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污染及其防治_第1页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_第2页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农业污染现状 化肥污染 农民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 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 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农药污染 我国农药除 30% 40%被作物吸收外, 大部分多余的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 而且我国农药使用中以杀虫剂为主, 占农药总用量的 78%, 其中, 又以甲胺磷、敌敌畏等 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目前, 在蔬菜上使用过高毒农药的种植户已占到 32. 8% 农膜污染 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吨的农膜投放到农田, 且其使用量还在逐年增加。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膜 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 是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量在 2 万以上, 是难降解物质, 不受细 菌等生物的腐蚀, 也不易在强日照等自然条件下自动分解。一般的农膜在土壤中自然降解 周期为 200 400 年时间。年复一年, 农膜的碎片不断地累积在土壤中, 降低了土壤的渗 透 性, 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 极大地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同时残留的农膜会阻碍农作物 根系的发育, 影响其正常生产, 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 废弃物污染 我国养殖业盲目的集约化、城郊化, 种植业粗放的省工、高效的发展模式, 使每年产生了数 量庞大的农业废弃物, 其中农作物秸秆 6. 5 亿 t, 畜禽粪便及粪水 19 亿 t, 蔬菜废弃物 1. 0 亿 t, 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 0. 5 亿 t 近年来,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 势。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 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 “有机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造成农产品污染严重的主要放的废水超过 22 个 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 7 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由于复种指数提高, 农民为抢农时不得不就地燃烧秸秆。过度施用化肥使土壤中有机质不 断下降, 而大量焚烧秸秆又使大量的有机养分以气体的形式失散到大气中, 既造成了空气 的污染, 又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 2、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大气污染型 这类污染物来自被污染的大气, 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如 SO2 、NO2 等主要酸性气体, 通过酸雨形式降落到地面, 破坏土壤肥力与生态系统。 2.水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城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以及污染农用的排放水。污染物 通 常以污灌、污水养鱼等形式进入环境。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 3.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工厂固体废弃物、废渣、垃圾和污泥等。它们直接 或间接进入农业环境, 使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受到污染。 4.农业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农药、化肥。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程度与化肥、农药的 利用方式及耕作制度有关。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里, 但因其种类不同也可挥发到大气和 流失到水体中。 以上四种污染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可转化为水污染和大 气 污染, 农业污染本身就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而且往往以两种或 两种以上形式迭加发生。 农业环境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1.污染物一般浓度较低, 持续时间长, 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 共同作用于人体。 2.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生物或理化的作用发生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 从而改变原有 的性状和浓度, 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3.污染物还可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 4.污染物一旦大量进入农业环境造成污染, 则很难消除, 如重金属、多氯联苯、有机氯农 药以及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物质等, 能长期在农业环境中残留, 通过土壤、水体和食物链 进入人体, 危害健康。 三、农业污染危害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对环境质量、 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四、农业污染成因 分散经营导致的粗放经营模式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低等 特点。由于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极其有限, 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不通, 加 大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就成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 分散经营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受阻, 广大农户仍在延用旧有的粗放经营方式。单个农户 分 散经营加大了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 农户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防治农业污染, 农民应该 是“主力军”, 然而, 小规模的分散经营, 使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农业污染不受重视, 环保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非点源”特性导致农业污染控制工作十分困难 “非点源”污染(即: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来说的。由于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 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 污 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 于是就形成了所谓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工业污染源明 确, 称为点源污染)经过多年的治理后, 污染程度大为降低, 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则由于来源 和形成过程模糊不清, 在控制上十分困难, 且具有随机性、滞后性、模糊性和潜伏性等特 点, 因此, 控制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要比控制工业生产导致的点源污染更困难。 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绿色农业生产缺乏利益推动 五、农业污染防治措施 实行清洁生产 农业清洁生产是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使用原材料的清洁生产,二是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三是产品的清洁生产。 阻断“循环链” 现在,在农村流行的沼气池,解决的是粪便回收利用节约农业能源问题;现在流行的绿 色生态农业,解决的是无化肥污染的有机化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污染,比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大气中的酸雨等,这些 各形各色的污染,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事实上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如土壤中过量施用氮肥,大量流失的废氮会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 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挥 发,以 N2O 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温室气体 之一)形式逸失到空气里。过量的 氮肥形成了“从地下到空中” 的立体污染。 污染存在于一个大循环体中,这个大循环体牵涉到许多种污染物质的交换、转变和迁移。 如单纯治理大气,大气里的物质会返回到土壤中,污染了土壤,又不得不去治理土壤。只 有通过控制整个“立体污染” 的循环链,阻隔污染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污染。从“农 业立体污染”防治角度来讲,我们必须尽快全面实施一体化的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重 点开展主要污染物在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