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_第1页
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_第2页
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_第3页
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_第4页
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建设方案 第一章 构 思 一、缘起 江口 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 春秋 战国 ,属楚黔中。战国属秦黔中郡义陵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隶荆州,属武陵郡无阳县,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寿州”正是先民们对健康长寿、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我们的建筑将隐喻其独特的城市文脉和中国传统的生命理念; 江口 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 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 被国家授予林业绿化百佳县,堪称地球上同纬度的“绿宝石”。“梵净山万米睡佛”惟妙惟肖、宏大伟壮的佛陀睡相,在全国独一无二;“ 云舍 ” 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云雾缭绕。远望如人 间仙境,近游如世外桃源。 一座 形如柳叶 、 四山如璧 、水系纵横的犹如“ 茅莱仙境 ” 般的城市。我们的建筑将体现人们对这座老城独特的城市风貌特征的记忆; 江口 一座随着外环时代而崛起的渝西卫星城,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及城市增长规模与经济总量让这座城市充满着希望。 我们的建筑将表达这里的民族中对城市美好未来的期冀。 二、概念 顺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到:在建筑的生态化、高效化、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有突出个性;功能经济适用、空间组织合理、交通顺畅便捷、造型独特优美、结构简洁节约、设备实用高效;创造一座整体性、现代 化、生态型的新型医院。在具体的设计中着重贯穿以下八个概念: 文化 构建以江口城市风貌特征为背景而延伸的有丰富文化蕴涵的建筑形态; 人本 以人为本,为病员提供怡人的医疗、休憩、交往空间,淡化住院治疗概念、加强康复理疗观念; 和谐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关系的和谐,社会生态的和谐; 共享 创造合理的建筑室内外的病员与病员之间、病员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共享空间; 景观 充分发挥医院的位置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并同时创造最大化的景观优势; 绿色 将绿化引入建筑的内部,形成室内外交融的绿色空间; 节 能 运用合理的外墙构造设计使建筑的采光、通风、温度可以自然调节,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高效 提高平面利用率,合理配置竖向交通体系,选择经济实用的设备体系,提高医疗建筑智能化水平。 三、立意 城市设计的要求 2 医院用地地处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原凯德中学地块,用地南临规划红线宽度 30 米的江闵路,北面为城市绿地森林公园,东面为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待定,西面为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待定。工程用地距新区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以区均不足 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景观较佳。项目无论从建筑本身的规模、高度和形态上还是 规划保留山丘的高度和形态上都处于该地段主角地位,它既要与周围规划中的其它建筑一起形成对空间的良好围合和视觉背景,又要在这背景中突出自己现代化生态型医院建筑的形象。医院主体建筑的形象、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必须在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方面着力设计,力求在体现当代医疗建筑应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基础上突出自身的整体性、标志性。 平面布局的协调 在认真分析基地环境和任务书要求的基础上对医院的各种流线进行适当的组织,使整个医院分区及流线合理,中心医疗及保障区、行政科研及生活区、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为病员和医 护人员创造良好而高效的使用空间。 生态主题的体现 生态主题首先体现在整个医院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各功能区相对完整又围绕中心绿化景观区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院区整体外部空间环境,充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环境将成为本方案的设计重点。 生态主题还体现在中心医疗及保障区的共享活动空间设计中。