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_第1页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_第2页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_第3页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_第4页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来看,清苑、徐水、定兴、蠡县、定州、 高碑店六县市 的转移量均在 10 万以上,而阜平、涞源、望都、顺平的转移量不 足 4 万(新市区、北 市区、南市区由于乡村人口较少,因此转移总量低) 。从转移率来看, 高阳、容城、博 野、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转移率较高,均大于 45%,容城县高 达 55.09%;而阜平、 顺平、望都、涞水、涞源等县转移率均小于 30%,其中顺平和涞水 的转移率只有 24.32%、 24.78%。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南市区转移到第三产业的 劳动力比重相对 较高,占 58.6%。其它大部分县市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员比重较高, 均大于 60%,其中 满城、定兴、唐县、高阳、易县、博野、雄县、高碑店等县市转移 到二产的劳动力比重 超过 70%。因而,从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二产 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主要产业。 5.2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5.2.1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经济因素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 动生产率、科学 技术因素、资本因素、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构成等等, 但地区或者城乡收入 差距是使转移者产生转移动机的原始动力。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过程也是与其他 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在与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资本等生 产要素重组的过程中, 其他资源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就会出现,其后果是使劳动力逐渐成 为隐性或显性失业者 而被迫转移;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拓展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空间领域和产业 领域,从而有利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既能为剩余劳 动力转移创造物质条件,又加大了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 制度因素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社会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管 理制度、劳动就 业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历史经验来看,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自 由流转的土地制度,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户籍制度 1958 年 1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户口登 记条例 ,将城乡 26 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对农转非规定了严格的限制 措施,并且规定非农 业户口居民在就业和购买生活资料方面可以享受更多福利待遇,它 标志着我国城乡二元 社会结构开始形成31。由于这种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由迁移的权利,因此 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 (2)土地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施行的土地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 的实施无疑在调 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总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 了巨大作用,但从目 前来看它也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土地集中程度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均田制” , 即按家庭人口 数决定承包数量,这使得想在农村开展规模化经营的农民无法获得 相应的土地,也影响 了农业产业化的进行。 第二,土地流转权尚待完善。虽然 2002 年 8 月 29 日,全国人大 常委会通过了农 村土地承包法 ,并且第 32 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权取得的土地承 包权可以依靠采取转 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但由于目前我国土地流转 权所要求的其他配 套环境尚未形成,因此现实中土地流转权远未落实32。 (3)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在城市就业和自由择 业。新中国成立 初期,我国实行的劳动用工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改革 开放后,适应市场化 的需求,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变化,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 用工制度门槛逐渐降 低,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同工不 同筹、就业机会不均 等;而且社会福利的缺失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自然条件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存在差异, 这就使得地区 间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不同,进而影响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有别。另外,不同 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例如安 新、易县、涞水等县市开发旅游资源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雄县、涞源、曲阳开 发矿产资源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状况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快的地区在有限的资源条 件下会对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强大的推力,因此会加速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此 外,劳动者的性别、 27 年龄、受教育状况33、抚养比的差异也会导致劳动力转移的数量 和稳定性有所不同。据 2008 年保定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数据显示,2006 年外出劳动力 的性别构成为:男性 占 80%,女性占 20%;年龄构成为:小于 20 岁的占 13%,2140 岁占 60%,40 岁50 岁的占 18.1%,50 岁以上的占 8.9%;文化构成为:文盲占 0.6%, 小学文化程度占 14.6%,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76%,高中文化程度占 7.9%,大专以上占 0.9%34。这些数据充分说 明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的人员是转移的主 流,2140 岁的青壮年外出比例很高,另外家庭负担较重的家庭成 员更容易做出迁移的 决定。 8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8.1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围绕某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产品,将农业生产 的产前、产中、 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 体一体化经营。这种 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把农业由第一产业领域扩大到第 二、第三产业领域42, 从而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保定市发 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 件优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又毗邻首都和省会,农产 品具有广阔的销售市 场,因而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目前推行农业产业化 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一是要在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行土地适度 规模经营,为实现农 业产业化创造条件。二是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进入农 业、培育能够大规模 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市场主体,以使农业产业化能 良好运作。三是逐步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经营,要把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成有竞争 优势的产业43,并把 它做大做强。另外农业缺乏特色的县市应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 农业项目,尽快建立 起自己的主导产业。 8.