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理赔技术规范_第1页
轮胎理赔技术规范_第2页
轮胎理赔技术规范_第3页
轮胎理赔技术规范_第4页
轮胎理赔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胎理赔技术规范篇一:轮胎理赔规定轮胎理赔规定 一、目的 为维护销售代理和轮胎用户的合法权益,协调和处理二者之间在轮胎理赔活动中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轮胎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市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特制定本标准。 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内销售轮胎的理赔方法及理赔标准。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生产并已销售轮胎理赔的质量鉴定。三、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和使用的轮胎。依据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台同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GB1190工程机械轮胎 GB2981工业车辆轮胎 GB1192农业轮胎 GB9744 载重汽车轮胎 GB/T19047 增强型载重汽车轮胎 GB9768 轮胎使用和保养规程 充气轮胎内胎第一部分-汽车内胎 HG/T2177轮胎外观质量 企业标准暂无国家标准的,执行企业标准 四、理赔范围 因设计、配方、工艺等原因导致的胶与帘线之间或帘线与帘线之间脱层、接头开、冠 露线、胎面胶起层、花纹沟基部周向裂口、子口裂等。因胎圈钢丝松散、露铜、与橡胶粘合不牢、钢圈错位等引起的子口脱开、子口内裂、子口爆。 胎体有杂物、气泡等。 新内胎有沙眼慢漏气; 新内胎气门嘴、胶垫和内胎胎身脱开; 新垫带欠硫; 新垫带有气泡、杂质缺胶的等严重缺陷的; 新垫带厚度不均。 五、不理赔范围 使用者修补过的轮胎,不予理赔。 翻新的轮胎,不予理赔。 作为不合格品售出的轮胎,不予理赔。 伪造质量缺陷、胎号、商标、层级等问题的轮胎,不予理赔,且将旧轮胎没收。 从生产日期起超过三年者,不予理赔。 因使用者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不予理赔; 因装配不当导致的胎体划伤、子口变形、磨子口等;因气压不当导致胎面异常磨损、内松散、内断线、脱层、胎体碾坏等; 因超载和负荷不均导致的胎面异常磨损、帘线松散、子口折断等; 各种轮胎均有时速限制,因超速行驶造成轮胎损坏的; 因使用保养不当导致的异常磨损、胎体刺穿、划伤、花纹沟裂等。使用问题与质量问题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不予理赔。因使用问题造成轮胎严重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不予理赔。 使用过的内胎和垫带。 带有外伤造成的内胎垫带。 内胎气门嘴受外力引起弯曲变形的,不予理赔。 六、质量问题轮胎理赔政策 凡属轮胎制造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坏予以理赔。 对 XX 年以后生产的轮胎,退赔胎实行胎号跟踪管理,所有的退赔胎必须在原直销商处理赔,否则我公司不予以受理,特殊情况按全国联保政策予以理赔。 斜交载重胎(轮辋 20 寸以上,包括 20 寸) ,花纹磨损在 5mm(含 5mm)以内出现质量问题,损一赔一,不收取磨损费。若花纹磨损超出 5mm 出现质量问题,从 80%开始理赔,每超过 1 mm,理赔折旧 10%,超过新胎花纹一半时不予理赔。 斜交轻卡胎、农用胎(轮辋 20 寸以下)等规格,花纹磨损在在原始花纹一半时(含一半)以内出现质量问题,损一赔一,不收取磨损费。若花纹磨损超出一半时出现质量问题,不予理赔; 内,按正常理赔比例下降 10%。以上规格斜交轮胎因使用问题造成早期损坏的,花纹磨损在 2mm 以内的照顾理赔50%,2mm 到 4mm 之间照顾理赔 30%;以下的轮胎花纹磨损为一半以上时,免费理赔。 照顾理赔病象为:缺气碾胎、冲击刺穿;内帘线折断、松散,割子口、磨子口。 补充条例:全钢子午胎和以上的规格轮胎实赔数达到100 条,可以照顾和轮胎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 XX 年 1 月 1日号生产所有国内销售的轮胎) 。 七、理 赔 程 序 各市场检查组每月所有区域必须覆盖一次。对路途远质量胎数量又少的客户可每二月 一次,但必须有客户的传真认可。对本公司生产由国内销市场出现质量问题的轮胎,由代理商或直销处先行鉴定,由市场服务小组进行初检。 初检胎的品牌必须为公司授权该代理商或直销处经营的品牌,且初检胎号必须与销售部门录入的胎号相一致,双方都无记录的可以按正常理赔。 