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集团成兰九标第一项目部应急演练方案_第1页
中铁隧道集团成兰九标第一项目部应急演练方案_第2页
中铁隧道集团成兰九标第一项目部应急演练方案_第3页
中铁隧道集团成兰九标第一项目部应急演练方案_第4页
中铁隧道集团成兰九标第一项目部应急演练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铁 隧 道 集 团 新 建 成 都 至 兰 州 铁 路 成 都 至 川 主 寺 段 站 前 工 程 CLZQ-9标 ( D8K149+550 D8K170+850)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逃生及救 援演练方案 中 铁 隧 道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成 兰 铁 路 工 程 指 挥 部 二 一 四 年 一 月 三 日 中铁隧道集团成兰铁路工程九标指挥部 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 演练的目的 1、提升隧道坍塌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及救援设备的熟练使用。 2、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增强应 对隧道坍塌事故的各项处置能力。 3、本次演练主要体现隧道坍塌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和处理程序、 救援措施等内容。 4、通过本次演练检验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发现抢险 救援中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工作 5、发生隧道坍塌事故时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的安全 管理模式。 二、演练时间 2014年 3月 X日上午 9:30 时 三、演练地点 中铁隧道成兰 CLZQ-9标指挥部第一项目部榴桐寨隧道正洞右线 四、演练项目 隧道坍塌事故安全应急演练 五、演练参与人员 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及第一项目部人员组成,详见附表一 六、演练前准备工作 1、演练模拟障碍设置:在成兰铁路九标指挥部第一项目部榴桐寨隧 道正洞右线隧道内采用逃生管救援法演练。坍塌体致使两品拱架严重变形, 加固演练时要求组合使用各类专用救援设备进行破拆,使用600mm 钢管 形成生命通道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2、演练前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演练的相关事宜,包括布置 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观摩现场定点定位、车辆安排、演练具体事 项布置等。 3、根据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准备救援演练设备、物资 及通讯设施等。演练前对主要的专用救援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演练时正常 使用,详见附表 2。 4、演练前召开各组负责人碰头会,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内容、参演人 员注意事项、演练程序及具体内容,并提前进行桌面演练,查找存在问题。 5、指挥部跟 120急救中心联系救护车、演练时护送伤员。 6、提前做好演练现场的供水、供电布置。演练现场设置分配电箱, 供照明和设备使用。 7、演练前 3-5天由项目部安质部向地方村委会、项目所有人员及周 边居民告知演练相关事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8、做好演练现场宣传工作。准备演练横幅标语,彩旗若干,警戒带 若干。 9、做好演练场地布置,确定到场领导和观摩人数。准备应急指挥区、 工作区、领导区、观摩区等标牌,准备相应的桌椅、安全防护用品、矿泉 水等,确定总指挥、现场指挥和各专业组演练时的位置及跑动路线。 10、所有演练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演练两天前全部准备到位, 责任人为蒲小平、李鹏毅(总指挥和现场指挥)。由张伟(安全总监)负 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并在演练前做最终的检查,以确保演练顺利实施。 