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_第3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_第4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读、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二、思1图 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2图 2,图 3: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图 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图 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图 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 ,他们就向字典请教。图 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三、议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2四、练查字典比赛。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生字 读音 你的字典的页码 组词拜墓端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读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二、思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三、议1看第 3 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交流讨论: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0.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3看第 3 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四、练: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3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新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4、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5、认识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识字 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5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揭示课题,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一、读1 (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2读韵文、生字。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二、思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三、议1 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2 第二幅图4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4 月 4、5 或 6 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四、练1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2教师范写生字。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读(一) 、复习检查1 指名读生字卡片。2 听写词语: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二) 、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a) 第三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三) 、读一读: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2、读第三、四行词语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二、思第四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5三、议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三、练1把句子补充完整。春节, 中秋节到了,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识字 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读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2是啊, “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 2三、思1、图上有哪些景物?a)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b)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碧水 秀峰 倒影6对歌 榕树 壮乡象鼻 骆驼 笔架竹伐 鸬鹚 画廊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四、议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五、练:1、朗读生字以及韵文。2、扩词:碧 ( ) ( ) ( )峰 ( ) ( ) ( )影 ( ) ( ) ( )鼻 ( ) ( ) (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指导学生写字。二、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读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二)思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三)议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 。(四)练;1、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2、选择合适的字填空。架 驾( )驶 笔( ) ( )势 劳( )峰 锋7山( ) 秀( ) 刀( ) 笔( )3、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漓江 故宫 西湖 长城 中山陵 黄山识字 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a) 学会本课 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b) 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 3。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2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 “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a) 学“木”字旁。3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二) 、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 。 “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2 “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b) 3教读“禾”字旁。学习相关词语。c) 出示:yang8秧 苗 稻 谷 庄 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 ,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齐读。二、 练1、a)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b) 出示: 柏 杨 柳 椅 秧c)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d) 学生描红记字。e) 教师范写。f)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2、g)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h) 比一比,再组词。柏( ) 央( ) 杨( )伯( ) 秧( ) 扬( )i)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 ) ( ) ( )禾:( ) ( ) ( ) ( )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 5 个生字, “筐”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复习检查d) 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e) 抽读生字卡片。二、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2出示“ ”,古代人用 “ ”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 ”旁。3现在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9学习词语。出示: lan luo kuang 竹 篮 箩 筐 筷子学生自由读。(“篮、箩”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箩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三、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 ”,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 ”来表示 ,也就是说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学生自由读。 (“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3、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4、齐读词语。(二)练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3学生描红记字。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识字 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4 个生字,认识 1 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0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 、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3新授“日、月、 、 ”偏旁。4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 4。三、 自主识字。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c) 出示: wen shai晴 空 温 暖 晾晒miao 眼 睛 瞄 准 眺望dong jie 寒 冷 冻 结 冰雪东 海 黄 海 长江三、读指名读。 (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班汇报交流。(4)再读词语。四、思d)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五、议e) 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f) 齐读课文。六、练1、按照笔顺书写生字。2、扩词。温( ) ( ) ( )冻( ) ( ) ( )11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日: 月: : : 多音字组词。Jie ( ) zhang ( )结 长jie ( ) chang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指导写好生字。教学过程:(二)读一、 复习检查。1、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2、抽读生字卡片。二、思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讨论交流: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 6300 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9 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24 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 79.48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350 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3齐读词语。三、议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 、 ”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四、练121出示:瞄 冻2学生描红。3教师范写。注意都是左窄右宽。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比一比,再组词。晴( ) 瞄( ) 冻( ) 冷( )睛( ) 苗( ) 练( ) 令( )6、选词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温暖 温和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冻( ) 瞄( ) 练习 1教学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熟记 4 条成语。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熟记 4 条成语。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1)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名口头扩词。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13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箩:箩筐 稻箩 淘箩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 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教学第五题1 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指名读。指导理解意思。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这 4 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指导运用。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 4 条成语。指导背诵。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二)练 听写词语。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 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 写成语。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 教学过程:14一、读、思、议(一) 教学第二题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小猴读童话时,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拿出字典,教师带领学生查“腔” 。先找出“腔”的部首“月”部;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部首“月”后,再查除部首外的笔画数 8 画,去查找到“腔”字。学生自查“粮、酣、敲”3 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填写表格,汇报交流。(二) 、教学第三题目1 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指名读句子,看谁读得最通顺。指导学生从字典中结合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集体交流。(腔: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粮: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酣:尽兴畅快;敲: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 )(三)教学第四题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教师范写,教学写字要点。拜:右边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鼻:笔画较多,上中下三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瞄”写时注意长短变化。描红,练习写铅笔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二、练1查字典。生字 应查的部首 总的笔画数读音 组词摸删躺邪2结合句子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几个人的技术水平,他都摸了底。文章太长,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15一棵大树横躺在路上。这里的天气也真是邪门,一会儿冷,一会儿热。2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廊: 杨: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练习口头表达,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语言的表达,又要有良好体态语言的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审题,认读说话要求。(二)、指导。1自由读题目要求,边读边想。2指名读题目要求,结合图想一想。3指导看图 1: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一个女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跟老师说话,说着说着,站成了“麻花腿” ,一只手在搔头,另一个手在拽衣服的边。 )4指导看图 2、3: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图 2:一家人在吃饭,那个男孩把脚翘到了凳子上。图 3:上课时,一位男同学起来发言,他弯者腰,两个胳膊按在桌面上,连上还做着滑稽的表情。二、练(一) 、情境表演。1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2、进办公室和老师说话。(二) 、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姿势。