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年度报告_第1页
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年度报告_第2页
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年度报告_第3页
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年度报告_第4页
2014年中国钢铁市场年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中国钢铁市场预测报告 (年度报告)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 2013 年 12 月 2 目 录 前言:本期基本观点 4 一、 钢材市场走势分析 .7 1.1 国内钢价走势 7 1.2 国际钢材市场 8 1.3 钢材期货与电子盘市场 10 二、 钢铁行业相关热点专题 .10 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解读 10 2.2 自贸区政策对钢铁行业影响解析 12 2.3 钢铁企业御冬策略分析 16 2.4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上市的影响分析 17 三、 宏观经济分析 21 3.1 国际经济形势 21 3.2 国内经济形势 22 四、 供需基本面分析 24 4.1 下游需求分析 24 4.1.1 房地产行业分析 .24 4.1.2 机械行业 .25 4.1.3 汽车行业 .26 4.1.4 家电行业 .27 4.1.5 造船行业 .29 4.2 钢材进出口情况 30 4.3 中国钢铁产能分析 32 4.4 产量情况分析 33 4.5 库存分析 34 五、 钢铁生产成本分析 .35 5.1 铁矿石 35 5.2 煤、焦 38 5.3 废钢 40 3 5.4 其他原材料价格及总体成本情况 41 5.5 主要钢材品种盈利空间 42 六、 未来钢铁行业供需及价格走势预测 .43 6.1 供需预测 43 6.2 价格预测 45 4 前言:本期基本观点 展望 2014 国内钢材市场,我们认为国际经济将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将延续企稳回升态 势,2014 年预计钢材价格总体水平将略高于 2013 年,走势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品种 分化不明显,高点在上半年出现的可能性较大;铁矿石价格波动幅度将小于 2013 年;钢厂 盈利状况或较 2013 年有所改善。 2014 钢价总体水平略高于 2013 年,高点预计在上半年出现。鉴于前几年钢铁行业投资 高速增长的惯性和国内体制等因素的影响,2014 年国内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仍 难以得到明显改观,预计 2014 年国内钢铁产能可能会有小幅增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因此一旦价格明显上涨,势必会出现更高的产量带动价格再度下行。2014 年尽管我国经济 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对钢材的需求总体上 仍然会保持增长。目前,钢材价格在生产成本线上下徘徊,很多钢材企业赢利微薄甚至亏 损,这种状况的持续将会导致供给的增长有所放缓,供需状况的改善将有利于钢材价格的 回升。预计 2014 年钢材年度均价略高于 2013 年,全年表现为前高后低,窄幅震荡格局。 原因如下: 1、2014 年尽管美国等将逐步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国际经济稳步复苏的大格局已 经确立,这将支撑包括钢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 2、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方针已经较为明确,那就是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注 重经济质量,但仍将维持在 7-8%的中速增长区间,预计 2014 年经济增长 7.6%左右。 3、目前的钢铁需求总体情况不差,市场库存不多,2014 年国家会加大钢铁行业环保 力度,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将会有所减弱,粗钢产能增加亦将有所减缓。 4、中央仍会加大 “城镇化“进程的力度,汽车行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工程机械、造船 等行业的逐渐改善也将对钢材需求形成拉动。 5、随着国外矿山公司铁矿石产能的释放以及国内产量保持小幅增长,市场供给将会增 加,铁矿石供大于求的态势进一步形成。但也应看到,由于粗钢产量维持高位,从一定程 度上讲,这将使得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6、钢价和股市均处于低位,明年股市上涨的可能性较大,继而对现货市场形成推动。 预计 2014 年铁矿石价格前高后低,将在 100-150 美元的区间波动。 2014 年国际经济再 逐步复苏,美国逐步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促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走弱。随着保增长 宏观政策方向的确立,钢铁结构性需求有望加速落地,加之下游需求季节性回升,预计粗 钢产量将继续保持在高位。对比全球主要铁矿石生产国的开采情况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铁 矿石需求情况,可以发现 2014 年铁矿石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有利于钢厂通过调整进 口矿和国产矿的配比,来抑制矿价的上涨。铁矿石期货的上市,钢材与原料价格的联动作 用增强,也会让铁矿石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对现货矿价格炒作将会减少。但进口矿相对国 产矿,生产成本较低,具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综合看,预计 2014 年进口矿(以澳矿 5 62%PB 粉为例)价格将在 100-150 美元/吨的价位区间波动,全年均价较 2013 年略低,预 计为 130 美元/吨左右。 预计 2014 年焦炭均价高于 2013 年 3-4 季度的平均价格,全年呈现先跌后涨的 “V”型 走势。据 Mysteel 统计,2014 年新增炼铁产能将大幅缩小,在 2500 万吨左右(中国炼铁总 产能 10 亿吨左右) ,使得焦炭的新增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钢铁生产和出口高增长,2013 年焦炭产量继续稳步增长。