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_第1页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_第2页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_第3页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_第4页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行性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名称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1 1.3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2 1.5 报告研究范围 4 1.6 项目建设地址 4 1.7 项目建设期 4 1.8 建设规模及内容 4 1.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 1.10 财务分析 6 1.11 综合评价 7 1.12 结论和建议 8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 2.1 项目建设背景 11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3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20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3 3.1 我国再生资源总量分析 23 3.2 再生资源供需情况分析 25 3.3 竞争力分析 31 3.4 价格预测 33 第四章 建设条件及场址 36 4.1 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 36 4.2 工程建设条件 36 4.3 外部配套条件 38 4.4 场址方案 39 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0 5.1 项目建设原则 40 5.2 项目建设目标 40 5.3 建设规模 41 5.4 建设内容 41 5.5 产品方案 46 第六章 技术方案 48 6.1 废塑料加工工艺 48 6.2 废橡胶加工工艺 48 6.3 废旧家电拆解工艺 49 6.4 废钢铁加工工艺 49 6.5 废纸回收加工 50 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7.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目标 51 7.2 项目总体规划 51 7.3 土建工程方案 57 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 63 8.1 编制依据与原则 63 8.2 节能措施 63 8.3 节水措施 65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66 9.1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66 9.2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66 9.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1 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72 10.1 设计依据与原则 72 10.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2 10.3 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措施 73 10.4 消防措施 74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7 11.1 组织机构设置 77 11.2 项目运作模式 78 11.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含基础回收和交易中心) 79 11.4 员工招聘和培训 79 第十二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81 12.1 项目管理 81 12.2 项目建设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 82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84 13.1 编制依据及说明 84 13.2 投资估算结果 84 13.3 融资方案 85 13.4 资金投资投入计划 85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86 14.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86 14.2 营业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 86 14.3 成本费用估算 88 14.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91 14.5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93 14.6 不确定分析 93 14.7 经济评价结论 95 第十五章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96 15.1 社会效益评价 96 15.2 经济效益评价 98 15.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99 第十六章 环境效益评价 100 16.1 环境现状 100 16.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0 16.3 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100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102 17.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分析 102 17.2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103 第十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04 18.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04 18.2 建议 104 附表: 经济评价附表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xx 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1.3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xxxx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是 xx 市政府推动、民营企业承办的大型环保类企业。 公司设立了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市场、计划运营部、财务核算部、信息培训部、后勤 服务部和综合办公室。总经理负责制下的回收网络市场设置了站点工作一部、站点工作二 部,集散交易市场设置了市场管理部、分拣加工部、仓储物流中心、技术部和质检部。 公司秉承“有限资源无限循环”的企业理念,为实现我市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 循环而不懈努力。目前,已经相继与多家行政机关、煤矿、工厂、学校、购物广场等企事 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同发展。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1.4.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2、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内容要求; 3、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 4、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年 1 月 1 日)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 年 1 月 1 日)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年 5 月)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 ; 1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22 号) ; 12、 国务院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 ; 13、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 ; 14、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 ; 15、 中国环境保护 21 世纪议程 ; 16、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 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六部委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007 年第 8 号令) ; 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 (国办发201149 号) ; 20、 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 (商贸发2009142 号) ; 21、 XX 省商务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x 商发2010 598 号) ; 22、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暨实施方案 ; 23、xx 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2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2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24、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及标准; 2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1.4.