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_第1页
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_第2页
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_第3页
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_第4页
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big6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一个信息问题,并用 big6 信息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篇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配套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复习 一 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 2、网络虚拟试验就是在 WEB 三维物体代表一种试验对象。 3、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策略。 5、课件点播系统其实上就是一个适于教学的视频点播 VOD 6、微格教室一般有一个主控室 7、教育技术网络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应用的迅速发展 8、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包括学习需要 分析、 学习内容 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9、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最早用于 远程教育 教育领域,主要用来向远程学习者传递学习材料,并设想在网络上建立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环境和空间。 二、单项选择题 1、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 A 知识 B 情感 C 意识 D 技术 2、CAI 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 ) A 黑板和粉笔 B 教材和练习册 C 计算机和课件 D 系统软件 3、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A 视觉教育 B 视听教育 C 教育传播 D 电化教育 4、Big6 的全称是“Big6 信息问题解决模式” (Big6 Model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属于 式的研究学习。 () A 人际协作 B 小组协作 C 问题解决 D 问题分析 5、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 ) A 有目的直接经验 B 设计的经验 C 语言符号 D 视觉符号 6、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学习。 ( ) A 信息加工分析法 B 归类分析法 C 层级分析法 D 图解分析法7、在进行教学决策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及学习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分析被称作 () A学习内容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前端分析 D教学需要分析 8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确定了( ) A教学目标 B教学要求 C学生水平状况 D学生学习风格 9、用 photoshop 合成图片,以后还想修改,应当将文件保存成以下哪种格式() A、psd 格式 B、gif 格式 C、bmp 格式 D、jpg 格 10、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 A 教育传播媒体 B 教育传播环境 C 教育传播通道 D 教育传播系统 三、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技术(05 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教育技术(94 定义):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环境,即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四、简述题 1、 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述信息技术 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扩展了教育理念;使教师的基本功和技能发生改变;促进了教师角色定位的改变 2、 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述信息技术 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师把讲变为导;学生把听变为学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请 简述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结合实验教学谈谈利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图像素材的创作的方法?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完成稿本的创作;领取机器,熟悉相机的基本操作; 严格要求,认真拍摄;对拍摄的图片按照需要进行后期处理. 4、 “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专 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的结构。 5、 “网络探究(WebQuest) ”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网 络探究教学模式的结构。 6、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 结构。 7、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典型模式,请简要说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结 构。 五、设计题 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试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实际,谈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开发过程。 系统分析 需求分析 内容分析 资源分析 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 编写稿本 素材的搜集与处理 软件制作 软件调试软件评价 五、设计题(每题 14 分,共 14 分) 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试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实际,谈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时应该注意什么设计原则 教学性 科学性 艺术性 实用性 技术性 交互性 经济性 六、论述题(每题 16 分,共 16 分)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省的中小学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的一些省市,如山东省,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一样,纳入了高考的考试范围,可以预计,信息技术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生力军,在未来教育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教育的长久健康发展,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则显得尤为关键,试论述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如何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效果(二)在学科教学论(法)课程中突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提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四)学校应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五)建立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五、论述题(每题 16 分,共 16 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试结合当前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一)教师应做学生的指导者(二)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三)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设计者(四)教师是协作者(五)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顾问(七)教师是反思者与教育研究者(八)教师也是学习者. 