今年 1-10 月,我 国累计生产焦炭 3.97 亿吨,同比增长 8.18%。预计 2013 年全年 4.7 亿吨左右,同比增长 8%。而由于受制于新增炼铁产能大幅减少,以及环保等政策的影响,2014 年焦炭产量增速 小幅下滑至 4%左右。2014 年预计国内主要的独立焦化厂焦炭开工率仍将维持在 75%-80% 的水平。主要是由于焦煤等原料价格处于相对的低位,高炉开工率高位运行,对焦炭的需 求较大,焦化企业有微薄的利润可以赚取。同时,由于钢铁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的格局之中, 焦化企业的提价空间有限,限制了开工率的大幅上升。对于 2014 年,我们认为焦炭价格的 全年均价要高于 2013 年 3-4 季度的平均价格,全年呈现先跌后涨的 “V”型走势的可能性 较大 粗钢产量居高不下,2014 年仍将出现小幅增长。2013 年 1-10 月,全国粗钢、生铁和钢 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 6.5 亿吨、5.98 亿吨和 9.28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 9.2%、6.5% 和 11.6%。目前我国粗钢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 49.67%,较去年同期增加 2.8 个百分点。钢铁产 量继续维持高位运行,钢企减产力度较小。从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同比 增长 6.42%,低于全国增幅 1.94 个百分点,但仍有 63.29%产量增长来自于重点企业。据 Mysteel 统计, 2013 年新增高炉产能为 6000 万吨左右,但受市场低迷及政府管控等因素影 响,2014 年将大幅下降,目前统计的新增产能为 2045 万吨,如果加上未在统计之列的新增 设备,预计 2014 年中国新增高炉产能为 3500 万吨左右,2014 年全国粗钢总产能预计 10.8 亿吨,全年粗钢产量预计为 8.1 亿吨左右,同比增长 4%左右,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73%左右。 图表 1 2013-2014 年钢材、原料价格及预测 Myspic 指数 螺纹钢 HRB400 20mm 热卷 4.75mm 铁矿石 焦炭 废钢 2013 年均价 133 3667 3743 135 1445 2685 2014 年均价估计 136 3780 3837 130 1480 2740 变化幅度预计 2% 3% 2.5% -3.7% 2.4% 2% 价格上下轨 125-150 3450-4150 3500-4200 110-150 1200-1700 2500-3000 注:螺纹钢和热轧为全国重点城市均价,铁矿石:澳 62%CFR,焦炭:唐山,废钢: 张家港。 图表 2 主要供求指标预测 粗钢产量 粗钢需求 钢材出口 钢材进口 矿石产量 矿石进口 2013 年估计 7.8 7.3 6200 1360 14 8.0 6 2014 年预计 8.1 7.6 6500 1400 15 8.5 变化幅度 4% 3.8% 4.8% 2.9% 7.1% 6.3% 注:钢材进出口单位为万吨,其余为亿吨。 图表 3 2014 年钢材走势预判 10120140 16018020 01020304050607080910112 201年 201年 201年 2013年 2014年 数据来源:MYSTEEL 7 一、 钢材市场走势分析 1.1 国内钢价走势 2013 年钢材市场主要经历了两波大的行情,先是在年后开门红的预期之下出现了一波 拉涨,延续到 3 月份左右,但是随后,国家频频出台一些利空政策,比如国五条的发布等 等,导致钢材市场进入下跌通道,这波下跌长达 4 个月之久,螺纹钢甚至跌到了 08 年以来 的低点。直到 6 月底,钢厂检修逐渐增多,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 加上国务院发出了“稳增长、保下限”的信号,钢市才开始出现回暖,8 月中旬达到年内 的次高点,之后供需矛盾再度激化,导致市场再度陷入震荡下行的通道。进入 11 月,在环 保预期逐步增强和年底需求有望小幅增长的支撑下,市场供需关系逐步得到修复,市场出 现小幅反弹,期间虽有反复,但仍保持了震荡上行的态势。 从今年的钢材市场来看,整体呈现出较为平淡的态势,各品种年度波动幅度均小于往 年。以螺纹钢为例,09 年全年波动幅度在 1300 元/吨左右,2010 和 2012 年波动幅度在 900 元/吨,2011 年为 800 元/吨左右,截至 2013 年 12 月 6 日,螺纹钢的年度波动幅度为 600 元/吨左右,热轧的年度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为 732 元/吨,但仍远远小于往年,钢材市场 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今年特殊的外部环境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由于资金面偏紧, 市场缺乏资金炒作,导致行情难以大起大落。另一方面,今年的产量远远高于往年,行情 稍有起色,钢厂便开始拼命投产,制约了钢价的上涨的幅度;而在价格下跌时,由于铁矿 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坚挺又使得成本支撑较为强劲,这也导致下跌幅度不会太深。从 CPI 和 钢价走势的对比来看,二者相关性较强,走势呈现出较强的趋同性,今年的 CPI 变化幅度 也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钢材价格的表现。 图表 4 钢材价格历史走势 图表 5 分品种钢材价格 3080130180 23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月 12月 20520620720820911113 05105205 30 208/1/5208/9/1209/5/201/5201/9/201/5/9201/5201/93/201/53/9 螺 纹 钢 线 材 型 材 中 厚 板 热 卷冷 板 镀 锌 无 缝 管 焊 管 数据来源:MYSTEEL 图表 6 钢材价格与 CPI 相关性较强 图表 7 主要市场价格走势对比 8 909510105 10 0501015020 250 20/61/420/2/1203/4/8205/6/4207/2/1208/9/201/6/4201/2/2013/ MyspicCPI( 右 轴 ) 10180260340 420 2030400 60 209/3/7209/1/3201/7/201/3/7201/3201/7/2013/72013/ 期 货 主 力 合 约 三 级 螺 纹 钢 现 货热 轧 电 子 盘 主 力 合 约 上 证 指 数 ( 右 轴 )元 /吨 数据来源:MYSTEEL、上期所 整体来看,2013 年全年钢材价格整体低于 2012 年,各品种较 2012 年年度均价均有一 定幅度的回落,其中螺纹钢下降幅度最大,较 2012 年下降了 11.1%,热轧、中板、线材等 回落幅度在 6-9%之间,冷轧、镀锌、彩涂相对下降幅度较小,较去年下降幅度在 3-5%之 间。 