11、演练前组织参演人员对演练流程及专用救援设备操作、使用流程 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确保参演人员熟悉演练流程、设备操作要领和相 关注意事项。 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工作分工 应急救援演练成员由指挥部、项目部成员组成,设总指挥1名、现场 指挥2名,下设5个专业处置组。 总 指 挥:蒲小平(常务指挥长) 现场指挥:张伟(指挥部安全总监) 负责后勤保障 现场指挥:李鹏毅(指挥部副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成 员:杨勇(应急救援组组长)、贾海龙(技术保障组组长)、 苏忠良(安全保卫组组长)、张荣(设备物资保障组组长)、魏佳刚(医 疗救护组组长) 指挥部下设5个专业处置组:应急救援组、技术保障组、安全保卫组、 设备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演练和处置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专业组工作职责 (1)应急指挥部:负责救援的整体指挥,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 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根据预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负责事故 现场应急处置、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是处置事 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现场指挥及其他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在总指 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2)应急救援组:组长杨勇,组员为柴进全 、余小兵、开挖班5人。 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实施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动用专业救援设备及 现场资源,及时组织最快速度清理渣土实施救援。 (3)技术保障组:组长贾海龙,组员为陈永志、彭成、周元林、第 一项目部工程部技术员2人,负责勘察事故现场,对塌方事故现场的危险 程度、发展趋势、有无次生事故发生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事故处置建议 意见和抢险救援技术方案,指派专人(周元林)对事故的发生、发展以及 抢险救护等过程情况进行现场监控、记录,为事后的调查、分析提供资料。 (4)设备物资保障组:组长张荣,组员为梁景一、杜伟、匡隆川、 罗肖。负责组织救援现场设备、物资的储备管理和应急处置时的调配。 (5)安全保卫组:组长苏忠良,组员为李刚、邓英,负责用警戒带 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隔离区,保护事故现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隔离 区,以防发生次生伤害,为抢险救护工作创造条件。在事故现场入口及进 入现场的主要通道边安排引导人员,以引导救援车辆、人员及物资等迅速 准确地进入事故现场;向现场指挥汇报警戒疏导情况,抢险救援结束后, 封闭事故现场直至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医疗救护组:组长魏佳刚,组员为叶燕明、康礼花,对受害者 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感染等),协助 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伤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进行护理,向现场指挥 汇报伤员伤情及救护情况。 六、演练要求 1、演练总指挥蒲小平,现场实施及具体分工、人员安排等由现场指 挥李鹏毅直接组织实施。 2、要充分体现、展示救援应急能力及全体队员应急救援职责,各专 业应急组职责明确,演练过程中既要体现救援紧张气氛也要做到有条不紊, 各环节、程序严格按预案执行,发扬团队精神,各专业组演练前人员设备 物资全部就位,演练过程中对设备要操作熟练,分工合作,每流程报告程 序熟悉到位,保证高效完成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3、本次演练结合现有设备和物资储备资源,力求从实战出发,过程 尽量完整,措施周密,确保演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演练过程中每个专业组实施过程中,由专门解说人员(指挥部安 排熟悉演练程序的人员解说)对救援细节过程进行现场解说介绍,包括对 工作职能及设备操作功能等介绍。 