经初检予以理赔的轮胎必须割掉双面商标,对检出的假胎须磨掉胎号,并全部一次性返回我公司,所返轮胎必须附三包发货明细(注明:规格、型号、数量) ,未经初检的由代理商原因造成的错返、串货轮胎均不予理赔,在经销商接到通知之日起 10 日内由经销商自行负责处理,超过 15 日由轮胎物管部门予以处理。串货轮胎按每 100 条三包胎照顾一条的原则进行,若客户三包胎数量少可以累计数量进行处理。 市场质量检查组不能鉴定或有争议需回厂待检的轮胎,客户必须用包装带单独标记,在发货明细上注明“回厂待检“,并注明胎号。轮胎返回公司前,请务必传真告知市场技术质量检查处,以便组织收货、鉴定、理赔工作。 市场质量检查人员在给客户检完胎后,按程序认真开具“三包胎处理报告”及“不理赔胎统计报告”以及“客户检胎统计表” ,做到品牌、规格、数量等内容清晰无误,数目相符,并让客户在处理报告及统计表上签字盖章,同时及时传递回市场质量检查处。 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及时理赔三包质量胎,市场技术质量检查处收到市场经营小组发回的“三包胎处理报告”后,各市场经营小组要对全国所有客户的三包胎每月10 号前初检完毕,并在初检完毕后两日内根据客户要求按初检比例的 90%预先赔付。进一步缩短检胎理赔周期,最大限度的减少客户三包胎资金的占用。 根据每月对每个客户的具体分析情况,对信誉好、发货量持续增长、从 XX 年全年累计退赔率低于 4%的客户,质量中心实行三包胎 95-100%预先赔付政策。 厂后市场质量检查处要在三天内复检完毕并将退赔审核单转到销售公司,销售公司要及时处理完毕。 对协议退赔率的客户三包胎理赔,按照既定协议进行处理每月由质量中心派人到客户 处检验病象进行统计,对轮胎的质量做技术分析,并负责对鉴定后的所有轮胎进行割去商标和磨掉胎号,对内胎、垫带可预先 100%赔付,但要集中返回,不返厂的要割掉嘴子,做出标识,垫带要剪取三角标识,然后由客户自行处理。对经质量中心复检后不返厂的轮胎,子午胎按照每条 320 元,斜交胎按照每条 55 元,轻卡胎农用胎按每条 20元,丁基内胎按每条 10 元,丁苯内胎按每条 5 元,垫带按每条 3 元折价后进行冲帐处理,在初检完毕后即可按照总金额减去废胎金额进行全额冲帐。部分地区废胎价格按照复检协议价格执行。 市场质量检查处每月要对每个客户所有的检验报告进行检查,对超出一个月没有处理的检验报告要及时联系客户,查清原因,并及时把客户遗留的问题解决。客户要及时查询。改变以前复检出假胎及不符合要求的胎处罚客户的做法,对复检出现的错赔胎以及假胎不再对客户进行处罚。错赔胎不再将错赔比例扣除,假胎予以扣除没收。 改变复检只单一在轮胎公司进行的做法,采取灵活的形式:如对累计理赔率低于 4%的采取抽查,对边远客户为保证复检速度,在预赔的前提下,采取由公司直接去复检的方式,对理赔率高于 5%的客户所有三包胎必须返厂复检。 市场三包理赔胎实行全国联保制度。凡是我公司生产的各个主品牌轮胎,经用户登记后由市场技术质量检查处核实确认后,在全国各地的轮胎经销商可以按照我公司有关理赔政策进行理赔,或由市场质量检查处负责予以安排指导理赔。 八、理 赔 考 核 为杜绝假胎,维护轮胎市场的正常销售秩序,公司对复检出现假胎的除对工厂初检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外,将按照情况的严重性进行处理。 九 附 则 本标准由公司市场质量检查处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自 XX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以前规定作废。 篇二:车险查勘技术规范中国人寿财险安徽省分公司车险查勘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车险理赔的“技术化、标准化、流程化” ,树立人寿财险“优质、高效、快捷、规范”车险理赔服务品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 车险事故现场查勘分类 第二条 现场分类 根据现场的完整真实程度现场分为: 一、原始现场(第一现场) 原始现场是指事故发生以后,在现场的车辆和遗留下来的一切物体、痕迹仍保持事故发生的原始状况没有变动和破坏的现场,常被称作第一现场。 二、变动现场 变动现场是指事故发生后,改变了现场原始状态的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面貌的现场叫变动现场,也称非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变动原因通常有下面几种原因。 (一)抢救伤者 这里是指因抢救伤者变动了现场的车辆和有关物体的位置。 (二)保护不善这里是反映现场的痕迹被过往车辆和行人碾踏、触动而在破坏或消失。 (三)自然影响 这里是指因雨、雪、风、冰、风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现场物体上遗留下来的痕迹不同程度地被破坏或完全消失。 (四)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是指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或公安部门一、二级保卫的车辆,出于某些特殊情况的需要而离开现场,和由于为了保证特殊车辆通行而被公安部门未查勘既被拆除的现场。 (五)其他情况这里是指如汽车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没有察觉,驾车离开了现场。这种事故通常为轻微事故。 三、恢复原始现场 在保险查勘中,时常碰到被保险人或保险事故当事人对保险人现场查勘要求不甚了解,以至于对一些单方车损事故未保存原始现场。然而保险人为了规避道德风险,通常要求被保险人或当事人提供原始现场,这出现了恢复原始现场。即被保险人或当事人为了证明保险事故的真实性,而将保险车辆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原始”状况。 四、伪造现场 伪造现场是指与事故有关或被唆使的人员有意改变现场的车辆、物体、痕迹或其他物品的原始状态,甚至对某个部位进行拆卸和破坏,企图达到逃脱罪责或嫁祸于人的目标的行为。 第三章 车险查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环节 第三条 车险查勘的基本要求: 一、赶赴现场查勘必须主动、迅速。要力争在发案后短时间内遗留的痕迹、物证名显清晰的有利条件下抓紧进行,在尽可能短的完成事故的取证、固证工作。 二、现场查勘必须全面、细致。全面、细致地查勘现场是获取现场证据的关键。无论什么类型的事故现场,查勘人员都要力争把现场的一切痕迹、物证甚至微量物证都要尽可能收集记录下来。对非现场报案的单方事故要认真细致地复勘现场。查勘人员必须在查勘报告中注明事故是否为现场查勘,非现场查勘要说明原因。 第四条 车险查勘的基本环节:接受调度、查勘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查勘等。 一、接受调度 (一)查勘人员应保持通讯工具的 24 小时畅通,无条件服从 4006695519 的调度,做到 7 24 小时有现场必查,严禁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脱; (二)查勘人员应在接到调度后 3 分钟内与客户主动取得联系,约定查勘时间、地点和方式。 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到达的,应立即主动与客户联系重新约定查勘时间、地点。 (三)如果客户联系不上或其他因客户原因导致案件无法正常查勘的,需及时向 4006695519 调度人员反馈情况,并做好案件备注及跟进工作。第一次接受调度的查勘人员为该案件接受调度环节的责任人。 二、查勘前的准备工作 (一)查阅抄单 查勘人员必须及时通过查勘专用电脑登录系统查阅抄单,否则,应要求接报案人员用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发送承保信息。 查阅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保险期限 核对出险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限内,出险时间是否与保险起止时间接近。查勘人员必须对出险时间与保险起止时间接近的事故制作现场询问笔录。 2.承保的险种 核对事故涉及的险种与承保险种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时,例如客户未投保玻璃单独破碎险和划痕险而报案玻璃单独破碎和划痕的事故,查勘人员一定要进行现场确认取证后再向客户答复;涉及第三方损失的事故是否承保交强险;对于报案有人员伤亡的案件,注意是否承保了车上人员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是否指定座位;对于火灾车辆案件,注意是否承保了自燃损失险;是否承保绝对免赔额特约保险。 3.保险金额与赔偿限额 确定是否足额投保,注意责任险的最高赔付限额。 (二)了解报案情况 了解报案情况的主要内容有: 1被保险人名称,标的车牌号。2.出险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机关、损失概要。 3.出险时被保险车辆的驾驶人员。 4.被保险人或驾驶人员与报案人是否一致。报案人的联系电话。 (三)携带必备的查勘资料及工具 查勘人员必备的查勘资料及工具: 1.资料部分:机动车辆保险索赔须知 、 机动车辆保险报案记录(代抄单) 、 机动车辆保险索赔申请书 、 机动车辆保险现场查勘记录 、 车险小额赔案双方事故协议书 、 车险小额赔案快速结案申请书 、 机动车辆保险简易赔案审批表 、 车辆价格表 、温馨提示及相应的汽车技术资料等。 2.工具部分:查勘包、照相机、卷尺、手电筒、砂纸、记号笔、记录本、印泥、反光纸等。 第四章 车险查勘的主要技术规范 第五条 现场查勘工作技术,主要包括车辆查验技术、调查取证技术、事故现场查勘技术、现场照相技术、现场图绘技术和现场询问笔录缮制技术等。 第六条 车辆查验技术 一、查验保险标的 (一)车架号(VIN 码) 、发动机号 现代汽车大多数车架号与 VIN 码相同,现场查勘要采取拍摄 VIN 码的方法完成取证,并与保单、行驶证进行对比核查。但是,同时要核对 VIN 码与车架号是否一致,因为 VIN 码相对于车架号容易仿造。对于重大和有疑问的事故应拍摄和核查车身内的车架号。