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目前从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来看,以向第 二产业转移为 主,并且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 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是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但目前由于大部分乡镇企业根 植于农村,因而存在 着规模较小、外来资金有限、布局分散等缺点。因此为了继续保持 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 力的持续吸纳能力,应及时进行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的 调整。 (1)扩大乡镇 企业规模。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可以增强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 竞争力。它可以通过 乡村小企业重组、扩大骨干企业规模、直接加盟城市企业集团等途 径实现。 (2)在产业 结构调整上避免出现同城市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力求加强同城市工 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并结合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乡镇企业部门。 (3)调整 乡镇企业布局。乡镇 企业的分散布局不仅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 益,出现了土地资源 浪费和环境污染蔓延的情况,而且使得企业生产缺乏相关的能源动 力供应和服务保障, 影响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应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44、向城镇集中。 8.3 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它为剩余劳动 力转移提供重要 45 的空间载体。并且本文第五章研究显示:城镇化水平越高,吸纳剩 余劳动力能力越强。 但是目前保定市 25 个县市区除去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和高碑 店市以外,其他 21 个 县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 20%,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 道之一。 加快城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 为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进入城镇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保障。因此,要对小城镇进行合 理规划、配套建设。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为充实城镇建设资金,应拓宽小城镇建设 资金来源。如可通过 政策优惠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其次为提升城镇生产实力, 应积极引导乡镇企 业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45,可带动更多生产 性和服务性部门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容量。再次,要大力发展城 镇第三产业。第三产 业就业门槛较低,是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从产业结构的演化 趋势来看也是未来吸 纳劳动力潜力最大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扶 持第三产业的发展。 并且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还要在以往发展餐饮、交通等传统第 三产业基础上,逐步 发展高水平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技术信息咨询等 产业) ,以拓宽就业 领域,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46。 8.4 优化制度环境,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制度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左 右着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进程。从目前来看,为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应建立城乡统 一的户籍制度、自由流转的土地制度制度、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制度。 8.4.1 户籍制度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划 分的基础47,也 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城乡二元户籍 制度改革的核心应是 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划分,以居住地来划分城镇人口和乡 村人口,并完全放开 县城和中心镇的户口迁移限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自由进入县城 和中心镇寻找工作 48。另外还应创造条件,逐步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它大中城 市迁移的各种限制,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跨越户籍门槛,在大、中城市找到更多的就业机 会。 8.4.2 土地制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依赖于合理的土地制度作为依托。目前土地制 度改革的主要方 向为:(1)改革目前土地承包形式。可以考虑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以 股份的形式交由集体 重新发包,农民可按股本大小领取股本收益,从而可以加速有转移 愿望的农民摆脱土地 46 的束缚,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建立自由的土地流转制度。 目前可流转制度的工 作重点是引导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把承包的土地采取转包、出租、 转让等形式转移到有 经营愿望的农户手里,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获得转移成本,走 向城市。 8.4.3 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在城市就业和自由择 业。而社会保障 制度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就 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十分必要。 首先,为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在全国范围 内取消对农民工 就业进行限制的各种条款,建立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 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优 势选择职业。 其次,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构建覆盖农民工范围的工会组织,以增强 农民工的组织化 程度,使他们的各项权利得到维护和保障。另外还要把农民自身维 权和政府维权结合起 来,如政府部们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合同的定期检查 和监督。 再次,建立惠及农民工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收入的再 分配,基于公平 分配的原则,对于已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农民工应将其纳入城镇社会 保障范围49,重点解 决他们在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样有利于解 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增强农民工转移的稳定性。 8.5 全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保定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构成为: 文盲占 0.6%; 小学文化程度占 14.6%;初中文化程度占 76%,高中文化程度占 7.9%, 大专及以上文化 程度占 0.9%。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仍以 初中学历为主。而文 化水平的落后使他们在竞争择业、提高工资待遇以及维权方面都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影 响,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劳动力培训工作是增强农民工就业和 择业能力的关键。 首先,各县市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防止 学生流失,保障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能达到最低的就业底线。 (有条件的县市应普及高 中义务教育)其次,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院校、技 工学校50的教育功能, 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阳光培训工 程” 。 “阳光培训工程” 实施以来已使许多农民工受益,但目前其培训能力仍不能满足农民 工的需求,因此各级 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提高服务水平,能使更多的农民工接受 培训和教育。 47 8.6 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目前保定市部分县市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剩余劳 动力就业的空间 狭小,因此开展劳务输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异地转移的一条重 要途径。劳务输出包 括向国内和国外输出两种形式。保定市毗邻北京和省会,并且也具 有距离天津市较近的 区位优势,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空间广阔。因此应积极引导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上述 地区转移。