图表 8 分品种钢材价格年内表现 品 种 2013年 均 价 2012年 均 价 同 比 2013年 min 2013年 max 振 幅 彩 涂 0.476 6095 6311 -3.4% 5895 6361 466镀 锌 1.0 4724 4944 -4.4% 4554 4988 434 焊 管 1.5寸 3847 4168 -7.7% 3665 4022 357冷 轧 1.0 4592 4808 -4.5% 4389 4910 521 热 轧 4.75 3743 4075 -8.1% 3493 4225 732三 级 螺 纹 钢 3667 4125 -11.1% 3421 4020 599 无 缝 管 108 4434 4871 -9.0% 4274 4667 393线 材 3669 4031 -9.0% 3499 3885 386 中 板 20mm 3730 4006 -6.9% 3473 4108 635 备注:数据统计截至 2013 年 12 月 6 日 图表 9 螺纹钢与热轧价差对比 图表 10 三级螺纹钢地区间价差对比 -30-2-10102304 50 303504045050 50 209/1/5209/1/20/51/920/1/520/91/20/51/9203/1/520/9 三 级 螺 纹 钢 热 轧 螺 纹 -热 轧 ( 右 轴 )元 /吨 元 /吨 01203405607 80 0120340560 7 209/1/5209/1/20/51/920/1/520/91/20/51/9203/1/5203/9 广 州 -上 海 ( 右 轴 ) 上 海广 州 北 京乌 鲁 木 齐元 /吨 元 /吨 数据来源:MYSTEEL 1.2 国际钢材市场 2013 年,国际钢价总体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价格波动幅度较小,运行整体偏弱。前两 月,受亚洲钢市表现抢眼影响,美国、欧洲部分钢厂提价,并支撑钢价震荡上行,但因终 9 端需求始终无太大放量,3 月开始出现震荡下行态势。三季度以来,美国市场由于钢材需 求增长动力不足,加上当地钢厂产能利用率较高以及进口增加,市场供应过剩,价格继续 小幅下滑。而欧洲由于经济复苏良好,加之钢厂提价推高市场价格,整体价格有所反弹。 12 月份全球钢厂开工率将继续下降,原料需求走弱。不过,进入 12 月份,北半球的 铁矿石和焦煤开采也将受到寒冷天气影响,而南半球则将遭受雨季影响,市场供应也将下 降。因此,12 月份全球原料市场将进入供需双缩的局面,价格将盘整运行。 图表 11 CRU 长材指数强于扁平材 图表 12 国际钢市盘整运行 1015020250 30 201/2/201/4/6201/8/0201/2/201/4/6201/8/0201/23/201/43/6201/83/0 CRU扁 平 材 指 数 CRU 长 材 指 数 CRU全 球 指 数 10214061802024 60 209-7-1020-1-420-71-020-1-420-71-020-1-420-71-0203-1-4203-71-0 北 美 欧 洲 亚 洲 数据来源:CRU 网站 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 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 1-10 月份,全球 64 个主要产钢国家和 地区粗钢总产量为 13.2 亿吨,同比增长 3.2%。1-10 月份,欧盟 27 国粗钢产量为 1.38 亿吨, 同比下降 3.4%;独联体粗钢产量为 9065 万吨,同比下降 2.9%;北美粗钢产量为 9925 万吨, 同比下降 2.9%;南美粗钢产量为 3890 万吨,同比下降 1.1%;亚洲粗钢产量为 8.838 亿吨, 同比增长 6.2%。10 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为 433.1 万吨,同比增长 6.6%,10 月全球粗钢产 量增速创近两年以来新高。分区域来看,除独联体和南美地区略有下滑外,其他地区均出 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中东/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增长是带动 10 月全球粗钢产量回升的主要 动力。国继续上涨,亚洲市场盘整运行,各国钢厂开工率保持在高水平,预计 2014 年全球 粗钢产量或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表 13 扣除中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 图表 14 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 1204160820240 6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月 12月 万 吨 20620720891113 74.8%79.%81.%75.%7.73.280.5%79.3%7.5%65%7075%8085%209-8-120-21-520-81-20-21-520-81-20-21-520-81-203-21-5203-8全 球 钢 铁 产 能 利 用 率 资料来源:WSA 网站 图表 15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及增速 单位:百万吨 10 国 家 或 地 区 2013-10 2013-09 2012-10 同 比 2013年 累 计 2012年 累 计 同 比 欧 盟 27国 14.7 14.3 14.13 4.0% 138.41 143.34 -3.4% 独 联 体 8.88 8.78 8.95 -0.8% 90.65 93.36 -2.9% 北 美 10.2 9.9 9.56 6.7% 99.25 102.23 -2.9% 南 美 4.09 4.07 4.12 -0.7% 38.9 39.32 -1.1% 中 东 /非 洲 3.67 3.54 3.25 12.9% 34.77 32.75 6.2% 亚 洲 88.99 88.32 82.39 8.0% 883.82 832.3 6.2% 62国 合 计 134.26 132.55 125.92 6.6% 1321.01 1279.9 3.2% 中 国 65.08 65.42 59.6 9.2% 652.48 602.66 8.3% 扣 除 中 国 69.18 67.13 66.32 4.3% 668.53 677.24 -1.3% 资料来源:WSA 网站,钢联云终端 1.3 钢材期货与电子盘市场 2013 是中国领导人换届之年,经济在 4 万亿投资后面临产能过剩,地方财政和企业均 面临资产负债率高企,在实体经济层面的去产能和资金层面的去杠杆之下,期货电子盘市 场表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截至 2013 年 11 月 29 日,期螺 1405 收于 3670 元/吨;热卷 1402 收于 3553 元/吨,较年初分别下跌 8%和 11%。