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对区 域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面对来自经济实践的巨大需求, 学术界加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同学者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些不同观 点和争论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至 今为止,学术界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还缺乏一致的 看法,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这里,我着重对当前区域经 济发展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引起 学术界的争鸣和深入探讨。 一、关于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选择 中央的区域政策究竟是注重效率还是公平目标,这是我国学术 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效率优先论, 即强调中央区域政策应注重效率目标,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优势地区尤 其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二是公平优先论,即强调中央区域政策应注 重公平目标,优先支持那些关键问题区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衰退地区 加快发展;三是效率与公平兼顾论,即中央区域政策要同时兼顾效率 目标和公平目标。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兼容,或者 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事实上,这种观点与兼顾论大体相同,只是 表述不同而已。在优先论中,过去学术界着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 ,而近些年又提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这两种观点可以看 成是优先论的修正和改良。 由于在理论上的不同观点,导致建国以来我国中央区域政策的目 标选择长期举棋不定,在效率与公平目标之间出现多次较大的变动。 从东西关系来看,当中央注重效率目标时,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受到 较多的优待;当注重公平目标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或者过去的 “三线地区”受到重视;其结果,处于中间地带的中部地区长期受到 “挤压” 。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期内,中央区域政策更多的是注重效 率目标,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在投资和政策方面享受了较多的优惠。 这种情况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定的改变。在这种政策倾向的影响下, 直至今日西部地区工业平均税负仍要远高于东部地区。2004 年,若以 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中各项税金所占的比重为 100,则中部 地区为 172,西部地区为 218,东北地区为 160。这说明,目前西部地 区工业平均税负是东部地区的 2.18 倍。再从城乡关系来看,由于过分 强调注重效率目标,政府大量的资源投向了中心城市,尤其是条件较 好的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长期受到“忽视” 。前些年实施的市 管县体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集中化”趋势。其结果,在政府政策 和市场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中心城市单纯成为了从农村吸纳资源和要 素的“载体” ,由此对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 时,受行政配置资源的影响,各地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支配下,把 大量的政府资源不对称地投向了各级行政中心,尤其是省会和首府城 市。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省会和首府城市都成为了当地人口和经 济规模最大的城市。这种现象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 当然,考察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必须联系到其体制背景和发展 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掌握和控制着绝大部分资源,中 央的区域政策更多的是一种布局政策,所以中央在配置资源时,既要 考虑效率目标,又要考虑公平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这种转轨的初期阶段,由于市场机 制很不完善,中央仍掌握着相当部分的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为加快全国经济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央区域政策更 多地注重效率目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经过近 30 年的改革开放实践,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研究表明, 2003 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了 73.8%。虽然学术界对能否这么 精确地度量市场化程度还存在异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经济 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显着增强,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完全由政 府统筹考虑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将分别由市场和政府来共同完成。资 源的空间配置问题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主 要是发挥调控、监管和积极引导作用。 我们知道,效率或趋利原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这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目标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 实现。然而,国际经验表明,单纯的市场力量一般会扩大而不是缩小 地区差距。这是因为,在市场趋利原则的作用下,将促使资金、人才 等要素从增长缓慢的落后地区流向繁荣的发达地区,由此加剧地区差 距的扩大趋势。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力量的不断加强, 我国资金、人才等要素由中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由农村地 区向大中城市地区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 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更加起到了在中西部吸纳资金投向 东部,在农村吸纳资金投向城市的“中介”作用。中西部落后地区和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流失现象也十分突出,从最初的“孔雀东南飞” 发展到后来的“麻雀东南飞” 。这种要素集聚和流动趋势必然会加大城 乡和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和谐的程度。因此,对 中央政府来说,中央区域政策将需要更多地或者主要是注重公平目标, 对那些问题严重且自身无法解决、确实需要国家给予援助和扶持的关 键问题区域,实行“雪中送炭” ,而不是对那些发达的繁荣地区“锦上 添花” 。这些关键问题区域包括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 工业基地、转型困难的资源型城市、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以及 各种问题交融的边境地区等。 由此可见,从宏观战略层面看,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市场与政府调 节所遵循的不同原则。前者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遵循的原则,它只 能是嫌贫爱富、锦上添花,而后者则是政府干预所遵循的原则,它强 调的是雪中送炭、公正和谐。从收入分配过程来看,前者是对国民收 入的初次分配,而后者则是对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因此,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 用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公平目标,实行“逆市场调节” ,对各种关键 问题区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扶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注重效率目标, 实行“顺市场调节” ,对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在市场机 制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中央实行“顺市场调节”的区域政策将是多余 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将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顺市场调节”的做法将会进一步加剧地区差距的 扩大趋势,增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影响市场 机制正常作用的发挥。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几乎很少有国 家把扩大地区差距作为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我强调中央区域政策应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 是指中央政府应把区域援助和支持的重点放在那些需要国家扶持的关 键问题区域,这是就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而言的。当然,这并非意味着 中央在具体援助方式的选择上不需要考虑效率问题。事实上,在政策 实施层面,中央对关键问题区域实行援助和扶持的方式,将需要兼顾 公平和效率问题,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阶段,适当强调效率原则是十分 必要的。这就意味着,中央对关键问题区域的援助和扶持,一方面要 注重公平目标,对问题区域中那些最困难和最需要扶持的对象或群体 给予支持;另一方面,要适当强调效率目标,对问题区域中那些最具 发展潜力的对象或群体给予支持。从中央援助的性质看,前者相当于 一种捐助,而后者则带有一定的投资性质。这种带有投资或刺激投资 性质的援助,可以增强问题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持续竞争力。 二、关于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 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是我国学术界近 20 多年来长期争论不 休的问题。之所以长期争论不休,是因为在各种观点的背后,大都隐 含或代表着不同地区的利益。