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安全节能、技 术先进、造福民众”的基本方针。 2、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企业运营、市场机制、科学管理、社会服务”的原则,建 设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体系。 3、坚持“工艺流程简便、技术先进适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集约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 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筹协调”的设计理念,搞好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4、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现行法规、标准和规定。 1.5 报告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定额,对本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以及产品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及环境保 护、资源节约等进行论证;着重对集散市场加工区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项 目实施计划及进度和资金筹措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意见。 1.6 项目建设地址 1、xx 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基础建设,辐射 xx 市各区县街道办、乡镇所辖的社区和有 规模的行政村。 2、再生资源综合集散交易市场(含分拣加工基地)建设,拟选址在 xx 市 xx 区 xx 村。项 目占地 100 亩。 1.7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计划于 2018 年 1 月开始建设,预计 2019 年 12 月交付使用,建设期两年。 1.8 建设规模及内容 1.8.1 建设规模 根据目前 xx 地区再生资源市场情况,项目拟建规模为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 28 万吨/台,其 中废塑料 1 万吨,废橡胶 2 万吨、废旧电器 5 万台,废钢铁 10 万吨,废纸 10 万吨。年生 产优质再生资源工业基础原料 27.21 万吨/台,其中再生塑料工业基础原料 0.96 万吨、再生 橡胶工业基础原料 1.9 万吨、从 4.65 万台废旧家电拆解铜和铝等再生资源、再生钢铁工业 基础原料 9.8 万吨、再生纸工业基础原料 9.9 万吨。 1.8.2 建设内容 根据 xx 市 liu 区 san 县的城市分布特点,建立完善的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规 划分为回收基础网络系统建设和集散交易市场建设两个部分。 1、xx 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立,前期主要着力于最基层的再生物资固定或流动回收点 的重组和建设。根据“利用现有,规划未来,分段建设,逐步完善”的发展思路,整合或新 增回收点,城市区每 2000 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点,全市设置 200 个固定回收点,投放 300 辆环保性流动回收车,将再生资源回收点逐步形成绿色回收网络体系;在 xx、xx 县分别建 成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聚集中转站;后期加快各区县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聚集中转站的建 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争取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300400 个,组建成一 支符合“七统一、一规范”要求的高素质再生资源回收队伍(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 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计量、统一车辆、统一管理和规范经营),形成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再 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标,提高 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2、拟在 xx 区按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建设一个再生资源综合集散交易市场,承担区 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功能,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主要链条。再生资源综合集散交易市场建 设项目总用地约 66667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29000 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五区一中心, 即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商品交易区、配套服务区和培训中心。 其中分拣加工区厂房包括:分拣车间、废塑料加工车间、废橡胶加工车间、废纸加工车间、 废旧家电拆解加工车间、废钢铁加工车间;分拣加工区建五条生产线,即一条 1 万吨/年废 塑料加工生产线,一条 2 万吨/年废橡胶加工生产线有:一条 10 万吨/ 年废钢铁加工生产线, 一条 5 万台/年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一条 10 万吨/ 年废纸加工生产线。 本建设项目还需进行污水处理、路面硬化、场区空间绿化等工程,力争建设成设备先进、 工艺科学、文明整洁、高效环保的园林式绿色企业。 1.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6866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3208 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 1433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901 万元(其中土地征用费 600 万元,企业开办费 30 万元) , 基本预备费 277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047 万元。 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6866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 xxxx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自筹。 1.10 财务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建成后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投资利润率为 37.78%; 内部收益率为 27%,高于基准收益率 8%; Ic=8%时的财务净现值为 7994 万元; 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为 3.26 年(不含建设期) ; 项目投资动态回收期为 4 年(不含建设期) ; 综上所述,根据财务分析和评价指标的测算数据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有关 评价参数和行业平均指标对比,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财务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 大于零,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投资回收期小于行业 平均期限,表明项目运营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根据不确定性分析数据,项目盈亏平衡分析表明本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16.23%,表明具有较 强的抗运营风险能力;敏感性分析表明,项目对价格因素的单因素变动非常敏感,应加强 对采购价格与销售价格的把控能力,确保价差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从财务分析角度考虑,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是可行的。 1.11 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xx 市城镇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推动 xx 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具有 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城镇一体化战略的推进,xx 市 已经发展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废旧资源的遗弃逐 步增多,为了保护环境,推进 xx 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已是势在必行。 