由于目前钢价和股指期货均处于低位, 明年上涨的可能性较大,或将对现货市场形成推动。 图表 16 螺纹钢期现价差变化 图表 17 热轧电子盘价格与现货价差 -650-40-15010310360410460510 560 201/4201/7/0201/4201/7/02013/42013/7/0 价 差 (期 货 -现 货 )( 右 轴 )期 货 主 力 合 约三 级 螺 纹 钢 现 货元 /吨 元 /吨 -40-250-105020310360410460510 560 201/4201/7/0201/4201/7/02013/42013/7/ 价 差 ( 电 子 盘 -现 货 ( 右 轴 )热 轧 主 力 合 约热 轧 5.现 货元 /吨 元 /吨 数据来源:上期所网站,大宗电子盘,钢联云终端 二、 钢铁行业相关热点专题 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本次公报主要提出了十五个纲领性的改革内容,后期仍然需要 具体的细则文件发布来释放对钢铁工业的政策利好,保障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平稳运行。现 例举三中全会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仅供参考。 (一)厘清政府职能,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市场价格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但资源要素的价格改革却 严重滞后。在此背景下,政府在过去数年对钢铁、煤焦、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土地优惠、减 免税费、产业调整等方面存在过度的政策配置,人为压低了环境、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 11 价格,导致企业盲目跟风投资钢铁及其煤炭、水泥、有色等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产能过 剩情况日趋严重。数据显示,在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前的 2004 年,全国共有 19 套 板卷轧机,截止 2012 年已增至 86 套,产能利用率则由 80%降至 59%,行业供需关系彻底 逆转。此外,由于缺乏市场化因素的推动,导致部分产业调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 发挥作用相对有限。虽然国家早就提出淘汰落后工业装备的任务,但据统计,目前国内仍 有约 4000 多万吨落后产能未能淘汰。 此次对资源配置的改革是建立在厘清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能的基础上的,而资 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则将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回顾周边国家的钢铁行业 发展史,日本和韩国两国的钢铁工业在发展初期,也经历过大规模的政府扶持期,但目前 两国钢铁工业已顺利完成了市场化转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仍处在转型的关键时间,在 完全自负盈亏、劳动关系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等诸多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如何顺利进一步 推进市场将是重中之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 ,只有政府管住该管的,放开不该管的,逐渐给钢铁工业政策松绑, 才能还原“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功能,避免大规模刺激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再次发生。 本届公报一改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强调了市 场的“决定性作用” ,未来市场在钢铁行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继续得到提升,政策出现的 概率也将逐步降低。 (二)巩固公有制地位,鼓励非公有制及混合制企业 过去几十年,国有制经济在钢铁行业拥有较强的行业控制力和影响力,为国民经济的 稳定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但近两年来,由于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缓慢、市场 灵敏反应机制建设落后,加之企业在社会稳定、节能减排等方面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导致 企业经营成本较高,盈利情况恶化。统计显示,2012 年钢铁行业十大亏损企业合计亏损 500 亿元,其中国有制企业共有 6 家,包括中冶、鞍钢、马钢、山东钢铁、安阳钢铁、华 菱钢铁。 在强调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国营钢铁企业在经济主体中的地位在本届三中全会继续得 到坚持和巩固。国营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以及企业亏 损等诸方面考验。对非公有制企业来说,政府则将通过鼓励、支持和引导手段的运用,激 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短期内国营大宗商品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矛盾仍然难以调和, “两条 腿走路”的格局短期内或将延续。 此外,公告创造性的提出了要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济。但就钢铁行业来说,考虑到国营钢铁企业通常拥有上游矿产资源及下游稳定的直供客 户,对产业链有着更强的控制力;加之其资金运作成本较民营企业更低,在成立混合所有 制的公司情况下,往往拥有更大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这给混合制钢铁企业生产、流通、加 工企业的创立带来了难度,也不利于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因此,如何保障混合制 钢铁企业的运行,需要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大宗商品产业转型 过去几年,分税制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逐步发生偏离,导致当前土地财政、地方债务等 问题越来越突出,政府和地方利益开始分化。 