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_第1页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_第2页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_第3页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_第4页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红白喜事消费调查 调查时间:2012 年 2 月 2 号到 2 月 7 号 调查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大道王庄村 调查人员: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10 级电子信息一班李莹莹 调查对象: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大道王庄村村民 调查目的:我国是礼仪之邦,对红白喜事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 但这类礼仪文书的内容、格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革。尤 其在今天,人们交往日益频繁,交际应酬更为重要。当代农村生活 水平逐步提高,而随之而来的铺张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每逢红白 喜事,东家发请柬、办酒席,为了体面,大摆场,大浪费,实为一 大陋习。造成了“东家发谏难,收谏者应酬难”的趋势。当前红白 喜事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之风在各地都不 同成都的存在着。虽多次整治,却屡禁不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不但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阻碍着人们进一步 扩大再生产,还严重影响了三大文明建设的进程。此风不刹,于国 不利,于民有害。作为一名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而言,不说远的,从 小到大家里对红白喜事的消费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虽说家里的经 济水平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家庭而言,每年在其身上 的消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调查报告如下: 1活动内容:关于对大道王庄村(以下简称“我村”)的红白 喜事的消费调查。红白喜事一般指婚丧之事,但是我把“生子”, “过生日”,以及“老人做寿”也纳入了调查范围之内。如此, “红白喜事”也就包含:男子结婚,女子出嫁,孩子出生,过生日, 老人做寿和丧葬之事。因此,关于此六项,对于我村村民以及村民 委员会做了为期六天大调查。 2调查资料:我村大概有三百户,大概一千二三百村民。有耕 地 1800 亩,人均大概 1.5 亩。交通便利,没有太多的店铺,但有糖 烟酒副食品批发,加油站修车站等。经过六天的挨家走访,对于我 村的红白喜事二十年之内的变化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更加感受了 到了其变化之大,铺张浪费之严重。而在其很大的变化中,我发现 虚荣心是人类其大敌,也是造成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的 罪魁祸首。 3调查结果: (1)结婚 男子结婚女子出嫁作为一部分来讲。一般来说,一种婚姻关系 的确立首先由媒人搭桥。而媒人奔波于两家,以促成好事,因而不 会白白劳动,无论哪一家都是好吃好喝谨慎招待,尤其主动方(多 是男方)更是不敢怠慢。如若双方感到合适,则进行“相亲”,所 谓相亲就是媒人领着男方到女方家坐坐谈谈,而男方要带足够的钱 财和礼物到女方家里。钱数礼物依男方自己而定。然后媒人领着女 方去男方家里瞧瞧看看,主人会杀鸡宰羊隆重招待否则就会被他人 耻笑。热后就是“定亲”,我们当地称为“压婚”。最后相处之后 感觉可以就结婚。 1.相亲 二十年前,男方到女方家里带十几块钱,而后渐渐涨到几十几 百乃至如今上千。而所带礼物已从当初的几块布到手表,衣服,毛 巾,床单, 到现在的首饰密码箱以及各类化妆品等等。而女方到男方家里 的招待,从饭桌上来看也在日益提高。从开始的几盘到现在的鸡鸭 鱼肉各类炒菜凉菜十几甚至几十盘。 2.压婚 在双方达成婚姻约定的情况下,女方会在媒人带领下和父母正 式到男方家里定下婚事,并招待双方亲朋好友。在压婚时,二十年 前女方会得到几十块钱到一百零壹,到一千零壹以及现在的一万零 壹乃至更多,以示女方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等等。而被邀请的亲朋好友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礼金亦从简单的布 料等物品到几百上千元。 