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的工作总结_第1页
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的工作总结_第2页
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的工作总结_第3页
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的工作总结_第4页
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局年度绿化造林工作总结我县绿化造林工作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我县林业 “十二五”规划 XX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经过全县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营林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营造林面积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木质林 8000 亩,竹质林 3000 亩) ,中幼林抚育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 2 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2、完成育苗面积 200 亩,育苗 300 万株,占年度计划 140 亩的 143%。3、完成四旁植树 60 万株,占年度计划 50 万株的 120%。4、完成义务植树 75 万株,占年度计划 60 万株的 125%。5、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 70%。积极申报“苦竹笋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 1 项。6、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和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3以内。二、城乡绿化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各部门、学校、驻夹部队 1000 多人,在三洞镇周冲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 5000 株(米大叶香樟大苗) ,施肥 1 吨,面积 50 亩。同时也组织各乡镇在各自辖区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期间,全县 20 余万人次在 22 个乡镇分别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 75 万株,建立义务植树点 22个,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义务植树尽责率 95%,掀起了全县绿化造林的高潮。(二)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城乡绿化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年终目标考核,抓好辖区内道路、河边、沟边、各企事业单位园区绿化美化。全年重点打造了黄土镇凤桥村、中兴镇龚沟村和顺河乡上游村等 3 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全县公里乡村道路绿化美化。三、林业重点项目执行情况(一)退耕还林工程1、切实做好全县万亩退耕还林计划成果巩固,确保退耕还林地面积和质量,组织各乡镇开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 XX 年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兑现补助资金 460 万元。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 XX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121 亩,品种改造 225 亩,丰产措施 16783 亩,兑现国家专项建设资金万元,涉及 13 个乡镇 65 个村。二是启动 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市局评审和批复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 XX 年 6 月前完成项目实施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农业、水务等部门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二)芦山地震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县大旗山林场林区公里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和 50 亩苗圃地恢复重建。总投资 128 万元,其中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投资 53万元;苗圃地恢复重建投资 75 万元,全部为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实施方式为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采用比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苗圃地恢复重建根据建设内容不同分别为土地整理由林场直接实施,通过政府采购购置种苗、种子、化肥、农药、育苗和办公设备,基建内容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程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县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资金拨付情况为:总投资128 万元,实际完成投资万元,财评审定资金万元,结余资金万元。(三)XX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总投资 168 万元,建设面积 3000 亩(其中人工造林 2400 亩,封山育林 600 亩) 。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务,正在开展县级检查验收。待 XX 年完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和附属工程完工后后兑现补助资金。(四)XX 年省级分成森林植被恢复城乡绿化生态景观示范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建设面积 1200 亩。目前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了县级竣工检查验收并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资金拨付,共拨付资金 96 万元。(五)大旗山林场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总投资 60 万元(中央投资 50 万元,地方投资 10 万元) ,建设规模 1000 亩。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待 XX 年完 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后兑现补助资金。四、珍稀名贵树种培育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树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强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力度,并作为我县今后林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全县巨桉林和低产低效林品种改造,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珍稀名贵树木。