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10010010高考综合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_第1页
1010010010010高考综合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_第2页
1010010010010高考综合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_第3页
1010010010010高考综合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_第4页
1010010010010高考综合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作者:中国青年报 新年前夕,2010 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 史上留下一笔:2010 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实行了 11 年的 X 科考试,退出了历 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翻 翻高考恢复 32 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 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 6 门的 “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 “3X”模式。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 “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 “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 “3X ”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 年 2 月,教育部推出“3X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 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 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 的亮点就是“X”科目。在教育部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 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 科目:“X ”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 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6 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 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 是 3 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 了 3 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据中国青年报当时的报道说,虽然教育部 门和教师都认为“大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生偏科,但客观上加重了 学生负担,9 门课程都要考,各科老师都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时间。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 ”的大旗,但 2007 年,该省也最终放弃 了“大综合” ,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 ,随着 2009 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 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 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 35 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 6 门,理科考 7 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 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一模式从 1977 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 1992 年。如今的“3文科 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 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至此,我们是不 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高考恢复 32 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2007 年,在纪念高考恢复 30 周年的时候,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比如,肩负着“打破一考定终身”使命的春季高考,2000 年开始在北京和安徽试点时, 曾经备受关注和期待,可走过 10 个年头之后,春季高考已经无声无息。当年参与试点的省 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前不久,上海媒体报道说,2010 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 580 名,比 2009 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创新低。而 2009 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 率只有 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 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 原始分。2007 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 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 1999 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 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 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 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 2005 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厦门大学教育研 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高考恢复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 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 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 ,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譬如,在 “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 “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 生物。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 闲。 “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而 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 1996 年 8 月,71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 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 年,中国青年报在纪念恢复高考 30 周年的特刊曾经刊 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 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 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 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 2009 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 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看来,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 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比如,今年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 , 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 终没能成功。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正如中国青年报 2007 年的报道所指出的:“对国家和考生来说,需要的是思路清晰、 目标和路径对位的改革,而不是为了改而改。 ” 各路诸侯围攻 高考岿然不动 高考改革方案层出不穷亮点少 2009 年年底,北京大学高考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 全国各地被推荐的 90 名学生全部入围,在今年年初就要进入北大为自主招生准备的冬令营。 时间倒流:2009 年 11 月以后,76 所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提前拉开了高考前争抢优秀生 源的大幕:四川大学紧随北京大学,宣布也要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清华大学、中 国科技大学等 5 所首批“985”高校在更早的时候宣布五校联合自主招生 官方的高考改革方案在 2009 年 12 月也密集出台。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 五省市 2007 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改,2010 年这批学生进入高三,2009 年年底它们相继公 布了自己的高考改革新方案。 实际上,从去年年初开始,呼吁高考改革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1 月初, 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民间广泛征求意见,高考改革就是其中的热点,各种声 音被迅速反馈到“纲要领导小组” ;夏季来临的时候,由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绘制的“民间 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并被送至“纲要领导小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领一批人 也在对高考制度进行反思。 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 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 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 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 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 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去年 6 月,继 2007 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 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 ,二要促 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 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 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但它的执行难度 相当大。