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_第1页
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_第2页
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_第3页
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_第4页
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是应学校老师要求,给医学部的某书提供的撰稿,要求我写一写自己的跨专业求职历程, 以造福后人。今天晚餐后挤时间狂敲键盘写完,顺便贴在这里给需要的同学看吧,欢迎拍 砖!(偷偷的说:我觉得给了学校老师他们肯定会删减的不成样子,比如文中我骂他们的 部分,恩) 因为是写给医学部的低年级学生的,所以写的比较科普 各位大牛请自动飘过 哈哈,题目起得很宏伟,我很满意 不过从内容看其实没说啥投行的事儿,毕竟太冷僻 了,不建议大家没事儿往这边转,真的想转金融,最好还是读个 CCER 或者深圳商学院的 研究生,出国读也不错:) =正文如下= 从医学院到投资银行我的跨专业求职经历 北京大学药学院 2003 级长学制 郭宇岚 个人基本情况: 我是 2003 年从河北考入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六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007 年开始读硕士, 进入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是药剂学,导师是张强教授;2009 年硕士毕业加入中国国际金融 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也是目前大中华地区排名第一的投资银行)的 投资银行部,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中国企业在石油石化、电力、航运与船舶制造、互联 网与媒体、医药等领域进行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及兼并收购。 在校期间我的成绩还不错,一直保持年级前列,GPA3.7,获得过最高奖学金北京大学五 四奖学金等。自入学起加入医学部学生会,2006 年起任医学部学生会主席,2007 年任北大 学生会副主席。 实习经历包括辉瑞制药(Pfizer)的企业事务部、普华永道 (PriceWaterhouseCoopers, PwC)的咨询服务部门、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s,源于德国的世界五大战略咨询公司之一)等,2008 年暑期在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部暑期实习,并于 2009 年夏天毕业加入中金公司。毕业求职 阶段获得的其他全职工作机会还包括:罗兰贝格和科尔尼(A.T.Kearney,一家全球排名前 十位的美国管理咨询公司) 。 切入正题: 先明确下一个很重要但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要毕业找工作。 无论是读博士拿到美国顶级大学的终身教职(tenure) 做一名学者,还是考公务员进入 政府机构,还是选择一家公司开始职场生涯。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 很重要的,它不是仅仅影响着你和家人未来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还从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人生中是否快乐。 但是一个人要做什么事情,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能带来多少地位荣耀和财富决定的,而 是我们的兴趣。正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Steve Jobs 说过的:“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只有你有兴趣和热情,真心喜欢,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且是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才 是我们未来选择工作方向的标准。而兴趣爱好,很多都是年轻时候形成的。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简单回顾一下毕业求职的历程,最后再给大家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还在学校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为什么要转行关于思想转变的过程(这个比较重要,重点说) 2、 怎么做才能成功的转行关于我做了哪些准备(这个因人而异,主要介绍方法) 3、 一些建议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一带而过) (一)为什么要转行关于思想转变的过程: (1)我为什么来北医 我的叔叔早年在加拿大经营西洋参等中成药的生意,姐姐在一家日本的制药企业做药物 制剂和辅料业务,受家里亲戚长辈的影响,我对制药业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记得高考报 志愿的时候,北医药学院在河北省只有 2 个名额,考不上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还是很执着 填了“北京大学药学院” 、 “六年制本硕连读专业 ”、 “不服从调剂”。 