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法将阳光、绿化、空气等自然元素引入建筑内,医院街的引入、景观廊桥和共享大厅的设置实现了阳光医疗的概念,使整个医疗建筑成为能“自由呼吸的建筑”,改变以往医疗空间的单调、封闭的缺陷,病员可以更加便捷也更加亲近自然; 建筑形象 的内涵 本医院建筑造型以“现代中式庭院”为意,再有“以人为本”作为体现中医的精髓,为进一步减轻高大塔楼对城市及院区压力,在造型时不考虑高层塔楼,以多层院落式回廊建筑为主,同时医技楼入口、医院门诊入口均以有厚重感的中式造型为主,建筑外形显得素雅柔和、静适大气,同时用舒畅线条给病患以温馨的感觉,减少了大体量建筑对人的压抑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第二章 总 述 一、概况 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坐落在贵州省东北部边陲梵净山脚下江口县双江镇三星东路 19 号,始建于 1974年,经过 40年的发展建设,是一所 集中西医结合于一体的二级医院,江口县民族中医院是我县政府举办的集医疗、卫生保健、急救及教学为一体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诊治各种疾病的一所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全院现有职工 78人,其中主治医师 18 人,内设外科、内儿科、妇产科、中医科、针灸理疗科、医技科、口腔科、碎石科、皮肤科、手术室等科室。全院拥有全数字化彩超、电子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宫外孕病灶消除术及卵巢囊肿摘除术、慢性疾病针灸理疗治疗、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技术、骨科闭合整复加中医药治 疗等特色医疗服务,方法独特,疗效好,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是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中国人寿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的定点医院, 是本地区的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中心。 医院现启动建设工程,拟在江口县凯德街道原凯德中学地块征地 面积 106 3 亩,拟新建 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园林式综合性二甲医院。 拟新建业务用房 方米, 床位 699 张, 年门诊人次 170000,住院病人 12000 人次,手术 5000余台。 科室设置齐全 ,有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科、肿瘤科、心内 科、儿科、中医科、核医学科等 30多个临床、医技专科,拟作为贵州省及铜仁地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医院,是铜仁市中医院的指导医院。 根据铜仁市政府及铜仁市发改委对铜仁市医疗卫生的规划要求,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已被铜仁市发改委和市卫生局列为二甲医院创建单位,铜仁市江口县委第十二届全委会已经决定投入 元,整体将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医院到江口县凯德街道原凯德中学地块。 二、设计依据 1. 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 2. 江口县城总体规划 (2009 3. 铜仁市城市规划技术 管理规定; 3. 铜仁市江口县规划局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4. 江口民族中医院选址范围图; 5.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6. 建设方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三、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道路红线内面积): 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 其中: 1、门诊医技综合楼: 、住院综合大楼: 4、液氧站高压氧舱机房: 5、医辅及锅炉房: 、食堂: 、传染病区专科楼: 、其他(洗衣房锅炉垃圾运转、门卫室及变配电房等): 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其中: 1、功能用房(锅炉房、污水处理、太平间、垃圾处理等): 、地下车库: 建筑占地面积: 22736.0 绿化用地面积 26453.8 容 积 率: 建筑覆盖率: 绿 地 率: 汽车停车位: 1100 个,其中:地下 800 个,地面 300 个 病床总数: 699 床 平均每床建筑面积(扣除地下车库): 4 第三章 总 图 一、地理位置与工程性质、特征 根据铜仁市江口县控制性详细规划,本工程项目选址在新区地块。用地南临规划红线宽度 30米的江闵路,北面为城市绿地森林公园,东面为规 划建设用地,项目待定,西面为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待定。工程用地距新区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以区均不足 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景观较佳。 整个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方米,东西最长处约 532 米,南北最宽处约 248 米,用地呈不规则葫芦形。中心医疗区均为四层的建筑群,内部功能涵盖了医院的门诊、急诊、医技用房、住院治疗病房等主要医疗用房以及营养食堂、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总务库房等主要的保障系统;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包括核医学科及放疗中心、高压氧舱等特殊医疗用房以及太平间、氧气站、锅炉房、变配电、污水处 理站等特殊保障用房;行政生活区包括有行政科研、会议中心(报告厅)、职工食堂等功能。 