5、要求所有演练人员统一着装(统一为蓝色工作服,医疗救护组中 1人着白大褂),演练开始与结束阶段均要对参与演练人员进行人数清点。 6、进入演练现场的每个人都必须配备齐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包括 救护、拍照、摄像、解说等人员。 7、演练以不干扰现场施工为原则,以尽量减少对周边干扰为前提, 要凸显出应急救援能力,严肃认真、严格有序做好演练的每个环节。 8、演练结束,充分听取领导、评委们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时改进 不足,并对演练进行总结。 七、演练实施程序安排 成兰铁路工程九标第一项目部榴桐寨隧道右线隧道在 9点 28分、里 程为 K14+650初期支护段突然发生隧道坍塌。 步骤一:宣布演练开始 2013年 3月 20日上午 9:30 分,演练总指挥蒲小平用手持扩音器, 宣布演练开始。 我宣布:“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成兰铁路工程九标榴桐寨隧道坍塌 应急救援演练现在开始” 。 步骤二:应急接警 1、第一项目部经理杨勇使用对讲机向标段常务指挥长蒲小平汇报: “报告指挥长,第一项目部榴桐寨隧道右线在 9点 28分、K14+650 里程初 期支护段突然发生隧道坍塌,经初步核实,洞内有 1人被困,请求指挥部 启动隧道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常务指挥长蒲小平:“收到” 2、总指挥蒲小平通过对讲机向现场指挥李鹏毅发出通知指令:“接 施工现场电话,榴桐寨隧道右线在 9点 28分、K14+650 里程初期支护段突 然发生隧道坍塌,经初步核实,洞内有 1人被困,通知指挥部、项目部两 级抢险人员立即集结”。(并立即向公司、成兰公司茂县指挥部报告) 步骤三: 集结准备 1、 现场指挥李鹏毅发出救援队集合的命令。现场指挥李鹏毅通过对讲机 发出紧急集合指令:“接现场电话通知,榴桐寨隧道发生坍塌事故,请项 目部、指挥部抢险救援人员立即到榴桐寨隧道洞口集合”。 各小组通过对讲机报道 (1)苏忠良:“安全保卫组收到,立即组织人员集合” (2)贾海龙:“技术保障组收到,立即组织人员集合” (3)杨 勇:“应急救援组收到,立即组织人员集合” (4)张 荣:“设备物资组收到,立即组织人员集合”。 (5)魏佳刚:“医疗救护组收到,立即组织人员集合” 各专业组组长迅速通知各组人员,到预定区域集合,参加应急抢险救 援。 各专业组从洞口值班室到达演练区域,抢险人员统一穿工作服,佩戴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保卫组携带警戒带等;应急救援组队员随身携带撬棍、 撮箕、掏耙、短柄铁锹等工具;医疗救护组携带担架 1副及医药箱;技术 保障组随身携带监控量测设备,到指挥台前列队待命。 2、队员集合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人员集结及设备到位。 (各小组以报数形式清点人数)。 应急救援组(组长杨勇),组员:柴进全 、余小兵、开挖班 5人 设备物资组(组长张荣),组员:梁景一、杜伟、匡隆川、罗肖 技术保障组(组长贾海龙),组员:陈永志、彭成、周元林、第一项 目部工程部技术员 2人 安全保卫组(组长苏忠良),组员:李刚、邓英; 医疗救护组(组长魏佳刚),组员:叶燕明、康礼花; 各专业组组长依次向现场指挥报告如下: (1)苏忠良:“报告,安全保卫组人员 3名全部到位。” (2)贾海龙:“报告,技术保障组人员 6名全部到位。” (3)杨 勇:“报告,应急救援组人员 8 名全部到位。” (4)张 荣:“报告,设备物资组人员 5名人员及所需抢险设备、 物资全部到位”。 (5)魏佳刚:“报告,医疗救护组人员 3名及救治医疗器具全部到 位。” 现场指挥李鹏毅持对讲机面向总指挥报到:“报告总指挥,抢险救援 人员已集结到位,请指示。” 模拟成立临时指挥部,通过对讲机进一步了解事态最新情况,现场救 援指挥部发出指令,总指挥蒲小平向现场指挥李鹏毅发出命令:“立即启 动隧道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各小组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由现场指 挥李鹏毅担任现场抢险救援负责人”。 (会场解说 到目前为止,抢险队 25人已全数到场,集合完毕等 待救援指令。) 