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xx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 XX 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 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篇一: XX 年 5 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 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 6 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 12 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 人(占%)、非留守儿童 2731 人(占%)、教师 687 人、校 长 42 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 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对自己生活在 中国感到满意;有%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希望以后 在城市生活;有%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与父亲关系 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 非留守儿童高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 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 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 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的人有过成绩下 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 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 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 有%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的人在学习 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 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 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 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 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 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 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 对欠缺。%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 (%)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女童比例比男童 低和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比 男童高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 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的留 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个百分点,也高 于非留守女童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 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的比例比非留 守男童高、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 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没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的 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受 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 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 11 和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 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 6 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 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5 和个百分 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 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 上学迟到(%)、逃学(%)、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 (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以及被老师惩罚(%)比例均高于初 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 经常和爸爸交流(%),而被父母训斥吓唬(%)的初二留守学 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 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 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 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 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 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 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表示生活老师会经 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 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 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堪忧,有%的寄宿生表 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 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 寄宿的,其中 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 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 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其次是父亲外 出的,占%,母亲外出的最少,占%,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 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 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 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 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 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希望自己成为一 个更好的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关乎到教育、 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需要 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 XX 年发起的一项以少年儿童安全自 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它对引导少年儿童 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XX 年,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将特别关注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微信公众号将针 对这两个群体持续的进行安全系列教育专题并开展相关的 “平安自护营”活动。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篇二: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越来越严峻 的社会问题,我县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 “留守儿童” 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为此,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宣教部门 政协联络处,结合近年来我县政协开展“农村教育帮扶工 程”的实践与思考,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 集体座谈等形式,就我县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截止今年 6 月底,我县共有留守儿童 24675 人,占学 生总数的 40%。农村学校占 70%以上,如竹林湾教学点占 100 %,沙畈河小学占 72 %,石桥铺中学占 78 %。他们被 父母、被学校、被社会所“忽视” ,心灵上缺少呵护、生活 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安全上 缺少保障,残酷地输在“起跑线上” 。留守儿童通常显现以 下三个突出问题: (一)学习成绩较差。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相比,由于 父母教育“鞭长莫及”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在学校多 数因成绩较差又受到老师的冷落,导致他们上课思想抛锚,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兴趣减弱,于是出 现逃学、旷课,甚至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中途 辍学,外出务工。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初中留守儿童中 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 10%,良好的不到 30%, 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占 30%,在所有 “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 80%,农村中小学校 70%的留 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我县的调查情况比上述还要严重。 (二)行为习惯不良。突出表现在:一是沾染不良陋习。 大多不讲个人卫生,不遵守校纪校规,缺乏礼貌待人常识, 不少孩子沾染上抽烟、赌博、打架、酗酒、沉迷网吧、早 恋等不良习性。二是心理发展异常。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 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 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 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在个性心理上表现异常,有 的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有的 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三是人生志向模糊。外出务 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心存愧疚,父爱母爱失 常,采取物质补偿表达自己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 的心理逐渐形成“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 人生观。 (三)安全状况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管人多为 隔代老人,年迈体弱,监护能力和精力不足,使学校、家 庭的安全链不牢。孩子自我保护、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弱,因而极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诸如被拐卖、被性侵等 现象并不罕见;交通事故、溺水身亡、打架致伤等事故时有 发生;加之一些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染上好斗滋事、 小偷小摸等不良习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又成为影 响社会秩序的隐患。 二、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留守儿童问题的凸显,从根 本上讲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 向发达地区流动,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教育资源 向城市倾斜带来的结果。当今,农村尤其是边远山村经济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拥有的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不得 不抛家别子,通过外出务工,挣得劳务收入来改善家庭经 济生活条件。据调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的占 48%,单 方外出的占 52%,从而使儿童不得不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 (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原始” 的亲情是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意 识淡薄。他们以为只要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行,缺乏对 他们精神上的培养、引导与慰藉。有的监护人监管不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自 身素质较低,监护能力不足,监护精力不够。有的父母过 度依赖学校。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健康成长取 决于老师,把“无限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更有甚者, 为怕孩子长大吃亏,给他们灌输暴力恐怖意识。我们调查 中,有一位留守儿童的爷爷对孩子说:“老师再批评你, 你就捅他两刀,小孩子杀人不犯法。 ”第二天,孩子真的带 了一把长刀到学校,幸亏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危害。 (三)学校教育措施乏力。一方面应试教育现状并没有 得到根本改观。学校的主要注意力仍然在书本知识的灌输 上, “唯分数记英雄” , “唯升学论成败” ,而轻视对学生的 法律、道德、心理、生存和安全教育,甚至放松对成绩较 差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财力保障的不 足,教师师德的不平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制 约,少数教师甚至不顾忌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注 意保护甚至伤害其自尊心,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大量农村 学校很少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没有。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虽有要求,但多数流于形式,缺乏 系统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使留守儿童教育这个社会 新出现的严峻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缺乏 系统可行的应对措施。 (四)儿童成长环境不优。各级政府没有将留守儿童教 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既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也没有研究 出台对策措施。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网络不健全,覆盖率 低,村“两委”关爱工作基本没有启动。