二、地形、地貌概况 工程场地为丘陵地貌,场地边缘有少量民房。整个场地高差较大,场地北高南低,北面红线外山体坡度渐大。建筑红线内高程大约在 388 421 米之间。 从周边规划道路的竖向关系来看,场地西南角道路设计高程最高(约为 395米),场地东南角道路设计高程最低(约为 390 米)。其正面的道路江闵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坡度为 1 %),总体来说,场地周边道路坡度较平缓。 三、总平面布局 1、功能布局 本方案在总图布置时充分考虑了 建设场地的原始地形地貌、与周边规划道路的关系、环境因素、人车物流线和相关规范规定,拟将场地分为四个区域:以场地北部的近山脚区保留山丘作为绿化景观区,围绕山脚将场地按西侧、中段和西侧明确而清晰地分成了三个主要区域 西侧整片布置传染病区隔离区、绿化景观去,中段靠近江闵路的区域布置中心医疗、保障区及行政生活区,东西侧布置预留发展用地和特殊医疗及保障区。 中心绿化景观区: 中心绿化景观区围绕保留而形成,这里是医院的“肺”,也是整个医院院区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医院全貌;因此这里是整个医院的绿化景观重点打造的节点, 病员、家属、医护人员均可到此休息、放松。 两条轴线: 两条由贯穿东西的医院街形成的“东西轴”;一条将中心医疗及保障区建筑群联系为一个功能性的整体,一条将中心医疗及保障区和中心绿化景观区联系为一个空间性的整体。 中心医疗及保障区: 中心医疗及保障区 主体建筑平面呈南北向的“山”字形,南北向总长约 275 米,由一条宽约 14米的医院内街由南到北纵向串联了门诊医技综合楼和住院综合大楼,包含了门诊、急诊(急救)、住院、医技等医疗用房,集成了消毒供应中心、营养厨房、洗衣房等保障用房,还纳入了商业街等服务功能,使整个 中心医疗 及保障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庭院式群落建筑,功能关系紧凑,流线短捷高效 。 5 医院内街南部是医院街主入口大厅,通过院前广场与双星大道连通。医院内街中段以东一层设置急诊急救入口,与院内东西向干道相连。医院内街中段以南一层设置门诊入口,通过架空广场与西面城市道路相连;医院内街南端是住院病房大楼的大厅,通过门前广场与院内东西向干道连通,方便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及探视人员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医疗建筑。 特殊医疗及保障区: 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包括高压氧舱等特殊医疗用房以及太平间、氧气站、锅炉房、变配电、污水处理站等特殊保 障用房。本方案合理利用地形,将氧气站、锅炉房、变配电等特殊保障用房根据使用需要及功能需求分散布置在该医院内部道路附近,污水处理站布置地势较低且处于下风口的区域,这样既照顾了医疗用房的相对靠近,又方便了保障用房与外部的联系。还保证了保障用房不至影响院内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也兼顾了医院内部管网设计的技术可行性。 行政生活区 行政生活区 主要由行政科研楼及会议中心、宿舍及职工餐厅两部分组成,布置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中间留有半封闭的院落空间,形成了宁静优美的小环境。本方案通过利用周边道路和高差关系设置了不同的出入 口,比较完满的解决了人流、车流、货流的分流问题。 2、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充分体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本方案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巧妙的分层组织各种交通流线。 南面一层的医院大厅将人流直接引导进入二层医院内街,并与北端一层的住院大厅连通;北侧城市道路通过广场进入一层的门诊大厅,并与二层医院街连通,这样就形成了位于二层的“ T 字型”的核心水平交通空间。一层东侧是急诊急救入口广场。一层西侧广场是主要的货运出入口,通过货物电梯送达地下一层的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营养厨房等保障用房。这样就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的立体 交通,避免了交叉和干扰。 ( 1)、车行交通组织 从北侧的江闵路设置两个的门急诊车行出入口连通的医院内部环形道路,满足医院进出和消防需要。住院及门诊车行出入口连通的医院内部环形道路形成“ T 型”的医院内部主干道,此主干道将西部的行政生活区与中部中心医疗及保障区和东部中心景观绿化区、住院部与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分隔开来。中心医疗及保障区南、北侧的道路与东西向道路连通,北侧的道路和穿越其中的道路与南北干道连通,形成了围绕中心医疗及保障区的环道。整个路网设计和外部出入口设计明确合理。 车流设计充分利用院内道路使各种 车辆能顺利到达建筑的相应出入口停靠,完成使命后可到达就近的地上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停放。 地上临时停车场按绿化停车场设计,用小块钢筋混凝土空格地砖铺砌,空格部位种植耐压草种,没有车辆停放时远观也是绿荫一片。整个院区内地面停车场可提供 110 个停车位(包含 4 个救护车停车位),加上地下车库 (包括行政科研及生活区地下车库 )的 990 个停车位,总共可提供 1100 个停车位,能满足使用需求。 (2)、人行交通组织 北端面临江闵路的广场为医院的主入口广场,也是医院展示形象的广场,通过医院内街大厅将人流直接导入 二层的医院街,也可直接进入一层的体检中心。门诊病员的主要出入口通过广场和北面的规划城市道路相连,利用台阶和 6 坡道将人流自然引向门诊入口广场,然后进入门诊大厅。门诊大厅与医院内街连通。急诊急救病员的出入口设在一层东北侧,急救车可以直接停靠此处,方便及时抢救。住院病员和家属的主出入口设在住院综合大楼的东侧。 中心医疗及保障区 主体建筑和住院综合大楼相应位置有楼梯、电梯、扶梯等竖向交通设施,可通达建筑各个部位,方便而舒适。医护人员则通过中心医疗区东西两端的专用出入口进入建筑。 ( 3)、物流交通组织 一层门诊大楼背后入 口是主要的外部货运出入口,与院内环道相连,货物可直接到达车库库房,也可通过货物电梯送达地下一层的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营养厨房等保障用房。 污物流线利用地下一层解决,所有污物(包括尸体)均在地下停车库设置的污物打包间处理后即时运走,通过东北角的车库出入口直接运至院区东北角的太平间和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方便快捷。 四、标高定位 本工程高程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定位则在总平面图中标注了各栋建筑与相邻建筑的距离 (详见设计图纸 ),建筑定位较为准确。 第四章 建 筑 一、设计依据及要求 本项目方案 设计依据详见第二章总述。设计中采用的主要建筑设计规范有: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3.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1039 4.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00 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008 年版); 二、建筑平面设计 1、中心医疗及保障区: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的基本柱网为 。该柱网尺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医院建筑柱网模数,有利于病房及其它功能房的平面布置。所有建筑的出入均考虑了方便残障人士的措施。 ( 1)门诊医 技综合楼: 门诊医技综合楼是由医院街所串联的一组 4 层的建筑群,包含门诊、急诊、医技、商业等功能组成。病员及探视人流的主要交通单元设置在各栋建筑与医院街的结合部位,这样的交通安排使通过医院街到达每栋楼的人员可通过电梯迅速到达目的地,而清洁物流、污物流和医护人员的交通单元设置在建筑的东西两端,既保证了人物分流和医患分流,也保证了同时又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医院街除了以交通功能为主联系了主体建筑各栋楼之外,它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休憩、交流空间,顺应地形和建筑功能的变化,在其中设置了休息座、电话厅、茶吧等功能,力图营造 一个环境宜人、舒展、大气的新型医院空间。 门诊医技综合楼一层由于院区内部道路的穿越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西侧部分中部是医院内街入口大厅,人流从此大厅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引 7 导至二层的医院内街;门诊医技综合楼东侧道路外为传染门诊,在其东侧面向院区内部道路设有单独的对出入口,避免与普通门诊人流交叉感染;东侧为体检中心,从医院街入口大厅可以很便捷的到达,便于相对独立的对外提供体检服务。 南侧部分被医院街分为东西两部分,可通过自动扶梯或电梯与上部的医院街联系。 医院街东侧是急诊急救部,功能设施配备齐全,其入口朝向东面的 急诊急救入口广场,方便救护车和病员车辆直接送达而不受外界大量人流、车流的干扰,保证急诊急救的快速迅捷; 医院街西侧是商业服务部分,设有一条商业内街与医院街相同,布置了餐厅、咖啡、超市、书店等功能,为病员及家属提供便捷的服务;其西端是这个主体建筑的外部货物入口,通过此入口外部货物可送达商业内街也可通过货物电梯送达地下层的消毒供应中心、营养厨房和洗衣房。 门诊医技综合楼二层西侧设有门诊大厅,从北侧城市规划道路而来的门诊人流通过门诊入口广场进入宽敞高大的门诊大厅,门诊大厅设有导医台、预诊、挂号收费、门诊取药等功能 ,并设有自动扶梯直达二层的医院内街。医院内街的东侧设置了一条位于景观轴线上的通道,从门诊大厅通过此通道可以远眺中心景观绿化区的山丘。通道北侧为输液大厅,通道南侧为特检科和内窥镜中心。医院街东端南北两侧为门诊科室。 门诊医技综合楼三层医院街西侧是三个门诊科室,其中南端的科室为妇科 产科及保健门诊,便于和四层的妇产科病房单元及产房联系。医院街东侧北部是门诊科室,南部设置了一条位于景观轴线上的通道,此通道与景观廊桥连通可通达中心景观绿化区的山丘。通道北侧为病理科和门诊手术室,通道南侧是中心检验部。 门诊医技综合楼 四层医院街北端是三个门诊科室,医院街南端西侧是麻醉科,西端尽头在与住院综合大楼四层的妇产科病房连通的部位布置产房。医院街南端东侧是中心手术部。 中心手术部设有 18 间手术间(其中 1 间为感染手术间),并严格按照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进行分区。清洁区设有餐厅、休息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卫生间等用房;无菌区设有手术间(可按照无菌要求级别的不同设置分区)、苏醒室、无菌存放间、一次物品存放间、护士站、刷手间等功能,本方案还特别设置了推床存放间,以解决目前许多手术部推床无处存放的问题。每个手术间都有污物走廊与之连通 ,手术后的污物经过污物走廊进行收集,手术器械可通过清洗、打包、消毒后回到无菌区,而其他污物通过手术部东北角的污梯运送到相应部位进行进一步处理。 普通手术病人经换床厅换床或推床消毒后通过无菌走道进入手术间,感染手术病人则通过专门的感染手术入口进入感染手术间。医护人员经过换鞋、更换洗手衣后进入清洁区,做手术的医护人员则从清洁区经过吹淋后进入无菌走道,经过刷手消毒后进入手术间穿无菌手术服、戴无菌手套进行手术;普通手术完毕后医护人员脱掉手术服从原路回到清洁区休息或进餐,感染手术的医护人员设有单循环通道,再经过卫生通 过回到清洁区。手术部送餐可通过手术部东南角的货物电梯送达清洁区的餐厅。 ( 2)住院综合大楼: 根据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努教授的“护理层”理论,考虑到护理单元的经济性,每一标准层按两个护理单元设计。每个单元两端各有一个核心交通体。中部的核心交通体除设置各种设备管道井外主要设置了三部高速医用病床电梯、 2部高速客用电梯(其中一部位于医护通道内,作为医护人员专用电梯兼做清洁 8 物流电梯)和一部防烟楼梯,主要供医护人员、病员及其家属使用,从地下层到顶层均有电梯停靠。