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 【原文出处】中国行政管理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710 【原刊页号】9699 【分 类 号】F107 【分 类 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复印期号】200801 【标题注释】该文是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07SJD790018)和南京审计学院重点课 题(NSK2007/A05)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赵峰 【作者简介】赵峰,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南京 210029 【内容提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形成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 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要突破区域差距拉大、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扭曲、产业 同构诸多瓶颈因素,选择明晰政府职能、推进科技创新、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路 径。 【摘 要 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关 键 词】区域经济/格局/协调发展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7)10-0096-0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区域发展方面的主 要任务就是,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伴随国家宏观调控 不断推进和区域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正逐步形成,要素资源加快 整合并在更大范围寻求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化和城市群发展成为主导空间形态,传统 的地区发展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并可能发生质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区域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格局 1.固定资产投资:“北上西进”。随着经济的扩张和投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近些年投资的空间流向呈现“北上西进”趋势。投资“北上”的主要热点地区集中在 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随着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的措施逐步到位,以及首钢搬迁新基地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环渤海地区的钢铁、石 化、煤电、装备制造以及港口和现代物流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滨海新区以金 融创新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都将促使这一区域成为我国新的投资热土。投资“西 进”虽然进展较慢,总量较小,但是今后可能伴随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呈加快之势, 主要的推动力来自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如对土地利用的严格控制,对节 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严格监管;同时沿海很多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地荒”、“民 工荒”、“技工荒”等难题。从目前判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向中西部地 区转移的产业类型,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载能及资源型产业以及一部分加工贸 易企业。当然,东部这些产业能否顺利转移还取决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 不能让交易成本吞噬了工资成本低廉所得的红利。 2.工业增长:中部凸起。就全国总体看,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有 所回落,不过各地区表现差异比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增幅回落最大,而欠发达地区工 业增加值增幅回落相对小一些。西部、东北地区仍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特别值得 关注的是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三大经济圈的工业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经济集聚化程度提高,区域发展主导力量增强。由于集聚 经济效益的驱使,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向城市 群或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这一方面会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 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乃 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成为经济发展最具 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将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 地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引导大中小城 市协调发展。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四大板块”发展规划,我国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大 都市圈或城市群(带)主要有: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辽中南 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 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群。这些大城市圈的形成 及其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并主导区域甚至 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 进制造业的基地,并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本垒”。 4.对外贸易: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东、中、西部出口增幅均比较高, 其中东北地区增幅最高,其次为西部,均高于全国水平,东部中部,增幅低于全国水 平。从进口格局看,进口比东中西部均出现上升,中部进口增幅最高。从贸易顺差看, 只有首都经济圈是逆差,其他区域均有比较大的顺差。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区域合作联动互进、共同发展 中央提出的“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以 及“统筹区域发展”等指导思想,为制定区域合作政策、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建立 区域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劳动力和资金两大要素基本能够在全国范围 内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开始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现。同时,地方政府理念也发生了 一定的变化,希望区域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从中央层面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 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决定先行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两个地区的 区域规划工作,目的是通过这两片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促进这两个区域跨省区经 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说明国家现在对于建设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整 体发展的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 问题。 