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 教育部规划课题 所属学科 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承担人 杨 博 所在单位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07 年 12 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 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 2 人)、参与人员等 (一)时间: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二)地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内 (三)评议专家: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通信评议) 张为群 西南大学校长助理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 万明春 重庆市教科院院长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伉大林 重庆市教科院院党委书记 陈阿林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重庆师范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 博士(已通信评议) 庄秀丽 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博士(已通信评议) 李常明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 研究员 陶元红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特级教师 (四)课题组成员和部分子课题负责人 张 鸿 重庆市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教研员 徐 展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 教育心理学系主任 硕士生导师 李晓平 重庆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谢华剑 重庆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计算机应用工程硕士 李 可 重庆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 5000 字,可 加页) 题目: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要点分本课题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组织与分工、课题研究进度、 经费预算与分配、预期成果 5 部分。 一本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的界定 从 20 世纪末期开始, 世界各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国政府同样抓住了这一历史性 机遇,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投入巨资,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展了卓 有成效的工作。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信息技术在中小 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也相当活跃。大批专家学者,如南国农、李克东、黎加厚等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出了精辟的论述,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诞生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教研制度和教研机构,至今已是一支近 10 万人的教研大军。多年来,这 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队伍,在稳定正常教学秩序,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和教学大纲,加强教学业 务管理,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普及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独特的作用。然而,教研信息化不容乐观。 从研究的视角,冷静分析中小学教研机构、教研工作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种 种弊端,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个严重的缺失:中小学教研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应 有的重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缺乏教研系统的参与,中小学信息化应 用建设缺乏教研专业引领。 教研系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临困境和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研系统重心下移,走向校本。教 研要走向校本,按传统的教研方式就势必将教研队伍迅速做大做强,教研机构做不到;教研走向校本必须 使教研与教学同步,按照传统教研方式,教研机构做不到;教研走向校本必须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 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教研机构想做但做不到。 在当今信息时代,教研机构要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克服传统教研方式 的局限,我们提出教研走信息化道路教研信息化(IT-Bas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 h),因此,我们开展“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研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和工作中,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 使得教研信息的交流速度得到极大提高,使教育教学研究得以顺利、高效地进行,从而使教研方式得以转 变的过程。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没有专门的教研机构,也未见有关教研信息化的报道。 国内教研信息化较早始于天津教研室,他们以“天津教研网、天津教研叙事群、教研智能办公系统”为载 体创建了“网络联系、中心辐射”的网络教研模式,从形式上看显得比较成熟,其中有教研信息化研究的 痕迹。 2002 年,“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出来后,为了克服传统教研方式和手段在校本教研中是局限,为 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为国内外专家、管理者和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数 字化平台,网络教研被提到议事日程,2004 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新课程支持网站 “新思考”,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 网站教育论坛上举办在 线研讨、利用网络聊天室进行在线备课等教学活动等非常活跃。此后,海南省等不少地区,参与教育部 C ERSP 项目组,利用网络支持海南省的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5 年元月,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新思考”时指出,“课改推进了教研信息化,教研信息化反过 来推动了课改”。由此,教研信息化一词被人们使用。 2005 年,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开始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 各地诞生了如“ 中国教育人博客 ”、“苏州教育博客”、“常熟教育博客”、“汉博教育博客”、“上 海教育博客”、“辽宁教研博客”、“天河部落”、“都乐名师博客”、“海盐教师博客等教育博客群体 ”如雨后春笋,日益壮大。 但是,国内研究者们在探讨教研信息化的问题时,主要集中在对教育信息化、网络教研方式、网络平台 建设等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探索教研信息化的建设,并没有从教研机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教研方式的转变、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研究,没有形成教研信息化的系统研究成果,没有 对教研信息化作出明确的界定,也没有探索出适合地方自身特色的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和模式,从网络教 研平台的建设与研究角度看,也没有形成地方自身的特色。 从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来看,基本上是“精英”主导的信息发布系统(即传统的传媒方式 web1.0), 没有实现从“精英”创造向“大众”参与创造的 web2.0 方式转变。这种传统的网络教研平台依然是 “精 英”特别是 IT 人事的专利,没有实现教育信息技术走向大众化、社会化的转变。 