东西端部的核心交通体主要设置了一部高速货运电梯(兼做污梯 )和一部防烟楼梯,整个大楼内部平面交通顺畅,流线清晰。 住院楼综合大楼一层西端半地下部分布置影像中心(放射科),可利用地形减少其辐射影响;东端是急诊病房,可与其北部门诊医技综合楼一层的急诊急救部直接连通。二层中部的住院部大厅可与医院街直接连通,安排了出入院办理、住院药房、静脉输液配送中心、医保办公等;二层西端的住院药房、静脉输液配送中心与其北部二层的门诊药房形成一个整体,方便统一管理。三层东端布置了输血科、中心血库,与其北面三层的中心检验部联系方便;三层西端布置为血液净化透析中心,自成一体。四层东端布置了中 心 其北面四层中心手术部通过医院街直接联系,中心 设置了家属探视走道,充分体现对病员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四层西端布置了的妇产科病房,与其北面四层的产房直接连通方便。五层以上则为各科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平面采用国际通行的双内廊布置,平面分区明确。病房主要布置在南侧,均设置独立卫生间,朝向好,日照充分,景观良好。北侧主要布置医辅用房,设置了科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医生办公室、示教室兼会议室、医生值班室、卫生间、更衣室、储藏室等用房。护士站、抢救室、治疗处置室、护士办公室等组成的护理中心则布置在两 条走道的中部,面向病房走道,护理距离不超过 30 米。除此之外还设有配餐开水间、清洁室等用房,使医辅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医护人员和运送清洁物品的工作人员均通过专用电梯到达,避免与病员及探视人员混流,真正做到了医患分流。两端的核心交通体旁边设置了洗衣间和污物打包间,污物通过该部污梯运送到地下一层,实现了洁污分流。 两个护理单元的中部是共用的会客休息室,从中部核心交通体一出来即可看到宽敞会客休息室,视线开阔、空间敞亮、令人心情愉快,无论是病员、家属还是医护人员的使用都非常方便。 ( 3)地下层: 整个 中心医疗 及辅助区的地下层形成一个整体。负一层东部及北部布置地下停车库,病员及家属可通过中部连通医院街和住院综合楼的电梯直达要去的楼层就医。南部及西部布置了总务库房、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营养厨房和营养部等保障用房以及柴油发电机房、网络中心等设备用房,物流系统则利用东西两侧的货物电梯进行垂直运送。 消毒供应中心、洗衣房、营养厨房通过西侧的货物电梯可与一层的物流入口连通。中心供应室严格按照“三区制 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设置,并按照单向流程布置,收件和发放分开设置,污染区和清洁区、无菌区之间设有卫生通过。洗衣房严格 按照从污到洁的工艺流程设计,污衣入口和洁衣出口分别设置。营养厨房严格按照厨房工艺流程“主副分流、从生到熟”的基本原则设计,避免了生熟流线的交叉污染,从根本上保证了厨房的卫生要求。 负二层布置了地下停车库和消防水池、水泵房、配电间、冷冻机房、五气机房等设备用房。 2、行政生活区: 行政生活区 主要由行政科研楼及会议中心和学生宿舍、职工公寓及职工餐厅两组建筑组成。 9 行政科研楼及会议中心是一栋多功能的综合大楼,由行政科研楼和会议中心(报告厅)两大部分组成,设有行政办公、图书馆、陈列、档案管理、会议等功能。会议中 心为可容纳 500 人的报告厅,可兼做演出剧场,可相对独立使用;利用座位起坡形成的空间形成其入口大厅,解决大量人员集散问题。行政科研楼共六层,其中行政办公部分六层,图书馆、陈列、档案管理、会议等部分四层,其中四层为大会议室。利用高差设有半地下车库。 生活区由宿舍以及职工食堂围合而成,中间留有半封闭的院落空间,形成了宁静优美的小环境,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其车行通道与东侧的行政科研楼的半地下车库入口合用。人行通道则布置在职工公寓底层的架空层,通过架空通道进入内院,在分别进入公寓或宿舍。职工食堂面向内院设置主入口,方 便内部员工进餐不受外界人员干扰。职工食堂的厨房的出入口则布置在南侧空间外部出入口的位置,方便进出货物。比较完满的解决了人流、车流、货流的分流问题。 3、特殊医疗及保障区 : 特殊医疗及保障区包括核医学及放疗中心、高压氧舱等特殊医疗用房以及太平间、氧气站、锅炉房、变配电、污水处理站等特殊保障用房。 核医学及放疗中心由核医学中心和放疗用房两部分组成。本方案充分利用地形,放疗用房从一层南侧进入,北端将放射治疗用房布置在山体之中,以利于放射防护。核医学中心的主出入口则布置在西侧的二层,通过院内南北干道可直接进入,从西 端的楼梯、电梯到达二层、三层的治疗用房和医辅用房。用药后的病人通过东端的楼梯可到达四层的观察病房,经过半衰期的病员又可通过此竖向交通体从二层的出口离开。 三、建筑造型 医院建筑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特殊性,要求建筑形象以素雅柔和为佳,忌讳过于商业化和豪华铺张,这就对医院建筑形象的鲜明性、时代性、经济性以及超前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设计中建筑造型注重建筑群体关系的塑造,强调了 “ 面 ” 与 “ 体 ” ,通过曲面的处理与虚实变化赋予其独特的表情,弱化医院建筑的紧张感,同时也强化了东西轴线关系,既是城市界面的延续,又是视觉的焦点 。同时注重角部的设计,设计中形条行入口大厅,强调其与道路和广场的对话与对景关系是新现代中式风格关于文脉的一种诠释。北面通过较强的虚实变化及弧形变化突出入口与广场关系的呼应。整个主体建筑群北高南低,凸现建筑的纵深感、层次感,同时又保证了东部的病房楼有良好的采光朝向和景观朝向。 主体建筑的面设计采用对比与协调相统一的手法。东面病房楼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双层带型窗设计。窗体由内外两道组成,内窗采用明框窗,开有活动窗,外窗采用有框窗,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对空气的流动及温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遮阳及防噪 问题。立面上横竖线条的运用改善了立面的呆板,同时构筑起了一幅生动可变的现代中式建筑风景。