3、现场指挥李鹏毅用手持扩音器向各小组进行战前动员:“下面, 我简要通报一下本次救援的情况,第一项目部榴桐寨隧道正洞右线 9点 28 分 K14+650里程隧道初期支护段突然发生坍塌事故,经初步清点人数目前 隧道内 1人被困,初步分析塌方处还有两榀拱架开裂变形,需要我们立即 进行抢险救援工作,救援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观察周边环境状态,确保自身 安全”。之后下达应急指令要求: (1)“安全保卫组,组长苏忠良带上组员迅速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 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组长苏忠良回答:“是”。并 立即带领组员到演练区域主要路口拉设警戒带进行警戒。 (2)“技术保障组:组长贾海龙带人在事故现场查看险情,派监控 量测人员立即对隧道塌方影响段进行监控。”组长贾海龙回答:“是”。 并立即带领组员架设量测仪器,勘测现场拱架变形情况,勘测结果随时向 总指挥报告。 (3)“医疗救护组:派 2名救护人员带上急救箱器械、药品、担架, 跑步进入事发地点待命。”组长魏佳刚回答:“是”,并立即带领组员携 带急救箱及担架到现场待命。 (4)“应急救援组:负责抢险救援施工的人员原地待命。”组长杨 勇回答:“是”,带领组员在现场待命接受进一步的具体救援指令。 (5)“设备物资组:应急救援设备、物资到位,随时向事故现场提 供。”组长张荣回答:“是”,并立即带领组员准备预定应急设备、物资 进入现场。 步骤四: 应急响应 (用时 5分钟) 技术保障组携带测量量测器具立即奔赴事故现场进行勘察。设备物资 组将抢险设备物资准备到位,安全保卫组人员迅速跑到各路口及洞口进行 值守并拉设警戒带,医疗救护组携带担架、医药箱到达指定区域待命。 现场指挥李鹏毅持对讲机面向指挥部报到:“报告总指挥:救援人员 已按照预案要求布置准备完毕,请指示。” 此时总指挥蒲小平发出指示:“请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步救援指令。 ” (会场解说 截止目前,应急抢险救援各小组已经按照救援预案布 置开展踏勘和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应急设备与材料已调配完毕。) 技术保障组现场踏勘后回到应急指挥部,由组长向现场指挥汇报现场 情况并提出救援过程:“报告现场指挥部,根据隧道塌方现场踏勘情况, 该隧道内围岩塌方数量约100方左右,里程为K14+650,目前围岩暂时稳定, 建议在右侧使用逃生管救援法出渣进行营救,逃生管采用600mm的钢管, 满足受困人员逃生需要。并需要向受困人员输送氧气和食物,并探测受困 人员生命情况”救援指挥部现场听取技术保障组情况汇报,使用黑板研究 30秒后综合分析,确定采用坍塌体一侧使用逃生管救援法开展救援工作。 (会场解说 此时经过技术人员现场勘查,正在现场指挥部正在进 行逃生管救援法方案会审,确定救援方案。) 现场指挥李鹏毅持对讲机向标段常务指挥长蒲小平汇报:“报告指挥 长,经现场勘查,现场指挥部决定打通隧道内坍塌体右侧的逃生管道方案 进行救援,并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提供氧气和食物,保障受困人员 生命,请求批准”标段常务指挥长蒲小平持对讲机向现场指挥李鹏毅回复: “批准方案,立即组织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李鹏毅手持扩音器:“应急抢险小组请注意,经现场救援指 挥部商议报指挥部常务指挥长同意,决定在隧道坍塌体右侧开始使用逃生 管救援法营救方案开始救援,逃生管直径为 600mm,请应急救援组立即进 入事故现场对坍塌体进行加固,打通应急救援通道,并使用钻机打通生命 通道,输送氧气和食物,并使用生命探测仪检测受困人员生命状况,要确 保自身安全,技术组密切监视塌体动向,防止发生次生事故造成伤害!”。 应急抢险组组长杨勇:“收到,立即开展抢险救援”带领人员进入掌 子面按照确定的方案组织救援。 技术保障组组长贾海龙:“收到”返回掌子面继续进行监测工作。 设备物资组长张荣:“报告总指挥,抢险物资已调配完毕并运至现场, 请指示 (同时报上抢险物资清单)。”总指挥李鹏毅手持扩音器:“好, 立即就位,随时保障抢险物资供给。” (会场解说 总指挥已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险情和人员受困情况以 及部署抢险情况,目前应急救援人员正在按照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和现场指挥部领导要求,由逃生管救援法营救方案准备实施抢险,现 场指挥李鹏毅正在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开展救援工作。) 