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_第1页
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_第2页
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_第3页
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_第4页
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及现代启示 【摘 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的富民思想,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 想对当代经济建设的借鉴:富民与富国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先富带后富, 走全民致富的道路;扩大消费,拉动生产;妥 善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08670.htm 【关键词】 藏富富民;开源节流; 以政裕民;精神足民 一、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的集 中产生及历史原因 中国古代富民思想的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近出现了“裕民” 、 “惠民” 的观点, 周易益有“损上益下,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乐无疆”的说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 ,出现 了大量的富民思想,如孔子提出的“藏 富于民”思想,晏婴的 “薄敛厚民 ”思想, 孟子的“恒产论 ”和“轻徭薄赋” 思想,荀 子的“开源节流 ”思想,墨子的 “节用利 民”思想,道家的 “精神足民 ”论,东国 法家的“以政裕民 ”思想等。 富民思想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这 段动荡的历史时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 因,第一,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 产力的提高,为富民思想的产生提供了 物质基础。战国时期,封建地主制度逐 步取代奴隶制,农奴大量转化为农民, 成为主要的生产者。农民有了土地和一 定的经济自由,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社会整体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了。社会 财富的增加为富民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 质基础。第二,国内经济恢复和诸侯间 的竞争双重压力,迫使诸侯国不得不制 定让利于民的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长 年战火,人们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到了极大破坏。作为各国的统治者,迫 于国际竞争和国内恢复生产的压力,不 得不采用先进的自耕农生产方式。通过 降低税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扩大了税源,提高本国统治的竞争力。 统治者政策的调整,促使统治理论也开 始重视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对财富的占 有。 二、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综述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富民思想 儒家代表孔子主张“藏富与民” , 在民富问题上还主张要用“礼” 、 “义”来调 节人们的求利行为,主张“富而后教” 。 孟子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恒产论” 即肯定劳动者对财富的占有,主张统治 者要“轻徭薄赋 ”。此外,孟子还提出 “寡欲”,目的是个人通过 “养心”,社会 通过伦理和道德说教,调节人们对财富 的占有,提倡等级制的财富占有观,富 民的上限就只能停留在衣食无忧层面上 了。儒家集大成者荀子提出了“开源” , “薄敛” , “节用 ”的三位一体的富民富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论,后来被总结为“ 开源节流 ”。荀子认 为发展生产是富民与富国的基础,通过 “薄敛”做到“藏富于民”,同时由于税基 减小,但生产和交易活跃,扩大了税源, 国家财政收入反倒是增加了。最后要做 到“节用”,保证社会财富的积累。至于 财富的分配,荀子主张“ 贫富有差 ”,财 富的占有因符合礼仪标准。 荀子富 国篇主张“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 富轻重皆有所称” 。 2、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节用利 民”利民思想 墨家的富民思想的核心是生产和 节用。他们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提 出了经济服务型国家的起源观, 墨子 尚贤中指出“ 官府实则万民富 ”,主 张国家通过税收将财富集中到府库,然 后通过公共财政保护人民的生产、生活 和公共支出的需要。为了保证税收不浪 费, 墨子节用强调统治阶层要“节 用去侈”, “加利于民”,让老百姓安居乐 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3、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精神足 民”论 老子认为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人们饥寒交迫的主要原因是“其上食税 之多”,即贵族领主的压榨所致。 老子 主张通过“均贫富 ”和“损有余而补不足”。 