨。 夏末,秋凉,繁花落尽,长亭古 道,多离合悲欢苦。欲乘风归去,只得 世间有伊牵挂甚想。生死茫茫,苦等几 年。 时过境迁,湮灭桃李,只一眼便 涌上心头永难忘。忆当年,多少红墙衰 草,繁华消逝。静默无声,只留白昼黑 夜交替更换。 无人诉,只消独自凄凉。无怨, 无怨,只似梦一场。一世彷徨,尘世, 冷落千秋叶。千古风情旧望,痴痴等。 烟柳,一处忧怨,哪的几场俗世 沦落。莞尔,好似清风薄雾一般。苍海, 变迁之时,亦在何处相见。不畏淡,只 畏不见,一曲新愁与旧愁,一场心甘与 情愿,月下可谓叹。 灯火阑珊,醉生芳华消去,容华 老去,一心仿照戏。一如往昔独倚西楼 眺望,两行清泪脉脉,纵显百般深情, 亦无力消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9 清秋,痴情泪亦流。断入愁肠, 愁更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 见无限好,只是尽等待。只为与相逢一 遭。如此,已足,用尽最后光阴,完今 生夙愿,度我清冷孤独。 经念沉默,我怨,不敢妄耽,何 以笙箫烟,宛一道流年丝线绕指间,偷 的浮生一处闲。凉寂寂,竟滋生旧梦。 莺声燕语,青藤一片,我眼中怎 样光景。无缘再聚,不语,日在中天, 抬头是星辰。黄粱一梦,只道光影,诸 多是非,已是无力,只将一声长叹。 到黄昏,残影已落,是是形影单 只苍凉一片。未央,晚夜凉,倾情一片, 可畏错多少良辰好景。 浅唱,低吟,是何等寂寞。听雨 落,落在心头。身影孤情,一片芩寂, 雪雨风华,只怪无缘。 冷冽,秋风,寻寻觅觅,无奈苍 凉。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来世,亦 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0 雨霖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 高审美能力。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 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1、查资料了解作者。2、把握感 情基调诵读课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3、品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 一、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柳永,原名,字耆卿,排行第七, 世称。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 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 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尝有鹤冲天词 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 闻而使之落榜,曰:“ 何要浮名,且去 填词。 ”由是自称 “奉旨填词 ”以白衣卿相 自居。改名后方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 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时代大量制 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通晓音律又善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1 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 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 的文学样式。著有乐章集 ,时人称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 词调简介 “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 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 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 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 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3,写作背景 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 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 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二、翻译诗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 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2 与何人说! 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四、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中主人公情感,试试 有感情的朗读。 一、 鉴赏语言 鉴赏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 2: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探究提高 阅读雨霖铃 ,完成 68 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2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 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3 3 “念 ”字在全词中起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