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_第1页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_第2页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_第3页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_第4页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效果 摘要:利用农业部“有机质提升 补贴项目”的契机,通过腐熟剂补贴方 式鼓励农民秸秆还田,杜绝秸秆焚烧, 培肥地力,实施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 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论文网 /2/view-12899195.htm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 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 码: A DOI 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09 1 技术内容与实施情况 1.1 技术模式、应用区域及面积 龙江县主要实施玉米秸秆粉碎腐 熟还田技术,共 10 万亩,具体实施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在白山镇,主要以各村玉米种植专业合 作社为主。 1.2 技术要点 采用联合收获机械边收获,边铡 切揉搓打碎秸秆,揉搓打碎后的秸秆长 度不大于 10 厘米,并且扬施到农田中, 使其均匀覆盖地表。人工收获后,机械 粉碎秸秆,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以 5 厘米 左右为好,不超过 10 厘米,均匀覆盖 地表,留茬高度小于 5 厘米。秋季将秸 秆腐熟剂、适量化肥(增施尿素 5 公斤/ 亩) ,均匀撒在粉碎的玉米秸秆上。结 合大型机械整地将玉米秸秆全部翻埋到 25 厘米以上的土层中,减少表土秸秆量, 加快秸秆腐烂。在秸秆翻入土壤后,需 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保持适宜的湿度, 达到快速腐解的目的。 2 实施效果与评价 龙江县采取的是单因素评价方法。 就是比较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应 用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单一指标变化 情况,包括绝对变化即数量增减和相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变化即幅度增减,由此分析说明该技术 模式培肥地力的效果。该年度共开展技 术效果监测点 5 个。 2.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1.1 土壤有机质 项目实施前各 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 23.90 克/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有 机质含量平均值 24.59 克/公斤,平均提 高 0.69 克/公斤,增幅平均 2.89%;与 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 含量平均增加 0.55 克/公斤,增幅平均 2.29%。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 壤有机质含量,但短期内提高幅度不大, 长期秸秆还田对培肥地力将起到极大作 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2.1.2 土壤全氮 项目实施前各监 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值 1.57 克/公斤, 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值 1.61 克/公斤,平均提高 0.04 克/公斤, 增幅平均 2.55%。与不还田的对照,比 各监测点的土壤全氮平均增加 0.03 克/ 公斤,增幅平均 1.86%。分析表明秸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还田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增幅不大。 2.1.3 土壤有效磷 项目实施前各 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值 26.64 毫克/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效 磷平均值 27.19 毫克/公斤,平均提高 0.55 毫克/公斤,增幅平均 2.06%;与不 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 平均增加 0.35 毫克/公斤,增幅平均 1.68%。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 壤有效磷含量。 2.1.4 土壤速效钾 土壤速效钾即 土壤中存在的水溶性钾,能很快被植物 吸收利用,其含量除受耕作、施肥等影 响外,还受土壤缓效钾贮量和转化速率 的控制,可作为当季土壤钾素供应的指 标。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速效钾 平均值 98 毫克/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 测点的土壤速效钾平均值 116 毫克/公斤, 平均提高 18 毫克/公斤,增幅平均 18.4%。 与不还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速 效钾平均增加 10 毫克/公斤,增幅平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9.43%。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明显提 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2.1.5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表示 土壤熟化程度的指标。项目实施前各监 测点的土壤容重平均值 1.14 克/立方厘 米,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平 均值 1.13 克/立方厘米,平均降低 0.01 克/立方厘米,降幅平均 0.88%;与不还 田的对照,比各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平均 降低 0.01 克/立方厘米,降幅平均 0.88%。 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 2.1.6 土壤 pH 值(12.5) 项目 实施前各监测点的土壤 pH 值分别为 6.7、5.8、6.0、5.7、5.8,均值为 6.0。 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的土壤 pH 值分别 为 6.8、5.9、6.1、5.9、5.9,平均值为 6.12,平均增加 0.12。比不还田的对照 各监测点的土壤 pH 值分别为 6.7、5.8、6.0、5.8、5.8,平均值为 6.0,平均增加 0.12,增加数值较小。分 析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 pH 值没有明 显影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2.2 魑锊量的影响 项目实施前各监测点产量分别为 每亩 545.0 公斤、598.7 公斤、620.8 公 斤、606.4 公斤、612.4 公斤,平均值为 596.7 公斤。秸秆还田后各监测点产量 分别为每亩 570.5 公斤、620.8 公斤、 647.5 公斤、628.5 公斤、630.5 公斤, 平均值为 619.6 公斤。比不还田地块每 亩分别增加 25.5 公斤、22.1 公斤、26.7 公斤、22.1 公斤、18.1 公斤,平均增加 22.9 公斤,平均增产幅度 3.85%。分析 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增 产幅度不大。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具有良好的改 土作用,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 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节约化肥用量, 同时还可提高产量,5 个监测点平均亩 增产 22.9 公斤,增收 50 元左右 ,减少 氮、磷、钾化肥投入量 9.27 公斤(纯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亩节本 24 元左右,亩总节本增收 74 元左右。实施的 10 万亩共节本增收 740 万元。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投入, 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同 时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3.2 生态效益 实施秸秆还田,一是可避免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