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班历史周周练 2012-3-9 贾广民 一 选择题 1 周朝乐队总称“乐悬” 。从其称谓可知当时乐队主要以悬挂钟、磬一类乐器为 主体的。乐队有四种类型宫悬、轩悬、判悬、特悬。 “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 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 ”从周朝乐队组织及其规定来看,决定其划分与 组合方式的依据是 A听者身份 B演奏曲目 C演奏者年龄 D地点方位 2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从中可获 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3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 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 A儒家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4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 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 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 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 革 5 下面根据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战争密 集区简表” 。它无法反映出 时期 战争密集区 秦汉 今徐州荥阳西安秦州吐鲁番一线(即今陇海、兰新 铁路一线) 魏晋南北 朝 黄河、长江之间 南宋 淮河大散关一线 明朝 东南沿海、北部边疆 A秦汉至南宋北方战事多于南方 B战争密集区呈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 C变化趋势与经济重心转移相关 D河南地处中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6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 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 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 正确的是: 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B C D 2 7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 的是 A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 “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 的设置 C “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 “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 国史 8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 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 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 资治通鉴对分封制的评述 B商朝甲骨文对日食的记载 C 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评论 D 九章算术对勾股定理的记 载 9 明史记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 又派太监恫吓。 ”这一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 B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 C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驭臣下 D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10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井田 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 ”“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 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 德得。 ”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 B C D 11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 反对高度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 动摇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的根基 推动了清朝的启蒙和革命 A B C D 12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 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 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 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 ”以下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历史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B历史认识过程中应尽力追求真实的历史 C历史不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 D判断也是偏见的组成部分 13、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 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夫使县令得私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 畴,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上矣” 3 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14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 B昌南自昔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景德镇制瓷技术远近闻名 C (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 D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15 林琴南(18521924 年) ,即林纾,不懂外文却翻译了 170 多部外国文学著 作,确立了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光绪辛丑年,林琴南“恶 其名不典” ,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 。他真正的动机是 A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林纾“不谙西文” ,故作典雅 C “触黄种之将亡” ,爱国保种 D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 16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 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17 依下表1820-1939 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分析不 正确的是 时期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 或从事小商业 人数 出国从事工 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他乡种田转化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C迁居谋生与国门打开,自然经济解体有密切关系 D第三、四时期做工或从事工商业人数激增,与清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本侵略 相关 18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 如其分地描述了 20 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次 会谈是 A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B重庆谈判 C北平和平解放之和谈 D国共第二次合作之谈判 19 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解读 不正确的是 4 图一 上世纪 60 年代 “光有钱买不了东西” 图二 上世纪 70 年代 “有点钱买不着东西” 图三 上世纪 80 年代 “提着钱不知买啥东西”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 供应不足 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 断完善 20 如果当时你是雅典城邦中最支持梭伦改革的人,那么你最有可能是 A贵族 B新兴工商业者 C外邦人 D奴隶 21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 主宰了。 ”这说明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 高权力机构 22 历史学家斯塔诺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 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 的工具。 ”17 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去新阿姆斯特丹并改 名纽约 23 法国 1875 年宪法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 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国会由两院组成 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 B C D 24 1646 年,法国枢机主教马扎然指出, “如果大不列颠国王恢复了过去的政权, 即使相信它将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也要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变成共和国好一些。 ” 这表明 A法国希望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法国担心英国革命扩展到法国 C法国希望英国学习法国的共和制 D法国担心英国与法国关系恶化 25 下面是 1901 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 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 ,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该 图表明 5 A日本工业革命出现高潮 B明治政府极力扶植国有企业 C对中国的掠夺起决定作用 D日本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 26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 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C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27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 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 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 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是 A思想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人身的自由 D社会契约 28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 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 世纪初期 B18 世纪中期 C19 世纪中期 D20 世纪初期 29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 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 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 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 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 B C D 30宇宙探险一书认为,由于科学家“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 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 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你认为 为此作出最重要贡献的应是 A创立万有引力的牛顿 B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 6 C提出量子假说的普朗克 D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 二 材料解析题 3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马丁路德)写取“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 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赦罪或全部免罪。 ” 在加尔文看来, 圣经的权威是 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 。 摘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宗教的讨论已经完全停息,所有的人同时 成为孔子、老子和佛陀的徒众。 摘编自法古俾察中华帝国 材料三 18 世纪时,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民间异乎寻常的高度,那些以耶酥 会士的报告作为自己观点基础的启蒙思想家们在这方面堪称独步。伏尔泰曾把 中国的政治制度誉为“人类精神所能设想出的最良好的政府” 。他们对据说在中 国存在的宗教宽容推崇备致。这种崇拜在英国也引起了回应和共鸣,但是其热 烈程度却要低得多,而且还夹杂着一些敌视的言论。1719 年,英国出版了长篇 长说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笛福就把中国人描写成是一个“可恶的民族” 。 摘编自英国约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和文化背景。 (2)结合魏晋以来传统儒学发展的轨迹,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 (3)材料三中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赞誉和宗教政策的推崇客观吗?为什么? 结合时代背景,简要分析同时代的英、法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形成较大差异的原 因。 (4) “文化源于生活,文化反映生活。 ”试结合上述材料所提示的近代东西方对宗教文化的 态度,从政治、经济方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 世纪起)基督教的牧师们更是禁绝了洗浴,达 1000 年之久, 因为他们使人们相信,蔑视人体本身是敬神的行为。如果说贞节高于婚姻,那 么轻视肉身就高于自我整洁。 摘自美理查德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材料二 在 14 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断 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 2500 万人!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薄伽丘在 1348-1353 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 摘编自死神之舞: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 材料三 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 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时的工人在雇 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工人阶级在体制外的长期抗争而同时期法 国爆发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也给英国统 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成为流行疾病的渊 薮一旦疾病形成,就不只是穷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会感染,穷人死亡, 富人照样死亡。 摘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 决 材料四 (英国)1855 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 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 是 1875 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 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 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 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摘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 治理 (1)据材料一、二、三,概括 5 世纪到 19 世纪前期欧洲的卫生状况。 (2)据材料四,概括英国 1875 年公共卫生法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促成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卫生状况改善 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四点。 8 (4)上述材料反映 519 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哪些主要社会思潮?任选其中两种 思潮,据材料说明它们与欧洲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 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 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潭理工学院《新能源汽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安丘市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区三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华侨大学《信息内容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BM5D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两校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物理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高清版)DB11∕T1191.3-2024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 第3部分:科研单位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 大一劳动教育课
- 种子轮融资合同协议范本
- 湖南省2024年对口升学考试计算机综合真题试卷
- 2025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小学生保险课件
- 7.3 重力(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年河南省高职单招计算机类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大学生美容院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