目前,xx 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存在经营场所布局分散、经营混乱、经营专业化程度低 等问题,本项目的实施,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 xx 市未来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二是创造良好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交易场所, 降低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交易成本,提高再生资源产品回收的积极性,有效增加 收入;三是有利于净化、美化城市,减少废品的二次污染,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四 是有利于新农村的集中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本项目建设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强,技术先进可靠,组织管理措施得当,示范带动作用大, 服务范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 经济效益,项目可行。 1.12 结论和建议 1.12.1 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要求;可以满足 xx 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完善 xx 市再生资源市场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xx 市政府大力支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主体丰富的资源优势,保证了项目实 施具备条件。 3、项目规划设计建立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合理解决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 用问题,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消除了二次污染。因此,设计方案可行。 4、项目税后净现值 7994 万元,内部收益率 27%,投资回收期 3.26 年,满足再生资源行业 平均收益水平,项目从财务上评价是可行的。 5、项目实施可以完善 xx 市再生资源市场,提高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带动地方循环 经济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6、项目实施可以加快再生资源的有序回收,减少二次污染,造出绿色环保原料或产品,环 境影响评价良好。 7、通过对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风险影响 程度较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限度以内。 综合以上所述,项目规划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社会效益突出、环境影响评价良好、 风险低。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1.12.2 建议 根据我们在项目评价过程中的认识,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1、本项目作为全省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投资规模较大,建议国家和省政府在 土地政策和建设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行政部门、行业和广大的 xx 市居民,建议 xx 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议实施质量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 优先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同时尽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4、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市场有条不紊地发展。 5、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6、建议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 7、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系统,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以致不得 不面对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某些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 的矛盾日趋突出的压力;二是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伴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的压 力。面对着这两方面的压力,人类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思想就是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前提下实现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在这种理念和模式的指导下,再生资源行业应运而生。再生资源行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流 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体。 在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再生 资源行业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 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行业的地位自然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工作,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1954 年 4 月 28 日,经邓小平同 志批准,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局,从此我国的废旧 物资回收行业正式宣告诞生。1958 年 7 月 7 日,周恩来总理在广东新会县参观该县的废物 利用展览后,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亲笔题词:“全国商业部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 路线的照耀下,应该向新会学习,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 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把工农商学兵联成一片,密切协作, 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 本转变,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 加速发展阶段,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的高消 费、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资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环 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更加 严峻。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最突出的挑战就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反战的制约。随着人 口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费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差距较大,大量的废 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塑料、废橡胶、废家电、废钢铁、废纸、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 旧木质材料等,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这也从另一方面说 明,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开 发,技术开发取得长足进步。1991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 纲要中,将“再生资源”列为科学技术重点发展的第 21 个领域;1992 年,国家科委又 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列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3 年由国家编制的 中国 21 世纪议程白皮书,将“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处理”列为第 19 章。所有这些都将 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 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再生资源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 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废旧物资是指在性能、 规格和款式等方面已经达不到该物品应当达到的要求,但其具有使用价值或价值的属性是 明显的,是再生资源的一部分,例如:废塑料、废家电、废橡胶、废钢铁、废纸等。循环 经济是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 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变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 要求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 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 的共生耦合。 