重大事故应拍摄和核查发动机号。 (二)行驶证 1.要验明行驶证的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证件 (GA37-1992)规定,为了防止伪造行驶证,塑封套上有用紫光灯可识别的不规则的与行驶证卡片上图形相同的暗记,并且行驶证上按要求粘贴车辆彩色照片。因些机动车行驶证识伪办法:一是查看识伪标记;二是查看汽车彩照与实物是否相符;三是查看行驶证纸质、印刷质量、字体、字号,必要时可与查勘车的行驶证进行比对,对有怀疑的行驶证可去发证的公安车辆管理机关核实。最常见的伪造是行驶证副页上的检验合格章,车辆没有按规定时间到车辆管理机关管理机关去办理检验手续,却私刻公章私自加盖检验合格章。现在许多地方采用电脑打印检验合格至年月并加盖检验合格章的办法来增加防伪能力。车辆管理机关规定超过两年未检验的汽车按报废处理。 2.对行驶证关键内容的核对。 (1)车主,与保单是否一致。 (2)号牌,与保单及车辆是否一致。 (3)检验合格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4)货车钢板弹簧的片数,与车辆是否一致。 (5) 车辆类型, 是否与保单车辆类型一致。 (三)号牌 核对号牌与保险单、行驶证是否相符,是否是标的车。(四)车辆类型 是否与行驶证、保单车辆类型是一致。 (五)车辆型号 是否与行驶证、保单车辆类型是一致。需核实车辆的具体型号,特别是第三者车辆。 (六)使用性质 这里所述的汽车使用性质与行驶证和机动车辆登记证的使用性质有差异,汽车保险中汽车使用性质通常分类为:党政机关用车、企事业用车、个人私用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营运货车等。如果保险车辆的实际使用性质与保单不一致,要比例赔付或拒赔。 (七)核定载荷 1.查验车辆装载与核实载荷是否一致 可通过货物每件重量、运单等方式确定。装载是否符合道交法实施条例中的装载规定。 2.查验标的是否有改装、加装情况 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保险期限内,保险车辆改装、加装导致保险车辆危险程度增加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 车辆改装几乎都是不合法,加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法的。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可以自行变更:(一)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加装前后防撞装置;(二)货运机动车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三)机动车增加车内装饰等。其他都是不合法。常见的汽车改装主要表现在载货汽车上,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改变车厢尺寸 1)增加栏板高度。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尺寸、轴荷及质量限 (GB1589-XX)中,有明确的规定:挂车及二轴货车的货厢栏板高度不得超过 600,二轴自卸车、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的货厢栏板高度不得超过 800,三轴及三轴以上卸车的货厢栏板高度不得超过 1500。 对于栏板高度超过标准的汽车,与机动车登记证上登记的参数进行核对,对于超过机动车登记证上登记数值的,可作为私自改装依据。 2)增加车厢长度。单车增加车厢长度,单车增加车厢长度造成车的总长加长,经常超载的可能性加大,安全性能下降;造成重心后移,制动力分配变化,安全性能下降;后悬变大,外摆值加大,通过性下降,安全性能变差。挂车增加车厢长度的方法常为变更挂车的方法,由于下令管理力度的;加大,这种现象较过去有所减少。 3)增加车厢宽度。单车增加车厢宽产、度,单车增加车厢长度造 成车的通过性下降,衡向稳定性下降,倾覆风险加大。(2)加大轮胎,负荷能力加大,经常超载的可能性加大,安全性能下降车厢变高,载物时通过性下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 (3)增加钢板弹簧的片数或厚度,负荷能力加大,经常超载的可能性加大安全性能下降。车厢变高,载物时通过性下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 家用车的加装和改装: (1)加装、改装电器。加装 GPS,改装汽车音响设备:收录机改装为 CD 或 DVD,或将 CD 或 DVD 改装为更高级别的音响设备。改装汽车大灯,集中表现为将普通大灯改装为氙气大灯。 (2)加装、改装车身。加装尾翼和大包围。加装天窗。 (3) 改装轮胎和悬架。 第七条 调查取证技术 一、现场查勘的基本方法、步骤: (一)范围较小的现场,肇事车辆和痕迹相对集中的现场,可以肇事车辆和痕迹集中的地点为中心,采取由内向外查勘的方法。 (二)范围较大的现场,肇事车辆和痕迹物证相对分散,为防止远处的痕迹被破坏,可以从现场外围向中心,即由外向内查勘。 (三)对车辆痕迹比较分散的重大事故现场,可以从事故发生的起点向终点分段推进勘查或从痕迹、物证容易受到破坏的路段开始勘查。现场勘查的重点是搜集和提取能够判明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的痕迹、物证。如现场上的各种擦划痕迹、制动痕迹 、事故发生的第一接触点,肇事车辆和物体上的痕迹、附着物等物证,也包括事故发生后车辆及尸体的状态、姿势及抛出的物品。对上述痕迹、物证。应首先拍照取证,然后进必要的测量,其中重要的痕迹、物证,在拍照时,应加放比例尺,然后小心提取以备日后进行技术检验分析。 (四)调查取证的主要内容:五 W 出险时间 出险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间内;出险时间是否接近保险期限的起讫时间。必须仔细核对公安部门的证明与当事人陈述的时间是否一致,对有疑问有案件,要详细了解车辆启程或返回的时间、行驶路线、运单、伤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时去公安部门核实和向当地的群众了解情况。 出险地点 (1)出险地点是否超出保单所列明的行驶区域。 (2)出险地点是否是保单所列明的责任免除地点,如:营业性修理场所。 3. WHY-出险原因 出险原因必须是保险条款中列明的保险责任,如:碰撞、倾覆、火灾等。出险原因是否为近因,近因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 驾驶人员、报案人员及被保险人的情况 (1)谁是真正的驾驶员。 (2)驾驶员是否为合格驾驶员。 (3)驾驶员是否是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员。 (4)驾驶员是否是保单上约定的驾驶员。 (5)驾驶员是否与公安部门的证明一致。 (6)驾驶员准驾车型与标的车车型是否相符,是否属实习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出险。 (7)查验驾驶员体检表,确定是否按期体检。 (8)驾驶员与被保险人、报案人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9)人员伤亡情况。保险车辆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与被保险人、驾驶员的关系;对方受伤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受伤人员的受伤程度与抢救过程,为医疗核损人员提供核损的原始依据。 车辆损失和财产损失情况 (1)标的车损、第三者车损情况 第三者车辆应参照标的车损查验要求详细,会同被保险人与第三者,详细纪录、确认车辆损失部位,特别要准确核实和记录第三者车辆的车型、车架号或 VIN 码,为定损和核价提供数据资料。 (2)标的车车上货物的损失情况 投保车上货物责任险的案件,记录受损物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发运地点、发票、运单、货单、生产厂家、厂址,对于损失较小的案件,现场查勘人员直接评定损失。 (3)第三者物损 包括第三者车上物损和固定物损。车上物损的查勘与标的车上物损相同;固定物损失,损失较小的如交通设施、行道树等,各级物价等部门都有统一的赔偿标准,记录下受损物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后,现场查勘人员直接评定损失;损失较大的,要转定损人员评定并协助处理。 (4)施救情况对事故尚未控制或保险车辆及人员尚处在危险之中的,应采取积极的施救、保护措施。 施救费用是指当保险标的遭遇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雇佣人员等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进行施救,以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而支出的费用。 施救费用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条款规定事项,并注意以下几点: (1)被保险人使用他人(非专业消防单位)的消防设备,施救保险车辆所消耗的费用及设备损失可以赔偿。 (2)保险车辆出险后,雇用吊车和其他车辆进行抢救的费用,以及将出险车辆拖运到修理厂的运输费用,按当地物价部门颁布的收费标准予以负责。 (3)在抢救过程中,因抢救而损坏他人的财产,如果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可酌情予以赔偿。但在抢救时,抢救人员个人物品的丢失,不予赔偿。 (4)抢救车辆在拖运受损保险车辆途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和费用支出,如果该抢救车辆是被保险人自己或他人义务派来抢救的,应予赔偿;如果该抢救车辆是有偿的,则不予赔偿。 (5)保险车辆出险后,被保险人赶赴肇事现场处理所支出的费用,不予负责。 (6)公司只对保险车辆的救护费用负责。