二是充分利用我县茶叶资源,鼓励、组织广大林农在现有茶园上开展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贵树种种植面积 3000 亩,主要培育树种有香樟、桢楠、银杏、红豆杉等。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编制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 松材线虫预防实施方案 。一是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方针,我局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机制体系。二是开展森林植物产地、调运检疫工作。对全县育苗专业户所产苗木进行了产地调查,截止 XX 年 11月底,产地检疫苗木 300 万株,检疫率为 100 %,无检疫对象。办理调运检疫证 750 份,检疫木材13500 立方米,检疫率为 100%,无检疫对象。三是继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工作。对全县马尾松林区进行了疫情监测调查工作,加强了木材检查站对疫区来的木材和包装箱的检疫指导,并XX 县境内的三个火车站进行衔接,凡从疫区来的松木和包装箱,复检后方可放行。未发现疫情。四是针对我县赤腹松鼠危害情况,编制了县 XX 年赤腹松鼠防治实施方案 ,并上报省厅争取项目支持。五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六、林木种苗工作开展情况(一)培育壮苗。种苗是工程造林成活、成林、成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前提,是我们保障工程造林成败与否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加强育苗技术培训:为了保障工程造林用苗及时上山造林的需要和对种源品质的管理,我县全部是大户育苗,对大户育苗发放育苗技术资料,集中开展苗圃培育壮苗、分阶段管理办法的培训。二是加强育苗现场指导:在育苗过程中到苗圃地检查营养土成分与配制、土壤消毒、播种情况、进行现场指导,监督育苗质量,保证壮苗出圃上山造林。三是加强种苗质量检验:对容器育苗实行出圃验收,由林业局派出技术人员对可供造林的苗圃进行苗高、地径、数量三个重要指标进行样地调查,确切掌握全县苗木供求质量、数量状况。并对工程造林用苗实行“一签两证”制度,保证了工程造林的顺利实施。(二)开展全县苗圃调查。对全县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全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合法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全年颁(换)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5 本。七、林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林业科技推广领导小组” ,由林业局局长任组长,科技局、林业局相关科股室负责人、科技人员为成员,由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亲自抓,保证了林业科技推广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一是组织编写了台湾桤木造林技术 、 杉木、柳杉造林技术 、 苦竹林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 、红黄蜘蛛的防治方法 、 云南松毛虫的防治方法等宣传资料,打印下发到有关镇乡农户。二是利用“科技之春” 、 “科普活动月”等活动到有关乡镇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基层行动,召开技术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等。三是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乡镇村社干部到示范点现场参观学习,听取经验介绍,开展现场培训,多次组织林业技术人员、相关乡镇领导、林农到峨眉山、洪雅等地参观学习种苗培育、新品种推广等。四是积极组织林业干部职工、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全年共开展技术人员下乡 330 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150 人次,培训林培训林农 5500 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 4 万余份,接受咨询 270 人次。(三)建立科技示范点,加快科技推广步伐今年新建立了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点、良种杉木示范点、林茶混交示范点等。立足示范点,以点代培,举办科技示范培训班,大大带动了林农自觉接受林业科技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全县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完成科技成果推广造林及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面积 1110 亩(其中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面 60 亩,香樟试验示范面积 50 亩,桢楠、香樟混交示范面积 700 亩,核桃示范种植面积300 亩) ,辐射面积 10000 亩。建设示范点 8 个,其中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点 1 个,香樟造林示范点 1 个,香樟、桢楠混交示范点 4 个,核桃种植示范点 2 个。(四)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试验工作为积极推广林业科技成果,进一步优化我县树种,增加树种多样化,建设工业原料林,缩短林木采伐周期,促进林农增产增收。开展了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造林生长试验,桢楠、香樟、杉木经济效益分析试验,核桃种植生长试验,苦竹笋早产丰产经营试验。一是能为我们及时掌握台湾桤木生长规律及合理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二是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八、XX 年工作重点(一)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专项建设,确实巩固全县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二)加大全县残次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力度,力争当年改造 1 万亩,新建以桤木、杉木、香樟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示范点 500 亩。(三)继续推广林茶结合种植模式,种植生态、景观、效益高的绿化树种,力争当年种植 5000 亩,新建以桢楠、银杏、核桃等为主的林茶示范点 500亩。(四)开展“苦竹笋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项目,建立示范点 20 亩。(五)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县绿化造林工作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我县林业 “十二五”规划 XX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经过全县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营林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营造林面积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木质林 8000 亩,竹质林 3000 亩) ,中幼林抚育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 2 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2、完成育苗面积 200 亩,育苗 300 万株,占年度计划 140 亩的 143%。