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_第1页
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_第2页
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_第3页
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_第4页
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强目标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 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颜巧英 2009.5 幼儿园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最 具体化的体现 ,它既是教学的出 发点,也是它的归宿;既是选择教 学内容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评价 的标准。 目标教学流程图 开始 陈述教学目标 确定原有水平 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 | 进行教学活动 | 提出补救措施 否 测量与评定教学结果 是 停止 教学目标的功能 幼儿园教育目标给幼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标准 当前目标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目标 2.目标过大、过多 3.目标单一 4.目标含糊, 缺乏可操作性 5.行为主体不统一 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不能正确地使用教材; 3.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 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教育纲要 (一)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学内容 幼儿实际 (二)教学目标的两种表述方法 教育 目标 :从教师 教育 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 教师作为主体) 举例: “ 使 幼儿 掌握 知识 ” 、 “ 教会 幼儿 技能 ”“ 培养 幼儿 能力(习惯) ” 学习目标 :从 幼儿 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 幼儿 作为主体) 举例: “ 能够 ”“ 学会 ”“ 懂得 ” (三)教学目标陈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目标的陈述应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 变化便是教育目标或教学目的 ”, “阐述教育目标, 就要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中单元或学程完 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些什么,或者学 生应具备哪些特征 ”。 目标教学论认为: “幼儿园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预期幼儿学 习的结果或预期的学习活动要 达到的标准。 ” 2、教学目标内容要全面 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 、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 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 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 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 括对人、对己、对自然的态度,对事物的价值判断 等。 3、教学目标陈述要具体、明确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尽量用具体、 明确的,可观察、测量的行为术语陈 述。 例 1: “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 例 2: “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 “ 学会独立地穿脱衣服 /吃饭 /上厕所 ” “激发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或 “激发幼 儿喜欢探索有关冰的现象 ” 行为目标的 ABCD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 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 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 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表述。 ABCD指 的是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应包含的四个要素。 A( Audience), 即学习者(行为主体),是 指由谁来完成教学所预期的行为。在幼儿园目标教 学中,行为主体一般是幼儿。 如 “ 幼儿 能用听觉和触觉掌握 3以内的数数 ” 。 B( Behavior),即行为本身,是通过教学后 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通常用一个 操作性动词表示。 通常用 “说出 ”、 “画出 ”、 “知道 ”、 “记住 ”、 “学会 ”、 “能 够 ”等操作性动词表示。 C( Conditions), 即条件(行为情境)。说 明上述行为( B)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情境 /条件表 示幼儿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 。 如 :“ 能 手口一致 地点数 4以内的数 ” “ 不需提醒 , 能饭后漱口 ” , “ 能 模仿榜样 连贯地完成体操动作 ” D( Degree),即程度(行为标准),表明上述行为 ( B)的标准。是用来衡量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 依据,也就是对行为标准作出具体描述,使得教学目标有 可测性的特点。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 个方面来确定。 如 “ 能说出幼儿园中 三种以上 的植物名称 ” 、 “ 起床后, 能独立地在 8分钟内 穿好衣服。 例: 幼儿 在教师的指导下 , 基本能 A C D 模仿并勾勒出简单的物体轮廓 。 B 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 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最根本的特点 是过程性,适合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表述。 如: “ 能尝试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沉的物体浮 起来。 ” / “ 能大胆尝试在各种材料搭建的障碍物 上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 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现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 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现性 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 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表述。 如: “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 4、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 有针对性的目标 例如: 观察动、植物的活动,更适合培 养幼儿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界 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爱护小生命的行为等 ;而观察科学现象的活动,则更适合培养幼 儿观察现象和变化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现象 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在科技制作活动中 ,则是重点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 5、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具体 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 例如 :“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