运气不错,我就这么来了。 我至今还记得爸妈送我来学校报道的那一天,我们在北医门口照相,妈妈问我以后要做 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六年毕业以后进一家制药业的跨国公司”,我记得当时我还跟我妈 打了个赌,说我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要比爸爸妈妈的加在一起多。 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些,是想让大家更好的了解: (1)我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和很多人一样我从没想过为什么要上大学、读名校, 上大学对我来说就是继续学学东西,好让自己以后能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 (2)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他的成长历程有关,你可以从我的描述中看出来,我根本没 打算做一个“研究型人才” ,我的兴趣是在商业,这也是我“所谓转行”的最直接原因。 顺便插一句:因材施教,这个浅显的道理在当下的医学部是很难实现的,因为长学制的 最大弊端就在于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和有能力做研究型人才,或 者医生。这是导致医学部目前的一些尴尬的主要原因。如果把范围放宽到当前全中国的研 究生教育,这种盲目性也十分普遍。一方面研究生变成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缓冲地带; 另一方面我们这代人的父母,读过大学的都很少更不必说读过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其实 不明白什么是科学研究,所以有能力在自己孩子 18 岁的时候就看清楚能给自己孩子学业就 业指导的父母,少之甚少。因此,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碰更 多的钉子,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学生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 大学几年我有两件事情觉得非常幸运: 第一是加入了学生会,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一直坚持做到了最后; 第二是在自己没有完全想明白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我没有放松对学业的要求,一份漂 亮的成绩单为我后面的转型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下一部分再做讨论) 。 我在北医、北大的学生会前后一共工作了 5 年,直到研究生一年级才正式“退休”,期间 接触到的人和事,结识的朋友,磨练出来的待人接物,学到的看待、面对、分析、解决问 题的方法,都是我一生的财富。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发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方式。 首先,学生会的工作都是项目制的。各个部门每个学期都要办大大小小的活动,一旦进 入类似新生月、文艺汇演、歌手大赛等大型活动的筹办期,学生会上上下下就都很忙碌, 大家围绕着共同的目标,紧张高效率的筹备各个环节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不重复的。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这种基于项目运作的,不是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节奏也是张弛有度 的工作是我最喜欢的。此外,和身边一群聪明能干有想法的人一起工作,也是我非常享受 的。 此外,在学生会我一直是在外联部负责“拉赞助”的。这对我后来的工作选择也有很大的 启发。 学生会有很多好的活动,但常常遇到两种问题,一种是有好的想法但办不出好的活动 这其实是一个项目策划和营销的管理问题;另一种是有好的想法和方案,但是没有钱 这其实是个项目融资问题。五年的时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两个问题打交道,也渐渐 的让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 希望毕业后进入企业发展的同学,你们可以参考以下逻辑分析下自己: 企业宏观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生产和销售有形产品为主要职能的生产型公司,例 如常见的制药公司(辉瑞、罗氏、强生) 、快速消费品公司(宝洁、玛氏、雀巢) ; 另一种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定制化知识和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例如投资银行提供的 融资并购证券经纪服务,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会计师提供的审计内控财务尽职调查服务, 咨询公司提供的各种战略管理、流程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广告公司提供 的广告推介服务等等。 