3、完成四旁植树 60 万株,占年度计划 50 万株的 120%。4、完成义务植树 75 万株,占年度计划 60 万株的 125%。5、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 70%。积极申报“苦竹笋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 1 项。6、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和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3以内。二、城乡绿化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各部门、学校、驻夹部队 1000 多人,在三洞镇周冲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 5000 株(米大叶香樟大苗) ,施肥 1 吨,面积 50 亩。同时也组织各乡镇在各自辖区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期间,全县 20 余万人次在 22 个乡镇分别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 75 万株,建立义务植树点 22个,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义务植树尽责率 95%,掀起了全县绿化造林的高潮。(二)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城乡绿化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年终目标考核,抓好辖区内道路、河边、沟边、各企事业单位园区绿化美化。全年重点打造了黄土镇凤桥村、中兴镇龚沟村和顺河乡上游村等 3 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全县公里乡村道路绿化美化。三、林业重点项目执行情况(一)退耕还林工程1、切实做好全县万亩退耕还林计划成果巩固,确保退耕还林地面积和质量,组织各乡镇开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 XX 年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兑现补助资金 460 万元。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 XX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121 亩,品种改造 225 亩,丰产措施 16783 亩,兑现国家专项建设资金万元,涉及 13 个乡镇 65 个村。二是启动 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市局评审和批复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 XX 年 6 月前完成项目实施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农业、水务等部门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二)芦山地震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县大旗山林场林区公里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和 50 亩苗圃地恢复重建。总投资 128 万元,其中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投资 53万元;苗圃地恢复重建投资 75 万元,全部为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实施方式为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采用比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苗圃地恢复重建根据建设内容不同分别为土地整理由林场直接实施,通过政府采购购置种苗、种子、化肥、农药、育苗和办公设备,基建内容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程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县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资金拨付情况为:总投资128 万元,实际完成投资万元,财评审定资金万元,结余资金万元。(三)XX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总投资 168 万元,建设面积 3000 亩(其中人工造林 2400 亩,封山育林 600 亩) 。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务,正在开展县级检查验收。待 XX 年完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和附属工程完工后后兑现补助资金。(四)XX 年省级分成森林植被恢复城乡绿化生态景观示范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建设面积 1200 亩。目前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了县级竣工检查验收并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资金拨付,共拨付资金 96 万元。(五)大旗山林场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总投资 60 万元(中央投资 50 万元,地方投资 10 万元) ,建设规模 1000 亩。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待 XX 年完 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后兑现补助资金。四、珍稀名贵树种培育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树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强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力度,并作为我县今后林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全县巨桉林和低产低效林品种改造,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珍稀名贵树木。二是充分利用我县茶叶资源,鼓励、组织广大林农在现有茶园上开展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贵树种种植面积 3000 亩,主要培育树种有香樟、桢楠、银杏、红豆杉等。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编制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 松材线虫预防实施方案 。一是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方针,我局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机制体系。二是开展森林植物产地、调运检疫工作。对全县育苗专业户所产苗木进行了产地调查,截止 XX 年 11月底,产地检疫苗木 300 万株,检疫率为 100 %,无检疫对象。办理调运检疫证 750 份,检疫木材13500 立方米,检疫率为 100%,无检疫对象。三是继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工作。