步骤五:现场模拟实战 1、现场模拟实战步骤: (1)利用钢管在渣堆上方施作钢叉管,支顶变形拱架和防止隧道拱 部下沉(为了人员安全和演练时间可用钢管预先施作)。 (2)加固完成后开始清理逃生钢管里面的渣土,期间使用一台电焊 机进行模拟焊接拱架加固(简单点焊),人员加固完后退场,换队员进行 出碴作业。 (3)出渣过程中,应急救援组组长安排应急救援组队员 2人一组分 别使用液压镐、链锯、圆盘锯及电动剪切钳对隧道内塌落的初支块、钢筋 等进行破除、割除及剪切等流程。(事先模拟好初支块、废旧钢筋支护处 便于现场操作演练,各专用工具使用过程中穿插出碴作业,确保现场持续 有序工作) (4)出渣的同时由操作人员操作钻机在堆砌的渣土上施做生命通道, 用时 5分钟,打通后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并传输出探测视频。 (5)开挖支护过程中注意通风供氧,使用鼓风机及配套风管往内送 风,保证救援人员安全。 (6)在整个模拟实战中,解说人员应根据救援情节以及救援步骤做 同步解说(工作流程、机具使用、人员配合等)。 (会场解说 整个救援演练实战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利用钢管在坍塌体上方施作钢叉管,支顶变形拱架和防止隧 道拱部下沉,避免隧道坍塌部位发生再次坍塌, 第二步,加固完成后开始加固拱架,一组人员加固好后休息,换队员 进行出碴作业。 第三步,应急救援组队员使用液压组合破除工具及电动剪切钳破除塌 落在塌体中的初支块、割除隧道支护材料(初支钢筋),并及时清理堵塞 应急逃生通道周边的杂物。下面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液压组合破除工具功 能及操作使用:液压组合破除工具为组合式抢险救援专业套装工具,由液 压动力站、手持液压镐、液压链锯、液压圆盘锯几种液压工具组合而成。 我们所使用的这些工具均为进口工具,都具有轻便、快速、易操作、耐用 的特点,是组合式抢险救援专业套装工具,非常适合抢险救援工作。整套 工具均由液压动力站的内燃机带动液压泵工作,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仍可 以给这些专用工具提供动力,所有的液压工具均为快装接头,能和动力站 实现快速连接。 手持液压镐相当于我们常用的风镐,但具有重量轻噪音小的特点,连 接快速。手持液压镐自重 19公斤,轻便易于携带,手持液压镐可用于多 项破碎工作,从轻的砖石、沥青到重的钢筋混凝土均可轻松完成破除工作。 液压链锯自重 6.6公斤,轻便易于携带,采用金刚石链锯,可切割钢 筋混凝土、红砖、粗钢筋,主要用于狭隘的空间破拆,缺点就是受功能限 制不能切割较深的物件。 电动剪切钳功能及操作使用:电动剪切采用电池驱动,不需要使用其 他动力,自重 13.8公斤,轻便易于携带,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掌握,主要 用于剪切,扩展和收缩,最大钢筋剪断能力为 30mm。基本能满足现有隧道 施工使用的钢筋切断。) 第四步:使用矿研 180钻机在坍塌的土体上施做生命通道,向受困人 员提供生存的氧气和食物,并使用生命探测仪时时检测受困人员生命情况, 下面就钻机特点及生命探测仪的作用做简要介绍:矿研 180钻机,由日本 矿岩株式会社生产,型号为 RPD180CBR型,它的钻孔口径为 65MM 170MM(最大 225MM),钻孔深度为 150M。钻孔速度可达到每小时 12 30M,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为被困人员输送空气、水及食物等,是隧道坍 塌抢险救援的专业设备之一,对保证受困人员的生命,有极大作用。生命 探测仪:利用“专用电缆”进行音视频信号传输,提供了一种可实时监视 和直接联络封闭式屏蔽空间作业现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救援现场的可视 化。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该系统便于携带,在救援过程中随救援人员进 入救援的第一现场,将隧道内事故现场的图像和声音实时传输到地面指挥 中心,实现了事故现场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实时信息沟通,为救援领导小 组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极大地提高了被困人员的生命延续。 因为开挖支护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及粉尘,要注意通风供氧降尘,保 证救援人员职业健康安全。 抢险过程中,设备物资组随时保障抢险设备物资供给,包括专业设备 随时提供给应急救援组操作人员,技术保障组随时监控坍塌掌子面沉降稳 定情况,医疗救护组随时待命,保证打通生命通道后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 救治,现在现场各专业组人员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救援工作。 