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 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简单 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 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 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 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 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 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 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 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 模式、 “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 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在 2008 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 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 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他认 为,宪法第 33 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 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最 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 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 。 ”张千帆说。他认为,在普 遍歧视、人人自危的现实环境下,任何放弃自我保护、实行地域平等的省市显然都是“傻 瓜” 。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院校,除了没有太多人关心的民办大学之外,每一所高校 的招生方案都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翻本。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曾经试图改变这一 状况,并在 2006 年提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样响亮的口号,建议根据 各地人口的多少来配置高校在各地的生源数量,但是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 量也只是略有减少。 在张千帆看来,招生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出手。这听起来有些不“与时俱进”:就高考 而言,中央逐渐放权给地方,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自己确定每年的招生人数。 中央所做的,主要是确定当年全国的招生人数并进行总量控制。 依然是民间高考方案的理想状态:让更有力的部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高考利益平衡。 当高考已经集中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年终总结时,都把高考当作 自己的一项政绩的时候,一旦这种平衡要被打破,被损害的利益群体,比如说,减少北京、 上海这些高教资源集中的城市的招生名额,当地如何安抚利益受损的本地考生? 官方方案:保守地前行 2004 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高考新课改实验。2007 年,四省区 执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2009 年底,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也相继公布 自己的方案,至此,全国有 15 个省市区公布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 纵观这些实行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宗旨与民间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改变一 考定终身,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2007 年,广东、海南等 4 个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以后改革方案的基础。在 这一年,从科目设计而言,宁夏的科目设置是 3小综合,山东是 3X1,海南是 33基础会考;宁夏、广东和海南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参考行列。海南则规定,基础 会考的成绩有 10计入总分。 这个基础会考,在以后各省市区的方案中基本都被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在 2008 年江苏 的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均按等级划分,分 ABCD4 个等级。4 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 C 级 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 B 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 这套方案在江苏引起轩然大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江苏省来说,2008 年参加高考 人数为 50.8 万人,一本招生人数 41 万名,二本 6 万多人。全省达到二本要求的 2B 资格 考生共有 183594 人,占总考生人数的 36,也就是说,64的考生因为在选测科目中失 利,直接被拦在了二本之外。 在进入录取阶段,新方案就遇到了麻烦。录取进行到一半时,江苏省教育厅紧急修改 录取方案,规定 1A、1C 的考生只要进入投档线就可以投档,只要总分达到了学校最低录 取线,学校必须无条件录取。为了解决一部分 A、C 型考生,教育部紧急追加了近 5000 个 录取名额,才解决了改革带来的问题。 随后,实行新课改的各地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都吸取了江苏的教训,对学业水平测 试的成绩进行不同的规定,一般都是分级以后,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报考相应的高校,而 不是像江苏那样复杂的计算。 各地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高考改革的创新:2008 年,福建在提出下一年的改革方案时, 把省属“211 高校”也纳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高职高专则也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 进行自主招生。这一年浙江的方案则把一本、二本和专科的录取标准进行区分,除了语文、 数学和外语 3 门主课及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一样的之外,一本和二本都要求考文综或理综, 专科则是技术类,一本还增加了一个自选科目。 纵观 2009 年五省市新公布的方案,基本是前三年 10 省市区方案经验的累积和延续, 并无创新之处: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一种类型:3文综或理综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 评价,而最能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各省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做 法:不记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黑龙江省对重点高校有放权,允许他们在高考基础上,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的自主 考试做参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可自行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陕西的做 法是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招生中必须说明。黑 龙江、北京和湖南则都对高职招生进行改革。湖南效仿福建的做法,把自主招生的范围, 从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211 高校” 。此外,湖南今年实行平行志愿。 有人评价,高考改革并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改革的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仍 是将原来的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但集中录取制并没有变,学生与高中仍以分数为最高奋 斗目标。 高校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 高校能在高考改革中有作为的余地不大。实际上,现在对高考改革有发言权的,主要还 是 76 所拥有自主招生特权的一本院校。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80 所,教育部又新增了 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 4 所大学的特权。 这个“特权”涉及的群体不大,按照规定,自主招生的比例不应该超过高校每年本科 招生人数的 5。这个改革如同官方和民间的改革方案一样,也是在给多元化人才选拔模 式探路。 去年年底,这个探索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各出奇招延揽人才, 名校对尖子学生的争夺提前开始了。 最先出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 学 5 所高校招生部门联合宣布,5 校将在 2010 年高考自主选拔录取中展开合作:5 所高校 在协商确定命题思路和要求的基础上,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 作,而报名和面试仍由各校独自完成。对考生而言,这个方案的最大好处减少了折腾成本: 只需在本地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这 5 所大学中至少两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 武汉大学今年就规定,高一、高二学生也可以参加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和面试,如果 获得入围资格,则校方承诺为考生保留这一资格 12 年时间。也就是说,当该考生进入高 三后,不必再参加该校当年的自主招生,就能顺利入围,通过高考就可以被该校录取。华 中农业大学 2010 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取消了对往届生报考的限制,应届和往届学生均可报 考。 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北京大学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这个模仿国外高校实名 推荐制的做法,一经推出,就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有人在为北大的改革叫好,更多的则 是担忧的声音:现阶段,国内的信用体制不完善,又是典型的人情社会,中学校长们如何 能抵制住来自各方各面权钱的压力呢? 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每到一个阶段,都会引来舆论的关注,公众要看看这个实名推荐到 底推荐了什么人?名单结果出来了,引来一声叹息:中学校长们小心翼翼,学习成绩依然 是最重要的衡量标杆,最后仍然以推优为主。 四川大学在北大之后,也宣布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不过它声明,更倾向推荐偏才怪 才。四川大学的自主招生方案还在执行阶段,最后用什么衡量方式去录取那些不在正常招 生体系范围内的人才还不得而知。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 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 6 年间翻了 6 番。 全国有近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