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_第1页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_第2页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_第3页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_第4页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填空 瑞典银行 1656 私人银行 1668 政府改组为国家银行 1897 垄断货币发行 英格兰银行 1694 成立 1844皮尔条例垄断货币发行 是第一家中央银行 成立之初 意在筹集战争军费 1928 年成为英唯一发行银行 金块论和反金块论(通货主义和银行主义) 围绕货币发行是否应控制的“金块论争” 金块论 大卫李嘉图,控制纸币发行通货主义 保持通货稳定,反金块论银 行主义 卡特格拉斯法案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1913 成立 在此之前美国试图成立中央银行 1791 第一国民银行 1816 第二国民银行 均失败 1908 成立货币委员会 1913 通过卡特格 拉斯法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1欧洲政治联盟条约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二者合称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为后来欧洲中央银行提供了制度和法律基础 确保了欧洲中央 银行的独立性 SWIFT 中文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清算协会清算系统 东加勒比海管理局 废除英属西印度元采用东加勒比元 中央银行独立性 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 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 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央行的三个作用 (1)发行的银行 如英格兰银行 垄断货币发行权,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集中银行存款准备金 向银行提供贷款和清算服务 (3)政府的银行 美联储做得最好 代表该国中央政府发行货币金融政策,为国家提供各 自金融服务。 央行形成的两种方式 (1)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政府根据客观需要,不断赋予这家 银行某些特权,从而使这家银行逐步具有了中央银行的某些性质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央 银行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威尼斯银行 1580 第一个家银行 欧洲清算系统 EBA 清算系统(欧洲银行协会) EAF 清算系统(欧洲法兰克福清算系 统) TARGET(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指由清算机构和实现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工具互相作用以完成 债券债务清偿和货币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系统 中非货币联盟 1973.4.1中非国家银行 由喀麦隆、乍得、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和 中非共和国 6 个成员国组成 总行设在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国际储备货币的种类构成 1 黄金 外汇 2 特别提款权 3 在 IMF 的储备头寸 发行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金银准备阶段 2、保证准备阶段 3、管理通货阶段(没有准备)中国直接跨过 1 2 进入这一阶段 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 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 中国人民银行 英 二元式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意 2 复合式中央制度指国家不独设立专司央行职能机构,由一家集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身 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如前苏联。 准中央银行制度(不是独立完整全名地行使各种央行职能)主要在主权不完全独立的 国家或地区。如我国的香港的发行银行渣打银行 汇丰银行 中国银行和新加坡的金融 管理局等。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一 般由地域相邻,经济状况相对一致的国家组成。其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外汇制度 发 行统一货币。如欧洲中央银行 西非中央银行 中非中央银行 东加勒比中央银行。 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制度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 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 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 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个由政府组建 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 储蓄机构。 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包括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自由竞争悖论 a 本身就是高风险高负债经营 b 金融业一般要求有十分客观的规模才能 营业 这种大规模出现了垄断倾向 如果放任自由 会导致高度垄断集中 因此需要政府 央行的监管 应限制其自由竞争 但金融机构作为企业 限制其自由竞争与现在鼓励工商 企业自由竞争理论相悖 负外部性 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 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虽然具有货币乘数等社会效益 但其自身的 效益大于社会效益时 银行就会无所顾忌 这时需要政府监管限制这种负外部性 溢出效应 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不仅影响本国经济运行,也通过各 种途径传导到其他国家,溢出效应的存在要求各国央行间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反洗钱 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 活动。常见的洗钱途径广泛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等各种领域。反洗钱是政 府动用立法、司法力量,调动有关的组织和商业机构对可能的洗钱活动予以识别,对 有关款项予以处置,对相关机构和人士予以惩罚,从而达到阻止犯罪活动目的的一项 系统工程。 洗钱是指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 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997 年 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了有效银行业监 管的核心原则 ,以提高各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金融 危机。 主要内容有:(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2)发照和结构;(3)审慎法规和要 求;(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6)正式监管权力;(7)跨国银行 业。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 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量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其他资产的数量之间建 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的制度。 3 骆驼评级体系 “骆驼”评价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 因其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流动性,其 “骆驼”评价方法,因其有效性,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当前国际上对商业 银行评价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及变化趋势、资产质量、存款结构及偿付保 证、盈利状况、人力资源情况等五个方面基本上未跳出美国“骆驼”评价的框架。 跨国型中央银行的种类 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是指中央银行根 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货币。 财政发行 指因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 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 加的货币发行。财政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或财政透支而增加的纸币发行。 