2、指挥区人员作总体救援进度分析和判断形势,研究具体动态应对 救援措施。 (会场解说 据救援前线抢险现场指挥李鹏毅报告: 经过封堵加 固坍塌体,强行顶撑变形拱架和上方松散塌体和石块,施作钢管,现已打 通生命救援通道,利用 150mm高压风管输送食品和氧气等,现被困人员生 还的希望和时间正在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3、前方应急救援组组长杨勇通过对讲机向现场指挥李鹏毅报告: “报告现场指挥,救援钢管即将打通,请医疗救护人员到隧道内待命。” 4、现场指挥李鹏毅及时通过对医疗救护组魏佳刚下达指令:“医疗 救护组马上带担架、医疗设备到隧道内准备进行救护。” 5、600mm 钢管正式打通(模拟),这时医疗救护人员已经带着急救药 箱来到现场,医生对被困 1名伤者初步检查,发现被困工人神志清楚,仅 头部擦伤,现场采取救护措施。用医药胶布贴在模拟伤员的头上并用绷带 包扎。并将受伤人员放在担架上,被困人员眼睛用黑布蒙上,迅速抬至在 隧道口等待的救护车上,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会场解说 现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救援钢管通道已打通,被 困人员已被成功解救出来,通过对伤员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伤员神志清楚, 仅头部外伤,现场正在对伤员进行初步包扎和处理。处理完毕后立即送往 医院做进一步诊断治疗。) 步骤六:救援任务完成 1名被困人员成功脱险,并模拟上救护车离去。技术保障组组长在与 监控量测人员现场勘察后,确定坍塌部位变形已控制,并使用对讲机向现 场指挥李鹏毅报告:“报告现场指挥隧道坍塌部位变形已得到控制, 救援 任务完成,报告完毕。” 2、现场指挥李鹏毅向总指挥蒲小平报告:“报告总指挥,1 名被困人 员已成功救出,无生命危险,已送至医院观察,坍塌部位变形已控制,救 援任务完成,报告完毕。”总指挥蒲小平批示:“继续安排隧道监测,解 除警戒” 3、现场总指挥向全体救援人员发出命令:“各小组注意,经现场勘 察基本消除再次坍塌可能,应急结束,各组赶到集合地点,清点人数及设 备,清理现场,解除警戒,请技术部门会同监控量测人员继续对隧道进行 监测。” (会场解说 现场指挥部对监控量测报告进行分析评估后认为:洞 内坍塌、变形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潜在危害已经基本消除,被困人员也 已成功脱险,应急结束。) 4、参加演练人员收拾机具、材料,赶往集合地点。以报数形式清点人 数集合队伍。 (1)组长:“报告现场指挥,安全保卫组人员 3名集合完毕。” (2)组长:“报告现场指挥,技术保障组人员 6名集合完毕。” (3)组长:“报告现场指挥,应急救援组人员 8名集合完毕。” (4)组长:“报告现场指挥,设备物资组人员 5 名集合完毕,使用 的抢险设备、物资清理完毕”。 现场指挥李鹏毅向总指挥蒲小平报告:“报告总指挥,医疗救护组 3 人已护送伤员离开救援现场,其余各组人员及救援设备物资全部集合完毕。 总指挥蒲小平:“请全体队员原地待命。” 3、总指挥蒲小平发言: “感谢各级领导、西北救援队对我标段应急演练的技术指导。感谢各 级领导和同仁们莅临演练现场给予工作支持和指导。现在我宣布:“中铁 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成兰九标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结束!”。 下面请。领导进行总结讲话: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一四年一月三日 附表 1: 主要参演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电话 分工 1 蒲小平 常务指挥长现场总指挥 2 李鹏毅 副指挥长现场指挥 3 张伟 安全总监现场指挥 4 杨勇 项目副经理应急救援组 5 苏忠良 安全保卫组组长安全保卫组 6 贾海龙 技术保障组组长技术保障组 7 张荣 设备物资组组长设备物资组 8 魏佳刚 医疗保障组组长医疗保障组 9 开挖班 演练人员 10 支护班 演练人员 11 12 13 14 15 16 17 附表 2: 应急物资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 注 1 液压组合破除工具(含液压镐、链锯, 圆盘锯及配套动力站。 ) 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