xxxx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通过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集成化、网络化、资源化 模式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连接城乡、覆盖 xx、辐射陕西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促进 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是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 式,中央相继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急部署实施 10 项主要措施, 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当前时机、积极行动,响 应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既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又有利于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既有利于 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体现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说,抓紧建设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工程是大势所趋, 更是刻不容缓。 2.2.2 符合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 围绕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 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在城市形成以社区 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 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社区设 立规范的回收站点,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生产性废旧金 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循环链条,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提 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 ” 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强网络建设。一是要加强基层回收网点的建设。合理设置再生资源回 收网点,是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引导回收企业在城市和乡镇社区 设立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经营 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回收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再生资源物资; 其次,在回收站点与集散市场之间,设立具备一定规模的回收分拣站,集中各站点回收的 各类再生资源,进行分类和初加工。二是要加强集散市场建设。集散市场是再生资源由回 收转变为加工利用的中间环节,是集中回收分拣、简单分类加工、配置资源流向的集散地。 各地要以改造、规范、提升现有集散市场为主 , 新建为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集散功能 分明、科学有序的再生资源市场体系 。 2.2.3 符合国家再生资源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划要求 再生资源行业是保证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公益事业,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与 千家万户有着密切联系,行业的健康发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十 分重视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1、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 年 8 月 29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该法于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十七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 收体系建设。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支持 废物回收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及信息交流” 。第四十一条指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 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该法律的出台为项目提供了有 力的法律保障。 2、为了促进我国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十五”发展规划 ,提出了“十五”时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重点及主要对策和措施。 重点加强再生资源加工设施建设,提高加工质量,加快产业化进程。引导各地建立以社区 回收网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形成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 体、为工业生产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同时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及相配套的办法和标准,包括废纸回收利用 管理办法 、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 的轨道。 3、2005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力争到 2010 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 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重点环节是再生 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 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 4、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重点:“重点是完善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废旧资源加工利用的产业化。重点规范国内再生 资源回收领域的市场秩序,根据资源的不同特性,研究建立相应回收模式;从社区回收、 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市场等方面入手,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逐步建立规范完善 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培育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的有序性和规 范性,使其健康发展。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重点推进再 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鼓励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 产品。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重点推进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塑料、 废纸、包装物、废弃木制品、废弃油品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 2.2.4 是促进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需要 xx 市是一个以煤而兴的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逐年开采,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实现经济 发展的转型是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是实现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为目 的,加快法制建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的水平,减少环境 污染,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市场化、规模化进 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 xx 市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目标。 1、xx 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现状 xx 市总面积 3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 86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45 万人,城镇人口占全 市总人口的 53%。全市下辖 xx、王益区、xx 区、xx 区四区及 xx 县。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 速发展,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 2006 年 xx 市再生资源行业回收废钢 铁 4.5 万吨,废有色金属 0.18 万吨,废纸 0.45 万吨,废塑料 0.12 万吨,其它废旧物资 0.22 万吨。 