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第06章_第1页
免疫学第06章_第2页
免疫学第06章_第3页
免疫学第06章_第4页
免疫学第06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 2淋巴因子 3单核因子 4自分泌(autocrine) 5旁分泌(paracrine) 6白细胞介素(IL) 7干扰素(IFN) 8肿瘤坏死因子(TNF) 9集落刺激因子(CSF) 10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11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sCKR) 1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2淋巴因子是指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 IL-2、3、4、5、6、9、IFN-、TNF- 等。 3单核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 I L-1、6、8、12 和 TNF-等。 4自分泌(autocrine);某种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这种作用方式就称为自分泌效应。 5旁分泌是指活化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邻近的靶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 6白细胞介素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最初指白细胞) 产生的、介导免疫细胞之间发挥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报道 的已有 29 种。 7干扰素是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因子,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干扰病毒的感 染和复制。 8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组能引起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目前其家族成员至少已有 18 个。 9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 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 M-CSF、G-CSF、GM-CSF、EPO、SCF 等。 L0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家族,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 巴细胞等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11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是指除膜结合型细胞因子受体外,在体液中存在的游离形式的受体,如 sIL-1R、sIL-2R 等。 可溶型的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相应细胞因子的运载体,也可与相应的膜型受体竞争配体而起到抑制作用。 二、填空题 12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 _的细胞分泌的低分子量的 _,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 _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13细胞因子主要以 _或 _的方式作用于其产生细胞或邻近的其他细胞,也可以 _的方式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 14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为 _、 _、 _、 _、 _和 _六类。 15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两型:I 型干扰素包括 _和 _两种,主要由活 化的 _细胞和 _细胞产生;型干扰素即 _,主要由活化的 _ 细胞和 NK 细胞产生。 16集落刺激因子(CSF)中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的是 _ ,刺激中性粒细胞分化发育的是 _。 12活化 糖蛋白 受体 13自分泌 旁分泌 内分泌 14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 15IFN- IFN- 单核-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IFN- T 细胞 16EPO GM-CSF 17细胞因子作用的网络性主要指 _性、 _性、 _性和拮抗性。 18最初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_,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因子是 _,能引起肿瘤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是 _。 19根据趋化性细胞因子近氨基端 _的位置、排列方式和数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_、 _、 _和 _四个亚家族,其中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 的是 _家族,主要对淋巴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是 _家族。 17多效性 重叠性 协同性 18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19半胱氨酸 CC CXC C CX3C CXC C 20细胞因子受体可分为 _、 _、 _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等四个蛋白质家 族。 21细胞因子作用广泛,具有 _、 _、 _、 _和促进血管生成等 多种生物学活性。 20I 型细胞因子受体 型细胞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21抗细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刺激造血 三、选择题 A 型题 22细胞因子不具备的特性是 A多效性 B重叠性 C特异性 D拮抗性 E协同性 23通过自分泌效应刺激 T 细胞本身生长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TNF 24刺激红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GM-CSF BG-CSF CM-CSF DEPO ETPO 25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G-CSF 26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MCP BTGF CTNF DIL-2 EIFN 27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活性是 A抗细菌感染 B抗病毒感染 C调节免疫应答 D激活补体 E刺激造血 22C 23B 24D 25 A 26B 27D B 型题 (问题 2832) AIL-2 BIFN CIL-8 D TNF- ECCR5 28抗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是 29辅助 HIV 进入 CD4+T 细胞的是 30以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是 31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是 32引起发热反应的是 28B 29E 30A 31C 32D (问题 3337) AIL-1 BIL-3 CIL-4 DIL-12 EEPO 33诱导 B 细胞发生 Ig 类别转换,合成 IgE 抗体的是 34治疗肾性贫血的是 35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36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的是 37激活 NK 细胞,诱导 CD4+T 细胞分化成 Thl 细胞的是 33C 34E 35A 36 B 37D (问题 3842) AFas BIL-2 CIL-10 D CCR5 EsIL-4R 38属 I 型细胞因子受体 39属型细胞因子受体 40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41属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42属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 38B 39C 40A 41D 42E X 型题 43下列哪些是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43ABCE A微量高效性 B短时自限性 C多细胞来源 D作用特异 EMHC 限制性 4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有 44ACD A促进炎症反应 B调理作用 C增强 NK 细胞的杀伤活性 D调节免疫应答 E介导 ADCC 45集落刺激因子包括 45ABD AEPO BGM-CSF CTGF DM-CSF EEGF 46参与抗细菌防御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 46ACD AIL-1 BIL-4 CIL-6 DTNF- EIFN 47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 47CDE AIL-2 BIL-4 CIL-8 DMCP-1 EMIP-1 四、问答题 48简述细胞因子的分类。 