从各地区情况看,区域合作意识增强、步伐加快。比如:北京和天津在北京举行 的“2005 城市流通京津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和天津市商委负责人联合签署了 京津城市流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将两地的合作范围扩充到商贸、物流和口岸建 设三个领域。在北京发展的天津企业将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反之在天津发展的北京 企业也一样受惠。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等六省旅游部门联合发起 的 2005 年中部地区旅游协作年会于同年 10 月在安庆召开,标志中部旅游走进合纵连 横时代。2005 年 8 月 29 日,东北区域 IT 市场联盟在沈阳成立,东北地区的沈阳、长 春、大连等 12 个城市成为首批联盟单位,12 城市达成了共识,并制订了重点发展品牌 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联动互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泛珠合作“9+2”政 府层面正式启动以来,外经贸(商务)、贸易投资、工商、海关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 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协议,签署环保产业合作协议,编制泛珠三角区域环 境检测网络规划和环境检测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教育、旅游、劳务等社会领域合 作不断拓展。1 二、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区域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 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 转移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导致地区 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而在 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作用下,资金、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将由经济增长缓慢的地 区向增长迅速的地区、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集聚,这种要素的集聚过程将加大 地区之间的不均衡(2)。区域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键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只能起到辅助 性的作用,只能尽力地缩短这个过程,而不可能人为扭转。在目前阶段下,地区发展 差距仍将存在并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对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二)区域分割问题。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 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 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 益。即使在区域合作中,更多考虑的也是索取利益,共赢意识不强。这不仅造成了流 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 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难 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不过,尽管财政分权形成了事实上的地方政府间 竞争(争项目、争资金等),并在一定条件下演变为负和博弈(表现为交易成本的增加和 资源的扭曲配置),这种竞争的放大、强化甚至扭曲了地方政府的一些变异的经济行为。 2 (三)产业同构问题。发达地区为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落后地区为避免“马太效 应”的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下, 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 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纷纷在价高利大、投资周期短的工业领域进行激烈竞争, 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结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区 域经济特色不明显,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梯度层次,同质竞争现象愈演愈烈。这不 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 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区域经济既是地缘经济,又是市场经济, 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这涉及到统一大区域发展之策。跨行政 区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将直接冲击传统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构架,市场统一必将带来跨 地区规划管理事务的增加,将可能由此引发行政机构的调整或合并,也将给政府职能 转换工作增添新的内容。近年,行政区划改革研究在有关部门中积极推进,比如民政 部就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一直在进行论证研究,研究得出的理想状态是:省区划分要 缩小,行政层次要减少。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合作,创造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条件。因 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彼此间的矛盾比较尖锐,在行政区划下官员们执政的功 能和他们所执行的区域经济功能完全是割裂的。而在现有条件下,大多数的资源还是 控制在政府手中,市场并不具备足够的调控权力,所以行政边界就成了一道壁垒。这 样就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出现了不同的地方对资源的争夺,出现了数也数不完的重 复建设,出现了不同行政区之间经济上的割裂。目前,地方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事项 越来越多,要求改革行政区划体制的呼声日益强烈。在地方和中央对于行政区划的调 整都有要求的情况下,缩省、撤地、强县、合并乡镇,可能会成为建立和完善中央与 地方合理分权体制的选择。行政性区划与经济性区划的边界将逐步吻合,从而为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一定的体制条件。 (二)区域经济合作(政府间)走向务实。在一些经济区域比如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早就走在了政府合作的前面,区域内资本的自主整合和互动,基本已释放出了自己的 能量。2005 年已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必须由政府整合构建各类主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帮助经济要素的整合提升层级,进入新的阶段。过去区域协调会大都是政府之间的一 种对话交流,彼此互相交流思想和思路,至于具体如何做并没有特别有成效的措施。 目前看政府之间的合作必须走向务实。 (三)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文件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鼓 励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企业自身方面看,除一批大型国 有企业外,一大批民营企业已经强大起来。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 企业供应链上的合作增强,即上、下游企业之间按原料、投入品、生产、销售的生产 链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细化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竞争关系已经和正在由供应链内不 同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此相应,分布在不同地区的 同千个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便由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 内不同地区间供应链的合作便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强大动力。