90 年代以前,xx 市再生资源主要由供销社下属的 xx 市物资回收总公司经营。近年来,随 着经营体制改革,其它一些人员也参与到再生资源行业中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回收网络。 据统计,目前 xx 市从事该行业的人数接近 2000 人,经营废旧物资的公司、网点 365 家。 这些网点大多数经营不规范,且网点布局不合理,多为无证照经营,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 规范和管理。 2、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xx 市自发形成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造成市场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经营环境脏、乱、 差,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严重制约了 xx 市再生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 xx 市可 持续发展的瓶颈。 (1)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 由于 xx 市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城市居民分散在川道里,废旧物资分散,使废旧物资回收、 加工、运输费用高,而销售的价格又低,致使部分品种回收量减少,与实际生成量差距很 大,资源流失严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与其它兄弟市差距较大。如废旧镉镍电池、废旧 家用电器、电脑及其它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还未开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二次 污染。 (2)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 目前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保持着微利或无利,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阻碍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另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国有回收企业人员多、债务包袱沉重,市场竞争力和抗 风险能力弱、经济效益差,相当一部分回收企业亏损严重,经营难以为继,回收市场被个 体经营群体垄断,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发展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3)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不完善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回收、分类、运输、加 工、利用网络体系。目前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和个人不少,遍布 xx 市四区一县,但是 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和业务往来,回收的可再生资源没有直接送到对口的综合 加工利用的专门企业集中处理,造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引发二次污染。 (4)管理不规范,回收市场混乱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一方面给能源、资源供给提出了严峻 挑战,另一方面可再生利用资源不断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回收的废旧物资总量近 五亿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再生资源已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原 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再生资源将越来越多,回收数量将逐步增长,在目前生产加工 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全、产业链条不完整的情况下,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 响,重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还未形成,管理不规范,回收市场比较混乱。从事废旧物资回 收的个体收购人员每天游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方便了市民交售废品,但是这支以农民为 主的流动收购大军破衣破帽,衣着不整,脏乱邋遢,无证经营,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破 坏了 xx 市的投资环境。同时在收购过程中,随意压价,克扣斤两,顺手牵羊,损害居民利 益,扰乱社会治安。更有甚者,偷割电线电缆,盗窃井箅井盖,肆意破坏公用设施,危及 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5)城市新的污染源产生地 xx 市的个体经营废品收购站既未经统一规划,又缺乏相关管理,经营场所亦多是临建棚 舍,不安全状况突出,卫生状况极差。大风一起,纸片、塑料袋等物四处飞扬,怪味四溢, 活脱脱一个小型垃圾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6)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该行业基本上保本微利的经营方式,使得资金投入少,技术开发能力弱,导致废旧物 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技术及装备水平极低,一些与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相伴的环境污染未 能妥善处理。即使先进适用技术,也由于缺少资金而难以推广应用。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 工处理技术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 (7)回收网点缺乏统一规划,扰乱城市交通,影响居民生活 目前,xx 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均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大多数是一间房子,一块空地,一杆 台称就开张了。占道经营(堆放)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 许多收购网点位置设置不合理,有的网点与周边的环境极不协调,有的设置在居民住宅区 和城市边缘地带,这些对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的周边环境影响很大。 正是在此背景下,xxxx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提出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项目,建设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以促进 xx 市再生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实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3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再生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载能性、循环性、战略性的资源;是一种低碳性、节能 性、减排性的资源;是一种流程短、能耗少、成本低的资源。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 内容,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理论实践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方式从理念到模式、从规划到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一项开创性、 挑战性很强的事业,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本项目建设是 xxxx 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在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发展思路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实践,有利于具 体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具体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 生、促就业、谋发展的战略方针。 2、有利于树立再生资源产业一体化建设示范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正处于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和加快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循环 利用、无害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 x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xx 地区存在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巨大需求。 因此,项目建设将以市场为导向,以集散市场为接点,以分拣加工处理中心为核心,打造 xx 再生资源产业增长链,形成区域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立足 xx,辐射陕西,面向 全国,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全面提升 xx 市再生资源产业一体化水平,对 xx 市及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吸引辐射效应,为振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作出贡献。 