对全县马尾松林区进行了疫情监测调查工作,加强了木材检查站对疫区来的木材和包装箱的检疫指导,并XX 县境内的三个火车站进行衔接,凡从疫区来的松木和包装箱,复检后方可放行。未发现疫情。四是针对我县赤腹松鼠危害情况,编制了县 XX 年赤腹松鼠防治实施方案 ,并上报省厅争取项目支持。五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六、林木种苗工作开展情况(一)培育壮苗。种苗是工程造林成活、成林、成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前提,是我们保障工程造林成败与否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加强育苗技术培训:为了保障工程造林用苗及时上山造林的需要和对种源品质的管理,我县全部是大户育苗,对大户育苗发放育苗技术资料,集中开展苗圃培育壮苗、分阶段管理办法的培训。二是加强育苗现场指导:在育苗过程中到苗圃地检查营养土成分与配制、土壤消毒、播种情况、进行现场指导,监督育苗质量,保证壮苗出圃上山造林。三是加强种苗质量检验:对容器育苗实行出圃验收,由林业局派出技术人员对可供造林的苗圃进行苗高、地径、数量三个重要指标进行样地调查,确切掌握全县苗木供求质量、数量状况。并对工程造林用苗实行“一签两证”制度,保证了工程造林的顺利实施。(二)开展全县苗圃调查。对全县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全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合法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全年颁(换)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5 本。七、林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林业科技推广领导小组” ,由林业局局长任组长,科技局、林业局相关科股室负责人、科技人员为成员,由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亲自抓,保证了林业科技推广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一是组织编写了台湾桤木造林技术 、 杉木、柳杉造林技术 、 苦竹林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 、红黄蜘蛛的防治方法 、 云南松毛虫的防治方法等宣传资料,打印下发到有关镇乡农户。二是利用“科技之春” 、 “科普活动月”等活动到有关乡镇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基层行动,召开技术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等。三是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乡镇村社干部到示范点现场参观学习,听取经验介绍,开展现场培训,多次组织林业技术人员、相关乡镇领导、林农到峨眉山、洪雅等地参观学习种苗培育、新品种推广等。四是积极组织林业干部职工、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全年共开展技术人员下乡 330 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150 人次,培训林培训林农 5500 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 4 万余份,接受咨询 270 人次。(三)建立科技示范点,加快科技推广步伐今年新建立了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点、良种杉木示范点、林茶混交示范点等。立足示范点,以点代培,举办科技示范培训班,大大带动了林农自觉接受林业科技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全县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完成科技成果推广造林及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面积 1110 亩(其中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面 60 亩,香樟试验示范面积 50 亩,桢楠、香樟混交示范面积 700 亩,核桃示范种植面积300 亩) ,辐射面积 10000 亩。建设示范点 8 个,其中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点 1 个,香樟造林示范点 1 个,香樟、桢楠混交示范点 4 个,核桃种植示范点 2 个。(四)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试验工作为积极推广林业科技成果,进一步优化我县树种,增加树种多样化,建设工业原料林,缩短林木采伐周期,促进林农增产增收。开展了台湾桤木新品种引种造林生长试验,桢楠、香樟、杉木经济效益分析试验,核桃种植生长试验,苦竹笋早产丰产经营试验。一是能为我们及时掌握台湾桤木生长规律及合理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二是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八、XX 年工作重点(一)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专项建设,确实巩固全县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二)加大全县残次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力度,力争当年改造 1 万亩,新建以桤木、杉木、香樟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示范点 500 亩。(三)继续推广林茶结合种植模式,种植生态、景观、效益高的绿化树种,力争当年种植 5000 亩,新建以桢楠、银杏、核桃等为主的林茶示范点 500亩。(四)开展“苦竹笋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项目,建立示范点 20 亩。(五)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县绿化造林工作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我县林业 “十二五”规划 XX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经过全县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营林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营造林面积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万亩(木质林 8000 亩,竹质林 3000 亩) ,中幼林抚育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 2 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0%。2、完成育苗面积 200 亩,育苗 300 万株,占年度计划 140 亩的 143%。3、完成四旁植树 60 万株,占年度计划 50 万株的 120%。4、完成义务植树 75 万株,占年度计划 60 万株的 125%。5、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 70%。积极申报“苦竹笋优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 1 项。6、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和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3以内。二、城乡绿化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各部门、学校、驻夹部队 1000 多人,在三洞镇周冲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 5000 株(米大叶香樟大苗) ,施肥 1 吨,面积 50 亩。