前者主要是按照国家地域和部门职能划分工作,工作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工作时间比 较稳定;后者主要是按照项目进行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工作很少有重复内容因此 需要不断的快速学习,工作时间比较不固定,但一般在同等情况下收入水平高于前者。 由于北医没有成熟的职业规划教育(因为大部分同学是临床相关专业,学校就业指导主 要针对医院和科研院所,毕业进入企业工作的属于小众,因此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 累,可以理解但希望改进) ,我到大四下学期才想明白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从那个时候开 始我的求职方向就基本确定为:专业服务类公司。 具体来说,就是管理咨询公司,当时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咨询公司做的工作非常有意思 (不得不承认,麦肯锡的名气太大了,他是一个神话) ,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咨询公司不限 制应聘者的专业背景,那个时候我也听说过投资银行,但实在不敢多想,因为我虽然不懂, 但也知道他对于金融财务知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以上都是我截止 2006 年底的想法,那个时候思想上的转型就已经做完了。 (3)为什么最后去了投资银行 实话实说,是因为运气。我之前从来没敢想过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也不了解投行具体 的业务和工作内容。一切都是因为 08 年 2 月一位好朋友的鼓励,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 中金公司 2008 年的暑期实习职位并幸运的拿到了实习的 offer(当然,充分的准备是必须 的,具体细节过于技术层面,就不细说了) 。 后来 08 年的夏天,全球金融危机就爆发了,雷曼的股价瞬间崩盘的那一刻我还记忆犹 新。也许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力的差距,专业不对口,所以实习的时候非常努力(有连续 一个月每天早上 9 点半上班凌晨 5 点下班) ,当然也要感谢项目上的几位前辈的支持,还有 一起实习的伙伴们的帮助。最后公司经过反复的考虑和筛选,在 09 年春天我们这届学生即 将毕业的时候发了很少的几个 full time offer。 (二) 怎么做才能成功的转行关于我做了哪些准备 这东西因人而异,简单说说,重在方法吧。 方向明确了,路还是要一步步的走,从 06 年底开始到拿到中金暑期实习 offer,我做了 近两年的准备。 难得糊涂,无知是福,这绝对是个真理。无忧无虑的只是读读书考考试的生活虽然显得缺 乏对未来的规划,但却真的是很幸福的。记得我 07 年初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之后,无尽的痛 苦就开始了。在那之前,作为北医历史上第二个做学生会主席又拿到最高奖学金的人(哈 哈,第一个是吕聪师兄)我是有足够多的骄傲的资本的;但在那之后,我就从一个高峰掉 到另一个谷底,毕竟那是经管专业的领域,你唯有从零开始一步步往上爬。 其中不得不说的一件小事儿,对我的刺激和影响都很大,那就是麦肯锡公司的招聘。 2006 年的秋天,麦肯锡公司这家全球第一,培养了无数世界五百强 CEO 的咨询公司来 到医学部开宣讲会,那个时候我很无知,以为他们年年都来,当天会议中心二层的宣讲会 现场挤爆了棚但我却没有去,我满不在乎的和一位师姐说:等我找工作的时候再去听也不 迟。可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麦肯锡最后一次来北医,他们在 05、06 年组建中国区的医药咨 询团队,大概每年在协和、北医招了 2、3 个人。 唯一的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机会,我错过了。 当时心里的愧疚我没有跟任何人说,只是自己偷偷地去浏览了麦肯锡公司的招聘网站, 看到了他们对于暑期实习生应聘者的四条要求,让我印象深刻(现在写法好像变了,但实 质是一样的): 第一, 就读顶尖大学,在校成绩优异(没有变化,对成绩一贯高要求) ; 第二, 拥有管理咨询公司或五百强公司实习经历(现在的写法是“展现初步接触或投入管 理顾问职涯的兴趣”,其实是一个意思,毕竟展现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做过”) 第三, 出色的课外活动经历(现在的写法是“具备领导能力”,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坐在 宿舍里教室里的人,是无法胜任咨询顾问和一切专业服务工作的) 第四, 中英文沟通能力卓越(没有变化, bilingual proficiency 是所有顶尖公司的要求) 这四条既可以说是招聘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希望加入的同学努力的方向。麦肯锡这样一 流的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可以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广阔的接触国际化商业知识的机 会,所以它对于年轻人的要求也是苛刻的。你可以理解为他要求你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做到最好,特别是对于非经管专业的同学。 首先,你要把本专业的知识学好,一个自己专业都学不明白的人你怎么能指望他跨专业 领域分析和解决问题呢。 第二,你要展现出良好的商业素质和商业感觉,这就需要你用实习经历来证明,不但要 实习,而且要从实习中学到东西。 