3、有利于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 项目建设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制订回收从业准入、市场准入规则,修订再生资源技术标准,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在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下,发挥集贸易流通、回收 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共享等优势,进行集约化生产,取得规模效 益。实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艺技术创新,科学引导再生资源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4、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项目达产后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 23 万吨,其中废塑料 1 万吨,废橡胶 2 万吨、废旧家电 5 万台、废钢铁 10 万吨,废纸 10 万吨。 相当于生产塑料 0.85 万吨、橡胶 1.8 万吨、炼钢 8.5 万吨、生产新纸 8 万吨,打造一 个城市油田、一座城市矿山和一片城市森林。 与原生料相比,可节约石油 50 万吨;节约成品铁矿石 32 万吨;节约焦炭 10 万吨;节 约木材 10 万 m;综合节能 18.7 万吨标煤;可减少污水排放 1102.6 万吨;可减少固体废弃 物排放 74 万吨;可减少 SO2 排放 0.65 万吨;可减少 CO2 排放 32 万吨。 5、有利于支持城市开发,促进就业增长 再生资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人员就业。本项目直接吸纳 400 人就业,通 过实施再生资源行业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回收利用知识及生产加工技能等从业资格 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有序转移就业。坚决淘汰原始粗放的回收、分拣、加工方式,实现再 生资源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我国再生资源总量分析 3.1.1 回收量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总量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再生资源的总量与 社会资源总量存在着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会随着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源总量相对增长迅速,因此再生 资源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表 3-1 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回收利用表(国内) 单位:万吨 序 号 类别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增长率(%) 1 废钢铁(万吨) 6550 7010 8061.5 11.01 2 废有色金属(万吨) 207 228 259.9 12.07 3 废塑料(万吨) 700 800 944 16.14 4 废纸(万吨) 2262 2765 3373.3 22.12 5 废轮胎(万吨) 221.6 298.4 352.1 26.33 5-1 其中:翻新(万吨) 26.6 31.4 37.1 18.10 5-2 回收利用(万吨) 195 267 315.1 27.47 6 废电子电器 6-1 数量(万台) 4348.4 5632.5 6477.4 22.27 6-2 重量(万吨) 138.5 180.2 207.2 22.55 7 报废船舶 7-1 数量(艘) 58 223 240.84 146.24 7-2 重量(万轻吨) 12.4 11.3 12.43 0.56 8 报废汽车 8-1 数量(万辆) 90 84 86 -2.14 8-2 重量(万吨) 180 168 172 -2.14 9 回收总量(万吨) 10271.5 11460.9 13382.43 14.17 注: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3.1.2 进口量分析 2010 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等五个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 3538.67 万吨,2008 年增加到 3908.03 万吨,增幅为 10.4%(详见表 3-2) 。 表 3-2 主要再生资源类别来源表 序号 类别 2010 年 2011 年 总量 (万吨) 进口量 (万吨) 国内回收所占比例(%) 总量 (万吨) 进口量(万吨) 国内回收所占比例(%) 1 废钢铁 7349 339 95.4 8427.6 366.12 95.7 2 废有色金属 999.75 277.8 22.8 568.3 308.4 45.7 3 废塑料 1448.47 648.47 55.2 1676.7 732.77 56.3 4 废纸 5021 2256 55.1 5854.9 2481.6 57.6 5 废旧轮胎 298.4 - - 352.1 - - 6 报废船舶 28.7 17.4 39.4 31.57 19.14 39.4 7 报废汽车 168 - - 172 - - 8 废旧电子电器 180.2 - - 207.2 - - 9 总计 15493.52 3538.67 73.97 17290.37 3908.03 77.4 注: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由以上数据可知,全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缺口较大,废钢铁由于绝对量较大,国内回 收所占比例较大,但每年仍有 300 多万吨的缺口;废塑料每年需进口 700 多万吨,废纸每 年需进口 2480 万吨,废塑料、废纸的 40以上需要进口。 3.1.3 国内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对比 尽管近年来全社会对再生资源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行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与 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还非常低,发展空间还十分广阔。废钢不 到 20%的回收率、废塑料 25%的回收率更是远远低于欧美等国家。每年我国可以回收利用 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到 400 多亿美元(详见表 3-3) 。 表 3-3 国内外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对比表 品种 废纸 废钢 废塑料 铜 铝 铅 锌 中国 51.6% 17.9% 25% 57% 21.8% 16% 2.6% 美国 45% 45% 日本 56.3% 50.1% 60% 欧洲 71% 40% 注:数据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以废钢为例,2011 年我国废钢回收量为 8000 万吨,如果回收率由目前的 17.9%提高到 45%, 每年废钢回收量将增加到 2 亿多吨,因此我国再生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广阔,提升空间 巨大。 3.2 再生资源供需情况分析 3.2.1 废钢供需情况分析 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在近十年才兴起的,社会废钢的积蓄量很低,约在 1315 亿吨, 还未进入废钢铁高产期。废钢铁的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跟不上钢铁产量的增长幅度,从上世 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口废钢,整个废钢市场进入了供不应求的运行周期。 据统计,2011 年上半年我国炼钢用废钢平均单耗水平 145KG/吨钢,比 07 年全年 140KG/ 吨钢的单耗水平略有增涨,但是下半年开始,市场发生逆转,钢厂普遍减产,且幅度较大, 废钢价格普遍快速下落之后市场活跃度较低,严重影响了废钢的收集,资源紧张状况凸显, 有价无货情况严重。从国家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形势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国粗钢产量难 有大的增长,若以粗钢年产量 5 亿吨,炼钢用废钢单耗水平为 145KG/吨钢计算,09 年炼 钢用废钢需求在 7250 万吨左右。再加上设备制造业、铸造业,小五金行业对废钢的使用, 以及小钢厂对废钢资源的消耗,我国废钢需求总量预计达到 8000 万吨左右。 按照 2000 年以来我国废钢铁平均递增量计算,预计 09 年社会废钢产生量在 4600 万吨左右, 去年上半年钢铁企业自产废钢(其中包括生产线上产生的废钢和检修产生的废钢)占粗钢 产量的 5.43,若按全年粗钢产量为 4.97 亿吨来测算,08 年钢企自产废钢总量为 2700 万 吨左右,年底检修可能会增加废钢的产生量,照此推算,09 年粗钢总产量以 5 亿吨计算的 话,钢企自产废钢在 2800 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按照我国废钢资源供需情况的测算,2012 年国内废钢市场资源缺口仍在 1100 万吨左右。 3.2.2 废纸供需状况分析 近几年国内优质废纸市场状况基本是供不应求。2005 年全球各国可供出口的废纸约 4160 万吨,中国进口了近二分之一,由于各国都在努力提高废纸的利用率,预计今后 5-10 年内 各国可供出口废纸总量不可能会有很大的增加。近两年来,由于国内废纸资源紧张,越来 越多的国内废纸商主动到国外建废纸收购厂,开发新的来源地。 据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0 年世界纸及纸板消费量将达到 4.8 亿吨,废纸回收 量约 2.3 亿吨。如果废纸可用于贸易量占消费量的比例仍为现有的 10%左右,那么 2010 年 全球废纸可用于贸易总量约 4800 万吨,比 2004 年 3200 万吨增加 1600 万吨。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