本课题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明确教研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基本要素、外延以及建 设的主要内容,结合重庆实际,探索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和建议,在具体实施的基础上搭建基于广大教师 参与的社会化、大众化网络教研平台,形成重庆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和模式,为我国中小学教研信息化 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拟在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理论、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现状调查、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中小学 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评价、网络教研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策略、中小学数字德育八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重庆市市内外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比较研究、国内外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比较研究、中小 学教研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研究、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比较研究。 拟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明确教研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基本要素、外延以及建设的主要内容。 梳理国内外、市内外教研信息化建设现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把握重庆市中 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二)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课题组拟开展区域或中小学校教研信息硬件配置现状调、区域或中小学校教研信息资源现状、区域或中 小学校教师教研信息素养现状、区域或中小学校教研信息平台建设现状、区域或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 平与能力现状开展调研。 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法,采用本课题组已经开发成功的网上调研平台(带后台数据统计,见 http:/ //survey/),对全市教研机构、实验学校进行全面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研信息化 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师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教研管理信息化,摸清中小学校 教研信息硬件配置、教研信息资源、中小学校教师教研信息素养现状、中小学校教研信息平台建设、中小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能力等状况,形成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三)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各实验学校通过总课题组研发的教研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实证研究,开展区域性或单 个中小学校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含硬软件建设策略、平台建设、资源建设与应用、师生信息素养培 养策略等),形成区域性或单个中小学校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成果。 (四)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专项研究 拟通过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专项研究,建设广大教师参与的社会化、大众化的重庆市中小学的网 上学习、研究、教研指导、培训、资源共享的互动平台,打造适合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特点的网络教研平台 ,推动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重庆城乡教研均衡发展。 1.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研究(即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的突破性研究) (1)研究目标 此专项研究是总课题研究的核心,研究的思路是通过测试与开发、比较研究、平台搭建、推广研究等方 法,形成重庆市教研信息化建设物化成果(即独具特色的重庆市中小学的网上学习、研究、教研指导、培 训、资源共享的互动平台)。 (2)现状分析 目前可用于教研信息化平的主要技术有网站、bbs、blog、Microsoft Liveedu、Moodle、Witkey (威客)和 email、QQ、Haokaobu(好看簿),等网络通讯工具。其中网站、bbs、blog、email、QQ 被 不少地区采用。 网站固然是一种很好的教研网络信息化软件平台,但单纯的网站交互性差,无法满足教研网络化、交互性 的需要。 事实证明 bbs、blog 由于它自身的开放性时常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况且 bbs、blog 开发商的不稳定性 (至少不如微软稳定)和产品非开源性,将 bbs、blog 引入当今我国教育行业并非一种良策。 Witkey(威客)是指通过互联网互动问答平台(威客网站)让智慧、知识和专业专长通过网络转换成 实际收入的人。教育领域的专家可以通过威客网站将各自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或产品(成果)获取 相对应的经济利益。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各类专家也会主动将个人的知识、经验、成果形成文章发布在个 人知识库中供学习者个人付费查阅。可见 Witkey 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但从我国 教育行业网民上网的实际来看,在我国教育界推行 Witkey 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1】 。 Moodle 意指 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 态学习环境,由澳大利亚的 Martin Dougiamas 博士设计开发的,是完全免费的开源软件。该软件设计 目的是提供一个遵从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dagogy )网站框架,主要 功能:网站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 调查模块专题讨论。可见,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的课程管理系统,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交互式学习管理系 统,完全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教研信息化的需要【2】【3】【4】。目前,在我国上海、浙江、宁夏逐 步推广。 Haokaobu(好看簿), Haokaobu 是董洵 (Alex Dong)(微软 2004 年评出的全球 56 个架构师 MVP 中唯一的中国人)等人创立的以图片、文字、语音为基本元素,以故事为基本单元的图片,分享社会性网 络服务平台,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定制开发成我市广大教师参与的社会 化、大众化网络教研平台。 腾讯 QQ。腾讯 QQ 以其强大的娱乐性聊天、通讯功能赢得了广大网民的使用。正是由于它的定位是娱 乐,很多大企业、公司、学校、单位上班时间不准使用 QQ,同时由于 QQ 商业气息太浓、完全开放性、 不安全性(信息安全、PC 安全),课题认为用于教学、科研、教研是不恰当的。 Microsoft liveedu。微软的 Microsoft liveedu 是该公司推出的集即时通讯工具(Microsoft live messenger)、邮件( Homail)、个人空间( windows live Space)、搜索、资讯、影视、学习等内 容于一身的综合性网络互动平台,是一个软件加服务的集合。 Windows live Meesenger 是全球最为普及的免费即时通讯工具,主要定位在即时沟通和商务应用领 域,将它作为网络教研的即时通讯平台非常安全;Hotmail 是全球注册用户最多的个人邮箱,绝大多数都 是免费用户,微软公司同意我们架设重庆教育企业级邮箱(5G 空间),供全市中小学师生使用。 课题承担单位即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微软公司签署了 20 万用户的 Microsoft liveedu 免费使用 协议,协议规定微软公司将去掉其中的商业内容和广告内容、负责安全部署、负责提供服务器和软件资源 ,我单位负责组织部署,供全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之用。免去了即时通讯软件开发的系列困难,免去 了硬件、软件维护升级的困扰。微软公司还承诺为我单位提供 Microsoft liveedu 二次开发接口,使之 与我们现有的各软件平台的整合更方便。免去了网站、bbs、blog 用户帐号整合的困惑。 (3)结论 通过比较研究、软件测试、自主开发与测试,考虑中国国情、结合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课题组采 用的教研信息化建设软件平台分为 5 个模块,即网站模块、资源模块、通信交流模块、功能模块、课程模 块。