同时,由于监护 体系的缺失,使留守儿童与社会的不良风气、不良信息缺 乏防护隔离,更容易受到直接侵蚀,使他们幼嫩的心灵和 心理被任意扭曲。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监管,互联网、 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 腐蚀性、诱惑性极强的、不健康的信息,让缺少监护引导 的留守儿童无法选择地接受吸收,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养成。农闲时节,农村“带 彩”玩牌风盛行,许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参与其中,很 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三、几点建议 当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 会课题,既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儿童未来、家庭未来, 又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是一项关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 展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育方面,留 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引起家庭、学校、 政府和社会的深入重视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建议: (一)家庭要承担应尽之责 。 “子不教,父之过” 。家 长要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 也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要尽 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夫妻双方尽量不要一同外出务工, 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将子女带在身边,到务工地或居住地接 受教育。如果夫妻双方都外去打工,要真正选好监护人, 加强与监护人、子女和学校老师的沟通交流。外出务工家 长至少每周要与监护人联系一次,监护人要对留守子女在 学习、思想和生活上进行认真教育、监督和管理,及时反 馈子女的情况。家长要通过电话、短信、书信等形式与孩 子沟通交流,定期回家看望孩子,使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 暖。要多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要教 育和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学会面对困难,树立自信心 和自尊心。 (二)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学校要对留守儿童进行 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全面掌握其家庭及监护 人情况、掌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 心理状况等基本情况。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 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留守儿童的 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和疏导。老师要主动与 留守儿童交朋友,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 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疏导;在学习上,耐心辅导; 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级生活,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 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针对留守儿 童的特点,坚持启发、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 练;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 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 的消极影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制订系统全面的 制度与措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 对制度措施落实情况、落实效果进行检查、督办、考核、 评价,纳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要 会同相关部门制订规划和实施对策,逐步解决“5+2”与 “10+2”问题,为留守儿童的星期天、寒暑假营造良好的 活动环境。 (三)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专门 系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的教育、监护体系,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落实留守 儿童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经费投入保障,整合卫计、 团委、妇联等部门的职能和项目资金,建立关爱留守儿童 的社会机制和“爱心基金” ,在教育局设立帮扶管理中心, 解决“爱心源”的整合配置问题。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 作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指导和协调力度, 公安、司法、民政、关工委等部门要协力配合,整体联动, 共同编织关爱留守儿童“爱心网” 。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创造和增加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 创业和就业,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要取消不合理的 户籍制度,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 ,让留守儿童可 以随父母在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要制定相关政策,合理 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和经费的投入 力度,扩大农村学校寄宿比例,改善农村学校的寄宿条件。 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及机关部门工作考评 范围,乡镇党委、政府要相应将留守儿童工作作为驻点国 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年度考核内容。 (四)社会要形成关爱氛围。要建立机制,搭建平台, 疏通渠道,挖掘“爱心源” ,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各方人士 为留守儿童献爱心,真正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 有效对接,构建一张补缺拾遗的监护网络。要借鉴县政协 委员帮扶留守儿童的探索作法,动员和鼓励党政机关、社 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人员、各级党代表、人大代 表、 “五老”人员、成功企业家和社会有识之士主动承担社 会责任,形成丰富的社会“爱心源” ,为留守儿童当“代理 家长” ,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给予更 多的关注和关怀,力所能及地充当孩子学习上的引路人、 生活上的知情人和成长路上的保护人。要强化社区和村委 会的责任,有条件的社区、村居,都要设立图书室和活动 室,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假期活动场所,充分发挥“五 老”人员在农村的作用,开展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 泛宣传留守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保护留守儿童方针政策 及法律措施、成功的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和工作经验,营造 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篇三: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家中的未 成年子女由父母委托他人监护或无人监护的儿童。农村留 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特殊群体,随着社 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 母的监护和关爱而发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会 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背景介绍 此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在校生,年龄分布在 6-12 岁之 间。全校共有学生 1286 人,共有留守学生 231 人,其中, 男性留守儿童 124 人,占留守儿童总数%,女性留守儿童 107 人,占留守儿童总数%。 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1、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一是隔代监护 型(占%),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 二是亲朋监护型(占%),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 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即由于没有上面 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全校留守儿童共 231 人,占全校儿童总数的%(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 打工的为%,父亲外出打工的为%,母亲外出打工的为%)由 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还是相当大的。 3、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 县内打工的占%,在县外打工的占%,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 在县外。 4、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 家 34 次的占%,一年回家 12 次的占%,一般在家停留时间 较短。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孩 子沟通和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 5、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 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有%的留守儿童寄宿或全托, 有%的留守儿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有%的留守儿童和外公 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 为%,隔代抚养为%,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峻。留守儿童 的生活满意度较高,有%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好” ,%的留守学生认为“一般” ,只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 “不好” 。 三、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 在一些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 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 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 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农民工潜意 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 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 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成绩下 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 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 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 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 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 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2、放纵自由。一方面由于灌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 打工地以苏锡常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空闲时间少, 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 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 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 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较高;但由于父 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第三方面,青少 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由 于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 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 等极端性格。 3、亲情缺乏。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 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 能力较差。大部分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感情距 离,不想和他们沟通,大部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只 仅是尽到自己的本职(做饭、洗衣、接送等)。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 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 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 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 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 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 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 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安全隐患。由于留守儿童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 较弱,监护人大都是年老又多文化层次较低,普遍缺乏安 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出现 “真空” ,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在全国各地屡 见不鲜,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四、问题的成因 1、淡化区域性教育。由于近几年打工潮的兴起,家 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城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 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 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 中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