其结果,学术理论之争成为了各地区之 间的利益之争。就“梯度理论”概念来说,它最早是由来自东部的学 者夏禹龙、冯之浚提出来的。后来,何钟秀进一步将该理论概括为 “国内技术转移的梯度推移规律” 。他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特点,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有的地区是“先进技术” ,有 的地区是“中间技术” ,有的地区还是“传统技术” 。因此,自觉地利 用技术梯度,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逐步 向“中间技术”地带、 “传统技术”地带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 技术转移的加速,将逐步缩小地区的差距。显然,这里所指的是一种 技术梯度推移战略。但在概念使用上,却采用了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 名字“梯度理论” 。这就为后来学术界把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混为 一谈,并长期争论不休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任 何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梯度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 也是经常出现的,如产业和技术由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或者由 城市中心区转移到郊区和农村地区。因此,从广义角度理解,我们可 以把揭示和解释经济技术梯度形成变化的各种理论观点称之为梯度理 论。而梯度推移战略则是一种战略构想,最初主张让发达的东部地区 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等东部地区消化吸收了以后,再逐步向中西 部地区转移扩散。后来,其他一些学者又把这种技术梯度推移战略思 想延伸到国家投资布局、开发重点和对外开放上来,主张国家应率先 重点开放开发东部地区,等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把开放开发重点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由于这种战略思路涉及到各个地区的利益,因而在学 术界和政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最明显的是来自中西部学者和政界的 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反梯度理论” 、跳跃战略论、东西结合论、 中 心开花”或中部崛起论等。事实上,这种发展战略之争不单纯是学术 理论之争,还涉及到各地区优先发展权和国家支持重点之争,因而它 也是一种经济利益之争。 显然,梯度推移战略主要是针对国家在技术引进、对外开放、体 制改革和投资布局上的战略决策提出来的,主张国家的资源配置应采 取顺应梯度的方式逐步推移。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其 隐含的理论前提是:(1)这种经济技术梯度是客观合理的;( 2)中 央对区域的援助和支持实行效率优先;(3)梯度转移的粘性或阻力较 小。现在看来,这些前提条件并非是完全成立的。首先,目前我国东 中西部地区存在的经济技术梯度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非是完 全合理的。我们不能以现有的不合理的客观存在作为未来政府战略决 策的依据。事实上,当前我国十分悬殊的东西差距已经成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其次,如果说在改革 开放初期,由于市场的力量较为薄弱,中央出于加快经济增长的需要 而较多地注重效率目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建立,中央区域政策应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而不是实行效率优先。 第三,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存在着较大的粘性或 阻力,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积极引导。即使如此,有时也并非能取 得较好的效果。日本北海道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国内的情 况来看,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但实 际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 2005 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进一步向东部 地区集中,东部 10 省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各地区总额的比重比 上年提高了 7.9 个百分点,比 2001 年提高了 3.4 个百分点。 除此以外,就最初的技术梯度推移战略而言,还具有以下几个缺 陷:首先,这种战略以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并以综合技术水平为 指标来划分技术梯度。显然,这种划分技术梯度的方法是十分粗略的。 事实上,在中西部许多大城市,如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其科 技教育力量都是十分雄厚的,也远非是东部一些城市可比的。其次, 技术梯度推移只是技术空间转移(扩散)的一种形式,而并非是一条 规律。技术空间转移具有多种形式,若从技术梯度的角度看,既有纵 向的梯度推移和反梯度转移或跨梯度转移,也有横向的水平转移。若 从技术转移(扩散)的空间形式看,则有等级扩散、辐射扩散和邻里 扩散等主要形式。第三,梯度推移战略把技术梯度作为决定国家投资 的区域倾斜和重点开发区域的时序选择的惟一标准,而实际上,无论 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时序选择都受着多种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 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 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这表明,未来 我国的重点开发区域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 潜力三个标准而不是技术梯度来确定。第四,梯度推移战略设想通过 技术转移的加速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论点,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缺 乏有力的证据。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转移将会 加速,但这种转移更多的是水平转移即技术水平接近的地区间的技术 转移,而不是垂直的梯度转移。 1 2 3 下一页 由此可见,如果不加分析地把最初的技术梯度推移观点简单地类 推到国家投资布局、对外开放乃至体制改革等梯度推移上来,必然会 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家投资布局、 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等方面所采取的某些梯度推移做法,已经成为加 剧地区差距尤其是东西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从对外开放来看,在 19792005 年间,我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的 81.2%集中在东部 10 省市,而中部 6 省、西部 12 省市区 和东北 3 省则分别只占 7.6%、4.5%和 6.7%。2005 年,中国对外出口的 88.5%集中在东部 10 省市,而中部 6 省、西部 12 省市区和东北 3 省则 分别只占 3.6%、3.5%和 4.4%。很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高度 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对扩大地区差距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 家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情况下,外资企业高度集中在沿 海地区,也是造成当前中西部工业平均税负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 此,可以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在不断加快, 但这种全球化还主要是沿海少数地区的全球化,中西部广大地区在这 种全球化推进中所享受的好处并不多。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在改革开放初期,梯度推移战略从 我国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出发,主张通过梯度推移的方式来逐 步缩小地区差距.它对于当时我国区域发展观念的变革和战略理论研究 的逐步深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经济 发展水平较低,综合国力有限,加上中央掌握的资源较多,计划经济 的成分还很浓厚,政府率先支持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重点发展,也是 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市场的力量十分薄弱, 中央区域政策既要考虑效率目标,又要考虑公平目标。随着中国经济 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种优先支持沿海发展 的战略就显得不合时宜,它只能进一步加剧地区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 不和谐。如前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应更 多地注重公平目标,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而不是相反。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梯度推移战略”问题。这里 所指的战略,是政府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而不应该把它与市场经济条 件下存在的技术和产业梯度转移相混淆。应该说,这种技术和产业的 梯度转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政府应积极加以 引导。 三、关于转移劳动力与转移岗位问题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对政府决策者来说,究竟 是“根据人设工作岗位,还是根据工作岗位移动人” ,这也是一个长期 有争议的基本问题。从资源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前者是就劳动力的分 布来吸引资本创造就业岗位,我把它称为“就劳动力转移资本”战略; 后者是就资本或工作岗位的分布来吸引外来劳动力进入,我把它称为 “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可以认为,地区间工作岗位的转移实质 上就是资本转移的过程。这里所指的资本,是资金、技术、营销经验 和品牌等的综合体。 这两种区域开发战略模式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各有优劣势, 可以互为补充。对政府决策者来说,究竟是注重“就劳动力转移资本” 战略还是“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应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 是转移资本与转移劳动力之间的成本比较。一般地说,转移资本比转 移劳动力要更容易一些,综合成本也要低的多,尤其是长距离和国际 劳动力迁移面临诸多限制。过去的经验表明,大规模人口或劳动力迁 移的成本往往十分高昂,而且很不稳定。