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对现有分税制度进行改革,将成为钢铁行 业的产业政策能否有效得到落实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理顺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收入上的关系, 将有利于地方政府降低对支柱性行业的税收依赖,有利于落后产能淘汰、产能置换、环保 整顿等一系列产业调整政策的推进,顺利完成钢铁工业的结构转型任务。 但是,对分税制的调整也需要具备几大基础,即要能维护市场统一、实现事权和支出 责任相适应,又要能保证社会公平,及国家的长治久安。由于分税制改革处理不好会产生 12 一系列问题,因此未来的改革之路必定是曲折且不可一蹴而就的,而钢铁工业或将在这曲 折中逐步实现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河北省积极表示将在未来削减钢铁产能 6000 万吨,但 在地方重新找到支柱性产业前,过快削减钢铁产能将影响到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给社会 带来不安定因素。分税制的改革是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逐步完成央地 权责的适应性调整,在央地权责调整完成前,短期内地方对钢铁行业的依赖仍将存在。 (四)加快自贸区建设速度,促进大宗商品要素流通 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在加大商品对外出口力度的同时,却也引发了诸多双 边贸易摩擦。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促进国内外要素流通,公报提出将放宽投资准 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9 月 29 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自由贸易区的建 设将减少企业税率负担,通过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外币结算的方 式将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加之外高桥保税区便利的交通运输将给大宗商品完 全自由流通,贸易便利化有利于增加交易活跃度,加快商品价格市场化。在上海自由贸易 区试验成功后,预计未来更多大宗商品将通过新设立的自由贸易区进行国内外双边贸易。 从金融领域来看保税区设立对大宗商品行业的影响,未来期货公司及银行等金融机构 的进驻将更为便利,这或许将使得期货交易更为便利,交易成本更低,而通过在交割环节 新增保税货物的实物交割,或还将有利于我国提高钢铁、进口矿、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定价 话语权。 (五)加快推进环境友好集约型产业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钢铁、煤炭、电解铝等高污染性 行业带来的各项污染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钢铁行业方面,今年年初,环保部对华北地 区 298 家钢铁企业全面排查,70%以上的钢企未按标准排放污染物,存在超标排污问题。 煤炭行业方面,目前仍有 2/3 的煤矿属于超能力或不规范的过度开采,不满足安全、绿色、 高效三方面基本要求。 未来,我国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 将逐步有偿使用,并且不断提高资源收费标准;其次,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矿石、煤炭 等资源产品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对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 及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方面将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 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预计部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矿产企业将逐步关停,整个矿产资源的供 给或将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将加快向大中型企业的聚集,上游产 业链的集中度将提高,在与下游企业议价过程中的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届时,部分钢铁企 业或不得已转向使用资源供给更为稳定的进口矿,一定程度上支撑进口矿的价格。 此外,未来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将逐步提高,钢铁等行业的污染也将得到更好的监控及 治理。数据显示,50 亿元财政已在 10 月份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并重点向河北省倾斜,而未来 5 年内,我国还将投入 1.7 万亿元的资金进行环境治理。 2.2 自贸区政策对钢铁行业影响解析 上海自贸区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 制环境规范的投资环境为目标,服务于把上海打造成全球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物流中 心这一愿景。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区,其意义不言而喻,抢滩自贸区政策蓝海,已经成为 很多企业的战略抉择,有消息显示 10 月 1 日至 27 日,上海自贸区分局设立登记企业 208 户,办理名称核准手续的企业 1528 户,其中大部分为贸易类、投资和资产管理类企业。而 13 投资和资产管理类业务最终要落脚在实体经济上,即“自由贸易”中。自贸区的各项改革 举措到底能为钢铁类企业带来哪些实惠呢?以下将从金融,物流,贸易方式等方面探讨自 贸区对钢铁贸易和钢铁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服务功能升级,钢贸商投融资渠道有望拓宽 金融创新是自贸区改革的一大亮点。总体规划中提出,要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 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虽 然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和对国内企业的具体服务内容尚有待细化,但就从 融资渠道来讲,对钢铁贸易企业无疑带去了福音。 