建筑屋顶设计别具匠心,利用女儿墙做假性坡屋顶,使屋顶空间得以利用。整个建筑具有很强的雕塑感、整体感、新颖感和时代感。中部的医技楼在东西两个曲面上主要考虑窄窄的带形窗,使建筑的面成为一个整体,流畅而富于变化。 建筑细部设计则力求精致、朴素、大方,用普通建筑材料创造完美的构图形象。墙面面砖分格的比例、宽窄、色彩变化也经过精心推敲,使整个建筑立面素雅而亲切,既具有医院建筑的特色又照顾了建设方投资的经济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10 四、装饰标准 1. 室外:采用隐框铝合金龙骨,镀膜镜面玻璃;裙楼局部采用干挂花岗石板;其余墙面则采用外墙面砖或外墙涂料。 2. 室内:墙面采用乳漆胶。地面为抛光地砖,门厅等可采用花岗石地板。吊顶采用轻钢龙骨吸音矿棉板。卫生间墙面采用浅色墙面砖贴面,地面采用防滑地砖。 3. 所有外窗均为中空断桥铝合金玻璃窗。 4. 装修材料应全部采用不燃物或难燃物。 5. 屋面采用新型卷材防水加架空隔热层,地下室采用防水混凝土加外防水层。 五、建筑消防 建筑消防及疏散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大型消防车可顺利到达建筑周围的任意一个位置。平面设有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烟感报警器和消防喷淋设施,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均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面积 (所有跨两层的空间均设有防火卷帘和自动喷淋 )。 门诊医技综合大楼的每个部分都设有两部疏散楼梯,保证每个部分各房间都有双向疏散的可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其他多层建筑均保证了双向疏散,满足规范的要求。 住院综合大楼每个防火分区中各有两部疏散楼梯,均为有正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且均匀地分布在建筑平面的东、中、西三个位置,从地下层直通屋面,使每个防火分区的各房间均有双向疏散的可能。 第五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本工程结构方案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4)钢结构设计规范 (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4(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008年)。 2)拟建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 1)风荷载:取铜仁地区 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 面粗糙度类别取为 C 类。 1、风荷载: 2)地震烈度:铜仁市江口县地区属于 非抗震区,不作抗震设防但医院等 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提高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二、结构设计 11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本建筑的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计算采用的地震作用为 7 度 , 核医学及放疗中心、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按 7 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学生职工公寓楼、行政科研办公楼按 7 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 2)主体结构选型及材料选用 本工程为由数栋多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其中,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主楼为一栋地面以上四层、地面以下一层的多层建筑,其结构最大总高度不超过 24米,结构选型采用框架 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各层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梁板式结构。其余建筑层数为一至六层,其结构最大总高度不超过 24米,结构选型采 用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各层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梁板式结构。地下室侧墙及底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主楼与副楼地面以上设一道横向变形缝(兼备防震缝和伸缩缝功能),地下室连通。本工程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筋采用 ;围护结构采用加气混凝土砖、混合砂浆砌筑。 3)地基基础选型 暂无地勘资料,参照铜仁地区常规作法设计,对地面以下覆土深度大于 4米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大直径桩基础型式,对地面以下覆土深度不大于 4 米基础采用独立 基础型式或条型基础形式。持力层一般选用中风化岩层。 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 一、给水设计 本工程位于 铜仁市江口县原凯德中学地块 。该地区有完善的给水管网。给水拟在北侧预留一个市政供水管接口。 本工程主要为医疗区和与之配套的食堂、宿舍楼、办公楼等建筑用地及交通、绿化用地。 (1) 医疗建筑生活用水 : 用水名称 用 水 数 量 用水量 标 准 用水 时间 (h) 时变化系 数 (用水量 最高日 (m3/d) 最高时 (m3/h) 门诊、急诊 7000 人 15L/人 12 院 1200 床 300L/床 4 务人员 1500 人 200L/人 8 预见水量 上述水量和的 10% 计 2) 用水名称 用 水 数 量 用水量 标 准 用水 时间 (h) 时变化 系 数 (用水量 最高日 (m3/d) 最高时 (m3/h) 办公楼 150 人 50L/人 0 12 食 堂 1500 人 20 L/人 16 舍 168 人 200 L/人 4 预见水量 上述水量和的 10% 计 3). 绿化用水 : 用水量标准 (升 /绿化面积 (总用水量 (m3/d) 4)中央空调用水:最大时用水量 15m3/h,最大日用水量:360m3/d ( 5)本工程给水设计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量 d 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 d ( 6)热水供应:病房楼应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每床位每日热水用水量为 150L/床 本工程内最不利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内某些民用建筑所要求的水压若超过市政供水系统所提供的最高水压值时,应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加以解决。 拟从市政道路引入 2 市政根 水管接口。在规划区内形成环状 ,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同时,便于计量和今后的维护管理。 (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设计规范( 005 年版)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 2)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各消防给水系统用水量见表。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按 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按 算。 室内消火栓 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及消火栓加压泵及自动喷水加压泵,病房楼层顶设18顶消防水箱。 医技楼中的贵重设备用房设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内均配置建筑灭火器。 消防水量按本工程内同一时间发生 1 次火灾考虑,一次灭火用1 室内消火栓 20L/s 2 室外消火栓 20L/s 3 自动喷水 30L/s 13 水。火灾延续时间按 算,火灾发生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为396 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与生活给水管合用。利用市政水压供水。室外消火栓以不大于 120 米间距沿道路设置。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热熔连接。 二、排水设计 本工程所在的 铜仁市江口县江闵路 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及雨水管网。拟在本工程北侧及东北角临道路预留与市政雨、污水管接口。 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90%考虑,生活污水总量为 d。 应尽可能在路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使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除。各单体建筑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污水干管,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经城市污水管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医疗区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前必须按照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要求进行消毒 处理。 根据本工程地形条件及总体布局划分排水流域。生活区、行政区的污水排入东侧市政污水管。医疗区的污水经消毒后排入东侧市政污水管。污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沿道路布置排污干管。 雨水 量:根据铜仁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即:q=2822(1+(t+ /秒公顷 )其中 P=5 年,地面径流系数取 雨历时 10 分钟, 则雨水量为 Q=s。考虑今后与市政干管相接,雨水干管管径控制在 内。根据规划区内的地形、道路划分为 2 个排水流 域,就近排向入附近道路上市政雨水干管。雨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沿道路布置;雨水管道在转弯、支管接入处及不超过 50m 的直线段上设检查井。雨水口间距 30m 以内,雨水口采用偏沟式雨水口。雨水管道最大坡度控制在 右。 第七章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放火规范 0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006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008) 二、设计范围 医院的变配电及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三、电力设计 14 重要的医用设备房 、消防负荷等为一级负荷,其它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采用 电系统。 用电设备安装容量 1664荷按 80w/ 计算 ),设置八台1000压器。 