因为这些移民面对一个新的 环境,承受着心理压力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二是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目 标取向。如果政府部门追求效率优先,强调 GDP 增长,那将会选择 “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在那些资本集聚的中心创造更多的就业 岗位;如果政府部门追求公平优先,强调区域协调发展,那将会注重 “就劳动力转移资本”战略,在那些劳动力相对集中的地方创造更多 的工作岗位。三是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模式具有差异。在经济发展 的初期阶段,由于发展水平低和经济实力有限,资本集聚的倾向更明 显,因而要更加重视“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在经济发展的中后 期阶段,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资本扩散的趋势不 断增加,因而要逐步过渡到以转移资本为主,采取“就劳动力转移资 本”战略。 Domain| 口口卡盟 more|gs3g3swk 从全国宏观战略的角度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采取的是 一种“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即在东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吸引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来就业。应该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 段,国家实施这一战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可以利用东部地区 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相对充裕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要素,充分发挥集 聚经济效益,减少不确定性。但是,该战略的实施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一是加剧了要素和经济活动向东部集中的趋势。在 19802005 年 间,东部 10 省市生产总值占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 43.6%提高到 55.5%, 增加了 11.9 个百分点,而东北 3 省、中部 6 省和西部 12 省区市分别下 降了 5.0、3.5 和 3.4 个百分点。另据我们研究,在 19852003 年间,除 烟草制造业外,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等制造业生产能力都在 向东部地区集中。在 28 个制造业行业中,珠三角(粤) 、长三角(江 浙沪)和环渤海地区(京津冀鲁)分别有 18 个、13 个和 7 个行业产值 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幅度在 5 个百分点以上。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 来,中西部地区一些制造业行业如耐用消费品、纺织服装等都出现了 衰落的迹象。很明显,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中西部某些 落后地区将有可能出现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是加剧了人口与经济活动分布的不协调。2005 年,我国东部 10 省市(不包括辽宁、广西)人口仅占全国的 36.1%,但地区生产总值占 全国的 55.6%,工业增加值占 59.8%,出口总额占 89%,实际利用外商 直接投资占 85%。从发展趋势来看,在 19801990 年间,我国四大区 域人口与生产总值分布的不协调系数平均为 14.6 个百分点,而 19912000 年该系数提高到 18.1 个百分点,20012005 年则提高到 20.3 个百分点。显然,这种人口与经济活动分布的高度不协调,是与 现行的劳动力只能“流动”而难以安家落户的人口迁移政策密切相关 的,它将进一步加剧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的扩大趋势。 三是造成资源产地、加工地与消费地的严重脱节,导致各种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调动。我国资源、能源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 区,而加工制造业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且这种状况有进一步加强 的趋势。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大流动、资源大调 动,包括大规模的“民工潮” 、 “南水北调” 、 “西气东输” 、 “西电东送” 等,既加剧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四是由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中西部大量劳动力虽然长 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就业,但却难以在当地安家落户,不能与当 地人一样共同享受其创造的改革开放成果。对这些中西部劳动者而言, 他们虽然为东部地区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现行体制下,他们 最终只能是“外来打工者” ,属于“边缘人” 。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虽然各种就业岗位较多,但已经出现 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 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 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正确 处理好“转移资本” (或转移岗位)与“转移劳动力”的关系。当前, 就全国宏观层面来说,我国已经进入到由过去的注重“就资本转移劳 动力”转变为注重“就劳动力转移资本”的新阶段。也就是说,要适 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 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 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 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允许具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其他地区人口在东部安家落户,使这些外来 人员在为东部繁荣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够分享其利益。当然,从中观 和微观角度看,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应该更多地注重“就资本转移劳 动力”战略,即在那些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尤其是城镇地区创造更多 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和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向此集聚。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 部崛起战略,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就 业岗位。直到今日,国内仍有人对西部大开发持否定态度,主张通过 人口迁移或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问题。诚 然,人口迁移和转移支付对缩小东西差距具有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 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我国西部地区有 3.6 亿人口, 国土面积占全国的 70%以上。即使不考虑东部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 力的限制,要对西部数亿人口进行大规模的迁出也是不现实的。更何 况,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应该只让一少部分地区富裕和繁荣 起来,而让占全国 2 3 国土面积的地区衰落下去。这就是说,从全国 大范围来讲,我们不仅要追求人的繁荣,使地区间人均收入和生活水 平差距逐步缩小,而且也应兼顾地域的繁荣,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其次,东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吸纳 其他地区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事实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都市 圈,近年来已经出现了承载能力逐步减弱的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 这些地区的中心任务是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不是继续推进大 规模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这样,就需要适时将那些不具有或即将失去 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扩散出去。 总体上讲,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两条 途径:一是激活区内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另一 是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和沿海企业“北上西进” 。近年来,外商投资和沿 海企业已经出现了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只要中央在政策上加以积极 引导,这种产业转移趋势将会大大加快。目前,阻碍外资和沿海企业 “西进”的障碍主要有三:一是西部投资软环境与东部相比还有较大 差距;二是西部产业配套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大规模制造业发展的需 要;三是西部企业税费负担很重,远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因此, 对中央政府而言,引导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产业转移扩散,应采取 “胡萝卜+大棒”的办法。所谓“大棒” ,就是要设置更高的市场准入 标准,包括技术含量、自主创新能力、单位产出能耗和“三废”排放 量、单位土地产出率等指标,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所 谓“胡萝卜” ,就是要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 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很明显,随着国内 外民间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将会有力地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 基地振兴的进程。 