央行存款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的一种,包括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 款、政府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外国存款、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 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 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 清算 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 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 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 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亦称清算系 统。 公开市场操作 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 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中央银 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大额支付系统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 要工具。 赫斯塔特事件 赫斯塔特银行在 1974 年接到了德国政府当局清算的命令,却无力向对 方银行支付美元而发生的风险。银行遇到了巨额跨境结算的风险,因为一笔外汇交易 中各个阶段不可撤消的结算可能是在不同的时间完成的。赫斯塔特银行低估了浮动汇 率下的外汇风险,忽视了外汇交易的市场风险防范,当接到德国政府当局清算的命令时, 无力向对方银行支付美元,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应该说是巨额跨境结算的风险导 致了其破产。 简答 皮尔条例 1844 年通过皮尔条例 , 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 行银行的地位。 皮尔条例 源于银行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 , 通货主义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必 须要有贵 金属作保证,来防止 货币泛滥的危险。通货主义的 胜利诞生了皮尔条例 主要内 容: 1.将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和银行 部。 2.不批准新的银行发行货币。 3.将货币 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 行。 1928 年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 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 组 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 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 基础。 皮尔条例 不仅确立了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也为其他国家以后建立中央银行提供了 模式。但是, 皮尔条例过分僵硬的货币发行制度也在以后历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其 缺点。 货币发行程序(美廉署 中国) 央行货币发行基本原则 (一)垄断发行的原则 1、便于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调节货币流通 2、有利于加强央行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的得到发行收益。 (二) 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用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保证央行独立性。 (三) 4 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发行量要适度,不能过多或过少,但具有一定的弹性区间。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央行发行库与商行业务库的区别 发行库是发行货币的机构,商业银行业务库是保存现 金的地方。关系就是发行库发行货币,先发到各个银行,再通过各个银行将货币流转 到老百姓手中,老百姓手中的新货币经过流转变旧后,又通过各个银行再将残币废币 回交到央行,这样央行在发行新的货币。 1、机构设置不同 发行库是各级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垂直领导关系 业务库则是各 商业银行根据其基层行处对外营业需要设置的 2、保管的货币性质不同 发行库发行基 金 业务库保管的就是现金(发行基金不属于通货 而到了商行业务库就构成了通货) 3、业务对象不同 发行库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 而业务库的对象则是与其有 客户关系的全社会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和代表国家 弹性比例制度 1980 年以前的美国 保证准备制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保证准备限 额发行制 1939 年后的英国 现金准备发行制 香港 比例准备制 日本 清算和结算的定义和关系 1 结算:指为实现因商品(服务)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 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行为。从地域的角度划分,结算分为国内结算和国际结算 两类。从支付工具的角度划分,结算可分为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转帐结算)两类; 清算:指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的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 认、收付数额的统计轧差、全额或净额清偿等一系列程序 。 结算、清算 相同点:都是货币的收付 不同点:主体和客体不同,结算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客体 是客户,清算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客体是金融机构 联系:清算在结算的基础上产生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作图) 央行证券买卖和央行贷款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1、效果相同:央行买进证券相当 于增加贷款,而抛售证券相当于贷款回收。2、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相同:买入证券会 增加基础货币量,抛售证券则会减少基础货币量。3、二者皆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2)不同之处:1、流动性不同 2、央行获取收益方式不同 3、对经济金融环境(尤其 是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要求不同 同:1 买进证券贷出贷款 卖出证券收回贷款 基本过程一致 2 对全社会货币供应 量的影响是一致的 异:1 依据不同 证券买卖以证券质量为抵押 而贷款以商业银行信用为依据 2 流动性 证券买卖的流动性是央行所有资产业务中最强的 不存在期限问题 而贷款再短也有期 限 3 收入不同 证券买卖是价差收入 而贷款则是利息收入 4 要求不同 经济环境不同 贷款对经济环境没有太多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常采用这一业务的原因)而证券买 卖对金融、经济环境的要求很高 要有一个公平活跃的市场 支付清算体系原理 为利用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金融 机构需要在中央银行开立 往来账户,中央银行通常要求金融机构在账户中保持一定的备付金,以保证清偿的顺 利进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和应收应付款项,通过中央银行往账帐户的借贷记 5 载进行划转清算。银行间清算需要通过行间支付系统进行,行间支付系统即为银行自 身和客户委托办理的结算事项提供资金清偿服务。资金清算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程序, 一是付款行通过支付系统向收款行发出支付信息;二是付款行和收款行之间实现资金 划转。按照对转账资金的不同处理方式,银行同业间清算可分为差额清算系统与金额 清算系统两种。差额清算系统将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 发出的转帐金额总数得出净余额,即净结算头寸;而全额清算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 笔转账业务进行对应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总的借贷方差额结算。目前多 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经营的支付系统即属 RTGS 系统(实时全额清算系统) 。 早期银行监管和现代银行监管理念和重点上的区别 早期的金融监管与现代的金融监管 有很大不同。 ( 早期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和 保证支付方面的监 管;现代的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 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对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 实 行监督和管理. 从金融监管的发展过程看,20 世纪以前,金融监 管在其范围和力度方面 与当代相比要小得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