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课《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品及作者。 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义。 能疏通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能力目标: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 形象的作用。 学习小说对比、夸张的讽刺艺术。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及学习知识的真正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 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 形象的作用。 二、 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资料助读法 2.朗读法 3.比较阅读法 4.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联激趣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 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 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检查预习(学生介绍,老师再做必要的补充) 1.科举制度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 状元。 2.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样(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 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3.作品简介 关于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 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 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 恶形象。 范进,是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范进中 举”这个片段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 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 范进。范进当时已是 54 岁了,从 20 岁就开始应考到 54 岁,他整整考了 35 年。当花 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时,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 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童生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 才的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对范进格外关照,让范 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范进紧接着参加了乡试,没想到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中 了举。范进一时承受不住这么巨大的刺激,竟至于疯癫起来,课文主要就是表现这一部 分情节。 三.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 屠户贺喜、 范进借钱 范进中举 范进发疯、 屠户治疯、 乡绅来拜等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找两到三位同学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故事导入 本文最关键的事件是? 中举! 二细读文本,聚焦范进疯态 5、阅读文章第 5 段,观范进的疯态 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反映了范进生么样的状态?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 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 中考提分,学霸之路 3 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 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 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 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 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 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 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正面细节描写 观疯行 (动作)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两手拍了一下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听疯语 (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 噫!好!我中了! 看疯态 神态外貌)笑了一声 又拍着手大笑道 拍着笑着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 的水。) 侧面烘托 老太太慌了,老太太哭, 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一跳。 众人拉他不住 . . 总之,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 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2.思疯因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相关资料) 一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直接危害。这又体现在两方面。在思想上,范进认定 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跳龙门,彻底改变穷困潦倒、饱受欺凌的人下人境况。 于是,才呕心沥血、集希望于科举考试,而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 加脆弱;从能力上看,他由于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不会营生,穷 困的窘迫更加重了他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二是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 不中举成了世人品评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 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 这也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间接祸害。 三是范进的个人因素,他热衷科举考试,到了痴迷境地,读死书、死读书,顽固 不化。却又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科考上。过热的渴望与冰冷的现实本来是许多读书 人遇到的矛盾。但是他特有的遭遇、特有的痴迷,又加重了他脆弱心理上的压力, 使其承受力越来越低,一旦遇到激烈刺激,发疯就成了必然。 总之,根本原因是科举考试的危害结果。 3.观变化 (1)范进中举之后,他有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提炼有效信息。然后加以 概括。(可从生活状况,社会地位 处世态度等方面来着手) 中举之前,他贫困至极,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他。中 了秀才,胡屠户仍然看不起他,态度仍十分粗野傲慢,他总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中 中考提分,学霸之路 5 举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来临,他惊喜得发了疯,是胡屠户的 一个巴掌治好了他的疯病;他开始接受财礼,言语举止沉稳镇定。 4.析形象 (1)范进是什么样的人呢?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 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 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 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热衷功名 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2)请从胡屠户、乡邻、张 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这个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 ;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 象。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 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 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众乡邻:趋炎附势 (3)范进中举后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发生了变化,这些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变化吗? 没有,依然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三、深度解析,探寻主旨。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 读文章,分析讨论。 ) 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 )揭露 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 结局圆满。 悲剧理由是:范时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人生命运悲剧的一个展现。 中举前生活贫困,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 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 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 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 了举,社会上也只不 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 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与灵魂的失落,是人生的悲剧。 资料助读:周进(60多岁的老童生)之悲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 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 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 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 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 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 号板(科举考试时,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 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 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 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 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 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 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赏析: 周进和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 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 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 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 于人性的摧残。这种个人悲剧,又是封建科举制度一手造成的,无数个知识分子在这种 科举制度的毒害下,或终生不得志,悲惨的死去,或一朝得志,便成为朝廷压榨人民的 帮凶。总之,这已不仅是个人的大悲剧,而且是国家、民族的大悲剧! 四、小结、拓展 中考提分,学霸之路 7 1. 科举可以改变命运吗?对个人?对社会? 从范进和周进的经历来看,科举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让他们的人生发生翻天 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