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涉及两车以上的,应按责分摊施救费用。受损保险车辆与其所装货物(或其拖带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的挂车)同时被施救,其救货(或救护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的挂车)的费用应予剔除。如果它们之间的施救费用分不清楚,则应按保险车辆与货物(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的挂车)的实际价值进行比例分摊赔偿。 (7)保险车辆为进口车或特种车,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当地确实不能修理的,经分公司同意去外地修理的移送费,可予负责。但护送车辆者的工资和差旅费,不予负责。 (8)施救、保护费用与修理费用应分别理算。当施救、保护费用与修理费用相加,估计已达到或超过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时,则可推定全损予以赔偿。 (9)车辆损失险的施救费是一个单独的保险金额,但第三者责任险的施救费用不是一个单独的责任限额。第三者责任险的施救费用与第三者损失金额相加不得超过第三者责任险的责任限额。 (10)施救费应根据事故责任、相对应险种的有关规定扣减相应的免赔率。 (11)必须详细了解施救的工具,如拖车吨位的大小行驶里程、起重机吨位的大小、施救是否恰当,都有哪些车、物被施救,施救是否有偿还是无偿,施救过程有无扩大损失,为尚未施救的车物,提供合理有效的施救措施,为施救费的理算提供凭证。 第八条 事故现场询问笔录的缮制技术 一、询问和访问的准备工作 作为询问访问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询问和访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查勘人员应首先熟悉现场的基本情况,并对询问和访问的内容作出全面的考虑,如在访问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方法,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二)对于比较复杂的重大事故,应首先研究制订访问提纲,明确访问的重点、步骤和方法,必要是应了解被询问人的社会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等。 (三)询问的方法和重点问题 发生重大肇事事故的当事人,一般在思想上顾虑重重,在介绍事故经过时,常常掩盖事实真相,不吐实情。在询问前,应告知被询问人要如实回答问题,不得隐瞒事实和编造假情况。询问人应根据需要审查的问题,逐一问清楚,尤其是关键性的问题不能一谈而过,一定要深追细问,直到把问题查清为止。询问时应重点询问以下问题: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乘车人数及载物名称、数/重量。 2发生事故时道路的交通状况。 3双方车辆(人)在道路上各自行驶(行走)的方向、位置及速度。 4发生事故前当事各方发现自己与对方和关系方的距离,发现险情后采取的措施。 5当事人自述发生事故的经过。 6车、人碰撞、碾压部位,车、人损失情况。 7在行车中是否发觉车辆机件有异常现象。 8当事人陈述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及其对事故的看法。 9走访证人时,应详细询问对发生事故前后听见的情况。 有重大复杂的案件或有疑问的案件,尤其应注意通过对当事人双方的询问,来证实事情的真实情况。询问记录应注重证明询问日期和被询问人地址,并由被询问人过目签字。 第九条 事故现场查勘技术 (一)术语 1、地面轮胎痕迹:车辆轮胎相对于地面作滚动、滑移等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印迹。 滚印:车辆轮胎相对于地面作纯滚动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可显示出胎面花纹。 压印:车辆轮胎受制动力作用,沿行进方向相对于地面作滚动、滑移的复合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特征为胎面花纹痕迹在车辆行进方向有所延长。 拖印:车辆轮胎受制动力作用,沿行进方向相对于地面滑移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特征为带状,不显示胎画花纹。通过拖印与路面情况可推断出事故前的车速,可通过汽车制动距离与车速对照表查出当时的车速(见附表) 。 肇事机动车前部痕迹一般反映在前保险杠、前照灯、散热器、风窗玻璃和翼子板等处,侧面痕迹重点是在翼子板外侧、后视镜、车门、轮胎侧面、挡泥板等处,底盘痕迹重点是在转向横竖拉杆、前后轴、曲轴箱外壳、排气管等处。对肇事车辆进行查勘时,应重点查勘上述部位有无新鲜擦蹭痕迹,查勘中应进行细目拍照,并详细记录痕迹的部位、形态、面积、距地面的高度。对于条状痕迹应记录其长度和宽度、起始部位,以便认定肇事瞬间,双方接触位置、运动方向。