篇二:现代教育 考试题 01单选: CA A D B B C A A B CDC A B D B D A B DD D C A B 篇三:big6 模式 BIG6 :信息问题解决模式案例 案例(一) 聪 明 鸟 一个问题求解的 Big6 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中生活着一对聪明鸟。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叫“聪明鸟”吗? 聪明鸟的问题 很不幸,有一天打猎时,雌性聪明鸟撞在了一棵树上,大脑受了损伤,丧失了筑巢的本领对于鸟儿们来说,这就是一个问题。 但是,好的消息是? 事情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因为聪明鸟可以像人类一样逻辑思维。 所以,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在筑巢的时节,它开始采用 Big6 信息问题解决策略帮助自己思考。 1、定义任务 聪明鸟认真地思考: 它将要筑的巢,基本要求应该是:坚固安全有遮挡暖和,适于孵化小宝宝。 2、确定信息来源 但是,如何设计一个满意的巢呢? 她想:“为什么不去看看别的鸟儿是如何筑巢的呢?” 3、获得相关信息 聪明鸟于是仔细研究了乌鸦的巢。乌鸦用粗壮的树枝筑巢,并且建在高高的树上,以防止食肉动物侵害。 但是,树枝修建的巢如何抵挡强风呢? 她更喜欢燕子衔泥筑的巢。 但是,很明显,泥巢无法抵挡大雨的冲刷。 忙碌的织巢鸟用草茎和动物的毛发编织的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巢看起来既安全又舒适。 4、选择最好的主意 聪明鸟一连考察了 10 种不同的鸟巢,在乌鸦巢、燕子巢和织巢鸟的巢基础上,提出她自己的解决方案。 她比较了各种鸟巢的优缺点: 乌鸦巢:高,可以防止食肉动物伤害;用坚固的树枝建造;但不够柔软; 燕子巢:牢固的泥巴粘在一起,但需要有遮挡; 织巢鸟的巢:柔软、暖和,牢固的编织,但没有建筑在大树枝衩上。 5、把主意整合为产品 借鉴了上述想法,加上自己的思考,她提出聪明鸟巢的“产品”方案 一个自己感到满意的巢: “有树叶庇护;用树枝编织;加上草做的内衬;用泥巴粘在一起;建 筑在大树枝衩上。 ” 也就是说,她把乌鸦巢、燕子巢和织巢鸟的巢的优点整合在一起。 6、评价最终的“产品” 鸟巢完成后,聪明鸟迫不急待地跳进巢内试用。 她依偎在自己的巢里,柔软的内衬十分舒适,非常适合于它的小宝宝的需要。 她感到非常满意,并且为自己这种思考方式感到自豪。她骄傲地对丈夫宣布,她已经为产卵做好了一切准备。成功 现在,森林中已经有了更多的聪明鸟。 人们为这位鸟妈妈想出了这么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感到高兴,她可以孵出许许多多的小鸟了。 真实的“聪明鸟”事实上,你应该从两方面来说明:这个鸟妈妈是一个“聪明”的鸟。 请你告诉大家,这两个理由是什么? (叶 平 编译自:Produced by Brian Armour of the Redlands Independent College Acknowledgements: Mike Eisenberg and Bob Berkowitz for Big for the clipart used in this production.) 案例(二) Big6Blog 网络主题探究课例 【评点】本课例借鉴上篇(台湾高雄狮湖国小)的 Big6 设计方式,把引导学生写作 Blog 网志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利用 Blog 收集、摘录资料和发 布信息,扩大了 BIg6 运用的灵活性和学习的交互 性。难能可贵的是,汪老师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实 际,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即时指导学生开展网络主题探究,值得中小学教师学习。 探究自然奥秘-海啸 设计、指导教师:黄石市广场路小学 汪细强 寒假即将来临,学生假期生活当中不可能没有网络生活。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网络生活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包括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网络工具的操作技能、网络的正确认识、信息素养的养成等。这学期,我带领自己的学生开展 Blog 的教学实验,借助 Blog 系统开展了一些网络探究活动,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网络操作基础大有提高,活动成果也小有成效。于是和一些老师、家长商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指导学生假期网络生活,结果大家一致认同:还是利用 Blog 系统进行系列活动,其中就有探究自然奥秘海啸 。 一、网络主题探究:海啸【研究时间】XX 年 1 月 15 日到 2 月 15 日 【研究平台】BLOG,地址:/oblog 【研究动因】 新华网洛杉矶月日电(记者陈勇):一场多年不 遇的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了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造成数 万人死亡、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 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 这种撍 綌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大自然可以造福人类,大自然也可以危害人类!自然界充满着神奇和奥妙,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和揭秘!你们真正的了解海啸吗?想解开海啸之谜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探究自然奥秘-海啸的探究之旅吧! 现在,你就是一位科学家,肩负着揭开海啸秘密的神圣使命,你的研究结果不但可以使世人认识海啸 ,还有助于人们掌握如何避开和预防海啸,造福于人类。 【研究内容】 1、通过网络(自己申请 BLOG) ,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宣传海啸的相关知识; 2、参阅自己和他人查询、收集的信息,教会世人如何预防、识别海啸; 3、海啸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4、科学幻想:未来世界人们如何利用海啸的能量;未来世界人们如何及时发现和避免海啸;以及你的海啸生活故事等。 【研究方法】 1、通过收集相关海啸成因的地理资料, 2、收集世界各地发生海啸的事件; 3、比较分析相关资料,揭示海啸的成因; 4、揭示海啸产生时所发生的自然现象; 【资料链接】 1、地理科学:/retype/zoom/9f366ef9aef8941ea76e0535?pn=4&x=0&y=0&raww=195&rawh=131&o=png_6_0_0_135_272_219_147_&type=pic&aimh=131&md5sum=bd1022faf1373f7f246540d3ca6ed3d3&sign=6fa4137636&zoom=&png=73686-112562&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3、人民网科技频道:.cn/GB/keji/39327/ 4、广东如发生海啸怎样抵挡:/gb/content/XX- 01/04/cont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