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开展 “品读经典”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 案 一、我校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 “不少于 260 万字” ,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这是非常有针 对性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往 往被学校、教师、学生不自觉地弱化、忽 视。原因是:由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的滞后,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来考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课外阅读开展起 来,明显的 “成本大、周期长、效益不高 ”;不如抓抓教材,搞“短线投资” 效果明显易见。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两大硬伤: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作文表达材料贫乏。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 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 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 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刘国正先生的这 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 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 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 ;千 人一面的作文,千篇一律的语言。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 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 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 广博。 “多读 ”和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 “贫乏” ,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二、指导思想: 2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过:“读书,是净化孩子们灵魂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著名儿童阅读推广者梅子 涵教授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充满诗意地描述他理想中的阅读境界。最是书香 能致远,腹有 诗书气自华。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有关双语阅读的 指示精神,在我校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阅读的乐园, 让经典照亮孩子的童年。 三、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语文教师和班主任 具体负责处室:教科处 四、活动目标: 1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让读书成为习惯,熏染学生美好的 心灵,营造 书香校园。 2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 3 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 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 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 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 文 80 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 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4 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课外阅 读总量。以“部”为单位的作品通常是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字 到一百多万字之间。譬如四大古典名著就是这一类。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 著。 ”意味着每学年要再增加一百万字到一百五十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 五、具体措施 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1)各班针对年级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读 书计划。并 挤出时间,自行安排,在每周的 语 文教学中,讲究成效,努力上好 阅读指导课,教师要踏实做好辅导工作,让每次活动都成为吸引学生的磁场, 都成为点燃学生阅读的火把。 七- 九年级强 化英语口语训练,所有英语教师 在做好学生英语阅读计划的同时,强化课堂英语口语训练,让学生有一个良 好的语境。 (2)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应保证 30 分钟以上,并根据年级的不同争 取阅读时间的连贯性。除了早读,要充分利用中午的时间来安排学生阅读。 要合理全面地安排学生的各科作业,尽最大可能做到少而精。特别是对学有 余力的孩子,要教育并安排他们及时、专心地利用空暇进行阅读。 (3)每天晚上完成家庭作业以后,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不 少于 20 分钟)。每位学生一学期阅读书达到一定的数量:七年级至少 8 本, 5 八年级至少 6 本,九年级至少 4 本。星期天, “五一”、 “十一” 寒暑假等假期,应 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具体地要求孩子们读什么书,从哪儿读到 哪儿,做点笔记,写点心得,在班 级里搞点交流等,把读书的过程和阅读的 结果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读有所乐,读有所得。 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1)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人手一本。 (2)图书质量要有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其 成长, 书籍 类别丰富。根据推荐的书目补充班级内的图书。尽量让图书角的 图书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学习水平。 (3)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各班向学校借阅的图 书除加强爱书教育外,还应严格管理(学校尽快建立图书室、阅览室)。 3、加强阅读指导。 (1)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名著,各学段语文备课组每学期至少组织 一次名著专题讲座,纳入阅读计划。 (2)各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好 15 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有教案,按照 县教研室赵校长提出的四个环节备课),教师要跟班辅导。 4、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 合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 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 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6 所以,建立学生课外阅读家长联系卡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各年级可设 计一张联系卡,让家长在相应栏内填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进 展情况等。形成班级,校园课外阅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于读书的氛围中。 5、教给良好的阅读习惯。 (1)勤查字典。