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备课1—4单元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备课1—4单元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备课1—4单元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备课1—4单元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备课1—4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歌表演大鹿 课时 教学目标 1. 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 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歌表演大鹿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聆听 范唱 2学唱 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 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 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 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 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 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 第四句男声读。 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 击拍(拍手、点手心 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表现 歌曲 4编创 表演 5师生 共同评价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 随琴轻声默唱。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 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 谁演唱的? (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 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 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 乐句男生演唱)。 (3)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 该怎样演唱?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 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 节。 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 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 员等奖项。 为歌曲第三、第四乐句设 计演唱形式, 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 乐、编创表演动作。 学生边唱边表演。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感受歌曲欢 快的情绪。 2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 教学重点 .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 教学难点 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 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 住在童话里 ,请学生介绍 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 (1)聆听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 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 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 人物。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欣赏 歌曲永 远住在童 话里 (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 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 乐段的情绪有何不同。 (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 分。 (5)学生分组自选童话歌曲 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 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 又好又多。 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认识钢片琴并感受其音色。2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优美的情绪。 教学重点 认识钢片琴并感受其音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欣赏 歌曲糖 果仙子舞 曲 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 故事人物引入歌曲糖果 仙子舞曲 ,请学生介绍自 己喜欢的童话人物。 (1)聆听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 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 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 人物。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教师介绍 胡桃夹子故 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 现的场景。 (4)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 幻色彩。 (5)教师出示钢片琴图片,结 合音响,向学生介绍钢片琴。 (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 (6)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 在乐曲中出现几次。 (6) (7)教师播放芭蕾舞剧胡 桃夹子中糖果仙子舞曲 相关视频片段,学生欣赏, 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 对芭蕾舞的结合,并对芭蕾 舞有初步了解。 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 幻色彩。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知识“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重点 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 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知识“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知识 “音的高 低” (1)教师由有视觉感的物体 的“高度”引入“音的高 低”对比。 教师与同学、同学之间 相互比身高。 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 的个子高低对比。 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 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 声、小猫与狗的叫声、 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知识 “柯尔文 手势 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 闪电与打雷声音。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 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 区别。 (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 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 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 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 (5) 认识唱名。 音乐中, “音的高低”用 “1234567”(简谱) 来表示 (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 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 到高排列。 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 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 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 感受音的高低。 ”(1)教师向学生介绍 “音 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 手势”来表示。 (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 手势。 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 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 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 其他组的同学听辨。 (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 声音,辨别音的高低。 (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 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 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小红帽 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 3背唱这首歌曲。 4.分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 教学重点 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小红帽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学唱歌 曲 2 (1)教师提问学生:知道 小红帽的故事吗? (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 小红帽故事内容。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 听范唱。 (2) 教师播放伴奏录音, (3)教师带领学生模唱歌曲 曲谱(慢速、分句教唱) 。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 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分析 歌曲 4表现 歌曲 5编创、 表演音乐 童话剧 (1)教师提问:歌曲是由 几个乐句组成的? (2)哪几个乐句相同?哪几 个乐句相似? (3)歌曲哪个乐句与其他乐 句不同,是对比的关系? (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 个乐句的旋律线。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 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 个部分组成?(出发 、 森林中的狼 遇险 获救) (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 个部分。 (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 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 器、编创表演动作等。 (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 剧小红帽 学生分组讨论 (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 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 现歌曲。 (2)背唱这首歌曲。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读童谣花蛤蟆 、唱歌数蛤蟆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 2能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来演唱。 3能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 能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读童谣花蛤蟆 、唱歌数蛤蟆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学唱 歌曲 (1)朗读童谣 花蛤蟆 。 认识并学习“XX X”“ XXX X”两种节奏型的 读法。 (2)首先用手敲击童谣的节 奏,然后边敲击节奏边读 童谣。 教师示范演唱数蛤蟆 , 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唱了 什么? 学生模唱曲谱前 10 小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表现歌 曲 4拓展 欣赏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 7-10 小节。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 7-14 小节。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 现,可分领唱与齐唱。 (2)编创歌词演唱。 如“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等。 把歌曲中的“蛤蟆”换 成其他动物唱一唱。 (3)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手 轻轻敲击歌曲节奏。 (1)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 的歌曲,童谣花蛤蟆 就是根据山东民歌花蛤 蟆改编而成。教师可用 山东方言演唱花蛤蟆)。 演唱歌词,学生边唱边击 拍 欣赏独奏曲小青蛙 。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布老虎 舞龙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 形象。 