一般应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第二单元单元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4、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16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3、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2、板书课题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4、作者简介“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二、精读课文1、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5、齐读第一句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二)练1、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2、有感情地背诵。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17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 5 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过程、一、读(一)复习导入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 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 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二) 、学习新知:验收责任 请学生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二节 教学责任 朗读背诵课文,学会诗中的生字。 一、亮责任 背诵默写课文,学会诗中生字。 二、落实责任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2、请学生背诵课文。183、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 民 耳 帝 (2)请学生说出新字。 晓 眠 闻 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4、.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二、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三、议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并能写成一段话。 四、练1、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2、.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3、.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2、蚕姑娘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4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9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 会本课的 10 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 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 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 ,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 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 ,读准字音。 3、 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 、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 听后交流。 (三) 、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练1、 认读生字新词。 2、 给生字扩词找朋友。3、 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 15 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一、读、思、议(一) 、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 2、 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 、 学习第 1 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 , (蚕姑娘产下的卵)。 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 (三) 、 学习课文的第 25 自然段。 1、 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20文 25 自然段。 读完后用 “ ”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2、 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 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 。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 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 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 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指导朗读。 5、 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 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 交流。 6、 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 自由读 4、5 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 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 齐读 4、5 自然段。 7、 有感情地朗读 25 自然段。 二、练 1、 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 用“渐渐”写一句话。 (完成课后第 4 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 6、7 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一、读、思、议(一) 、 复习检查。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 新-() 嫩-() 瘦-() 黑-() 晴-() 2、 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 、 学习第 6 段。 1、 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12、 重点理解“蚕山” , “盖间新房” 。 、 看课件理解“蚕山” 。 、 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 (三) 、 学习第 7 段。 1、 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 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 指导朗读, “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二、练 朗读全文。 总结全文 1、 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 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3、 完成课后作业题。 3、月亮湾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2、学会书写生字“湾”。教学过程:一、读、思(一)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2、出示挂图。 揭题22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 读题。注意正音“ 亮 ”(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 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 “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平舌音:载 zai;翘舌音:朝 zhao 、绕 rao ;后鼻音:映 ying() 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 (是我家住的地方) (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指导朗读。() 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 一词。二、议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 呢? 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放映动画。() 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 “月亮湾”? 学生字“ 湾” 。() 师述:“ 湾” 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三、 练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第 二 课 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齐读第一自然段。映示课文第一自然段。23 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二、读、思、议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一)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 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b.欣赏动画()、()。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指导朗读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读。领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学习第二、三句。a.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欣赏动画(),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b. 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欣赏动画(),直观“一群群”的鱼。c. 指导朗读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d. 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e. 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f. 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g. 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 习第四、五句。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相机欣赏动画()贴词卡“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b.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c.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d.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 学习第六句。a. 欣赏动画()b.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c.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学习第三自然段。a. 欣赏动画(),粘贴词卡“山坡”b. 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24注:以上()至()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词卡随机粘帖。 再看画面(),提问:() 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 再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 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 生自由轻声试背。() 指名试背。() 同桌互背(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美丽”、“热爱”) 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来。二练齐读课文。第 三 课 时课时目标:巩固本课的生字,通过捏橡皮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一、读、思、议(一)复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映示答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绿油油)的农田、 (清清)的河水、 (美丽)的村子、 (粉红)的桃花、 (月牙一样)的小河、 (灿烂)的朝霞。 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村后:山坡(二) 组游戏活动。 (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 将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 座座房子(表示村子) ;()拱形的石桥;()田字形的农田;()三角形的山;()月牙状的小河。 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教师行间指导)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二、练 自学生字。25()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 交流。()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坡 缓 绕波 暖 晓() 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 “栽”()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山字头) 指导写字。()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 “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绕”字不要多一点, “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 “岸”字下面的“干”应写在“厂”的里面。()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4、快乐的节日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教学重点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今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会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出示挂图(即课文中的插图。) 1.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不要强求学生说得一致。时间、地点说得不够准确也没关系,要让学生大胆地练说。) 2.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 (1) 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26(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这几个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写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结合课题来回答。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 3.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练习回答问题,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二、读、思、议初读课文,创设情境 1.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说说诗歌共有几小节。用 1、2、3、4 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4.老师范读课文,特别要让学生听清老师读的语气和每小节之间的停顿。 5.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老师要在课前写好):抚 摩、 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起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6.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通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课的语气。 7.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8.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9.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二、练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读、思、(一)导语: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最高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 1.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 2.边默读课文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四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3.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27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衣裳)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接着问: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老师板书这两个词。 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说话。 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 1、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1.感激之情;2.报答之情。)老师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