第三,任何一家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都强调 Leadership,这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你需要领导的不单单是一个团队,你的客户,更重要的是领导你自己和你的工作;这要求 你具备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抗压能力,成熟的谈吐和沟通技巧,通俗的说就是“能够倾听他人 并且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让他接纳你的观点和建议,最后大家一起按计划实现目标”。我 相信锻炼这种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在校生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参加一个学生社团 或者校外的 NGO,然后从普通成员一直坚持做到你能做的最高位置。 第四,是英语,我只能说这东西太重要了,即便你不申请出国读书,好好学英语考个托 福雅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时的我,除了成绩和社会活动经历之外,英语和实习都是空白。后来的一年多,研究 生阶段的科研压力也来了,只好从零开始恶补。包括利用课余时间读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材, 去光华管理学院的一楼抄讲座信息、听讲座,具体做了什么现在都记不得了,只记得是读 了很多很多很多书。此外,为了不让别人 challenge 自己的专业知识,我还努力的研究学习 制药工业的发展历程,尽量让自己从纯粹的理论和学术知识向实际应用转一转。恶补英语, 考托福。等等。 我知道很多同学关心这些实习是怎么找到的,我只能说,这个因人而异,但最开始的时 候基本都是朋友推荐的。我第一份实习是在辉瑞,这得益于我学生会的工作有一段时间是 和辉瑞中国共同开展烟草控制宣传活动,学校校办的肖渊老师、学生会的沈鹏老师为我积 极推荐。我在 2007 年苦于找不到第一份咨询公司的实习,这份折磨一直延续了整整 10 个 月,各种尝试和挫败,最后是我在学生会和英才学校结识的挚友,清华的张汉威师兄,在 得知了我的经历和不易之后,将我极力举荐给了他的同学,现在罗兰贝格的李迪昇师兄。 所幸我最后把握住了每一个宝贵的机会。那个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的眼界与能够 达到的高度,是由他身边的好朋友们决定的。最后,中金的机会是靠自己的实力拼下来的, 这个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对投资银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很多资料。 (三) 一些建议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最后,给大家一点建议。 1、 从大学之初就尽早建立一张你自己的简历。 毕业前,我和 02 级大牛学姐刘扬聊过这个问题。其实,社会对一个年轻人是否优秀是 有比较一致的标准的。 无论你毕业是打算申请出国读书,还是求职工作,你都需要一份简历。而你的简历上体 现的内容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我前文提到的四个方面。 (1)成绩:虽然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你的学习能力。特别是 在申请者众多的时候,分数、排名这些量化的东西仍然是最直接最低成本的筛选方式。对 于申请出国,你的专业课成绩肯定要扎实;对于找工作,特别是跨专业领域,好的成绩可 以让你的面试官感到些许放心。 (2)实践经历:申请出国的同学,你的简历上需要有研究经历甚至是学术文章,找工作的 同学你需要有实习。这是一个道理。同样的条件下,任何招聘者都希望找到一个熟悉和有 经验的年轻人。 (3)课外活动: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相对次要,但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也可 以作为一个加分。对求职的人来说,我的经验是,在校期间有过比较丰富的社团活动经历 的人往往更加容易沟通,更具有判断力,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更成熟。而且从个人发展的角 度,在社团活动中共同参加活动共同打拼最容易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这本身就是一件快 乐的事情。 (4)英语:不过多解释,这个的重要性大家相信都很清楚。现在很多公司的面试环节都是 全英文的,除了日常英文交流外,用英文熟练准确地讨论商业问题也是非经管专业的同学 需要锻炼的。 2、 实习越早越好,毕业前的暑期实习非常重要 实习不好找,好的实习更不好找,所以更需要及早关注。最开始通过朋友和师兄师姐推 荐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参与学生会、社团、各种学术活动都有可能让你结识优秀的前 辈,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也许一个问题就可以吸引对方,一段简短但有深意的谈话 就可以帮助你结交一位好朋友。我相信,所有的师兄师姐都是很愿意帮助低年级同学的, 毕竟大家曾经有过相似的困惑和奋斗经历;而且大家也都是靠着自己的师兄师姐的帮助成 长起来的。只有和比你更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能成长和提高。此外,很多商业社团还 有内部的实习机会,做好准备你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