摘 要 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 通过引用多个国 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 “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 的矛盾, 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 ,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 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 经济危机;文化产业 ;经济拉动 自 2007 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 经济衰退, 中国也未能幸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8 年中国 GDP 季 度增幅依次为 10.6%、 10.4%、9.9%、9%, 到 2009 年第一季度,GDP 增幅 剧减至 6.1%,二季度稍好 ,也仅 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 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 将“文化产业”作为 “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 。此前 ,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 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 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 ,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 “文化 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 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 21 世纪的支柱产业”(P3)、 “在发达国家,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 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 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 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 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 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 “文 化产业”, 并批评了“ 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 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 样的“理论- 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 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 创意国度,强调文化 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 文化产业 ”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 创意国度的发表, 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 ”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 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 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 , 直到 1997 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 年 7 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 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 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 “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 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 “创意产业专家组 ”,进行创意产业界 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 年和 2001 年, “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 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 鼓噪下, 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 ,宣布发展自己的 “文化产业” 。一时间, “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 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 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 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 ,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 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 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 ,甚至,连这位国务卿 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 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 “文化产 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 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 主 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 组成一个“新”的产业 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 ”。 “文化产业”仍 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 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 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 1)(P53). 表 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 “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 :既然各国/ 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 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 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 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 ”的范围上存 在分歧,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 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 “文化产业”的范围 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 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 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 “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 “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 前列,因此我们决定“ 管中窥豹”: 以英国作为典型 ,通过英国“文体传媒 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给人一种任何地 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 ”成了带动经济增长 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 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 ”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 ,全然 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 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 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 2004 年为例(图 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 (GVA) 中,“其它服务业” 的贡献超过了 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 其次是制造业, 其 GVA 占全部 GVA 的比重超过 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 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 10%,属 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 , 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 ”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 , 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之一. 图 1 2004 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 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 从 19972006 年的十年间,英国“文 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 5%7%之间徘徊(图 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 ,要使 “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 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2009 年 1 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 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 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 3 来自于英国 “文体传媒部”的统计, 刻 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 对本国 GDP 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 6%左右,其余四国大 都在 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 “文化产业”对宏观经 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 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 2 及图 4),作为审视 “文化产业 ”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 3 反映 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 2 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 2 得出与图 3 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 6%以上,其 余国家都在 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 ,其 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 /地区经济总量中 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 2 也同时表明 :“文化产业”的发展 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 ,这恐怕是 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 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 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 比例偏低. 