(见附件 教研信息化建设软件平台结构): 课题组拟将 Microsoft liveedu、教研科研调研平台(自主开发)、抽签定序系统(自主开发)、M oodle 课程管理系统、 Haokaobu(好看簿)、网络视频系统整合到各网站中去,为各网站用户提供通信交 流模块、功能模块、课程模块、互动交流使用权。 2.中小学网络教研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重庆教研网、重庆德育网、重庆特殊教育在线、重庆职成教科研网、网络调研平台) 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总课题组将与各子课题密切配合,开展重庆教研网络信息化建设软件平台应 用研究,拟通过案例研究积累运行、管理、应用经验,总结提升为重庆市中小学网络教研平台建设、运行 、管理、应用模式。 3. Moodle 技术、Microsoft liveedu、Haokaobu(好看簿)在中小学网络教研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还停留在“设备+资源+网络+师生”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核心 是自主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是资源建设要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 结合学生成人在职的特点,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规避分散学习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二是资源开放要突出共享的优势,三是资源建设 满足师生交互的需要。应该是在“师生准永久性分离”(德斯蒙德 基更) 的状态下进行的,无论是利用网络 还是其他多媒体手段学习,都应保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5】。 我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不管是实时的同步交互还是非实时的异步交互,实际所做到的程度离理论要求和 承诺相差很远【5】。 将 Moodle、Microsoft liveedu 引入中小学网络教研,构建网广大教师参与的安全的网上学习、研 究、教研指导、培训、共享的互动平台,通过应用研究,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研平台,对推动我国中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重庆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评价研究 通过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标准、教育内部各 行业信息化建设标注的比较研究,研究出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评价指 标体系、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的有效性标准。 (六)网络教研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组教研人员利用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功能,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指导,指 导子课题承担单位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研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协作研究、校园网建设与利用的协作研究、 校本资源与区域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整合研究,探索出区域内、区域间、校园内、校际间网络教研信息资源 共建、整合与共享策略。 (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先行者(即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研员),要承担起“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 抓起”的历史使命,则必须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建设做起,直面信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教师被应 试边缘化的现状,课题组拟用问卷调查法,在全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研究,摸清课程 建设现状,利用“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与研究”,研制“ 重庆市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研方式,探索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的 有效策略。 (八)中小学数字德育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把立德树 人的任务落到实处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课题组在 2007 年年初就成功开发了“重庆德育网”, 为重庆市德育工作、德育信息资源建设、德育科研、德育课程建设、“形势教育大课堂”、校园文化建设 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课题组将以为重庆市教研信息化建设平台为手段、以重庆德育网为载体 ,深入开展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小学数字德育与传统德育优势互补、中小学数字德育建设 模式和策略以及有效性等项目研究。 参考文献 【1】威客(Witkey)与博客(Blog):网上教师教育领域谁主沉浮?刘瑞儒 李军靠 现代教育技术2007 年 05 期 【2】浅析基于 Moodle 平台的教学模式 韩丽 20079中小学电教 【3】基于 Moodle 的课程管理系统简介 /moodlezixun/moodlechina/ 200710/26.html 【4】基于开源软件 Moodle 构建网络课程 叶冬连,刘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 年 6 月 第 27 卷第 3 期 【5】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思考 尹炎 2008-01-14 光明日报 三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院领导、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的领导和指导下 开展研究,按课题管理办法规定,本课题实行主持人负责制。 总课题组下设秘书组、学术委员会和若干子课题组。 (一)总课题研究组(即总课题学术技术委员会) 总课题研组负责人:杨 博 1.组成人员与分工 (1)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理论研究组:徐 展 张 鸿 (2)中小学教研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组:李晓平 邹行行 谢华剑 李 可 李 伟 朱 宏 简 星 王开 明 (3)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组:白 兵 简 星 罗化瑜 令狐林 (4)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专项研究组:杨 博 谢华剑 邹行行 简 星 罗化瑜 何怀金 周宪章 黎 强 明正华 (5)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评价研究组:李晓平 李 可 李 伟 朱 宏 王开明 (6)网络教研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组:白 兵 何怀金 简 星 朱 宏 (7)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策略研究组:李晓平 李 可 李 伟 朱 宏 李红梅 王开明 李常惠 王 勇 (8)中小学数字德育研究组:黎 强 汪 红 邹晓杉 彭 静 2.职责:负责对子课题的立项审批,为子课题提供学术指导,负责成果评比及结题评审,每个成员承担 1 项子课题。 (二)总课题秘书组 1.组成人员 邹行行 郑一曼。 2.职 责 全面负责课题的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试题及答案
- 母猪日常喂养技巧的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知识点的分享与讨论试题及答案
- 迷你泡面测试题及答案
- 问题梳理公共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我对2024年专利代理人考试的看法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师资格考试所需知识试题及答案
- 药剂知识考试复习秘诀试题及答案
- 汽车电气系统试题及答案
- 辽阳医疗面试题及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实验高中-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课件】
-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 名企2025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1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媒体内容创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蛋鸡155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 血氨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T-SSFSIDC 021-2024 认股权综合服务工作准则
- 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