近年来钢贸商深陷信用危机,老板欠债跑路事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一再声明要收紧 对钢贸商的信贷支持。而金融服务业放开之后,贸易商的融资渠道就相应被拓宽,一方面 有助于遏制民间信贷,高利贷等金融资本乱象,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资 本监管手段,弥补国内金融系统监管盲点,解决钢铁贸易方面重复质押,联保互保等问题 或能有所突破。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不仅是钢贸商经营的一大困境,也是中国的中小型 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可以把重点放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 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扶持。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的金融机构在规模,种类和服务功能 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或许是今后中国金融机构改革努力的方向。 图表 18 中美金融机构对比 类 别 中 国 美 国 各 类 银 行 总 数 量 183 8000 企 业 总 数 量 ( 粗 略 统 计 ) 4200万 7000万 为 中 小 企 业 服 务 的 金 融 机 构 比 例 少 数 几 家 75% 金 融 机 构 经 营 模 式 分 业 经 营 混 业 经 营 政 策 性 银 行 商 业 银 行 商 业 银 行 商 业 银 行 以 外 的 为 私 人 服 务 的 金 融 机 构 非 银 行 金 融 机 构 商 业 银 行 以 外 为 企 业 服 务 的 金 融 机 构 政 府 专 业 信 贷 机 构 其 他 金 融 机 构 金 融 服 务 业 占 GDP 的 比 重 1% 10% 监 管 体 系 分 业 监 管 双 线 多 元 监 管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财 政 部 货 币 监 理 局 银 监 会 联 邦 储 备 系 统 保 监 会 联 邦 存 款 保 险 公 司 证 监 会 州 银 行 当 局 证 券 交 易 委 员 会 银 行 布 局 以 四 大 行 及 其 分 支 机 构 为 主 大 银 行 , 中 小 企 业 银 行 , 社 区 银 行 , 村 镇银 行 分 布 于 全 国 各 地 金 融 机 构 种 类 监 管 机 构 资料来源:MYSTEEL 同时,自贸区内允许金融市场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还将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 商品期货交易,并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探索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 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扩大完善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拓 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这些方面的改革对于金融属性渐强的钢铁产品来说,形成了一套 促进机制。 首先,以螺纹钢期货为例,自贸区打通了上期所螺纹钢期货与国际接轨的通道,能够 14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或境外企业参与到螺纹钢期货交易中来,有利于 增强该期货品种的活跃度和成交量,对于螺纹钢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有促进作用。其次, 通过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尤其是一些知名期交所的保税交割库的 设立,如 LME 在自贸区设立钢坯期货合约交割库,不仅可以降低国内企业的交割成本, 节约物流时间,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避险套利工具。 此外,自贸区规划还提出要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所谓股权托管交易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从事股份转让、登记结算、代理买卖、市场拓展、 定向增资、企业并购等多种金融服务业务的机构。自贸区鼓励设立这样的中介服务平台, 传达出的信号是未来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我国股权交易中的作用将会有所提升。而对于正 处于风口浪尖的以钢铁业为首的过剩行业洗牌来说也似乎预示着未来将有加速的可能。 航运中转集拼、中资外轮捎带业务,有助于节约钢铁物流成本 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也是自贸区改革试点的一大举措。规划提出积极发挥外高桥港、 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 和运作模式。具体运作方面方面,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对中转集拼业务的推动和允许中资 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 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所谓外轮捎带是指外国籍船舶在我国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重箱的国内段运输, 性质属于国内沿海运输。由于外轮捎带的边际成本很低,且使用低价的国际市场油为燃料, 放开外轮捎带业务会对国内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都较弱的支线航运公司造成很大冲击, 因此此前我国法律一直严禁外轮捎带业务。此次在自贸区内试点放开中资外轮捎带,对钢 铁企业来说将有利于降低国内钢材的沿海运输成本,节约物流时间,加快到货和资本周转 速度。 我国外轮中转集拼也是在去年 12 月下旬开始才在洋山深水港试水。此次自贸区规划中 明确提出要推动中转集拼业务,从物流服务角度来看,此举将利好国内钢铁出口,实现集 约型物流和高效出口配送,缩短钢材出口装箱安排及航运时间;从产业链长远角度来看, 将刺激集装箱及集装箱船等港口业务量和中转量,增加市场对集装箱和集装箱船等钢铁下 游产业需求,利好中厚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等钢铁板块。 