叶坛认为,古代“ 均贫富”思想有两种, 一种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等级分配制度的 调节器;一种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剥削和 压迫而要求平等的愿望和理想。 老子 的均平富思想就属于前者,原因是他的 “精神足民”论。老子的富民以 “知足”、 “寡欲”为前提, 老子五十七章认为 “富莫大于知足 ”,要求人们 “无知无欲”。 庄子更是否定物质进步的意义,主 张“不多食乎力 ”, “富则多事”, “掷玉毁珠” ,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这类强烈仇视技 术和文化进步的口号,可以说走到了 “精神足民”的极端。 4、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以政裕 民”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富民思想中包含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国家赋予人们富裕的思想的基因,这种 自上而下的富民思想与小农经济生产方 式密切相关。 管子牧民认为“仓廪 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富 国与富民并重。东国法家管子五辅 谈到“六兴”,要求国家对人们的生产、 生活给以帮助和便利。 管子有很多 可操作性的税收主张,总体提倡轻税或 不征,反对重复征税,主张“征于关者, 不征于市;征于市者,不征于关”。国家 财政税收的保障主要靠专卖和国营收入 等方式获得,解决了国富与民富的矛盾。 秦晋法家商鞅、韩非从富国强兵的统一 六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国富民贫” 的 思想, 商君书弱民提出“有道之国, 务在弱民”。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而把富民看作只是从属于富国的一种手 段。通过税收将社会财富集中到国家手 里,保证国家战略物资的需要。这种超 常规的做法长期推行,必然损害劳动者 的生产积极性。 三、春秋战国时期两汉富民思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富民思想带有浓厚的国家 本位色彩。春秋战国时期的富民思想, 是传统自然经济社会思想家理论和实践 成果的总结,富民思想带有浓厚的国家 本位色彩。国家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 富民问题,即富民隶属于富国。并在此 基础上发展出了生产、薄敛、节用的三 位一体的富民逻辑。第二,春秋战国时 期富民思想沿着物质富民和精神足民两 条线索前进。 “物质足民” 体现为百姓的 衣食无忧, “精神足民 ”则表现为对这种 物质富民状态的认同和说教,也更多的 体现为封建社会制度对人们经济活动的 限制。第三,春秋战国时期富民思想内 容总体的特点是宏观多,微观少。很多 思想家都是关于富民与富国的基本理念 和原则性的设想,到底能否做到或实施 的效果怎样,思想家们并没有太大把握。 四、春秋战国富民思想的现代启 示 1、富民与富国在不同的时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有不同的侧重 在建国初期,百业待兴,这时候 处理收入分配的关系时,偏向于减少消 费增加经济建设资金,使经济迅速壮大, 做大经济蛋糕做,建立富民与富国的物 质基础。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 家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使用 效率下降,合理使用分配资源变得越来 越困难,劳动者积极性下降,公平问题 变得突出和复杂时,因该及时调节收入 分配结构,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向消费倾 斜。 2、先富带后富,走全民致富的 道路 封建社会提倡按等级占有财富, 并且通过礼仪和法律加以说教和强制。 富民的层次一直被限制衣食无忧阶段, 严重的限制了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 性,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反过来,统 治阶层通过特权占有绝大多数的社会财 富,他们畸形的消费结构不利于经济社 会整体的发展,导致不劳而获风气的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延,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千年来王朝更 替频繁,却很难打破封建制度牢笼,使 生产力得到本质的解放。所以,现阶段, 我们因该鼓励和宣传百姓的创富的行为, 不应该为财富的占有设置先天标准,扫 除百姓创业致富的各种行业和部门准入, 鼓励百姓致富。尊重富人,学习富人的 致富之道,走全民致富的道路。 3、扩大消费,拉动生产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是投资拉动型 经济,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经济发展 对外依存度很大。如何加快转型,使经 济由外需拉动型转向内需消费型,对我 们这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意义重大。 重要的是通过减税、转移支付等方式有 效调节分配结构,增加劳动者收入;调节 生产结构,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满足 国人的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完 成生产到消费再到生产的良性经济循环。 4、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政府、资方、垄断行业、管理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过于强势,造成权力失衡。弱势特别是 农民、农民工、临时工群体利益诉求不 畅,造成三农问题至今仍然不能得到很 好的解决。根本措施就是要鼓励和引导 农民、农民工提高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增加弱势群体的人大代表比例,使他们 有权利和能力发声。通过改变权力分配 的架构,使他们的富裕得到权利和制度 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