48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如下六类: (1)白细胞介素:是由活化的白细胞产生的、介导免疫细胞之间发挥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是一组能引起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 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家族,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等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6)生长因子:是指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49简述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49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1)细胞因子以较高亲和力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微量(pM) 的细胞因子即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2)细胞因子的分泌是个自限性过程,可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 (3)多效性和重叠性:一种细胞可作用多种靶细胞,产生不同功能,此为多效性;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靶 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此为重叠性。 (4)拮抗性和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功能,此为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强化 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此为协同性。 众多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同子网络。 50细胞因子有哪些生物学活性? 5()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1)抗细菌作用,如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 TNF、IL-l、IL-6 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协同作用,构成机体重要 的抗菌防御体系。 (2)抗病毒作用,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的 IFN- 可抑制病毒的感染和复制,IFN- 可增强 NK 细胞的抗病毒活性。 某些趋化性细胞因子可表现抗 HIV 的活性。 (3)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包括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发挥效应,都有细胞因 子参与精细调节。 (4)刺激造细胞增殖分化,如 GM-CSF、M-CSF、G-CSF 刺激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产生; EPO 刺激骨髓红细胞前体分 化为成熟红细胞等。 (5)促进血管的生成,如 IL-8、CXC、FGF 等细胞因子可促进血管的生成,参与组织的损伤修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2淋巴因子是指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 IL-2、3、4、5、6、9、IFN-、TNF- 等。 3单核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 I L-1、6、8、12 和 TNF-等。 4某种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这种作用方式就称为自分泌效应。 5旁分泌是指活化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邻近的靶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 6白细胞介素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最初指白细胞) 产生的、介导免疫细胞之间发挥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报道 的已有 29 种。 7干扰素是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因子,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干扰病毒的感 染和复制。 8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组能引起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目前其家族成员至少已有 18 个。 9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 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 M-CSF、G-CSF、GM-CSF、EPO、SCF 等。 L0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家族,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 巴细胞等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11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是指除膜结合型细胞因子受体外,在体液中存在的游离形式的受体,如 sIL-1R、sIL-2R 等。 可溶型的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相应细胞因子的运载体,也可与相应的膜型受体竞争配体而起到抑制作用。 二、填空题 12活化 糖蛋白 受体 13自分泌 旁分泌 内分泌 14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 15IFN- IFN- 单核-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IFN- T 细胞 16EPO GM-CSF 17多效性 重叠性 协同性 18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19半胱氨酸 CC CXC C CX3C CXC C 20I 型细胞因子受体 型细胞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21抗细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刺激造血 三、选择题 22C 23B 24D 25A 26B 27D 28B 29E 30A 31C 32D 33C 34E 35A 36 B 37D 38B 39C 40A 41D 42E 43ABCE 44ACD 45ABD 46ACD 47CD E 四、问答题 48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如下六类: (1)白细胞介素:是由活化的白细胞产生的、介导免疫细胞之间发挥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是一组能引起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 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家族,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等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6)生长因子:是指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49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1)细胞因子以较高亲和力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微量(pM) 的细胞因子即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2)细胞因子的分泌是个自限性过程,可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 (3)多效性和重叠性:一种细胞可作用多种靶细胞,产生不同功能,此为多效性;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靶 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此为重叠性。 (4)拮抗性和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功能,此为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强化 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此为协同性。 众多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同子网络。 5()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1)抗细菌作用,如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 TNF、IL-l、IL-6 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协同作用,构成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