但就目前自贸区规划来看,要想提升上海港的国际航运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 2 对比了中国自贸区和全球最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之一新加坡的自由港建设情况。通过 比较可以看出,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7 个自由港的面积加起来也不过上海自贸区的七 分之一,但是其依托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了发达 的中转贸易集散地。新加坡港口与主要贸易中心、制造业基地联动性强,且全球主要的船 商和物流企业在新加坡均设有总部和办事处,港口处理能力高效,信息化程度高,确保了 到港船舶的无缝衔接,以及货物和集装箱装卸的调度。据悉,一艘 3000 个标箱的货船,周 转时间只有 6 小时。 而中国上海自贸区试点内港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配套金融,物流,仓储服务能力也 还处在规划建设中,与新加坡有不小差距。但是相较新加坡港口面积狭小,码头设施租借 费用高,国内市场需求小等方面,上海自贸区的潜力是巨大的。地理位置上,从上海港到 达香港,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几乎是等距的,有发展成核心港口的前提条件;贸 易量来看上海港和宁波港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贸易大港,自贸区可以依托广阔发达的上海 经济腹地,以及按照规划未来将会实施的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 航运经纪等配套服务优惠政策,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图表 19 中国自贸区和新加坡自由港比较 15 类 别 中 国 新 加 坡 数 量 1 7 总 面 积 28.78 km2 4.291 km2 功 能 试 点 贸 易 自 由 化 转 口 贸 易 港 口 水 深 15米 16米 吞 吐 量 1500万 标 准 箱 /年 ( 洋 山 深 水 港 ) 3500万 标 准 箱 /年 1.推 动 中 转 集 拼 1.任 何 无 海 关 手 续 的 货 物 均 可 在 自 贸 区 内 进 行 仓 储 , 且 可 以 通 过 简 单 的 海 关 手 续 进 行 加 工 和 再 出 口 2.中 资 外 轮 捎 带 2.自 贸 区 提 供 72小 时 免 费 进 出 口 货 物 仓 储 ,14天 免 费 转 口 /再 出 口 货 物 仓 储 3.人 民 币 资 本 项 下 可 兑 换 3.港 口 之 间 联 动 性 好 , 货 物 转 港 效 率 高 4.利 率 市 场 化 5.跨 境 交 易 人 民 币 结 算 业 务 6.逐 步 允 许 外 资 机 构 设 立 大 宗 商 品 交 易 平 台 参 照 保 税 区 税 收 政 策 如 : 1.境 外 与 保 税 区 间 货 物 进 出 自 由 , 免 关 税 , 免 许 可 证 1.货 物 免 税 进 入 保 税 仓 库 或 在 不 同 保 税 仓 库 间 调 运 2.在 区 内 可 开 展 保 税 加 工 、 保 税 仓 储 、 保 税 展 示 , 没 有 时 间 限 制 , 保 税 商 品 可 在 区 内 自 由 买 卖 2.保 税 仓 库 货 物 再 出 口 免 税 政 策 3.区 内 企 业 自 用 设 备 、 建 筑 材 料 及 20种 办 公 用 品 全 部 免 税 , 免 许 可 证 3.集 装 箱 船 豁 免 20%港 口 税 , 海 事 福 利 费 4.区 内 企 业 所 得 税 税 率 为 15%, 生 产 性 企 业 自 获 利 年 度 起 两 免 三 减 半 , 非 生 产 性 企 业 自 开 办 之 时 起 一 年 免 两 年 减 按 10%征 税 4.企 业 所 得 税 税 率 17%; 政 府 批 准 的 国 际 贸 易 商 给 予 5-10年 企 业 所 得 税 优 惠 , 税 率 为 5%或 10% 配 套 服 务 4.外 资 银 行 众 多 , 服 务 先 进 税 收 政 策 资料来源:MYSTEEL 推进贸易方式升级,有利于提升钢铁国际贸易地位 此次在上海自贸区改革日程上,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升级也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自贸区规划指出要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 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并辅之以相应的国际贸易 结算试点政策,以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 营运中心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 易。 而我国的钢铁业恰是亟待改变贸易方式的重镇之一。由于我国钢铁业发展起步较晚, 技术相对落后,在 2005 年前我国的钢铁国际贸易一直处于净进口的逆差状态(如图 1) , 随着钢铁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和钢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我国的钢铁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进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国际贸易额尤其是出口额也有了明显增长,且从 2005 年以 16 来基本保持顺差,但钢铁业在全国国际贸易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下跌态势,尤其是 2008 年金 融危机之后,钢铁业的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跌至 2%,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钢铁产品在 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也表明钢材产品的进出口存在量升价跌的现象。如 何转变贸易方式,重振钢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提升产品价值,摆脱数量依赖,树立 钢铁强国的形象,成为摆在众多钢铁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自贸区所倡导的技术、品牌、 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无疑也是对钢铁业贸易转型提出的新的要求。 