对车辆驾驶室内的查勘,应重点记录车辆挡位,车钥匙位置、灯光开关挡位是否有效、制动气压表的刻度,必要时应对肇事车进行全面的检测,检验其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机动车辆保险事故种类繁多,形式各种各样,除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最为常见以外,机动车因操作不当、路况不好、机件失灵引发的独立撞损事故或者线路故障引起的车辆自燃烧毁事故也经常可以遇到。对此类事故,查勘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分析现场及车辆的有关痕迹、物证,同时注意听取、分析驾驶员、目击者的陈述和证言。通过认真地查勘、检验鉴定,查清事故真相。查勘此类事故现场,除应详细记录现场及车辆的有关痕迹、物证外,还要同时与现场环境、被撞击物上的痕迹相互对应,对车辆有关机件的安全性也应同时进行检查、记录。查勘被烧毁的车辆时,应重点查勘车辆底盘油管、油箱有无被撞击痕迹,行车路线上有无石块等妨碍安全行车的凸起物和车辆上的起火点和火势蔓延方向;同时注意检查记录事故车辆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以便确定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车辆。 应尽可能在第一现场进行初次检验工作,到达现场后,对事故尚未控制住或保险车辆及人员尚处在危险之中的,应采取积极的施救、保护措施。如果第一现场已经清理,必须进行第二现场检验的,应注意调查了解车辆转移的有关情况,尽可能还原事故现场情况。对于第二现场情况存在有疑问的,可以到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调查和事故第一现场的情况进行核实。 侧滑印:车辆轮胎受制动力作用,在车速、车辆装载、制动系、轮胎、道路及路面等因素影响下,偏离原行进方向,相对于地面作斜向滑移运动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特征为印迹宽度一般大于轮胎胎向宽度,不显示胎面花纹。 2、车体痕迹: 车辆在交通事故中与其他车辆、人体、物体相接触,留在车辆上的印迹。 3、人体痕迹:人员在交通事故中与车辆、道路、物体接触,留在伤亡人员衣着和体表上的印迹。 (二)各类痕迹、物证查勘的具体要求 1、地面痕迹 查勘地面轮胎痕迹。查勘地面轮胎痕迹的种类、形状、方向、长度、宽度,痕迹中的附着情况,以及轮胎的规格、花纹等。逃逸事故现场应勘验肇事逃逸车辆两侧轮胎痕迹的间距和前后轮胎痕迹止点的间距,判明肇事逃逸车辆的类型的行进方向。查勘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分段点外侧相对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痕迹与道路中心线的夹角,痕迹的滑移、旋转方向、度数。滚印、压拖印、侧滑印迹及痕迹突变点应分别查勘,弧形痕迹应分段查勘,轮胎跳动引起的间断痕迹应作为连续痕迹查勘,根据需要记录间断痕迹之间的距离。 查勘人体倒卧位置。 查勘车辆、鞋底或其他物体留在地面上的挫伤和沟槽痕迹的长度、宽度、深度,痕迹中心或起止点距离,确定痕迹的造型客体。 查勘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地面散落物、血迹、类人体组织等的种类、形状、颜色及其分布位置,确定主要散落物第一次着地点和着地方向。 水泥、沥青、块石路面上的痕迹被尘土、散落物覆盖时,在不妨碍其他项目查勘的前提下,可照相后清除覆盖 篇三:汽车轮胎理赔办法 汽车轮胎理赔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 为维护轮胎制造方、销售方和使用方的合法权益,协调和处理三者之间在轮胎理赔活动中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轮胎技术服务工作,规范轮胎市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轮胎生产企业制造、销售和使用的轮胎。 第三条 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汽车轮胎方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9743-1997轿车轮胎GB 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GB 7036。1-1997充气轮胎内胎 (第一部分汽车内胎)GB 9766-88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177-1998轮胎外观质量 5. 企业标准:暂无国家标准的,执行企业标准。 第四条,理赔范围 1. 轮胎制造方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的, (国家未实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