同时,随着企业实力的 增强,企业跨地区并购增多,在不同行政区,企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肯定 的是,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四)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衡量经济增长主要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 个指标,从这几方面看,中国在劳动力上的可持续性是毫无疑问的,劳动力结构的灵 活性和低成本无人能比,在资本上中国也不是很依赖国外投资,而且中国国内的存款 率很高,在技术上,中国在技术处理和应用也已经进入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由 此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同时,中国尚未真正实现工业化,当前仍 是加快完成工业化的时期。而且当前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力量是来自于市场的消费需 求,并建立在良好效益的基础上。因此,在中国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 工业主导经济增长的格局不会改变,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仍在。但油价持续攀高加大 了炼油、城市公交、公路运输、化工等许多行业的成本,消费者油费的支出将受到收 入有限的约束,与汽车销售相关的汽车制造业也受到影响,这将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 度,加上投资增幅的回落,2008 年各地区经济增幅将出现一定的回落,但幅度不会太 大。分区域看,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 (五)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7 年中国固定 资产投资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预计 2008 年仍将保持这种稳中略 降的态势。从积极方面看,经济保持平稳、理性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固定资产投资的 平稳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仍处于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中,城市 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呈活跃态势,加之各地加快发展的积 极性和热情仍然很高,政府投资仍是投资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尤其是重点建设项目投 资对投资的影响将起重要作用,投资增幅下降幅度有限。3但同时也有一些抑制投资 增长的因素存在。如果宏观调控政策继续维持目前的基本态势,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 的下降。 (六)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伴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正在进行中,由此带动的消费增长在 2008 年依然将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加上中国新 的个人所得税方案实施,这将有利于给工薪阶层减轻税收负担,增加消费。分不同区 域看,东部地区受城市和消费升级的影响更为明显,4在热点商品的带动下,消费需 求增幅 2008 年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增幅将高于其他地区,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村人 口过多,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消费水平偏低,将制约整体消费水平的 提高。 (七)东中西部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5从区域分析,由于对外出口中,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显然在这方面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加 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拥有绝对优势,在出现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 口面临困难情况下,东部发达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内陆地区。这样,2008 年外贸 出口中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四、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理顺利益关系,明晰各级政府职能。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像企业一样形成完全 的市场导向机制,其政绩不能在市场框架内合理评价,短期行为成为地方政府的通病, 中央政府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不断干预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结果导致地方政府的合 理经营机制也无法形成,不同级别的政府长期处于政策博弈的状态,难以形成共赢的 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就是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 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财产边界。6进行制度改革,尤其是各级政府运行机制的规范化, 形成责权利统一的区域经营主体。 (二)注重市场作用与政府推动的协调统一。区域之间能否实现经济合作和怎样实 现经济合作,从根本来说不是行政行为,而是经济行为。主要不是取决于政府之间的 愿望,而是取决于产业之间的联系:取决于这种合作能否对两个或几个区域之间产生 互补互利的共生关系,取决于资源、市场和生产要素能否在这些合作区域之间实现通 核的流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区域经济整合的基础是市场要素的整合。同时,区 域经济整合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干预,如果中国区域整合没有政府必要的干预, 那么区域经济的自发整合就会出现竞争越来越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出现地区之间的差 别越来越大的现象。因此,政府与企业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只手,政府是区域经 济合作中的总设计师、总规划师,而企业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两者 分工合作的好与坏,决定了一个区域经济合作能成功的关键。 (三)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区域合作发挥政府作用至关重要。从 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促进缩小中西 部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优惠的政策应该更多地面向落后地区。在国家对区域合作宏观 管理的层面,要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发挥调查研究、制定政策、统筹指导、协调服务 的职能,努力做到与规划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国际区域合作结合,与 对口支援结合,与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相结合。 (四)促进实施名牌战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创建名牌 为契机,集中发展驰名、著名商标的产品,发展名牌企业群体,形成地区经济比较优 势的特色,进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协议2024年格式
- 电梯设备定制采购及精准安装服务协议
- 2024年度钢材交易协议范例
- 2024年外墙涂料买卖协议范本
- 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
- 乡村教育数字治理的实施策略
- 2024年男方不忠婚姻解除协议范本
- 2024年国际商业购销协议英文样本
- 2024年度品牌包装订购协议文本
- 2024年企业客服代表劳动协议参考稿
- 《现代管理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电子元器件有效贮存期、超期复验及装机前的筛选要求
- 怀感恩与爱同行 主题班会课件
- 停车收费系统购买合同范本
- 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厂区升级改造项目方案
- 2024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试卷(网友回忆版)含解析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
- 2024国机资本控股限公司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11-T854-2023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 DB32T 2618-2023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