本工程采用一路 10压电源,市电埋地引入,另 设两台 600 四、照明设计 办公室 300室 300术室 750房 100房 500选用高效 源,内置 ,电子镇流器。 在安全出口及疏散走道设置应急照明,采用 源供电。 五、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 六、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第八章 智能化系统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50312.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设计内容 根据医院的使用特点和需求,采用智能建筑的概念进行设计 , 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包括如下内容: 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紧急广播及公共广播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 统、出入口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括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信系统。 括综合医疗信息管理的软件与硬件、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公共显示系统。 括医用对讲系统、电子叫号系统、视频示教系统、远程医疗系统。 宇管理系统。 15 第九章 暖通工程方案设计 一、 工程概述(略) 二、 设计范围 本项目范围内所有楼栋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本项目集中空调系统设计 三设计依据 计合同及任务书 . 4.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 动力( 2007 版)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9.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10.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 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设计气象参数 本地区气象台位置: 北纬 2741东经 10850 海拔:395m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采暖 4 0C 冬季通风 7 0C 冬季空调 20C 夏季通风 33 0C 夏季空调 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C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最冷月月平均 82% 室外计算风速:冬季平均 1.2 m/s 夏季平均 1.4 m/s 大气平均压力:冬 季 夏 季 、集中空调系统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是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民族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对改善医疗条件的要求愈加迫切,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改善病人就诊环境、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技术手段考虑,许多新建的医院建筑对空调、供热及卫生热水供应系统的自控管理、安保及计算机网络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医院设计有宾馆化的趋势。医院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对医院的就医环 境和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的能耗也不断上升。以一家传统型综合医院为例,其日常能耗中,电力消耗最大,主要用于照明、电梯、空调和通风等设备。其次,医院还以燃气、重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用于供应蒸汽、热水、消毒、洗涤、厨房以及冬季供暖、全年卫生热水供应等。 当前,我国医院建筑实际上已面临很大的能耗压力,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医院建筑能耗将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在一些项目 16 工程中,过度夸张的玻璃大厅为与星级宾馆攀比、盲目扩大房间尺度等等现象,这些都进一步加剧 了医院的能耗;另一方面,面临不断上升的医疗需求,我国的医疗投入正在不断增长,大批耗电发热的医疗设施投运,明显增大了空调能耗,这都将加剧医院建筑的日常运行费用。对铜仁地区的气象条件而言,标准化的三甲医院采用常规的集中空调系统提供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舒适性空调的全年运行费用高达 80100元 /果再提供卫生热水供应,其运行能耗费用可达 130150元 /院空调及卫生热水高昂的运行费用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目前我国广泛实行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建设节能型绿色健康医院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 经济意义。建设节能型的绿色医院不仅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也可以减轻社会对医疗卫生的运行维持成本的负担,这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