3.结婚 事实上仅就结婚本身而言,也并不轻松。首先会根据男女二人 生辰八字选定良辰吉日。而后就要做婚前准备,首先一套合乎潮流 的新房必须具备。从二十年前的三间仅花几千元钱的普通平房,到 上万的六间北京平,再到现在十几二十万乃至更多钱的二层小楼, 或者家里稍有条件的在城里买楼,几十万块稍纵即逝。女方所要物 品从“三小件”到“三大件”“三金”等等,而钱财从几百到几千 以至于现在的几万。至于家具配置又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女方的陪 嫁也越来越多,除了以前的几床被褥到家用电器,再到小汽车等等。 而对于婚礼当天,从二十年前的自行车驴车牛车接新娘到后来的三 马车,再到如今的小轿车车队。对于宴席也越来越大,几桌,到十 几桌几十桌。一家结婚,全村道喜已成习俗。婚礼过程中的“扫车 钱”,“压车”,“挂门帘”,“铺被子”等等红包也变得成百上 千。 对于亲朋好友而言,礼金也不同。姑舅姨从几百到现在的至少 一千,而其他家里人比如大伯叔叔也从几十到二三百元。而今道喜 从十块二十到现在的一百元甚至更多。可见其礼金数目之巨大变化。 而今女方出嫁也变成和男方一样大操大办,在这件事上面真算是实 现了男女平等。宴席等等一件不少花。 (2).生子 1.送面 在我村,新生孩子在九天或者十二天家里会大摆宴席宴请亲朋 好友。早年间,男孩办的比女孩要隆重,而现在。不论生男生女, 都会大摆宴席大宴宾客。我村称之为“送面”。一般以前几百元上 千元便可办下宴席,而现在,一万两万的很是普遍。原来的“送面” 只需宴请较近的亲戚,礼金也就几十,或者一袋子白面等,而现在 根据远近不同,姥姥姥爷会花费上千礼金,而一般姨舅也要几百, 其他人一百二百不等。而且现在“送面”,也有大操大办,像婚礼 一样领道喜,村人金额在五十一百不等。村人一般在孩子出生后, 送面前登门探望,所带财务从原来的几斤白面挂面,到鸡蛋豆皮, 再到现在直接掏二十到五十不等的金钱。 2.过生日 在孩子一周岁时候也会宴请宾客,规模比送面小一些,只有亲 朋好友,但是花费差不多。而对于亲友的礼金和“送面”一样。 (3).老人做寿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人对精神食粮的要求也越 来越强烈。对于家有老人的通常在六十,七十,七十三,八十,八 十四,九十乃至一百做寿。一般会宴请亲友,并且请来一些民间艺 人鼓乐队唱歌,跳舞,二人转流行歌曲应有尽有,而家庭条件的好 的也可能请比较有名气的戏团唱戏。从请人到席面。花费也要上万。 而亲友的礼金大概在一百二百之间。 (四).丧葬 我村对于丧事的操办,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 岁数越大的逝世者,规模越大,有“喜丧”之说。 一般来说,老人逝世,家里会叫鼓乐队,以示对老人的怀念, 以示孝道。以前只是吹吹打打,而今,也会有唱歌跳舞的,一般追 求场面越大越好。对于老人“最后的归宿”棺材现在也是买三四千 的,而席面一般也在二十三十席之间。一般有两天时间。家里的亲 戚礼金,老人的女儿一般在上千之间,其他的小辈有五六百的,比 以前的买个灯笼,扯批黑布简直是天壤之别。 4.经验体会 通过对村里红白喜事的调查,我发现二十年间的变化真的很大, 而铺张浪费现象也是日益严重。在村里,办酒席讲排场,论阔气, 互攀比,造成大量人力物理财力的严重浪费。 五.理性思考 (一).受我村环境和小农意识影响,村里人办事总是爱和别人 攀比,假设办同样的一件事,你花掉 100 元,我就得花去 101 元, 非比你阔气一元,还想更阔气一些,经济承受能力又有限,但就是 这一元,他就会自认为比 100 元有能力,有排场。而下一户再办同 样的一件事时,出于同样的心里,就会花去 102 元,如此恶性循环 下去,很小的一件事办起来成本越来越高。且说 101 元,与 100 元相 比,他很有优越感和胜利感,可是当 102 元出现后,他所有的自豪 感顿失。就这样,无论村民怎么做事,只要在这个怪圈内,他总会 比别人差,带给他们的始终是挫败感和无能感。这是不是也是某种 旧有顽固东西的必然产物呢? (二).对于农村的婚礼以及丧礼,程序过于繁琐,人情礼往送 礼负担较重。就结婚而言传统程序就好几道,而大大小小的酒席更 是数不胜数。而对于一场丧事来说,倘若正规程序来办,主任至少 办两天,也就是六场酒席每每完事,主人家除了“好累”的第一反 应外,还觉得真的很费钱啊!结婚生子过生日以及亲朋好友的重病 意外,凡此种种,每次送礼,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甚至千元。 大部分村民表示人情债负担较重。一般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年支 出的“人情”大概在三千以上,而且还是家里亲戚没有侄子侄女外 甥外甥女结婚的情况下,否则还会增加两三千。对于送礼:不送, 别人瞧不起;送少了,别人同样瞧不起。人情债还不完,也很难还 啊! (三).封建迷信问题依然不能消除。“良辰吉日”,“风水宝 地”,“黄道吉日”等在村里广为流传。红白喜事的每一道程序无 不贯穿着神秘的封建迷信色彩,这种封建迷信在我村,或者是当代 农村成为一种正大光明的传统,代代相传。而由于此累“传统”多 花费的金钱数不清。 (四).单就丧事而言,大部分子女对于已逝老人的丧礼办的可 真是有声有色。宴席多排场大不说,更有歌声舞蹈,可谓是里面愁 眉满面,外边歌舞升平。