鼓励孩子遇到生字时能“咬住不放” ,勤查字典,不光要知 道字音,还 要了解一下字意,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 (2)快乐积累。我们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 位学生可以准备一本摘抄本(读书笔记),每天摘录几个好句或好段。周五- 周日这三个晚上,可以指导学生抽一个晚上作一次简易的读书笔记,内容包 括:书名: ;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 阅读感受:日积月累,细水 长流。每位教师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每学期撰写不少于 20000 字的读书笔记。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不同的读物,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报 纸时,可以 “浏览”、 “跳 读” 、“略读”等;读故事情 节强的文章,可以默读;读优美 的诗歌、散文、书信时 ,可以美美地朗 读。 6、加强阅读交流。 (1)教科处将对各班进行不定期的抽查,采用早读巡查及学生个别调查 的方式,检查 各班的读书情况。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 2 次与课外阅读 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 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 事)” ,“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 ,“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 物来到今天” ,“我崇敬和喜 爱的一个作家” 等;根据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各类 7 活动。七、八、九年级开展写 读书笔记活动,并 辅之于阅读手抄报评比、朗诵 会、阅读经验交流会、背诗擂台赛、 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 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 笔记的展评、手抄报展评、课本剧等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 (2)充分利用黑板报、阅览室、宣传画廊等载体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各班 黑板报每学期至少出一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 (3)评比“读书 之星” 。根据各班读书情况,评选出班级的阅读之星,在此 基础上再选送参加教育局举行的每年一届的“ 阅读大赛” 。 7、强化课外阅读的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重在评价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有:每学期上 15 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主要备阅 读方法指导、 阅读要求、阅读内容等。 (2)对学生的评价重在过程性管理与评价,按照王校长要求在学校每次 单元试卷中阅读所占的分值不低于 20 分。 8、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校园走廊内张贴学生的阅读手抄报,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 (2)校门内侧放置两块展示牌,(一块上布置每周或每次 阅读内容,一块 布置新书速递) ; (3)班级内后墙板报上(或书海拾贝栏)布置学生诵读内容; (4)每月出一期学生阅读简报; (5)开展好书大家评活动, (6)每班布置图书角。 8 (7)每位教师在学校网网页上建立自己的书房,并定期上传阅读心得进 行网上交流(实验初中目前还未建立自己的学校网页,将来会有的。 ) (8)各班也尽可能安排学生用好学校网页上的班级空间(实验初中目前 还未建立自己的学校网页,将来会有的)。 *年*月*日 9 附一:教育部大纲指定书目 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推荐 西游记吴承恩著; (2)水浒传施耐庵著; 朝花夕拾鲁迅著; 骆驼祥子老舍著; 繁星春水冰心著 鲁滨孙这漂流记(英)笛福著;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 童年(俄)高尔基著;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 附二: 各年级阅读目标和内容要求: 七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 4.借助读物中的注释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文言文,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 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 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10 万字。 八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批注。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 字。 九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 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1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 诗歌描述 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特殊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 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 诵优秀 诗文 (段)。 11.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60 万字 附三:各年级阅读书目推荐 初一阅读书目推荐 1、童话: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2、寓言:伊索寓言神话:山海经 3、故事:成语故事、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故事、 圣经的故事 4、诗歌:志摩的诗、 繁星 春水、 时间草原、 七里香、舒婷诗选、海子诗选、泰戈尔 诗选、唐诗宋词。 5、散文:余秋雨千年一叹、 霜冷长河、 行者无疆 6、鲁迅朝花夕拾、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毛 哭泣的骆驼、 我心中每天 开一朵花、 心灵鸡汤。 7、小说:(有的可阅读少儿版)曹文轩草房子、高 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 . 12 8、科普读物:凡尔纳四大科学幻想名著、法布 尔昆虫的故事(原著昆虫记)哲理: 谁动了我的奶酪、培根人生论 初二阅读书目推荐 1论语译注 李申编 中华书局 2000 年 8 月第 1 版 2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第 2 版 3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9 月第 3 版 4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 11 月 1 版 5普希金诗选 卢永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11 月第 1 版 6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汝 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第 1 版 7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赵少伟译 漓江出版社 1987 年 7 月第 1 版 8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9简爱 (英)夏绿蒂 勃朗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第 2 版 10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陈敬荣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 6 月 1 版 11射雕英雄传金庸 三联书店 1999 年 4 月第 1 版 12欧 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