图 4 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 同时也包含欧、美、澳 洲的国家, 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 4 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 GDP 的比例最大,在 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 化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在 3%4%之间 ,只有新西兰最低,仅 1.7%。 图 4 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 GDP 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 大,更不是 “支柱产业 ”!表 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 概览 三、 “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 ”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 ,从“影视出 版” 、 “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 、 “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 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 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 涉及的机构越多, 协调的 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 从学术研究来看, 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 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 博物馆、 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 ,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 “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 . 摘 要 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 通过引用多个国 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 “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 的矛盾, 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 ,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 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 经济危机;文化产业 ;经济拉动 自 2007 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 经济衰退, 中国也未能幸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8 年中国 GDP 季 度增幅依次为 10.6%、 10.4%、9.9%、9%, 到 2009 年第一季度,GDP 增幅 剧减至 6.1%,二季度稍好 ,也仅 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 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 将“文化产业”作为 “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 。此前 ,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 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 ,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 “文化 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 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 21 世纪的支柱产业”(P3)、 “在发达国家,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 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 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 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 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 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 “文 化产业”, 并批评了“ 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 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 样的“理论- 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 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 创意国度,强调文化 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 文化产业 ”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 创意国度的发表, 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 ”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 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 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 , 直到 1997 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 年 7 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 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 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 “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 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 “创意产业专家组 ”,进行创意产业界 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 年和 2001 年, “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 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 鼓噪下, 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 ,宣布发展自己的 “文化产业” 。一时间, “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 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 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 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 ,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 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 ,甚至,连这位国务卿 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 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 “文化产 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 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 主 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 组成一个“新”的产业 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 ”。 “文化产业”仍 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 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 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 1)(P53). 表 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 “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 :既然各国/ 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 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 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 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 ”的范围上存 在分歧,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 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 “文化产业”的范围 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 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 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 “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 “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 前列,因此我们决定“ 管中窥豹”: 以英国作为典型 ,通过英国“文体传媒 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给人一种任何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