喝彩声,叫骂声,吆喝声,一声更比一声 高。甚至有些亲友在外边喝彩。更有半夜十二点的请人“哭灵”, 试问:哭得再好,能抵得过儿女真心流下的一滴泪吗?排场有了, 面子有了,可是那种本应该有的伤心难过却淡而又淡。与其在丧礼 上铺张浪费,尽所谓孝道,何不在其在世时多花点时间,多花些孝 心,陪陪他们呢?又有多少人在老人在世时冷眼相对,死后“大尽 孝道”呢? 六.问题和建议 (一).调查总结:通过六天的调查,我发现在当前,对于婚姻 嫁娶之事上面,一般花费在二十到三十万之间,亲友礼金每家在二 百到一千或几千不等;在生子庆生上大概花费一万至两万,亲友礼 金在一百至一千之间;而老人百年之后的丧事上,花费在二到三万, 亲友礼金在一百到一千左右,亲生女儿更多。而在农村“走人情” 之中的花费也在逐年提高,一次已经在五十到一百之间,或者更多。 在三百户村民中,也有不少为婚丧嫁娶消费而发愁的,却因为面子 问题而勉强花费,使本就不太好的日子更加艰难。 (二).问题与现象总结: 1.喜事越办越阔。每当节假日或农历双头日子,村里总有青年 男女择吉日结婚,迎新动用多辆轿车、货车,少则 3-5 辆,多则 20 辆以上。承办婚宴时,互相攀比,讲排场、比阔气。有的甚至将整 个酒店包下,一摆洒席几十桌。 2. 丧事越办越大。现在,基本上只要有丧事就要大办,且鼓乐 对,从早吹到晚。亲朋好友来吊唁的少者百十人,多者近千人;丧 礼少则 100 元、多则几百元;主亲还送来高幡、纸人、纸马、纸轿、 纸家电、约骄车。送葬车辆少的 3-5 辆,多达数十辆,招摇过市, 八面威风。 3. 操办项目越来越多。除红白喜事外,诸如生孩子、过生日、 当兵、升学、房屋上梁、乔迁、祝寿、剃辫子、烧五七纸、烧周年 纸等都需操办一番,让人应接不暇。 (四).危害总结:由于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给家庭及社会带 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危害。结婚攀比,债台高筑。丧事挥霍,浪 费惊人。社会负担难以承受。红白喜事不仅花费惊人,就是礼金也 愈来愈高,让人无法承受。许多群众感叹说,高价餐券何时是个头 啊!据了解,礼金由 90 年代的 5 元、10 元已增长到近年来的 50 元、 100 元,甚至几百上千元。有权势者借机敛财,无权无势者趁机收 回往年投资,就连困难户也碍情面,宁愿债台压弯腰,不愿人前落 寒碜。据调查,每户人家,红白喜事年支出约占年收入的近 70%, 倘若去掉家庭生活、生产的正常开支,一年辛苦劳作所剩无几,有 的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发展生产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建议总结: 1. 在农村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喜事新办 为避免农村落后、陈旧的婚姻操办程序,应在农村大力提倡自 由恋爱。当前,由于大部分农村青年受教育程度有了提高,又曾外 出打工,见多识广,都不愿意接受婚姻包办,在此形势下政府部门 不应仅仅使自由问题恋爱问题私人化,还应为农村广大青年创造接 触社会环境的条件。如成立“青年人俱乐部” ,或大兴农村小企业等 集体性生产和生活活动,让更多的适龄青年能更好的接触、认识、 了解,自由恋爱,从而简化婚姻程序,喜事新办。 2. 提高认识,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减少因传统习惯而产生的消 费 由来已久的封建迷信问题是现实性问题更是历史性问题,应认 识到解决封建迷信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可急于求成,或采用 过激行为,但也不能因为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就不去解决。倘若每 一届村干部都惧怕这一点而一味地采取放任态度,则这一问题将永 久是个问题。应在村内加强教育,多和农民交流,多讲科学,多让 大家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利用放电影、演大戏、办晚会等多种形式 提高村民对社会、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 3. 节俭节约,努力引导 解决了以上本质性或源头性问题后,还应从形式上解决红白喜 事中送礼负担过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问题。因此就要在农村 推行节俭节约,使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 交往环境。努力把落后的吃喝观、攀比观、人际交往观引导到“和 谐交往,节俭节约,浪费可耻”的道路上来,让一种积极、健康、 向上的社会风气去取代现有落后的风气。 4.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监督 权力和制度,一旦脱离监督,就可能会走错方向。不仅要建立 约束村民行为的制度,还要建立管理者自身及监督管理者的制度, 落实各项制度,使已建立的机构和制度切实发挥它的作用。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