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课知识点梳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沾:沾湿。 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文 学家,开创了田园诗派,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有陶渊明集 。 诗风: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 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 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 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重点句子赏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画面美) 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 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美好 的月夜归耕图啊!而“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 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以及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 使至塞上 王维 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我轻车简从,将去慰问护疆守边的将士,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似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边界,又如那天边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 人的天空。 茫茫无边的大漠上,烽烟一柱直上云天,横卧如带的黄河上,火红的落日苍凉浑圆 。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作者简介: 王维(701- 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少有才名。开元 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 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 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 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 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察访军情,但实际是 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鉴赏一:国学大师王国维称此句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你如何看待? 此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 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 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 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 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鉴赏二:此句如何体现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 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 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 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 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主题思想:本诗写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同时又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原文: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从遥远的荆门山外渡江,要去古老的楚国漫游。 巴山尽头渐渐现出原野,江水就在这广阔无际的原野上奔流。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 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它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作者简介: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 ,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 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 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在旅游途中所作。李白这 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 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 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重点赏析: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上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 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 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化静为动) 下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 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此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 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景中含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 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一联将水中月明比作从天上飞下 的明镜,同时又反衬出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 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 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 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 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 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 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不能删去。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 拓展积累: 一、 离别送别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 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送别) 二、思乡思亲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胡马依北,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原文: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与黄鹤楼、 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 里指瓜分。 徙倚(x y):徘徊。 三年多难: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黄昏时分,风平浪静,楼阁上的旌旗静止不 动,落日缓缓下坠;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黄昏的湖光山色中徘徊。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不远万里来此登高望远。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也已是两鬓 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 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 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赏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 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落 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坼”,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 水的雅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CASS清算直接借款合同
- 事业编合同样本
- 京东合作合同样本
- 2025上海市国内旅游合同
- 雀巢的销售合同范本
- 阳光备考计划 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只水表检定标准装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餐饮管理系统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加纤塑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分液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仁能达教育科技公司)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2025年境外投资融资顾问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331金属晶体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矿山矿石采购合同模板
- 2024年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5人)笔试核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竞赛技术文件-混凝土建筑项目
- 国开2024年《数据库运维》形考1-3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药物研发监管的国际协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