另外,当前部分发达国家对外籍工人有很大的需求缺口 (如中东石油产区,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因此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国际劳务输出也 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一条重要渠道。 为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各县市应首先建立劳务输出组织网络系统, 即成立劳务开 发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对劳务输出的统筹、规划、协调和管理51。 其次,劳务输出的实 现要求外出务工人员能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信 息,因此各县市应加 强信息建设,积极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便使 外出务工人员能及时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而降低外出就业的盲目性、降低转 移成本。另外,各县 市还应在各大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 负责及时收集和发布 各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52,并协助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 作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和 问题。 48 结 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是关乎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 要课题,2007 年末,保定市仍有大约 155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人口的增 加及人均耕地的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 意义。本文通对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实证分析得 出以下主要研究结 论: (1)通过对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剩余劳动率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 各县市农村剩 余劳动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高阳、容城两县的剩余率不足 10%,而阜平、唐县、顺 平三县却高达 40%。其他县市介于二者之间,即剩余率差异悬殊。 (2)通过建立影响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确定 下列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影响:第二产业发展水平、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 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人均耕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及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额。其影响程度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人口自然增长率 劳 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耕地 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率。 (3)基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揭示了 工资性收入对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非常 明显。 (4)建立在产业结构现状基础上做出的转移模式选择,结果为:工 业基础较好的 县市区如,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高阳县、容城县、安新县、 蠡县、雄县、高碑店 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以就地转移为主;而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县市, 如涞水县、阜平县、 望都县、易县、安国市、定兴县等应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 市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研究要建 立在产业结构理 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等诸多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 限于本人研究水平 的有限性和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劳动力状况、制 度因素等多因 素的影响。但本文在构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标体系中, 未将制度因素加入, 因此本文未能揭示制度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 (2)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中,由于无法获取 2004 年以前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的数据,因此 2004 以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 49 献就成为了研究的盲区。 (3)基于产业结构现状而做出的转移模式选择中,由于缺乏相关数 据,因此未对 各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进行分析,也就造成本文转移模式的选择缺 乏动态性。 鉴于上述研究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为:(1)准确、 大量获取相关 数据。 (2)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3) 不断丰富数理统计知 识,以使分析方法更完善,结果更准确、客观。 50 参考文献 1陈志福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8:4. 238404547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8:20、136、137、184-185、96. 323朱农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 “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5:3、 2. 4313244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8:2、177、161、132-135. 56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316、312-313. 78陈宪经济学方法通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235-236、239-240. 9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M.武汉:湖北 人民出版社,1999: 3. 10Lewis, 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J. Manchester School,1954,22:139-191. 11Fei,C.H. and Ranis G.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9:89-98. 1213费景汉 .劳动剩余理论经济的发展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6-7 、124. 14J.R.Harris,M.P.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 15Stark,O. and Taylor,J.E.Migration Incentive,Migration Type: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1163- 1178. 16蔡昉 .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人们大学出 版社,1990:16-164. 17蔡昉 .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 18韩俊 .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太原:山西经济 出版社,1994. 19景普秋,陈勇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 制研究J.东南学 术,2004, (4):42-44. 20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 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04, (2):24-25. 51 21孔祥智,马九杰论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出路J.经 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7, (1):35. 22朱希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技术经济, 1999, (6):2-3. 2425李国强,陈明产业结构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8-19、19-22. 26中国 保定. 2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定量分析J国 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 (2):34-38. 28施若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展望, 1990 29托马斯罗斯基、罗伯特米德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 研究J.中国农村观 察,1997, (4):28-37 30陈先运.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2004, (2):50- 51 33郑平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2005: 17-18 34保定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保定日报,2008-7-22 35何晓群.实用回归分析M.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