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重点 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教学难点 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布老虎 舞龙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欣赏布 老虎 2初听 乐曲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 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 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 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 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 的不同形象。 完整聆听乐曲。 。 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 等特点 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 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分段 欣赏 4完整 欣赏 5导入 欣赏舞 龙 6聆听 全曲 7编创 舞龙 (1)欣赏第一乐段。 (2)欣赏第二乐段。 (3)欣赏第三乐段。 (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 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 象。 (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 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 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 龙” ,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 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 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 (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 龙。 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 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 的节奏,如“X X ”“ XXXX X ”“XX X ”“X.X XX X O ”。 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 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 奏舞龙 。 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 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 名为“威武”主题。 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 节奏。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猜谜谣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 。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猜谜谣 。 教学难点 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猜谜谣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初听歌 曲 3学唱 歌谱 教师用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音,请学 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 物? (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 (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 二乐句曲谱。 (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 乐句。 学生聆听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4填词 学唱 5表现 歌曲 (3)第四乐句的第 2 小节 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 成“3” ,教师可用柯尔文 手势提示学生。 (4)完整演唱曲谱。 (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 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 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 置要高,不要喊。 (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 完整演唱歌曲。 (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 奏。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 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 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演唱歌曲。 两位同学领唱, 一问一 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 分。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大头娃娃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教学难点 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大头娃娃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学唱 曲谱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 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室, 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 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 (1)引导学生发现第一、 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两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 结尾两个音不同。 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 具进入教室, 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 绪。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学唱 歌词 4表现 歌曲 (2)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 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 符节奏的演唱。 (3)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 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 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 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 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 后再指导顿音的唱法。 (4)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 句与哪一个乐句相同,然 后请学生自书演唱第四乐 句。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 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 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 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 “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 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 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 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 曲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 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 演唱为主,不能因为动作 忽略了声音的美感。 完整演唱曲谱。 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 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 个乐句。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 出评价。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士兵进行曲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教学难点 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欣赏士兵进行曲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聆听 第一乐段 教师从玩具兵进行曲 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 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 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 教师播放乐曲, (1)学生感受并能说出 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 段旋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聆听 第二、第 三乐段。 4完整 欣赏 5表现 乐曲 6编创 动作 (1)聆听第二乐段 (2)聆听第三乐段 (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 象。 (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 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 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 有力。 (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 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 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 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 手,四分休止符读“嘶” 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 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 (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 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 作。 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 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生编创动作。 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 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 乐段的变化再现。 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 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 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 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 武姿态。 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 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 音乐做动作。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劳动最光荣 森林中的铁匠 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 曲。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 ,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 用。 教学重点 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劳动最光荣 森林中的铁匠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欣赏 劳动最 光荣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 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 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 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 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 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 歌曲的欢快情绪。 学生聆听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欣赏 森林中 的铁匠 (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 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 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 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 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 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 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 曲主题(低八度) 。 (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 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 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 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 模唱。 (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 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 动作。 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 器、动作等) 。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理发师 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聆听乐曲、节奏表演过程中学会歌曲。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 奏。 3在学会歌曲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带领学生进行二部合唱的练习。 教学重点 在聆听乐曲、节奏表演过程中学会歌曲。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课题理发师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 听音乐 进教室。 2导入 3学习歌 曲理发 师 (1)教师播放歌曲劳动最 光荣 , (2)师生问好。 教师播放影片幽默的理发 师片段, (1)模仿歌曲节奏。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欣 赏艺术化的生活场景。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4.表现歌 曲 要求:只有完成闯关游戏 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 以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 兴趣。教师出示理发师 各乐句节奏。 教师范唱第一乐句,学 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剪刀 的象声词) 。 教师范唱第二乐句, 教师范唱第三乐句,学 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吹风 机的象声词) 。 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学 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喷雾 的象声词) 。 (2)教师出示课题理发 师 ,播放范唱录音(或教 师演唱) ,学生感受歌曲情 绪。 (3)聆听歌曲,学生用 “啦”模唱。随伴奏录音, 唱歌词。 (1)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 为歌曲伴奏。 (2)编创动作,边唱边表 演。 (3)教师鼓励学生自告奋 勇上台演唱(也可以几位 同学合唱) ,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刮胡 刀的象声词) 。 跟着老师模唱旋律(唱名) 学生演唱歌曲。 。练习简单 的二部合唱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种玉米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表现种玉米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或同他人 合作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3通过演唱,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重点 1 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种玉米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游戏导 入 2学习歌 曲 3聆听歌 曲 老师敲击节奏 聆听歌曲种玉米伴奏, 随音乐走步。 (1)初听歌曲范唱。 教师提问:歌曲表现的是 什么劳动? 给歌曲起个名字。 (2)歌曲范唱,随歌曲做动 作。 学生随教师的节奏做动作。 随歌曲伴奏练习声势。 学生聆听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4学唱歌 曲 5表现歌 曲 (1)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 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可 以适当加强演唱时的力度。 (1)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 热情、有控制的力度和欢快 的情绪演唱歌曲。 (2)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动 作。 。 随录音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小组合作表现歌曲(演唱、 声势、表演动作等) 。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猴子蒸糕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2与同学合作,大胆编创,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歌表演猴子蒸糕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导入 2聆听歌 曲。 教师展示猴子蒸糕插图, 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故事 的结局是怎样的。 (1) ,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 风格 聆听范唱 再听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学习歌 曲 (1)有表情地读歌词,注意 角色的不同语气。 第一、第二段歌词是由什 么角色演绎的? 第三、第四段歌词中新出 现了什么角色? (2)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第一、第二段歌词。 (3)为第一、第二段落歌词 编创表演动作。 (4)随歌曲边唱边表演(第 一、第二段歌词) 。 (5)聆听歌曲第三、第四段 歌词。 (6)随范唱轻声哼唱歌曲第 三、第四段歌词。 学生分角色表演第三、第四 段歌词。 分组汇报表演。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动物说话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X X XX X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并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 情感。 3创造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动物说话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节奏 学习 (1)模仿教师拍手,学习 “X X XX X ”的 节奏型。 (2)播放歌曲伴奏录音。 第一遍:接龙,老师拍两 小节,学生拍两小节。 第二遍:接龙,教师变换 动作,看谁学的准确认真。 (3)再听歌曲第一段歌词, 完成歌曲间奏处的声势。 (拍手、点头) 学生用“X X XX X ”的节奏型为歌曲 伴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学唱歌 曲 3唱好歌 曲 (1)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 朗读歌词。注意:间奏处的 声势一定要准确。 (2)教师用琴教唱,注意学 生的音准。 (3)学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 曲,培养音乐的记忆力。 (4)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 注意间奏处的声势变化,编 创鸭子的动作。 (5)以此方法,学习歌曲的 第三、第四段歌词。 (6)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不 同设计,为歌曲编创动作。 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在创 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鼓励同学以个人或 者小组的形式,为歌曲编创 动作。 (2)通过小组唱、教师与学 生接龙唱、一人唱大家接唱 等不同方式,确保绝大多数 同学都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 曲。 学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曲 同学、小组之间展示,为学 生提供展示和相互学习的机 会。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读童谣小鸭子 、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童谣小鸭子/练习固定节奏与童谣的配合,为学习两声部做准备。 2听赏乐曲鸭子拌嘴 ,听辨几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 3感受乐曲表现的形象,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表现的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部分内容。 教学准备 录音机,自制的简易打击乐器 板书设计 读童谣小鸭子 、欣赏鸭子拌嘴 (片段)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读童谣 (1)教师用“带读”的方式 带领学按节奏读歌谣。 (2)为童谣伴奏。 利用“X X ”节奏为童谣 第二句伴奏 利用“XX XX XX X ”节奏型为童谣第三句伴奏。 学习童谣第一句和第四句。 完整读童谣小鸭子 。 集体背诵童谣,指导学生掌 握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欣赏 鸭子拌 嘴 (片段)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 欢快情绪。 (2)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引子) 教师提问:有几只鸭子? 老鸭怎么叫?小鸭怎么叫?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主要 打击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小 镲小鸭、水钹老鸭。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 在干什么? 用动作表现乐曲。 (3)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拌嘴) 教师提示:乐曲的速度是 怎样的?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 在干什么? 用动作表现鸭子拌嘴、嬉 戏的形象。 (4)表现乐曲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 场景片段,编创动作,表现 音乐。 分组随音乐表演。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用打 击乐器(或自制的简易打击 乐器)编创鸭子拌嘴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唱歌小动物回家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 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小动物回家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复习 导 入 2聆听 歌 曲 入 (1)教师提问:还记得我 们以前学唱过的表现动物 的歌曲吗?你能唱一唱吗? (2)学生复习演唱歌曲: 小动物唱歌 小青蛙找 家 小蜻蜓 谁唱歌 咏鹅 。 学生复习演唱歌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教唱歌 曲 4表现歌 曲 歌曲 (1)教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 导学生关注音准 (1)演唱歌曲(加上声势或 者是律动) 。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 体会到演唱速度的变化,音 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编创歌词。教师将学生 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动物 回家的歌词,分组演唱新编 创的歌词。 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 定性 分组演唱新编创的歌词。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欣赏小狗圆舞曲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地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 2通过聆听和身体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3通过听赏培养学生们的爱心,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小狗圆舞曲 (钢琴独奏)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复习导 入 (1)教师播放乐曲跳圆舞 曲的小猫 。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 得这首乐曲的曲名吗?乐曲 中的小猫形象是怎样的? (优雅、高贵、自信、快乐) 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聆听 小狗圆 舞曲 3分段欣 赏 (1)教师提问:这首乐曲的 速度是怎样的? (2)你感觉这首乐曲描写的 小动物应该是什么形象? (快乐、俏皮、淘气) (3)教师介绍小狗圆舞曲 及其创作背景。 (1)A 段 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 表现什么? 用画旋律线条的方式,理 解音乐形象:小狗欢快地追 逐、玩耍。 (2)B 段 这段音乐跟刚听过的 A 段 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不同? 小狗在做什么?(在跳舞、 在主人怀抱里撒娇) (3)再现段 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一段相 似? 结尾处音乐的力度是怎么 的?请学生想象小狗在做什 么。 完整欣赏小狗圆舞曲 学生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 曲的音乐形象。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二 学科:音乐 课 题 歌表演小猫钓鱼 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 ,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丰富和发展学 生的审美情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童谣剧表演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 大胆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 录音机,钢琴 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