借助自贸区以贸易转型升级为目的的配套国际结算中心试点政策蓝海,以及国际大宗 商品交易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的建立,钢铁对外贸易将更加便利,尤其是经由上海海关和 上海港口的钢铁贸易量和贸易金额将会有明显增长。2012 年经由上海海关进出口的钢材量 占全国总量的 16.2%左右,虽落后于天津海关的 24.5%的占比,但是从钢铁进出口金额来看, 占到全国总金额的 21.8%,与天津的 21.9%不相上下,说明经由上海港进出口的钢材价值相 对比较高。在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促进下,配合以相应的金融服务,如专用账户的 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企业离岸业务的拓展,保税交割库的设立,仓单质押融资 等,以及更加便捷的报关程序和宽松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都将会极大的便利钢铁国际 贸易,届时,上海港的钢材进出口量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钢铁贸易中的地位 亦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虽然自贸区政策目前还仅是框架结构,具体细节和实施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很多 配套服务和政策与发达国家尤其是自由港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在迈出艰难 的第一步之后,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完善,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田所涉及的金融,航运,贸 易等领域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自贸区在这些服务领域的突破将对国内钢铁板块形成利好, 有利于钢铁业突破目前的资金困境,并能节约物流成本,促成贸易转型,加强我国在钢铁 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同时有助于我国从钢铁制造大国向钢铁贸易核心国的转变。 2.3 钢铁企业御冬策略分析 钢铁行业的新变化及趋势 近两年国内铁钢比下降明显,铁产量统计可能失真 一方面,铁矿石产量和进口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转炉和电炉添加的废钢不断下降, 废钢单耗减少,在此情况下,铁钢比出现增加,似乎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我们调查结果, 生铁产能和粗钢差不多。可能的情况是:生铁统计量不准。 钢铁企业资金压力普遍较大,风险控制成为重要关注点 钢贸企业不断倒闭与银行停贷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恶化了产业链资金紧张状况,也 给银行徒增了很多坏帐,导致银行产生“恐钢症” ,对涉钢企业敬而远之,加上政府政策的 宣传和引导,国内银行对钢铁企业融资也较以往谨慎得多,国外金融机构也同样望风而退。 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前期都投资了很多项目,负债率均较高,而那些资金比较 宽裕的企业则因资金成本较低,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在流动性偏紧的环境下,控制财务 风险成为企业首要关注点。 钢材资源增多,价格竞争重于质量竞争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给钢铁行业注入了活力,也加大了行业的压力,在中低端产品市 场,由于国有企业的主动让位,在市场上有主导权的大多是民营企业,而在一些以往被视 为高端的市场,国有企业也受到民营企业的挑战,一流企业也受到来自二、三线钢厂的压 力。国有企业有很多优势,人才、管理、政策、技术积淀,中小企业也有不少优势,同时 17 利用国有企业的人才。二者间的差距在缩小。对于下游企业来说,成本压力并不比钢铁企 业小。在钢铁产品资源增多,同质化倾向严重的大环境下,下游企业在选择采购对象时, 价格的高低已经成为其选择合作对象的优先标准。 钢铁与原材料产品金融化趋势明显,主业赢利受限 螺纹钢、焦炭、炼焦煤、铁矿石期货均已上市交易,热轧期货很快也会推出,钢铁企 业套期保值的工具增多,从而也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钢铁企业要想通过冶炼和轧 制加工实现较高赢利的可能性减小。 现在不少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运行都相当关注,但真正参与这一块做套期保值且做得好 的不多。主要是人才缺乏和没有搞清楚风险如何控制。 钢铁企业相对钢贸商的强势地位明显减弱 现在钢贸商都不愿做钢厂的代理,把库存压力转嫁给了钢厂,造成钢厂库存偏高、社 会库存偏低,迫使很多钢厂采取了适应新形势的销售策略,如倒结算制度。钢贸企业可以 不依赖钢铁企业,但钢铁企业却很难离开钢贸企业。市场的持续不景气导致原来表现强势 的钢铁企业只得向钢贸商让步。 并购重组近乎停滞,行业过度分散局面没有改变 多年来, 由于政策上的原因,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效果较差,现在行业状况不好,大家 对收购企业兴趣不大,导致近几年钢铁行业的并购几乎停止滞。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导 致整体竞争力不强,对原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偏弱。一些投资企业在开始关注国外企业和 下游装备企业。 钢铁企业的困境与对策 减产与降本增效 钢铁行业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行业过渡分散造成的。现在钢铁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效益不好,如果减产的话,固定成本可能更高,原有的销售渠道可能会流失。如 果不减产的话,若价格进一步下跌,亏损会更为严重。前一种做法在市场短期内不好时是 可行的,如果市场长期不好,风险就会很大。 按订单生产与按自己计划生产 从理论上讲,企业应该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否则风险很大。但有些企业按需生产,效 果并不好,而不少企业始终开足马力生产,在营销策略上下功夫,效果却不差。可见,灵 活的价格政策和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来说相当重要。 淘汰落后需要有新思维 政府应规范税收征缴环节,严控偷税漏税现象。少数企业在税收上的不规范行为扰乱 了市场,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