同时也组织各乡镇在各自辖区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期间,全县 20 余万人次在 22 个乡镇分别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 75 万株,建立义务植树点 22个,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义务植树尽责率 95%,掀起了全县绿化造林的高潮。(二)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城乡绿化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年终目标考核,抓好辖区内道路、河边、沟边、各企事业单位园区绿化美化。全年重点打造了黄土镇凤桥村、中兴镇龚沟村和顺河乡上游村等 3 个幸福美丽新村和全县公里乡村道路绿化美化。三、林业重点项目执行情况(一)退耕还林工程1、切实做好全县万亩退耕还林计划成果巩固,确保退耕还林地面积和质量,组织各乡镇开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 XX 年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兑现补助资金 460 万元。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 XX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121 亩,品种改造 225 亩,丰产措施 16783 亩,兑现国家专项建设资金万元,涉及 13 个乡镇 65 个村。二是启动 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市局评审和批复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中,预计 XX 年 6 月前完成项目实施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农业、水务等部门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二)芦山地震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县大旗山林场林区公里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和 50 亩苗圃地恢复重建。总投资 128 万元,其中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投资 53万元;苗圃地恢复重建投资 75 万元,全部为灾后重建资金。项目实施方式为防火作业道路恢复重建采用比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苗圃地恢复重建根据建设内容不同分别为土地整理由林场直接实施,通过政府采购购置种苗、种子、化肥、农药、育苗和办公设备,基建内容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程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县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资金拨付情况为:总投资128 万元,实际完成投资万元,财评审定资金万元,结余资金万元。(三)XX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总投资 168 万元,建设面积 3000 亩(其中人工造林 2400 亩,封山育林 600 亩) 。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务,正在开展县级检查验收。待 XX 年完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和附属工程完工后后兑现补助资金。(四)XX 年省级分成森林植被恢复城乡绿化生态景观示范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建设面积 1200 亩。目前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了县级竣工检查验收并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资金拨付,共拨付资金 96 万元。(五)大旗山林场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总投资 60 万元(中央投资 50 万元,地方投资 10 万元) ,建设规模 1000 亩。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待 XX 年完 XX 县级全面检查验收后兑现补助资金。四、珍稀名贵树种培育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树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强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力度,并作为我县今后林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全县巨桉林和低产低效林品种改造,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珍稀名贵树木。二是充分利用我县茶叶资源,鼓励、组织广大林农在现有茶园上开展珍稀名贵树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贵树种种植面积 3000 亩,主要培育树种有香樟、桢楠、银杏、红豆杉等。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编制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 松材线虫预防实施方案 。一是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方针,我局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机制体系。二是开展森林植物产地、调运检疫工作。对全县育苗专业户所产苗木进行了产地调查,截止 XX 年 11月底,产地检疫苗木 300 万株,检疫率为 100 %,无检疫对象。办理调运检疫证 750 份,检疫木材13500 立方米,检疫率为 100%,无检疫对象。三是继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工作。对全县马尾松林区进行了疫情监测调查工作,加强了木材检查站对疫区来的木材和包装箱的检疫指导,并XX 县境内的三个火车站进行衔接,凡从疫区来的松木和包装箱,复检后方可放行。未发现疫情。四是针对我县赤腹松鼠危害情况,编制了县 XX 年赤腹松鼠防治实施方案 ,并上报省厅争取项目支持。五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六、林木种苗工作开展情况(一)培育壮苗。种苗是工程造林成活、成林、成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前提,是我们保障工程造林成败与否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加强育苗技术培训:为了保障工程造林用苗及时上山造林的需要和对种源品质的管理,我县全部是大户育苗,对大户育苗发放育苗技术资料,集中开展苗圃培育壮苗、分阶段管理办法的培训。二是加强育苗现场指导:在育苗过程中到苗圃地检查营养土成分与配制、土壤消毒、播种情况、进行现场指导,监督育苗质量,保证壮苗出圃上山造林。三是加强种苗质量检验:对容器育苗实行出圃验收,由林业局派出技术人员对可供造林的苗圃进行苗高、地径、数量三个重要指标进行样地调查,确切掌握全县苗木供求质量、数量状况。并对工程造林用苗实行“一签两证”制度,保证了工程造林的顺利实施。(二)开展全县苗圃调查。对全县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摸清了全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合法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全年颁(换)发林木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